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粤味争锋:厨神系统崛起 > 第18章:传统与创新较量

林记早茶的平价模式与高质量口味赢得了市场一片叫好,但就在林粤生计划进一步扩大菜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创新与传统的平衡。

这一天,林记早茶一如既往地热闹非凡。突然,一名满头白发、身穿唐装的老者迈步走进店内。他的到来顿时吸引了不少顾客的注意,甚至有人小声议论起来:“那不是岭南美食协会的古正贤老先生吗?听说他对岭南传统美食非常执着,从不认可改良版。”

老者落座后,随意点了几样经典点心:虾饺、叉烧包、糯米鸡。他眉头微蹙,似乎对菜品的摆盘方式不太满意,却并未多说什么。

然而,当服务员递上新品“榴莲流沙包”时,他目光一凛,冷声道:“这是你们林记的创意点心?”

林粤生亲自上前,点头道:“是的。这款流沙包我们选用优质榴莲果肉融合咸蛋黄,既保留岭南甜点的丝滑,又增加了独特的热带水果风味。”

古正贤冷哼一声:“榴莲这种味道浓烈的食材,你们竟然用在岭南点心上?失了传统的根,还能叫岭南味?”

一时间,店内鸦雀无声,不少顾客都停下了筷子,等着看林粤生如何回应。

正在此时,林粤生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任务发布:融合传统与创新,推出爆款菜品,完成任务可获得岭南早茶文化深度学习能力。

他嘴角微扬,冷静说道:“古老先生,我尊重传统,但岭南味道的精髓难道不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适应时代的需求吗?否则,今天的虾饺皇、烧卖,又何尝不是从传统的变迁中诞生的?”

古正贤冷笑道:“如果你真有本事,那就拿出一款菜品,让我心服口服。”

灵感突现:榴莲流沙包与瑶柱芋角

林粤生暗自思索,传统的岭南点心注重食材本味,而创新则强调突破。他目光扫过厨房中的食材,突然灵光一现。

“给我准备瑶柱、芋头、冬菇,今天我要做一款融合菜品!”

他率先制作榴莲流沙包,将榴莲果肉与咸蛋黄糅合,通过系统提供的点心技艺,将流沙馅调制得更加细腻顺滑,并在蒸制过程中控制好火候,确保包子皮薄馅满。一屉热气腾腾的流沙包出炉时,浓郁的榴莲香瞬间充满整个店堂。

接着,他又处理瑶柱芋角。以传统芋角为基底,加入香浓瑶柱酱与鲜冬菇丁,并用改良的酥炸手法,让外皮更加酥脆却不油腻。瑶柱与芋头的香气融合,令人食欲大增。

“这两道菜品,既保持了岭南传统点心的核心,又融入了创新元素。”林粤生自信地将点心呈上,“请古老先生品尝。”

古正贤端起榴莲流沙包,轻轻咬开,丝滑的馅料瞬间流出,榴莲的浓郁香气与咸蛋黄的微咸完美交织,让他眉头一动,不禁点了点头。

接着,他又夹起一块瑶柱芋角,外皮酥脆的口感让他眼前一亮,而瑶柱与芋头的结合更是带来层次丰富的味觉享受。他沉思片刻,放下筷子。

“林老板,你的确在创新中保留了传统的魂。虽然榴莲流沙包的味道偏重,但不得不说,它让岭南点心有了新生机。至于这瑶柱芋角……”他顿了顿,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非常出色。”

店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顾客们纷纷点单试吃。

就在林记因为新品点心再度赢得好评时,天香楼的李振东却坐不住了。他冷哼道:“区区两个创意点心就能压制我们?真是笑话。”

李振东立刻召集厨师长,命令推出“全景早茶”套餐,以天价豪华的方式吸引市场关注,同时不惜成本雇佣水军,在网络上继续抹黑林记,指责其“过度创新,无视传统。”

然而,这一次,林粤生有备而来。他将新品点心的制作过程全程直播,甚至邀请顾客参与制作,透明化的操作不仅赢得了人心,更击溃了抹黑言论。

系统奖励与新的挑战

任务完成后,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任务完成,奖励岭南早茶文化深度学习能力,附加岭南经典菜谱‘凤爪南瓜煲’。

林粤生激动地查看新菜谱,眼中满是期待:“凤爪南瓜煲?又是一道经典之作!”

尽管这一役暂时告捷,但他深知,天香楼的李振东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抬头看向店外的熙攘人群,喃喃道:“创新与传统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林粤生的“榴莲流沙包”和“瑶柱芋角”在美食协会名家古正贤的品鉴下,成功获得认可。林记早茶不仅赢得了口碑,更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然而,随着这一波热潮的兴起,一场针对林记的模仿与反击暗流涌动。

古正贤的品鉴一结束,许多慕名而来的食客争先恐后地涌进林记。一时间,榴莲流沙包和瑶柱芋角成了店里的爆款,甚至需要提前预定。

一些传统派的顾客起初持观望态度,甚至不屑于尝试:“榴莲这种东西,能做点心?怕不是为了吸引眼球。”

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一天,一位岭南老茶客终于耐不住顾客们的交口称赞,决定亲自一试。他咬下一口榴莲流沙包,瞬间愣住了。

“好滑的馅料,榴莲香浓而不腻,咸蛋黄竟然和它搭得这么好!”他忍不住感叹,“这不仅有岭南点心的细腻,还有热带水果的清新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啊!”

瑶柱芋角更是让他眼前一亮:“外皮酥脆得刚刚好,芋头软糯,瑶柱鲜甜,这简直是传统芋角的升级版!”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连一些传统派美食家也纷纷改口:“原本以为这只是噱头,没想到是真正兼顾了传统与创新的好点心。林记的实力,我们以前确实低估了。”

古正贤在一次公开活动上更是亲自为林记站台:“创新并非破坏传统,而是对传统的升华。林记的点心证明了这一点。”

这一番话,直接把林记推上了岭南早茶市场的高峰。

林记点心火爆后,天香楼的李振东急得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他一拍桌子,咬牙道:“区区林记,凭什么抢了我们的风头?我们也做榴莲流沙包、瑶柱芋角,看谁技高一筹!”

天香楼厨师长接到指令后,立刻着手模仿。他们按外观和味道尝试复刻榴莲流沙包,甚至不惜高价采购优质榴莲果肉。然而,无论是流沙馅的浓滑程度,还是外皮的软韧质感,他们始终无法达到林记的水准。

至于瑶柱芋角,他们以为只需加入瑶柱便可轻松复制,但结果却截然相反。芋头因为处理不当,口感发硬;瑶柱则因为火候问题变得干柴,整体口味完全无法与林记媲美。

李振东不甘心,直接宣布推出“改良版榴莲流沙包”和“豪华瑶柱芋角”,并以“高端精品”为噱头,比林记高出三倍的价格在市场上推出。

然而,天香楼的新品一经推出,便被食客们冷嘲热讽:“天香楼的流沙包馅太干,根本比不上林记。”“瑶柱芋角的芋头像生的一样,还卖这么贵?”

食客们纷纷拍下天香楼新品与林记点心的对比照片,上传到社交平台。一时间,天香楼的模仿行为成了岭南美食界的笑话。

林记的销量再度飙升,而天香楼则门庭冷落。李振东的面子丢尽,他气得摔了好几个杯子:“该死的林粤生,这次算你赢了!不过,你别得意太早,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林记却趁势而上,推出“平价双拼早茶”套餐,将榴莲流沙包与瑶柱芋角搭配,再加上一份豆浆,售价仅为天香楼的三分之一。

“林记的点心不仅味道好,价格也亲民,我们以后就认准这里了!”顾客们排着长队,纷纷对林记的早茶模式点赞。

更有一家美食杂志以“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为题,重点报道了林粤生的点心创意,并用整版篇幅详细介绍了榴莲流沙包的独特工艺和故事。文章最后写道:

“当传统派美食家纷纷改口称赞,当市场销量证明一切,林记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早茶模式的突破,更为岭南点心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篇报道成为压倒天香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舆论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李振东不得不暂时取消新品销售,并向顾客赔礼道歉。

系统奖励与新的启发

夜深时分,林粤生看着门外逐渐散去的顾客,长舒了一口气。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任务完成,奖励高级技能:岭南点心研发能力。附赠岭南经典菜谱‘萝卜糕煎双面’。

他兴奋地打开菜谱,看到萝卜糕煎双面的精细工艺描述,心中顿时涌起新的灵感:“看来,是时候让林记的点心再添新意了。”

他走到窗边,望着灯火通明的街道,脑海中开始思索新的点心创意。

“创新与传统,不是一场对抗,而是可以并存的伙伴。”林粤生喃喃道,“只要坚持初心,我相信林记早茶会越来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