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八十章 薛定谔的贾诩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八十章 薛定谔的贾诩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君侯,可曾考虑清楚?”

蒲吾城外,贾诩面带笑容的看着公孙瓒,眼中满是探寻的光芒。

“此事……容某三思。”

公孙瓒踌躇半晌后,才用低沉的声音答道。

“三思?”贾诩脸上立刻露出了怪异的神色,“恕在下无礼,实在不知君侯还有什么可三思的。如此条件,观我大汉四百载以来,又有几人享得!若非君侯与陛下师出同门,又如何能享此殊荣?”

公孙瓒还是摇了摇头,低声叹道:“条件虽好,但某志不在此。”

“好个志不在此,莫非君侯不想为汉臣?”

贾诩嘴角马上露出了讥讽的笑容。

这个帽子实在有些太大了,公孙瓒豁然而起,怒视贾诩道:“你莫胡言乱语,我辽西公孙氏世受国恩,又岂有反叛之心!”

“既无反叛之心,君侯何不应朝廷诏命?”

“这……”

公孙瓒无言以对。

就在南方战局如火如荼之际,贾诩却已经抵达了常山。

依照林朝的吩咐,贾诩此行不仅有两万大军做后盾,更是沿并州而行,征调了张燕麾下的五万大军,然后才来到常山郡,准备与公孙瓒来一波谈判。

以贾诩的性格,当然不肯只身入城去见公孙瓒,所以双方便各领一千兵马,于城外十里处相见。

不过今日的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

公孙瓒麾下虽然只有三郡之地,却有数万大军,再加上这些年他早已习惯了乱世格局,在自己的地盘上当个土皇帝,又怎肯轻易放弃手中权势。

哪怕贾诩开出了极高的价码——拜为三公,食邑增万户,甚至是让太子拜公孙瓒为师,一旦将来太子登基,他公孙瓒便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太傅!

公孙瓒自然没有反叛大汉的想法,但他也不想受制于人,可眼下的局势,却是不容自己摇摆不定了。

贾诩自然看出了公孙瓒的踌躇,当下继续开口笑道:“君侯可知,最多再有半年,南方战事就该结束了。届时逆贼袁术授首,天下诸侯必然争相往雒阳朝拜,天下自然归于一统。

昔年群雄并立的乱世格局,早已一去不返……这天下本就是刘氏之天下,如今陛下践祚登基,自当重现汉家盛世,还望君侯……莫要执迷不悟!”

听到最后一句话时,公孙瓒眼中光芒一闪,似有所动。

有道是由奢入俭难,纵然心里清楚自己现在手中的权柄并不该有,但真要上交朝廷,莫说他公孙瓒舍不得,换做其他人也一样。

只是,贾诩还是有自信能说服公孙瓒。

“君侯,这些年陛下在徐州时常与人言,当年与君侯一起在卢公门下求学时,众人皆以陛下出身贫寒而鄙之。唯君侯对其多有庇护资助,陛下心中感激,便以兄事之。

陛下还说,那时虽年少无所成,却是陛下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听到这里,公孙瓒目光一动,脱口而出道:“玄德……陛下他,真如此说?”

“陛下在上,君侯在前,在下若有半句虚言,便使天诛地灭!”

贾诩赶紧郑重说道。

闻言,公孙瓒无比动容,眼中满是追忆之色,彷若又回到了昔年求学时光,自己带着刘备吃喝玩乐,干各种的荒唐事。

见此,贾诩心中暗笑。

这波稳了!

对于公孙瓒这种性格强硬之人,以高官厚禄诱之,或是以兵势胁迫都不好使。

最好用的方法,便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公孙瓒之所以不愿意归顺朝廷,也有担心自己不得善终的原因。

虽说刘备口碑极好,但这么多年过去,他到底还是不是昔年那位性格坦率的兄弟,公孙瓒不敢确信。

如今听了贾诩这番话,公孙瓒被回忆勾起,心绪开始开始动摇。

某与玄德,终究是手足兄弟。

如今他践祚登基,自己理应高兴才是。

况且自己并无反叛大汉之心,又有什么理由不奉诏呢?

倘若负隅顽抗,不仅伤了玄德之心,更是遗臭万年,为世人所不齿。

一念及此,公孙瓒叹息一声,站起身道:“贾先生,宣诏吧。”

“君侯高义,在下佩服!”

贾诩狠狠恭维了公孙瓒一波,随后拿出诏书宣读起来。

跟之前一样,刘备拜公孙瓒为司空,增食邑万户,更是将公孙瓒的封地从贫瘠的幽州,该成了繁华的南阳腹地涅阳。

待到公孙瓒奉诏之后,贾诩忽然又开口笑道:“君侯如今升任司空,按理说该往雒阳主持朝政,只是如今天下未定,不知君侯可愿率军为陛下建功?”

闻言,公孙瓒不惊反喜道:“贾先生,陛下准备命某征讨何处?”

本来公孙瓒都接受下半辈子在雒阳生活了,可谁知刘备居然还敢让他统领大军征战,公孙瓒不得不感叹刘备胸怀之大。

有了军功,今后在雒阳的日子就能好过很多。

贾诩笑道:“自董贼之后,凉州作为大汉遍地,却一直为贼寇韩遂所占据。君侯素来勇勐过人,何不率军前往西凉,讨贼报国?”

去打韩遂?

好呀!

公孙瓒赶紧抱拳道:“臣,谨遵圣命!”

天命元年五月中旬,天子刘备以公孙瓒和张燕为将,贾诩为军师,发大军十二万西进,收复并州,征讨凉州,就此开启了统一天下的历程。

不过这场被后世称之为凉州之战的战役,着实有些怪异,其中吊诡之处甚多,哪怕史官据实记叙,也被后人认为用了春秋笔法,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史书被篡改过。

首先第一点,众所周知刘备一生虽然东征西讨,三兴汉室,但为君方面却极为宽仁,少有处罚臣工的现象。

打仗方面,更是极为克制,能克敌制胜便好,绝不过多杀戮。

而丞相林子初,虽然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但对于百姓和没有威胁的敌人,却还算仁义。除了对付异族之时狂放了些,终其一生都严格约束军队。

可这次出征西凉,朝廷大军依旧所向睥睨,却多有杀戮。

甚至在韩遂已经准备投降的情况下,公孙瓒却直接率军冲入城中,斩杀韩遂一门老小。

由于此次实在杀戮过甚,以至于后世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并非出自林朝的授意,而是公孙瓒和贾诩擅自妄为的结果。

第二点,时间对不上。

众所周知,攻伐一座坚城往往都需要数月时间,更何况是一州之地。

这次凉州之战,除了行军所需的三个月时间外,整场战争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公孙瓒和贾诩便将整个凉州重新纳入了大汉版图之中。

后世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朝廷大军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胜利。

第三点,便是贾诩其人。

根据史料记载,后世人印象中的贾诩,往往是一个人畜无害,刻意低调且长袖善舞的圆滑角色。

至于其功劳,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贾诩虽然在董卓祸乱时便加入了刘备阵营,但论功劳连沮授都比不上,更别提与荀或、荀攸等人相比。

充其量,最多比审配强一些。

再说能力,后来史家修史之时,多把丞相林朝单独列传,又把继任者荀或、诸葛亮共列一传。此外田丰、荀谌、崔琰这些长于政务之人列一传,荀攸、郭嘉、沮授、辛评四人列一传。

荀攸为人忠厚而善出奇计,郭嘉行事放荡而擅决断,沮授一贯低调而长于布局,辛评生性恭谦却出手狠辣!

更有好事者,将这四位擅长随军征战的军师称之为‘季汉四谋’!

可唯独贾诩,没有单独出任过任何一场大战的军师,导致后世人对他的能力众说纷纭。

就连史家也无法归纳,便只能将他和老对头审配共列一传。

有人说他能力平庸,只擅谋身,一声庸碌无功绩,全靠着与丞相林朝的关系才身居高位。

也有人他算无遗策,阴狠毒辣,无所不用其极,就算比之林朝也丝毫不弱,只是不爱展示罢了。

而后一种说法的主要来源,就是因为这次凉州之战。

因为这是贾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担任十万大军级别的军师,也是他生平最耀眼的功绩。

半年平雍凉,要说这中间不是贾诩的功劳,任谁也不会信。

可要说是他的功劳,为何之前的贾诩显得如此碌碌无为,甚至手中只有一个类似宣传部门的顺天府?

这一切的谜团,都为贾诩其人蒙上了一层面纱,使后人无法一窥全貌。

而就在即将平定凉州前夕,时任顺天府丞的陈登,却问出了这个后世无数人迫切想知道的谜题。

彼时的凉州,已经因为大军肆虐而破败不堪。

而贼首韩遂,在多次被打得丢盔弃甲后,已经困守孤城,即将败亡。

“府令,往昔您多有隐忍,不肯显露能力,为何此次却一改常态,甚至……”

一路目睹了大军的所作所为,虽然明白贾诩这么做是为了尽快胜利,但陈登以为确实太过了些。

听到这个问题,贾诩扭过头来,目光中满是莫名的笑意。

“元龙,你可知某已过知天命之年,来日无多。再者,此战很可能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战,之后将再无战争……

所以,某稍稍展示一番胸中所学,倒也无伤大雅,元龙以为如何?”

虽说做了这么多年的缩头乌龟,但经历了李儒之死后,贾诩算是彻底看开了。

倘若因顾虑而不肯展露,岂不辜负了自己这一生所学。

再者,有林子初做后盾,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就算有风险,贾诩也要任性一次,毕竟以后就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了,大不了打完这一仗自己就辞官归乡,安度余生。

闻言,陈登眼中满是震惊之色,最终却沉默以对,只是对贾诩拱了拱手。

……

南阳,宛城。

这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碌,但很显然其中不包括郭嘉。

接到林朝的命令后,郭嘉忽然想起来自己手中还有校事府这么个特务机构。

也实在是空闲了太久,自林朝辞官之后的这七年以来,徐州没有对外扩张,校事府虽然仍在默默发展,但太长时间没有露出峥嵘,连特务头子郭嘉都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

倒不是说校事府的作用不大,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校事府的规模以及能力,都远远超过林夕草创时期。

只是郭嘉太懒了,除了特别机要的大事之外,其余小事他都交给了庞德搭理。

如今来了大活,郭嘉便命庞德挑选了三百名校事府内的精锐,扮作行商跟随自己赶往南阳。

说是出任务,但郭嘉是何等样人,直接把这次南阳之行变成了公款旅游,至少在抵达南阳之前是这样的。

最后庞德实在看不想去了,便犯颜直谏,才让郭嘉稍微加快了速度。

紧赶慢赶,终于在关羽、赵云、张辽三人率大军围困前的一个月,进入了宛城。

进入宛城之后,郭嘉又旧病复发,仿佛真的像个行商一样,让手下做起了生意,自己则吃喝玩乐。

日子就这么过着,然后一心想建功立业的庞德又忍不住了,再度劝谏,希望郭嘉改邪归正,不要再享乐的歪路上越走越远。

可惜这次郭嘉非但没有采纳庞德的建议,更是倒打一耙,把庞德训斥了一顿。

怎么,你在教我做事?

训斥完之后,郭嘉当晚却带着庞德去了一趟宛城最热闹的官营妓院,与里面的小姐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当晚,郭公子挥金如土,肆意流连花丛之间,倒是让庞德大开眼界,身体也跟着诚实了一把。

于是接下来药效还没过十多天之内,庞德再也没劝谏郭嘉。

搞定了庞德之后,郭嘉继续过起了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生涯。

只可惜在某天清晨起床后,郭嘉便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走出门,发现大街上所有人都行色匆匆,面色忧色。

霎时间,昔日繁华无比的宛城,竟人人自危。

正当郭嘉大惑不解之时,庞德赶到,把郭嘉拉回家禀报道:“府令,宛城外来了朝廷大军,如今已将宛城团团围了起来!”

啥,咱们的人打过来了?

这么快!

惊诧之时,郭嘉脑中忽然想起了临行前林朝所说的话。

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

一念及此,郭嘉豁然开朗。

如今,便是最好的时机!

“令明,去试探一下咱们的棋子,毕竟多年不见,也不知她是否还忠于陛下。”

闻言,庞德大喜,知道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急忙抱拳道:

“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