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粤味争锋:厨神系统崛起 > 第140章:回到封川,寻根岭南艺术

林粤生结束了东南亚的试吃会后,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光靠故事与口味的创新并不足以全面诠释岭南文化。他意识到,要让“粤文化套餐”真正成为餐饮行业的标杆,必须赋予它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而岭南的传统手工艺正是打开这一扇大门的钥匙。

“清欢,接下来的计划我们得分头行动。”林粤生在总部的会议上布置任务,“我需要回封川一趟,拜访岭南的手工艺大师,把他们的艺术融入到我们的菜品和门店设计中。你这边继续推进新加坡和吉隆坡门店的文化餐推广,确保运营正常。”

顾清欢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封川的手工艺大师确实是宝藏,但你这趟可能不好走。他们大多隐居乡间,性格也比较古怪。要想说服他们合作,估计没那么容易。”

林粤生自信地笑了笑:“放心,我有系统加持,再难也一定搞定。”

叮!新任务触发:寻找岭南工艺传承人!

任务目标:拜访至少三位岭南传统手工艺大师,成功说服合作,完成岭南文化与餐饮融合的初步设计。

奖励:岭南手工艺灵感加成 10%,解锁“广府文化联名”品牌计划模板。

“看来系统也支持我这个决定。”林粤生心里暗笑。

第一站:封川陶瓷大师——陈一墨

林粤生回到封川的第一站,是远近闻名的陶瓷镇。这座镇子以生产高质量的手工陶瓷闻名,尤其是广彩瓷器,其精致的花纹和浓郁的岭南特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林粤生的目标,就是找到陈一墨,这位被称为“广彩最后的守护者”的老艺人。

一到陶瓷镇,林粤生就直奔陈一墨的工作坊。然而,他刚到门口就吃了个闭门羹——门紧闭,外面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非预约勿扰,闲人免进。”

“老板,看来这位陈大师不好接触啊。”跟随而来的李志凯低声说道。

“没事,咱有的是办法。”林粤生摸了摸下巴,“志凯,你先去镇上买点好茶叶和点心,我亲自敲门试试。”

他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男子打开门,满脸戒备地看着他:“你是谁?找我师父干什么?”

“您好,我是‘林记快点’的创始人林粤生,想请陈大师帮忙设计一批陶瓷餐具,结合广彩艺术,把岭南文化带到餐桌上。”林粤生态度谦逊,语气真诚。

男子冷冷一笑:“设计餐具?我们这里是做艺术的,不是批量生产的工厂,你走吧。”说完就要关门。

“等一下!”林粤生急中生智,从系统仓库里取出一只精美的陶瓷杯,这是一件他从系统奖励中获得的广彩复刻品,上面绘有岭南传统的青山绿水图案,釉色温润如玉。

“这只杯子是广彩技艺的一个复刻版本。”林粤生将杯子递过去,“我知道陈大师追求的是艺术的纯粹,但我的目标不是量产,而是用岭南文化讲故事,让世界知道广彩的美。”

男子看到这只杯子后,神情一震,仔细端详片刻后说道:“你稍等,我去问问我师父。”

不久后,一个须发皆白、身穿粗布衣服的老者走了出来。他手中端着那只杯子,目光锐利地盯着林粤生:“年轻人,这只杯子从哪来的?”

“这是我从一个收藏家手里买来的,据说是按照传统广彩工艺复刻的。”林粤生并没有说出系统的来源,转而恳切地说道,“陈大师,我希望用您的艺术,结合我的餐饮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岭南文化。”

陈一墨沉默片刻,将杯子还给他:“茶叶和点心呢?”

“啊?”林粤生愣了一下。

“拜访手艺人,连点像样的礼物都不带,诚意何在?”陈一墨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就在这时,李志凯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板,茶叶和点心买回来了!”

陈一墨接过礼物,随手拆开一看,发现是镇上最有名的老字号特产,嘴角微微上扬:“还算你小子有点眼力,进来说话吧。”

走进陈一墨的工作坊,林粤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广彩艺术的魅力——房间里摆满了各种陶瓷器皿,每一件都绘有精美的岭南图案:珠江帆影、荔枝果园、广府骑楼……

“说吧,你想让我帮你设计什么?”陈一墨端起茶杯,慢悠悠地问道。

林粤生连忙将自己的构想讲了一遍:“我想请您为我们的‘粤文化套餐’设计一批餐具,包括餐盘、汤碗、茶杯等等,所有的图案都要融入岭南文化元素,比如珠江水景、荔枝林、广府骑楼这些经典意象。餐具不仅是吃饭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陈一墨抬眼看了他一眼:“年轻人,你的想法不错,但我有两个条件。第一,所有餐具必须手工制作,不能用机器生产;第二,你得保证它们不会因为商业化而变得俗气。”

“没问题!”林粤生立刻答应,“我可以承诺,这些餐具只会在我们限定的套餐中使用,绝不滥用。”

陈一墨点点头:“既然如此,我可以试试。不过你得有耐心,广彩的制作周期很长,快不了。”

“您尽管放心,时间不是问题。”林粤生高兴地说道,“另外,我也希望把您的故事融入我们的品牌推广,让更多人知道您的技艺。”

“随你吧。”陈一墨挥了挥手,“你明天再来一趟,我会给你看几张初步设计稿。”

林粤生心满意足地离开工作坊,心里盘算着下一站的目标——岭南剪纸大师。

告别了陶瓷镇,林粤生的下一站是封川附近一个小山村——这里是岭南剪纸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据说有一位名叫“刘老太”的剪纸大师,是当地村民的传奇人物。刘老太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但依然保持着精湛的剪纸技艺,作品远销海外。

拜访刘老太:真诚才能打开艺术家的心

山路蜿蜒,车子颠簸了一路才到了刘老太家。刚到门口,林粤生就看见一张摆满剪纸作品的小桌子,桌子上五彩斑斓,红色的纸片在阳光下仿佛会跳舞。

“林老板,前面这位就是刘老太。”李志凯轻声提醒道。

刘老太正低头专注于手中的剪刀,随着她的手腕轻轻一转,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便跃然纸上。林粤生忍不住惊叹:“老太太的技艺真是神乎其技,这凤凰剪得就像要飞起来一样。”

听到夸奖,刘老太抬起头来,眼神带着审视的意味:“小伙子,你是谁?到这偏远地方来做什么?”

林粤生立刻笑着上前,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一对刻有岭南花纹的红木镶边托盘。刘老太看了一眼托盘,又看了一眼林粤生,淡淡地说:“这些虚礼就免了,快说正事吧,我不喜欢绕弯子。”

林粤生尴尬地收回礼物,直接开口:“老太太,我是‘林记快点’的创始人,我希望能把您的剪纸艺术融入我们的‘粤文化套餐’中,用艺术提升美食的文化内涵。”

刘老太皱了皱眉:“剪纸艺术是用来表达情感和文化的,你用它卖饭,算怎么回事?”

“老太太,我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借用您的艺术。”林粤生耐心地解释,“我的目标是用餐饮作为载体,让更多人了解岭南文化,尤其是让年轻一代能够接触到传统艺术。”

刘老太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你知道剪纸的灵魂是什么吗?”

林粤生愣了一下:“是……精湛的技艺?”

“错。”刘老太摇头,“剪纸的灵魂是情感,是故事。没有情感的剪纸,就是一堆废纸。”

“那您的剪纸里有什么故事呢?”林粤生追问。

刘老太抬头看着远处的山坡,眼神似乎穿越了几十年的光阴:“年轻时,我给自己剪过一幅双喜字,是为了给心上人。他去当兵,再也没回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每一幅剪纸,都是为了给他讲故事。”

听到这里,林粤生心头一震。他忽然明白,艺术的本质不是形式,而是承载的情感和文化记忆。

“老太太,您愿意让我把这些故事带到更多人面前吗?”他郑重地说道,“不仅是您的故事,也是岭南的故事。”

刘老太看了他许久,终于点点头:“好吧,小伙子,我就看看你有没有本事让我的剪纸飞出岭南。”

接下来的几天,林粤生和团队全程留在村里,与刘老太一起探讨剪纸艺术的应用方式。他提出了几个创意:

1. 菜品摆盘:

在每道菜的摆盘设计上,加入剪纸的元素,例如将剪纸图案雕刻在木制托盘或玻璃罩上,形成菜品的“文化外衣”。

2. 食物包装:

“粤文化套餐”中的外卖包装,将采用剪纸风格的插画设计,融合岭南的民间传说与自然景观,增加文化辨识度。

3. 店内装饰:

每个餐厅的文化角落,将展示刘老太的剪纸作品,并附上简短的故事说明,讲述岭南传统文化的精髓。

4. 节日限定:

根据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设计特别版剪纸主题菜品,例如用可食用的糖纸剪出广府花灯的图案,作为甜品装饰。

刘老太对这些构想颇感兴趣,但她仍然有些担忧:“这些东西看着好听,但你能保证不让剪纸沦为商业的噱头吗?”

林粤生拍了拍胸脯:“老太太,我发誓一定会把您的艺术当成核心灵魂,而不是营销手段。”

系统也在此时跳出提示:

叮!任务进度更新:岭南剪纸艺术融入设计完成!解锁剪纸艺术相关场景应用 5%。

刘老太见林粤生的态度诚恳,又看了几眼团队初步设计的包装稿,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一份独家授权。”

离开剪纸村的时候,林粤生带走的不仅是刘老太的艺术设计稿,还有一份深厚的文化责任感。他在车上对团队说道:“传统文化不是单纯地摆出来给人看,而是要让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文化才不会死。”

李志凯竖起大拇指:“老板,您这句话可以作为‘粤文化套餐’的宣传语了,绝对金句!”

林粤生笑了:“那就让清欢加到文案里去吧。”

系统这时跳出一个新的任务提示:

叮!新阶段任务触发:岭南文化全面整合,完成“粤文化套餐”终极设计!奖励:品牌文化影响力 20%,解锁跨文化合作资源。

看着系统的奖励提示,林粤生心中充满干劲。他知道,自己的文化餐饮蓝图已经渐渐浮现,而岭南工艺的融入,将是这个蓝图中最亮眼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