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白的城 > (十)吃一个灵魂油饼续命

白的城 (十)吃一个灵魂油饼续命

作者:峰一77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晓天看着录取通知书,陷入深思,初中就要住宿,镇上唯一的中学离家太远,单程约三四公里,步行至少要一个小时。

走读不现实,夏晓天心想。

要搬东西那天,一大早夏凝进来了。

“这么多东西,咋搞?”看着一堆的东西,夏凝说。

“阿姐,去借一下单车?”

“估计冇人会借。”夏凝说,看样子她肯定之前有去借过。

“那算了,我自己担着去”。

“我帮你一起,不然你一趟也担不完。”

“嗯好”,夏晓天想起自己心中的梦想,满口答应了。

“你要劝阿母少应阿爹一句”。

“是,我会。”

“只要阿母少应一句就没事。”

“嗐,他们总是这样谁也不让谁。”

“再不行就去叫三叔、大伯他们。”

“嗯这也是个办法。”

每次父母有冲突,孩子们会第一时间搬救兵,让大伯、三叔、小叔来评理,每次都是父亲理亏,大伯也总是对父亲母亲各打三十大板:

“你不对,和女人一般见识。”

“你也不对,少说几句不会吗?”

“男人怎么动手?”

“就不能忍一忍?”

“当孩子面怎么能这样?”

“还要不要过日子?”

……

在亲人的劝解和孩子无助的眼神中,父亲和母亲每次的冲突总能平息,现在少了一个拉架能手,夏晓天要到学校住宿了。

夏凝看着一堆的行李,脸盆、棉被、枕头、饭盒、搪瓷缸、鞋子、衣服、口杯、毛巾、塑料桶、手电、木箱子、一袋大米、两罐咸菜……新买的闹钟也在其中,这么多东西。

“你这没用的东西,你把家里有用的东西都带走了。”夏凝倒是有点幽默,打趣说。

“那没办法,我有实力?”夏晓天拍拍口袋的录取通知书。

“我说的是考高中,难啊。”

“有多难?”

“我那年,我们班考上高中的不到十个人,全年段考上高中的不到一百人,有一些到了职业学校和林业班,大部分初中毕业就回家了。”

“这么说,一半都不到?”

“哪里有一半,根本没有,三分之一都不到。”

“哦,那是太难了,感觉冇把握。”

“努力考个高中吧,行吗?”

夏晓天点点头陷入沉思……

夏凝和夏晓天一起把被子席子、箱子脸盆、水桶热水瓶以及课本衣服等等打包成四个行李,姐弟各挑一担。

一路上,夏凝开始传授在校住宿的五大生存法则,三大学习宝典。

宿舍在学校操场后山的半山上,一排排的架子床摆了三排,一间教室改建成集体宿舍,三排共二三十个架子床,可容纳接五十多人,大部分床已经放了行李,铺了被子,只剩下一些下铺的床位了,每人自带席子被子和生活用品,一个木箱子加把挂锁就是每个学生住宿的标配,把值钱的东西,包括衣服、袜子,还有各自家里带来的一罐罐的咸菜一股脑儿全放进去。

没有宿管人员,床位自己找,找到一张满意的空床它就是你的了,夏晓天把草席铺好,带了两床被子,一床用作盖被,一床做垫被,挂上蚊帐,把箱子往床底下一推,妥了,当天就开始了寄宿的集体生活。宿舍主打人多,一个宿舍住五十人,每人给一把钥匙是不现实的,学校说为了安全起见,宿舍的前门和后门从来不上锁,甚至晚上都开着门睡觉,反正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丢的,事实也是如此。

中学位于小镇西北面,依山而建,占地大约近一万千亩,有一半是山,学校是罕见的开放式校园,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半山上有一条引水渠,贯穿整个校区,水渠以上到山顶是宿舍和操场,水渠以下到山脚是食堂、教室、老师办公室、游泳池、礼堂以及学校商店。水渠就像一条清澈透亮的腰带,自北向南绕着山腰一圈,学生们刷牙洗脸、洗衣服、冲凉都在这条水渠里,早晨出操后,我们能看到洗漱的学生在水渠边站着长长的一排,很是壮观。

夏凝帮忙铺完床就回去了,夏晓天送她到山下就去了食堂。

食堂在地势最低的平地上,和游泳池隔一条种了几棵梧桐树的路,梧桐树茂盛的叶子像手掌一样,风吹过显得很张扬和热情。

夏晓天掏出装了一些米的饭盒,这是一个铝制饭盒,把米洗了两三遍后,再加一些水回去,放进了食堂锅炉上那黑乎乎但散发着饭香的大蒸笼,然后再从衣兜里掏一把黄豆和一个搪瓷缸,把黄豆洗干净再放一半左右的水,然后放进另一个蒸笼里。

到中午,这些蒸笼从锅炉搬下来,打开了盖子,学生们放学了冲进食堂围着几个大蒸笼,认领属于自己的饭盒和搪瓷缸,为了便于认领,每个人都会在饭盒盖子上做一些记号,要么用铁钉画个属于自己的图案,要么刻一个自己的名字的其中一个字,要么用颜料写个名字。还有为了不被别人打开绑个铁丝或绳子啥的,每个饭盒大小不一各具特色,除非有意而为,很少人会拿错自己的饭盒。

食堂也有售卖饭菜,部分条件较好的学生,每星期会在食堂窗口兑换一些菜票和饭票,可以和老师教职工一起在食堂吃完回宿舍,但更多人直接拎着饭盒和搪瓷缸回宿舍。

夏晓天拎着饭盒爬几百级台阶,回到宿舍,从床底下拉出箱子,拿出瓶瓶罐罐,打开其中一个罐子 ,里面装的是满满的一罐小咸鱼干豆豉,这是母亲给带的一周的菜,打开饭盒,挖出一些小鱼干豆豉倒在米饭上,米饭的热气瞬间散发小鱼干豆豉被融化时发出的酱香,然后取出一罐晶莹剔透的猪油,用筷子挑一块放进搪瓷罐,冒着滚烫热气的黄豆就香艳起来,猪油在汤里舒展开来,发出诱人的香气,再滴几滴酱油,撒几颗味精,一罐可口的黄豆汤就出炉了,如果有条件的打个鸡蛋下去蒸,就更美味了,喝汤的声音此起彼伏,室友们招呼着分享着各自的咸菜,喝着各自大同小异的汤,这午餐的氛围和场面丝毫不让人察觉谁的日子艰辛。

最让夏晓天幸福的事情,就是每周能吃上一个小卖部门口出摊的灵魂油饼。

小卖部和油饼摊由总务老婆经营,被冠以灵魂油饼,源于真材实料以及一口入魂的香味,以大米为主原料,按十比一的比例加一些黄豆,大米和黄豆要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再加点隔夜饭一起磨成粘稠的米浆,小铁锅架起来,用木炭生起炉火,火焰舔着锅底,等菜籽油烧至七八成热,将米浆浇在圆形的平底勺子上,漾开成圆圆薄薄的一个饼底,在饼底上撒些葱花,加上用自制酱料腌制过的瘦肉,再浇一层米浆把葱花和瘦肉盖严实,迅速浸入油锅,顿时滋啦滋啦的油炸声响起,油花带着细细的气泡从锅里欢快地冒起来,气泡在油面上迅速炸裂消失,只要一会功夫,手握住平底勺轻轻用内力一荡,油饼就脱离了平底圆勺,漂浮在油面上悠悠地打转,接着第二个下锅,在第二个饼脱离平底圆勺,第三个下锅的时候,第一个已经翻面炸熟透了呈金黄色,整个饼已经酥脆,必须用长长的竹筷夹起来,放在锅边上的铁丝网兜里滤油,稍微冷却一些就可以吃了。双手捏住油炸饼,先在边缘处咬一个缺口,让热气和香气从缺口处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一边仰着头防止嘴中的油饼掉落,一边嘴里嘶哈嘶哈地吹气降温,同时左右手把油饼不断交替以防烫手,香就一个字,没吃上的人迟早会被馋死,那包在米浆里经过高温油炸的瘦肉,那更是要馋死人,绝绝子,那香啊能把人肚子里的虫子给引出来。

夏晓天觉得世界上没有比油饼更美味的东西了,每次想起,口腔的涎液就迅速活跃起来而难以控制,不马上把口水吞咽下去,下一秒就一定会从嘴角流出来,争相恐后地全部淌到地上。

吸一口气,抿一抿嘴,再怎么馋也要等到周五下午放学。

每到周五下午,小卖部的油锅前面就会开始排队,用现金的五毛一个,没有现金呢就一罐米换一个油饼。有些同学,钱是没有的,但大米会有些许剩余,就在周五回家之前,换上几个油饼解馋。周五下午,是油饼摊最繁忙的时段,要准备比平日多上一倍的物料,尽管是这样,排在后面的一些同学,还是会买不到油饼,快卖完的时候,出摊阿姨就会向长长的队伍喊话,“不要排了不要排了,没了。”

买到油饼的同学兴高采烈,上台阶的步伐轻盈得像是带了风,没买到的同学垂头丧气,流连忘返三步一回头不舍离去。

换油饼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有人省吃简用,有人特意多带一些米,留在周五来兑换,等着吃一个灵魂油饼续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