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七十章 开启一统天下的进程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七十章 开启一统天下的进程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末,北征大军终于回到了郯县。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对异族征伐凯旋而归,向来是比天还大的事情,更何况这次斩获颇丰,等同于将整个鲜卑族连根拔起。

如此战功,说是百年难得一见也不为过。

所以刘备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在郊外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说是献俘,其实大多都是人头而不存在俘虏,因为鲜卑族的男子几乎被斩杀殆尽。此外,便只有数十万的鲜卑妇孺。

林朝今日特地换了一身朝服,在大军与徐州百官的簇拥之下,昂首阔步走向了早已搭建好的高台,将此次北征成果汇报给了刘备。

虽然早在信件中得知了北征的结果,但真等林朝亲口事无巨细的说出来,刘备听得也是异常激动,不住得点头。

若非场合太正式,恐怕刘备早就开始拍手叫好了。

此时正值炎炎盛夏,太阳炙烤下的大地不断升温,众人也都汗如雨下,极为疲惫。

所以刘备很贴心的将一切流程简化,本来需要进行三天的献俘仪式,也在当天傍晚就完成了。

之后,便是徐州的传统保留节目——吃席!

经过这七年的不断积攒,如今刘备的内库又丰盈了起来,比之当年遭田丰洗劫之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豪富的刘备大手一挥,决定宴请全军有功将士,以及徐州的文武百官。

于是,在一片山呼万岁声中,刘备不仅笑得开心,吃得也很开心。

酒宴过后,刘备借着朦胧的醉意召集了内府成员与军机处众人,开始商议应对豫州袁术之事。

早在二十多天前,诸葛亮已经率领一万大军向东南进发,作为前部先锋。

当时诸葛亮请战时,刘备忽然突发奇想,不仅准了诸葛亮的请战要求,更是把一众徐州二代都派了出去,准备历练一番。

怎么说呢,如今已年过不惑的刘备虽然渴望快速统一天下,但也考虑到了下一代的接班问题。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等自己等人作古之后,徐州二代的第一人毫无疑问是诸葛亮,因为他是林朝和荀彧的弟子,也是徐州所有重臣寄与厚望的接班人。

但是诸葛亮再怎么天资高绝,也不可能一个人扛起大旗,总要有人在旁辅佐。

于是乎,这些徐州的二代们,就是最好的人选。

因为他们的父辈早已跟徐州进行了深度绑定,忠诚方面自然不用担心。

二代中首当其冲最年长者,便是关羽长子关平,其次便是赵云之子赵统,以及张辽之子张虎等人。若非林朝的长子林毅实在太过年幼,刘备都想给他安排一个副将的职位出去历练。

有自己这些人兜底,哪怕这次试探性的进攻打得再烂也不怕,全当磨炼一番了。

而今晚商议的内容除了如何对付袁术之外,刘备也透露出了想要趁机一统天下的意思。

这个看似不怎么稳妥的想法,却出奇的得到一众人的支持。

一者,此次北征大获全胜,却并未伤筋动骨,若是携大胜之势向南进击,不失为一个上佳的战机。

再者,经过七年的修生养息,刘备治下四州得到了长足的回复,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但七年的时光过去,一众徐州核心重臣的年岁渐长,心中那颗建功立业的心早已按捺不住。

再不出兵统一天下,我们就都老了!

对于他们的心思,林朝当然也是心知肚明,毕竟自己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

眼看光阴飞逝,他如何不想在有生之年重塑山河。

但出征之前,有些事情总要弄清楚。

听完众人的发言之后,刘备将目光放到了林朝身上,开口笑道:“子初,孤与诸位臣工皆以为此时当出兵统一天下,你以为如何?”

林朝起身拱手道:“大王所言极是,只是朝方才北征归来,对我徐州如今的情况不甚了解,还需参详一番。”

“那你想了解什么?”

“兵马、粮草、民夫,甚至是金银。”林朝开口道,“总之能够动用一切力量,朝都要有所了解,如此才能做出最精准的判断。”

闻言,田丰起身道:“司徒勿虑,如今大王麾下统辖四州之地,皆兵精粮足,府库中器械铠甲堆积成山……”

说实话,能够从大管家田丰口中说出这种话,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但林朝还是不甚满意,甚至直接打断道:“元皓,某只问一句,如今四州有多少人口,能调拨多少兵力,府库中的粮草够支撑多久?统一天下非数年时间不可为之,万一中途遇挫,便要从头再来,又不知耗费多少民力与时日。”

“不错,子初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刘备点了点头道,“不过以咱们如今的实力,倒也不是不能尝试,元皓以为如何?”

田丰明显听出了刘备的话外之音,当即开口道:“据户部造册登记的档案,如今治下四州的总人口约为两千万人,青壮年男子五百万有余。至于府库中的粮草……支撑百万大军一年不成问题,而且不会伤及根基。”

天下十三州,人口大部分都在中原地区。

灵帝初年,天下人口大概六千五百万,而等到黄巾起义,以及中原大乱时,就算减少,也应该有五千余万。

青州、徐州、冀州、兖州加在一起,应该有一千万人不成问题。

如今十多年过去,在林朝抚民以生的施政方针下,人口翻一倍倒也正常。

毕竟这个时代的百姓,还停留在多子多福的观念中,有了稳定的生活,便开始疯狂繁衍。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如今还大部分是孩童,小部分已经成了少年。

听完田丰的话,林朝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人口才是战争的潜力,粮草则是战争的根基,既然田丰说粮草能支撑百万大军一年的时间,那这仗就可以打。

想着,林朝又将目光放到了关羽身上。

关羽会意,当即开口道:“这些年来倒是没有大规模募兵,不过四州兵马总数加在一起,应当有五十万余万。”

五十万大军……

加上自己从北疆带回来的八万骑兵,已经有将近六十万大军。

若是倾巢而出,也足以统一天下了。

思索片刻之后,林朝豁然起身对刘备拱手道:“大王,臣以为袁术此贼僭越称王,逆天无道,咱们必要讨伐叛逆!再者,这天下动乱已久,人心思定,大王也该顺势而为,扫平四海,统一天下!”

“好,子初一言,使孤豁然开朗!”刘备大笑道,“传令调集大军,征调粮草,一月之后,大军出征豫州!”

“遵命!”

一众文武群臣纷纷拱手道,脸上都带着笑意。

……

初平十一年七月下旬,萧王刘备发兵六十万,正式南下征伐豫州!

说是南征袁术,但林朝却把大军分成了三路。

第一路从萧国向沛郡进发,意在攻取袁术的老巢汝南郡。总兵力三十万,由关羽率领,副将为张飞,以荀攸、辛评等人为军师,麾下更有太史慈、徐晃、徐盛等猛将,可谓此次南征的主力!

第二路从兖州向南阳进发,顺带攻取荆州,兵力二十万,由赵云为主帅,张辽为副将,以沮授、审配等人为军师,麾下率领了高顺、张绣、黄忠等猛将,大多是机动性比较的部队。

第三路则是从郯县出发,向西直奔司隶地界,最终的目的地直指长安。

这一路兵力十万,由林夕率领,吕虔为副将,麾下的精兵猛将虽然不多,但也不作为主力部队使用,更多的是用以保护刘备和林朝。

大军出征的消息林朝也并未隐瞒,甚至刻意经由顺天府散播了出去。

至于敌军会不会闻风而动,甚至那些反对刘备的诸侯会不会聚在一起抵抗,林朝表示无所谓。

聚在一起更好,倒省得自己分别追赶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试探,诸葛亮等人的进攻虽然没取得什么大的战果,却查明了所有的敌我关系。

当袁术称王的消息传出之后,徐州立刻派了诸葛亮作为讨伐先锋,并邀请天下诸侯一同兴兵讨伐。

至于这些天下诸侯的反应嘛……

益州刘璋不置可否,甚至没有回信。

自从四年前刘焉病死之后,二代目刘璋接任。但这人分明不靠谱,说白了就是性格太过软弱,根本无力支撑局面。

如今益州蛮部动辄暴乱,刘璋稳固根基都够呛,自然分不出兵力去讨伐袁术。

至于荆州刘表,则在第一时间表示了强烈赞同。

毕竟他与袁术本就视若仇雠,更在此前被袁术派麾下大将吕布夺走了自己的南阳,得知刘备要收拾袁术,又岂能不欢欣雀跃?

坦白说,这些人反应都在林朝的意料之内,他最想要看的,其实是另外两人反应。

其一,是曹操。

其二,便是孙策。

之前迫于刘备的压力,曹操不得不与袁术结盟,但他一直以大汉忠臣自居。如今自己的金主爸爸僭越称王,不知他该如何行动。

继续支持袁术,那他这个所谓的大汉忠良,就真的成了笑柄。

若是不支持袁术,一旦刘备打过去,他将无任何臂助,迟早败亡。

两难之间,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

不过他的手段比较高明,在袁术称王的前夕,他就上表长安,请天子册封袁术为王。

至于‘非刘氏不王’的祖宗之法……

曹操表示时移世易,如今天下有变,高祖那一套已经过时了,不用理会。

正所谓只要把祖宗之法改了,那就不算违背了祖宗之法。

逻辑这种东西,算是被他曹孟德玩明白了。

至于已经掌握了大半个江东的孙策……他的玩法和曹操差不多,绝口不提袁术僭越,只说袁术是大汉忠臣,其功劳足以称王。

如此一来,既不用与袁术翻脸,又保证了自己大汉忠臣的立场,反复横跳了属于是。

面对他们这么刺激的玩法,林朝先表示了赞同,随后……又给他们来了一波更刺激的玩法!

初平十一年,八月中旬。

当关羽身率三十万大军直取豫州腹地之时,赵云和林夕的两路大军也悄悄抵达了陈留。

等占据河内、河南等地的曹操得到消息时,两路共计三十万的大军,已经距离他不足二百里!

曹操这几年发展的不错,但靠着不足半州之地,哪怕他发展的再好,也不可能与三十万大军抗衡。

所以,历史上的长坂坡事件再次重演。

只不过这次追逃双方却是变换了身份,刘备追击而曹操跑路。

曹操深知自己不可能是三十万大军的对手,留下来只能坐以待毙,当即率领五万大军迅速南下,准备与袁术会合,共同抵挡刘备的六十万大军。

对于逃跑的曹操,林朝并没有这么追赶,反而有意让他与袁术会合。

不过曹操此次不战而走,也让刘备兵不血刃的收复了半个司隶,倒也收获颇丰。

两路大军出了兖州之后,便依照原定计划分开,赵云身向荆州。刘备和林朝则是继续向西,于八月底抵达了雒阳。

雒阳,这座自三代以来便频频作为都城的古城,更有着天下之中的地缘优势!

自光武迁都以来,这座雄城又经历了近二百载风雨,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都将它视作心中的圣地,并为之终身奋斗。

有道是生在雒阳,葬于北邙!

城门下,刘备抬头看着这座昔日繁华无比的帝国都城,在历经董卓之乱后,如今已经变得无比荒凉,更是散发出一股日暮途穷的破败感。

刘备在城门下伫立良久,最终却长长一叹,神色黯然。

“如此雄城,古今多少英雄豪杰在此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可叹桓、灵庸昏,不然以我大汉之强盛,又如何会山河破碎,社稷崩塌……”

刘备对林朝缓缓叹息道,发散这心中的遗憾。

“大王不必伤神,咱们此来,不正是要重整山河,恢复大汉昔日荣光。”

闻言,刘备满脸坚定的点了点头道:“不错,子初所言甚是,进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