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粤味争锋:厨神系统崛起 > 第12章:“煲仔饭”试验

清晨,林粤生站在林记后厨的小院,看着两辆满载货物的农用小货车驶入。车上堆放着新鲜采摘的蔬菜、刚宰杀的土鸡,以及几袋新米,都是昨晚乡下的农户们连夜准备的第一批供货。

“林老板,这些就是您要的货。”刘大山跳下车,满脸堆笑,“鸡是今天凌晨杀的,蔬菜刚摘,绝对新鲜。”

“辛苦了,大山哥!”林粤生一边招呼阿华和小工卸货,一边走上前细细检查食材。

系统的“食材鉴别”功能立刻启动,绿色的光圈在每一样货品上扫过,旁边迅速弹出各种数据:

•土鸡:肉质紧实,脂肪分布均匀,评分9.5/10。

•青菜:叶片鲜嫩,无农药残留,评分9.8/10。

•新米:颗粒饱满,香气浓郁,评分9.6/10。

“很好,这批货品质比之前的还要好。”林粤生心里一阵欣慰。

回到后厨,他亲自处理这些食材,分别制作成白切鸡、蚝油生菜,以及一锅热腾腾的白米饭。

“大家快尝尝!”林粤生端着一盘白切鸡走进后厨,阿华和叶婉婷围了上来,每人夹了一块。

“这鸡肉的鲜甜程度前所未有!”阿华眼睛一亮,“比之前的冷冻货完全是两个档次!”

“这菜也好嫩,一点苦涩味都没有。”叶婉婷边吃边点头,“我敢说,这品质在整个夜市都算顶尖。”

“好,那今晚夜市,我们就全用这些货!”林粤生拍板决定,“让顾客也尝尝真正的好东西。”

傍晚时分,夜市再度拉开帷幕。林记的摊位前,香气四溢,新推出的白切鸡套餐和青菜白米饭套餐吸引了大批顾客驻足。

“老板,这鸡肉看着就不错,给我来一份!”

“还有那个套餐,再加点菜!”

几名服务员忙得团团转,而林粤生则在后厨高效地指挥着。

“阿华,白切鸡再切五份!婉婷,记得多提醒顾客,这米饭可以免费加。”

顾客的评价纷至沓来:

“这鸡肉太嫩了,完全吃得出是新鲜货!”

“米饭真香,像小时候家里煮的柴火饭。”

“林记这次菜单升级,真的不亏!”

短短两小时内,林记的夜市摊位销量再创新高,几乎所有食材都售罄。

叶婉婷核算了一下收入,兴奋地报告道:“今晚的营业额比昨天高了25%,顾客回头率特别高!”

林粤生点点头:“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把‘本地直供’这个概念宣传出去,让大家知道,我们用的都是最优质的材料。”

3.系统奖励:岭南经典菜谱“煲仔饭”

夜市结束后,林粤生回到住处,刚准备歇一会儿,系统界面突然跳了出来:

【任务完成:初步建立优质本地供应链。奖励解锁:岭南特色菜谱“煲仔饭”。】

“煲仔饭?”林粤生立刻点开查看。

系统迅速弹出一个完整的菜谱介绍:

•米选新鲜优质的籼米,配以腊味、鸡肉等配料,通过砂锅慢火烹制,米饭吸收汤汁,底部形成金黄锅巴,香气浓郁。

“这个菜正适合我们夜市的风格!”林粤生眼前一亮。

系统还附赠了一段视频教学,详细展示了煲仔饭的制作过程。从选材到火候控制,再到最后锅巴的形成,全部清晰地呈现出来。

“明天就试试这道新菜!”林粤生满怀期待。

然而,林粤生并不知道,一场风波正在酝酿中。

夜市的火爆成功引起了原供应商的注意。得知林粤生另寻出路后,供应商老板陈德生心里极为不爽。他本以为以高价逼退林记可以轻松掌控市场,却没料到对方竟然反客为主。

“哼,这小子还挺能耐,居然找了别的供货渠道。”陈德生冷笑着,“不过,我倒要看看,他的新供应链能撑多久!”

第二天一早,陈德生派人来到林记的夜市摊,故意低价兜售原本的供应品。

“林老板,我们老陈这边的货降价了,现在比市价还便宜,您看要不要考虑一下?”

面对这样的诱惑,林粤生只是淡然一笑:“陈老板,这些货就不用再送来了。我这边用的是直供的新鲜货,不需要中间商。”

“你确定?市场竞争可是瞬息万变,你这新供应链能稳定多久,可还说不准呢。”陈德生阴阳怪气地说道。

“放心吧。”林粤生从容回应,“我的供应链很稳定,不劳您操心。”

陈德生一听,脸色铁青,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1.“煲仔饭”的试验和惊艳登场

翌日清晨,林粤生将系统新解锁的“煲仔饭”菜谱打印成详细的步骤表,贴在厨房墙上。

“今天试做煲仔饭,我要让它成为我们的招牌菜之一!”林粤生在后厨振奋地说道。

阿华有些犹豫:“煲仔饭火候难控,而且夜市那么忙,会不会太复杂?”

“别怕。”林粤生自信满满,“用砂锅做的煲仔饭确实费时,但系统优化过工艺,保证速度和口味兼得。今天我们先试验一批。”

按照系统指示,林粤生选用昨晚新到的优质籼米,洗净后放入砂锅,用文火焖煮。另准备腊肠、鸡肉和青菜,按比例均匀铺在米饭上。焖煮的同时,他调整火候,确保锅底的米饭形成一层金黄香脆的锅巴。

不久后,一锅香气四溢的煲仔饭出锅了。米饭吸满了腊肠的油香和鸡肉的汁水,底层锅巴金黄酥脆,勺子轻轻一铲,便发出清脆的声响。

“快尝尝!”林粤生将煲仔饭端上餐桌,阿华和叶婉婷迫不及待地试了一口。

“天哪,这锅巴也太香了!”阿华眼睛瞬间放大,“这比街上卖的煲仔饭强太多!”

“味道层次分明,连米饭的口感都比别家好。”叶婉婷笑着点头,“这绝对是能打响招牌的一道菜!”

“那就这样定了,今晚推出限量版‘林记煲仔饭’,我们看看市场反应。”林粤生说着,开始规划新菜的定价和宣传策略。

2.夜市新品,顾客争相排队

到了晚上,林记摊位旁挂起一块醒目的广告牌:“新品首发!林记特色煲仔饭,限量50份,先到先得!”

宣传一出,摊位前很快就排起了长队。许多老顾客也闻讯赶来,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这道新菜。

“林老板,这煲仔饭可真讲究啊,闻着就香!”

“我要两份,一份带回家给老婆尝尝。”

煲仔饭一出锅便被抢购一空。顾客的反馈更是爆棚:

“米饭粒粒分明,锅巴酥脆,这味道太正宗了!”

“腊味和鸡肉都好鲜,价格还这么公道,值了!”

林记的煲仔饭一炮而红,不仅巩固了夜市的口碑,也为摊位引来了更多年轻顾客。

“我们得赶紧备更多砂锅,再扩大供应量。”叶婉婷一边记录销售数据,一边建议道。

“对,但要稳扎稳打,别急于求成。”林粤生冷静说道,“煲仔饭能火,不仅是味道好,更因为我们限量供应,保持了稀缺性。”

3.林粤生的远见:“食材直供 品牌宣传”

煲仔饭的成功让林粤生意识到,消费者不仅追求美味,还在意食材的来源和品质。

第二天,他带领团队开始制定新的品牌宣传策略:

• 强调“本地直供”概念:在摊位显眼处摆放宣传牌,说明所用食材全部来自本地农户的优质产品,突出绿色、健康、新鲜。

• 分享制作过程:在社交平台发布煲仔饭的制作短视频,让顾客直观感受到用料的讲究和工艺的精湛。

• 加强顾客互动:在摊位设立留言板,收集顾客的建议和反馈,同时推出“点赞有礼”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黏性。

“我们不仅要卖好吃的,更要卖一种理念——优质的本地食材、健康的饮食方式,这样才能在夜市里立住脚。”林粤生对团队说。

4.陈德生的反击与暗流

然而,林粤生的成功再次刺激了原供应商陈德生。

“哼,这小子真能折腾,不仅换了供应商,还搞出什么本地直供的噱头。”陈德生恼怒地说道,“不过,越是高调,越容易被打垮!”

为了打压林记,陈德生暗中联合其他夜市摊主,低价抢占市场份额。他甚至故意散布谣言,称林记的食材来源不明,有食品安全隐患。

很快,一些顾客听信谣言,对林记的食品产生了质疑。虽然叶婉婷极力解释,但流言蜚语仍对夜市的生意造成了一定影响。

“看来我们不能只靠宣传,还要拿出更有力的证明。”林粤生眉头紧锁,“下一步,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们的食材不仅新鲜,还最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