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六十三章 陈旧却好用的计策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六十三章 陈旧却好用的计策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得不说,辛评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一场与南下劫掠的鲜卑人死磕的战争,此时竟然硬生生被他弄成了攻防战。

可问题是,这些蛮夷会攻城吗?

完全不会!

甚至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破城,越往后拖,能攻下城池的概率就越低!

高柳作为代郡治所,本身就是一个军事重镇,城墙虽比不得雒阳、长安这种大都市,但也足足三丈有余,厚度甚至远超高度,非一朝一夕能够击破。

但是,轲比能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当望见城墙上严阵以待的汉军后,他的心已经沉到了谷底,眉头紧皱,面色灰白一片。

相反,城楼上的张飞倒是快意一笑,随即便大手一挥,身后便有众多士卒涌出,每人手中竟然捧着一颗人头!

“扔下去,让这些蛮夷看看!”

随着张飞的一声令下,士卒们奋力将手中的头颅投向了轲比能所在的大军。

“这是……”

见城楼上扔出东西,轲比能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躲避,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也不知谁的手法如此精准,一颗大好人头竟直接落到了轲比能脸上,与他来了个近距离亲密接触。

轲比能惊呼一声,下意识就伸手一抓,这才反应过来是一颗头颅,可其内流出的腐血以及腥臭味,却已将轲比能浑身浸透。

“哈哈哈哈……”张飞站在城楼上,居高临下大笑道,“轲比能,滋味如何?”

本来张飞打算用这一千五百名鲜卑人的头颅铸个京观,但奈何轲比能麾下的大军数量实在太过庞大,导致张飞无法正面接战,这才想起这个阴损的主意。

好在一千五百颗头颅扔下去之后,也达到了震慑敌军士气的用处。

当然,也有可能被恶心的。

城下,轲比能也被张飞的无耻手段震惊了,当他气急败坏的向上望去时,却正好看到张飞那张得意的面孔。

也正是这个面孔,却让轲比能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你是……”

轲比能指着张飞,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神情:“你是……行商张三!”

“不错,正是你大父我!”

张飞笑得更得意了,同时来了个超级加辈。

八年以来,张飞扮坐行商化名张三,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塞外,自然也去过轲比能的部落。甚至因为手头的货物抢手,一度成为轲比能的坐上之宾。

如今再度相遇,张飞却摇身一变成了汉人将军,由不得轲比能不震惊。

良久之后,轲比能好不容易才平复了心绪,却当即大手一挥,下令麾下攻城。

鲜卑战士虽然大多是骑兵,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下马攻城。

“呜呜呜……”

标志性的草原号角声响起时,一众鲜卑战士已经翻身落马,嗷嗷叫的手持利刃往城下冲了过去。

“这些蛮夷畜生就会鬼哭狼嚎,吵死了,给某射死他们!”

张飞满脸不耐烦道,随即抬手一挥,城楼上的士卒顿时在垛口架起了大黄弩。

这一幕看着城下轲比能的眼中,甚至当场就想调转马头跑路。

居然是弩箭?

而且还人手一把,这还怎么攻城!

“放!”

随着张飞一声令下,漫天箭雨如飞蝗一般飞出,又如瀑布倒灌一般倾泻而出。

大黄弩的准头虽然比不得枪械,但城上到场下的这点距离,准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射出,必有鲜卑战士应声中箭而倒。

鲜卑人本是游牧民族,天生没有定居的习惯。对于城池,他们是陌生的。对于如何攻打一座城池,更是陌生。

面对铺天盖地袭来的箭雨,第一波进攻的鲜卑军不能说损伤惨重,至少也是差点全军覆没。

侥幸逃得一条性命的鲜卑军士卒,身上也大多带着箭矢,匆忙溃逃而去。

轲比能见城上汉军士气正盛,又有如此利器辅助,再攻下去除了损失人马外毫无益处,无奈只得鸣金收兵,退后十里安营扎寨。

“这些蛮夷崽子不过如此!”

城楼上,张飞见城外的鲜卑大军如潮水般退去,当即发出了不屑的笑声。

反观辛评,从鲜卑军进攻开始就一言不发,眼睛却死死盯着进攻的敌军,目中时不时有精光闪过,似是要将这些鲜卑士卒看个通透。

一旁的太史慈附和道:“蛮夷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城,有此战果也是情理之中。为今之计,咱们该如何继续对敌,难不成要一直死守城池?”

“区区蛮夷,虽人多势众,却不足为虑。今夜某就带人杀出城去夜袭,如若得手,必能将轲比能杀得大败。”

自出征以来连连取得战果,张飞能撑到这时候才有点飘,也真是有点难为他了。

可他的这番发言,立刻招致了辛评的反对。

“不,只要轲比能的大军一直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就不必主动出击,太冒险了。”

张飞嘿嘿笑道:“军师,如今战局形势一片大好,此时若能夜袭得手,蛮夷必然死无葬身之地,为何要困守孤城?”

“若不能得手呢?”辛评反问道,“我军仅有两万人马,到时候死无葬身之地的就是咱们了。况且轲比能起于寒微,其人智谋勇略不逊檀石槐,今日虽失利,又岂能没有防备。”

“那要守到什么时候?”张飞问道。

闻言,辛评冷笑一声,眼中满是杀意道:“蛮夷远道而来,身后无补给辎重,又岂能久持?方才攻城时某看得清楚,这些蛮夷面有菜色,想来已经许久没好好吃过一顿饱饭了。

以此推论,最多五六日轲比能军中就该宰马为食了。再有半月时间,蛮夷必然粮尽。届时轲比能若还不退兵,我军便可大开城门,将这些蛮夷尽数歼灭!”

听了辛评的分析,太史慈先是点了点头,继而问道:“届时若蛮夷开始退军,又该如何?”

“那就更好了,蛮夷若走,咱们便可追而击之,一直深入草原腹地,见轲比能的部落……尽数抹除!”

“好,军师此计甚妙,咱们便如此行事!”

一听到有大功劳可拿,张飞顿时来了精神,也不急躁了。

可辛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笑意,反而皱眉道:“咱们这边自然不需顾虑,唯一可虑者,是司徒那边……司徒麾下也只有两万人马,对上素利的五六万大军,胜负仍未可知。”

折扇轻摇间,辛评竟开始为远在渔阳的林朝担忧起来。

那林朝现在在干什么呢?

答案是在整活。

确切的说,是在消耗蛮夷的有生力量,同时痛击友军一波。

当时渔阳城外的战事紧张,刘虞只来得及说服蹋顿,便急匆匆带了五千骑兵返回支援林朝。

远道而来的蹋顿非但没有得到林司徒的赞赏,反而被一顿训斥恐吓。最后林朝核善的眼神中,蹋顿乖乖召集了剩余乌桓三部的全部兵马。

两三日以后,其他乌桓三部的援军,甚至乌桓大人楼班也抵达了渔阳城,人数达到了可怕的一万五千人。

加上之前投降的成律归部,林朝目前手头的兵力仅两万,但控制的蛮夷骑兵却达到了近一万八千人!

用不到两万人来控制一万八千人,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就连一贯喜欢豪赌的郭嘉也表示了担忧。

“子初,蛮夷狼子野心,凶残成性,绝不可能收服。稍加任用一番倒是无碍,只是如今咱们麾下兵马不足,实在是难以控制近两万蛮夷为我所用。”

林朝摊手笑道:“正因蛮夷人多,所以某才打算消耗一些,帮助他们减少人口压力。”

“如何消耗?”

闻言,郭嘉顿时来了兴致。

林朝指着地图开口道:“根据子煦得到的情报,此次南下劫掠的东路鲜卑,共计五万余人。前部先锋成律归已被咱们招降,如今素利所部两万余人与弥加、阙机所部两万余人,就在渔阳城以北百里的地方。

某意,咱们应当主动出击!”

郭嘉顿时惊呼道:“不可,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

“我军只有两万兵马,鲜卑蛮夷却有四万之众,敌我形势不容乐观。一旦主动进攻,若乌桓与成律归阵前倒戈,咱们皆死无葬身之地!”

好家伙,林子初你这种玩法,简直是武大郎娶潘金莲——没钱还想玩高配!

就连贾诩也罕见的表示了反对,开口劝道:“子初,高公义如今应该已经收到传信,正往幽州进发。张文远也率领三万骑兵北上,不出半月时间,两路大军必到。

咱们且固守待援,等两两路大军到时,再驱赶着乌桓蛮夷与素利决战,胜算将大大增加。

北征之战事关重大,又何必急于一时?”

林朝摇了摇头道:“不,此次蛮夷南下劫掠也不止一路人马。翼德那边面对的可是轲比能,此人甚素有勇略,不可轻敌,因此高公义就算东进,也应与翼德合并一处,共击轲比能。

素利这边,还是只能靠咱们自己。某之计虽然冒险了一些,却未必没有成功的机会,最不济也能延缓蛮夷素利南下的脚步。”

这里面的水虽然深,但我林子初把握得住!

闻言,贾诩没有再反对,而是开口问道:“那你打算如何行事?”

林朝笑道:“此事易耳,无非是些陈旧手段而已。”

第二日。

林朝在渔阳城中发号施令,命令全军北上,迎击素利的四万大军。

这个消息一出,蹋顿与成律归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

毕竟二人都与林朝交过手,深知林子初是不可能吃亏的人,主动出击再正常不过。

不过临出发之前,林朝却是大手一挥,让典韦请带人把如今的乌桓大人楼班、蹋顿以及成律归通通请到了自己面前。

就在三人大惑不解之时,林朝却是笑吟吟的拿出了三道诏书。

“三位,此乃大汉天子给三位的诏书。”

闻言,三人当即神色一变,随即双膝跪地,口呼万岁。

依照这个时代的礼法,就算面对天子诏令时,大多数时候也是不需要跪的。

可是……这些蛮夷若是跟汉人一样躬身接诏,林朝总感觉有些不舒服,因此还是让他们跪着好了。

在三人忐忑的心情中,林朝接连宣读了诏书。

听完诏书的内容后,三人却转忧为喜,眼角眉梢都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因为这三封不是诏书,而是策书。

册封楼班为乌桓单于,册封蹋顿、成律归为义归王。

之前对于成律归不过是口头任命,此刻也算得到了落实。

“天子万岁!”

三人接过诏书之后,纷纷伏地大呼道。

自大汉北击匈奴,打得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分崩离析,俯首称臣后,就确立了在周遭国度中宗主国的地位。

简而言之,无论是高句丽还是草原诸部,亦或是西域诸国,在大汉面前,都得乖乖俯首称臣!

谁不服,就打谁!

就是这么豪横!

所以得到大汉天子册封的异族首领,在法理方面也就更加名正言顺。

也正因如此,这一封薄薄的天子策书才会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力量。

“三位请起吧!”

宣读完毕后,林朝开口笑道。

“谢司徒!”

三人笑着起身时,举手投足间已经多了一种名为自信的东西。

从今天起,咱们也是大汉承认的单于王了。

这虽然是他们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他们的部落接近文明的一大步,岂能不与有荣焉?

能做大汉的狗,那可真是我们的荣幸!

可接下来林朝的一席话,却让他们笑不出来了。

“三位如今贵为我大汉诸侯王,自是千金贵体,万乘之躯,今后当学会擅于谋身,可不能随便置身于险地,不然于国于民都是莫大的损失!”

这句话听着是劝他们保重,但结合眼前的场景,三人却咂摸出了一番别样的滋味。

林子初这厮什么意思?

三人中楼班最年幼,也最无城府,当即开口问道:“林司徒此言何意,小王不懂,还请明示。”

林朝拱手笑道:“单于客气了,外臣的意思是说,征战杀伐之事乃将军之责,不必劳烦三位亲临战阵。”

此言一出,三人顿时勃然色变。

好家伙,林子初这是要剥夺自己的兵权啊!

蹋顿赶紧抱拳道:“司徒容禀,小王自幼便征战于马上,麾下勇士若无小王统领,恐怕难以为大汉建功立业!”

蹋顿不敢明着反对林朝,便只好说出了这番软中带有威胁的话语。

没有我在,你林子初怕是指挥不动我麾下的勇士。

可林朝却笑道:“义归王误会了,外臣并不是不让大王统兵作战,只是不可身涉险地。待到与蛮夷开战时,大王可与外臣一同置身中军,如此外臣也能保护大王的安全。”

留你在我身边,不怕指挥不动你的军队。

若你的军队敢阵前倒戈,我先杀你!

望着面带笑容,貌似和蔼可亲的林朝,蹋顿却通体生寒,从头凉到了脚后跟。

完了,这下不仅是兵权,连身家性命都掌控在别人手上了。

林子初,你好歹毒!

“怎么,大王以为不妥?”

见蹋顿目光挣扎,林朝忽然歪着头笑问道。

“这……”

眼见蹋顿迟疑,林朝身后的典韦立刻拿起了双戟。

“小王遵命!”

形势比人强,蹋顿不想血溅当场,便在只好选择了低头。

“小王遵命!”

成律归和楼班也连忙低头道。

“呵呵……三位深明大义,实乃我大汉之福。”

林朝假惺惺夸赞了两句,随即便扭头对林夕开口道:

“传令,全军北上,痛击蛮夷!”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