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八十三章 病危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八十三章 病危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操既死,依照他生前的吩咐,其长子曹昂率麾下群臣向关羽投降。

关羽自是欣然纳之,随后命曹昂向据守叶县的陈宫等人写信,让陈宫带着麾下一万人马投降。

眼下大势已去,连主公曹操都已殒命,陈宫自然也没什么好坚持的了,当即率众向城外的留守的审配投降。

对于名士陈宫的请降,审配自然给予了极大的礼遇,收拢了陈宫的部队之后,便派人将陈宫等人一路护送去了雒阳。

如此大的事情,莫说他无权处置,就算是关羽也一样。

所以,曹昂众人也被连同曹操等人的尸首,一同打包去了雒阳,交由刘备亲自处置。

关羽也算仁慈,准许曹昂为曹操戴孝扶灵一路走回雒阳,也不怕路上耽搁时间。

看上去曹操死前的一声大喝,也让关羽心中对其产生了敬意与怜悯。

仔细想想,这一世的曹操并无太大的过错,既没有屠城,也没有冒犯天子,甚至讨董时还屡有功劳,最多只是站错了队而已。

他至死都认为自己是汉臣,关羽也就给了他汉臣应有的待遇。

半月之后,曹操的灵柩抵达雒阳。

听闻消息之后,刘备自是感慨良多,甚至怀念起了当初与曹操同属关东联军的日子。

那时的曹孟德一腔热血,一心报国,虽然好不容易招募的士卒被徐荣打了个干净,却依旧没能磨灭他胸中的大志。

再看如今……

一念及此,刘备不禁心生感慨,献俘礼上也没要求打开棺椁辨认真容,便令礼部以诸侯之礼将曹操下葬。

毕竟时值盛夏,曹操的尸体经过半个月的发酵,早已不能辨认,幸亏用棺椁封闭起来才没有透露气味。

《金刚不坏大寨主》

既然准备诚信接纳曹氏的投降,便没有开棺的必要。

类似夏侯惇、许褚等人,在被关押软禁了近十年之久后,也终于重见天日,参加了曹操的葬礼。

曹操已死,他们也就没了半点威胁。

刘备甚至亲自赶往吊唁,按理说以刘备如今一国之君的身份,是不适合参加的,不过为了收服曹操余部,他便破例了一次。

不过只待了片刻,刘备便转身离去。

并不是他不愿多做停留,而是林夕突然闯了进来,对刘备低声耳语了几句。

说得内容旁人不得而知,只知道身为天子的刘备在听完之后,顿时大惊失色,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一声便直接起身离场。

一切只因为林夕说了一句话:家兄病危,想见陛下。

没错,在这个曹操身死,袁术也败亡在即,天下即将一统大好时刻,林朝病了!

而且病得很重!

按理说人吃五谷杂粮,总免不了伤病。

可林朝这次得病,却有些不同寻常。

事情还要从一月之前说起……

关羽、赵云两路出击,仅数月间便攻下了豫州大部地区。但攻战容易,治理却不易,想要消化掉这些地盘,非得好好治理一番不可。

于是,身为丞相的林朝这些时间便忙于此事。

在加上新朝初立,政务繁多,不可胜数,导致林朝也没多少时间偷懒。

但是以林朝的性子,哪会乖乖的在雒阳上班,忙了几个月之后,便有些不耐烦了,甚至想着偷偷去去前线。

毕竟他与骷髅王、人妻曹、吕孝子等人也算故交,如今亲手送他们上路,也算应有之理。

于是林朝便想着找个机会,向刘备上奏请求出差。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敌军狡诈,云长等将虽然勇勐,但这里面的水太深,除了臣以外,他们都把握不住。

可奏疏还没来得及递上去,林朝家中却突生变故。

福叔去世了。

几乎毫无征兆,甚至当晚福叔还吃了一大碗饭,喝了半壶酒,又陪着丞相公子林毅玩耍了一会,这才美美睡去,然后第二天就没再醒过来。

福叔虽年不满六十,却侍候了林氏四代家主,甚至在林朝父亲刚去世时,独自挑起了家族的大梁。

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堪为林氏忠犬功狗。(这个是褒义词。)

林朝对福叔,一直是当做自家长辈看待,如今突然身故,林相大为悲恸,遂命将其风光大葬,甚至让弟弟林夕为福叔守孝三月,以示对福叔一生忠恳的报答。

葬礼过程中,林朝又亲自守灵,直到将福叔送入土中。

这一番折腾之后,第二日清晨起床,林朝忽然觉得一阵头重脚轻,整个人差点昏倒在地。

等荀采赶到时,发现林朝额头烫的吓人,急忙令下人去请华佗和张机前来诊治。

其实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发烧,在华佗和张机这二位神医的联合会诊之下,林朝很快退了烧,只是被嘱咐好好修养,不可再操劳。

自己的身体,林朝是清楚的。

所谓的自幼体弱多病,说白了就是先天不足,在娘胎中就比其他孩子脆弱。所以这些年林朝专心养生,就是想多活几年。

奈何人终究不能胜天,林朝还是比常人体弱得多。

林朝命鲁肃向朝廷告假,在家中修养了数日之后,身体也慢慢有了起色。

其间,刘备甚至亲自登门,慰问林朝的病情。

可就在即将好起来的时候,却又传来了一阵噩耗。

当晚,郑玄之子郑益恩,一身素缟出现在了林朝面前,将郑玄亡故的消息告诉了林朝。

这一次,不是像去年那般虚晃一枪。

一代大儒郑玄,于天命元年六月十三,病逝羽山学宫,享年七十有四。

初闻此消息,林朝犹如遭遇晴天霹雳一般,整个人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良久之后,林朝才回过神来,木然从郑益恩手上接过丧服穿上。

“走,回徐州,某要为老师发丧守孝……”

此时林朝已经顾不上其他了,说着就往外走去,可还没走几步,整个人便倒在了地上。

等他再睁开眼睛时,床边却是满脸焦急,双目通红的刘备。

“子初,你醒了!”

见林朝醒来,刘备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神情无比欢喜。

“陛下……”

林朝要挣扎着起身行礼,却被刘备强行按在床上。

“子初,你病体未愈,还得好好修养才是,不必拘泥于俗礼。”刘备关切道。

林朝不再挣扎,却依旧开口道:“烦劳陛下扶臣起身,恩师病故,臣身为弟子,总得去发丧守孝。”

“不,不可。”刘备赶紧摆手道,“以你如今的身体,莫说前往徐州,能用不能出得雒阳都是两说。还是好好修养,等痊愈之后再去守孝也不迟。康成公泉下有知,想必也不希望你弄坏了身子。”

“陛下言之有理,师兄还是保重身体要紧。”

旁边,郑益恩也附和道。

林朝想了想,现在也的确不是逞强的时候,便叹了口气,不再逞强。

林朝已然醒来,荀采等人就在门外守候,刘备也不好多做停留,嘱咐一番之后便起身回宫。

郑益恩也得前往别处报丧,紧随其后离去。

由此,林朝开始了自己的养病生涯。

只是人有旦夕祸福,终究难以自保。

十多天过去,林朝的病却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林朝明白,是自己这副身体太过虚弱,不过对此他毫无办法,整日昏昏沉沉,病情愈发严重。

拖到六月下旬,林朝怕自己的病好不了,便让鲁肃写了一封奏疏呈给刘备,召还在外征战的诸葛亮,加封他为司隶校尉,同时升任河南尹。

又让右将军林夕兼任执金吾,两人一文一武,将京畿之地牢牢掌控在手中。

纵然自己身死,也不怕让朝堂有变故。

得知恩师病重,诸葛亮让关平统领大军,自己则率数十骑星夜兼程,返回雒阳。

时间来到七月中旬,曹昂带着曹操首级来到雒阳之后,林朝的病情也到了最严重的时候,这才发生了刘备在曹操葬礼上匆忙退场的情景。

等刘备和林夕赶到丞相府时,林朝躺在病榻上,整个人形容枯藁,虚弱无比。

见自己的手足之臣这般模样,刘备再也止不住心中的悲伤,眼泪夺眶而出。

“子初……何至于此啊!”

天下马上就要平定,大汉即将三兴,太平日子才刚刚开始,子初竟要弃自己而去吗!

刘备这一哭,顿时惹得在旁的林夕、诸葛亮等人也绷不住了,相继垂泪。

林朝的症状其实很简单,就是时长低烧,浑身无力。

用后世医学的说法,大抵便是被感染了,免疫系统紊乱。

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这时代既没有消炎药,也没有抗生素,自己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林朝虽然虚弱,整个人却很清醒。

“生死有命,陛下不必悲伤。”

在荀采的搀扶下,林朝缓缓从床榻上起身。

刘备赶紧劝阻道:“子初,且好生休养,不必起身。”

可林朝却摇了摇头,坚持正襟危坐,随后一挥手,命众人退去,只留自己与刘备两人在房中。

见此情景,刘备更慌了。

子初这是要嘱托后事?

不,不会的!

不过区区小疾而已,哪会这么严重!

可林朝虚弱的声音却缓缓传了出来:“陛下,臣自幼先天不足,所以体弱多病,倘若天年不永,亦是命中注定,陛下不必因此伤怀……”

“子初休得胡言乱语!”

林朝话还没说完,便被刘备皱眉打断。

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不想听,因为他怕真的会发生。

“陛下,人生天地,寿非金石,贵深不贵长。”林朝摇头笑道,声音极为平和,“臣有幸追随陛下建功立业,三兴汉室,复有何求?还请陛下稍安勿躁,听臣一言,如此臣不胜感激。”

闻言,刘备再也止不住眼中的泪水,握着林朝的手哽咽道:“子初,你年不满四十,却与某共同起于微末,筚路蓝缕十数年,方才有此功业。眼看天下将平,大汉将兴,你可不能弃我而去!”

“陛下放心,臣还没有到将死之年,只是怕万一病体有变,不能再追随陛下,还是要将事情交代清楚。”

“你说,某听着呢。”

林朝顿了顿,这才开口道:“如今曹孟德已死,陛下心腹大患除矣。至于袁术、吕布、孙策等辈,则不足为虑,有云长率军讨伐,臣以为不久便能克敌制胜。届时,天下便只剩下了荆州、益州、扬州、交州。

扬州、交州大部地区历来为蛮荒之地,陛下收复之后,当好生治理,只需十数年便可使百姓归心。

至于荆益二州,刘景升与刘季玉皆陛下同宗兄弟,若能兵不血刃拿下则最好。天下动乱数十载,十室九空,苍生深受其苦,还望陛下以百姓为念,能不动刀兵,便不动刀兵。”

刘备点头道:“子初放心,某省得。”

“臣如今沉疴难愈,纵然不死也无法辅左陛下治国理政,还望陛下罢臣丞相之职,另寻大贤任之。”

“不,别者某都依你,唯独此事不可。”刘备断然拒绝道,“子初你且安心养病,国政有内阁打理,不需你劳神。至于罢官之事,休要再提!”

见刘备坚持不肯罢免自己,林朝也只好作罢,继续开口道:“幸得陛下垂怜,使臣窃居高位。只是臣若不幸……陛下便得自谋。文若虽是清雅君子,但终究多谋而寡断,周遭又有过多羁绊,陛下虽信重,却不可使其大权独揽。”

林朝一旦病故,身为内阁首辅的荀或自然就成了接班人。

只是荀或万般都好,唯独人格过于高尚,性子又偏平和,就算掌控朝政,也得刘备自身强硬一些,不然恐怕会出乱子。

“臣之弟子孔明,虽年少却为人忠直,臣之所学,多半以授予他。只需再历练数年,足可为天下宰辅,还望陛下多番栽培,此子必能保我大汉数十载昌盛。”

刘备没问,自己就选定继任者,其实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情。

但眼下这种情况,林朝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凉了,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好在刘备并没有多想,只顾捂着林朝的手连连点头。

“子初,你说的这些,某都记下了。”

一番密谈之后,林朝认为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得差不多了,整个人又感觉到了虚弱疲倦。

刘备见此,便嘱咐林朝好生休养,随后起身离去。

天命元年,七月末。

刘备以丞相患病为由,下诏政务暂归内阁处置,不必再呈递丞相府。

诏令一出,京师震动,群臣这才知道了丞相林朝患病卧床的消息。

于是,前往探望者络绎不绝。

刘备闻之大怒,下诏任何人不得打扰林朝修养,最后甚至将林朝一家接入了皇宫生活修养。

如此一来,自己能每天见到林朝,一旦他的身体有什么变故,自己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这种让臣子居住在皇宫中的行为,百代以来,林朝也算独一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