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五十二章 诸葛亮的选择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五十二章 诸葛亮的选择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林朝的这番安排,刘备存在着和关羽、赵云一样的疑惑。

如此千载难逢之战,为何没有我的份?

子初,厚此薄彼的想法可要不得啊!

不过如今的刘备,显然比以前多了点自知之明,并没有将这个会被众人喷得找不着北的疑问宣之于口。

会议结束后,关羽和赵云没有离开,反而将目光放到了林朝身上。

林朝当然明白二人的疑惑,对于此次没有任用二人出战,之前便想好了理由,所以也没有离开,只等二人提出疑问。

关羽终究脸薄,所以在沉默半晌之后,还是由赵云开口道:“监军,此战……末将与云长为何不得任用?”

闻言,一旁的刘备也来了兴致,开口笑道:“对对对,孤也有此疑惑,云长与子龙乃我徐州众将之首,更是天生的将才,子初为何弃而不用?”

刘大耳,你故意拱火是吧!

林朝白了刘备一眼,随后却对赵云和关羽笑道:“子龙,非是某不愿任用你二人,只是此次北上征伐鲜卑太过特殊,你二人并不适合领兵。”

“为何?”关羽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征伐异族,首重骑兵,子龙多年来一直负责统率我徐州铁骑,如何不能北上?再者,某自问也颇擅阵战,领一路大军当不成问题。”

关羽如此说,已经算是很谦虚了。

论及阵战之法,莫说徐州,就算放眼大汉,也无人能出关羽之右。

但即便如此,林朝也还是不愿任用他们两人。

只见林朝伸出了两根手指,笑道:“原因有二。其一,虽然南下进攻袁术乃是虚张声势,但我徐州不出一两名大将,怕是无法让世人信服。云长与子龙威名响彻海内,乃是震慑袁术的最佳人选!”

这句话虽然捧了两人一下,却还是不能使两人完全信服。

赵云开口道:“敢问监军,第二个原因呢?”

“至于第二个原因嘛……”

林朝脸上的笑容忽然收敛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口中缓缓道:“方才某已经说过,此次不是征伐,是复仇。二位可明白何谓复仇?”

“这……”

闻言,关羽和赵云都皱起了眉头。

“说来也简单,四个字,斩尽杀绝!”

林朝抬手一挥,缓慢却又坚决道。

“斩尽杀绝?”

关羽满脸疑惑道。

结合林朝之前的所作所为,他很难想象这四个字会从林朝口中说出来。

“不错,就是斩尽杀绝!”林朝眼中满是坚定的光芒,“子曰:以直报怨。诚如某之前所言,这二十余年的血仇,总要有个结束。千万百姓的冤魂,可都在天上看着咱们呢。所以,咱们用不着跟这些蛮夷客气。

大军所到之处,凡男子过车轮以上者,尽数斩首!

女子幼童,便使人迁居中原,再慢慢以圣贤之道教化之。

除此之外,大军还应就食于敌。杀光他们的牛羊马匹充作军粮,如此也能缓解后勤补给的压力,咱们的田尚书也不至于被逼得到处咬人。”

虽然话的最后林朝开了个玩笑,但在场三人可没觉得好笑,反而满脸震惊的看着林朝。

就食于敌没什么好说的,将鲜卑人迁居中原教化也无不可……

只是那句凡男子过车轮以上者尽数斩首,着实让三人难以接受。

回过神来后,赵云马上抱拳道:“监军,塞万蛮夷近百万,男子过车轮以上者足有数十万,难道要将他们全部斩杀?那可是数十万条人命啊!

此法过于残暴,恕末将无法苟同。”

所以我才不用你啊!

林朝脸上露出一丝无奈,道德底线太高的人,就是有这样的麻烦。

不过林朝在很久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当下便开口笑道:“子龙,某且问你,蛮夷……算人吗?”

闻言,赵云浑身一颤,目光中满是混沌。

关羽满脸疑惑道:“蛮夷……不能算人?”

“这是自然。”林朝满脸理所应当道,“何谓人?礼义廉耻也。先贤有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国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再看那些蛮夷,茹毛饮血,鲜廉寡耻,如何称之为人?

某欲教化其心,必先征伐其身,对这些蛮夷而言,也算是天大的恩赐。”

赵云摇头叹息道:“可……终究是数十万条性命……”

“子龙之言,某以为不妥。自古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理昭昭,报应循环。”林朝笑道,“你去边地问问那些每年受蛮夷屠戮残杀的百姓,问问他们想不想向蛮夷复仇?应不应该将蛮夷赶尽杀绝?

咱们身处中原腹地,又有何资格替苦主决定惩处蛮夷的方式?”

听完这句话后,赵云彻底沉默了,在也无话可说。

半晌,关羽叹了口气,冲林朝躬身一礼道:“好个以直报怨……多谢子初解惑,但此等倚强凌弱之事,某不为也。此次北征,某便不参与了。”

赵云也跟着点了点头。

他们无法反驳林朝的做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参与这场屠戮。

也正因此次北征以屠杀为主,林朝才会任用一些遍地出身的将领,诸如张辽、高顺等人。

他们自幼与蛮夷有深仇大恨,在关羽、赵云眼中的灭绝之策,在他们眼中却是天经地义的复仇行径,实行起来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说实话,关羽和赵云的确是林朝心中分量最重的将领,因为他们在为将方面,几乎做到了完美的程度。

关羽傲上而不欺下,恃强而不凌弱,重能力而不看出身。对于麾下士卒,更是做到了爱兵如子的程度。

在原本历史上,整场襄樊之战下来,关羽的打法都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行径。

相比于曹仁屠戮宛城,在孙柯基背弃盟约的危急情况下,关羽面对天下群雄的组合进攻,也是从容应对。

既没有杀俘,也没有虐降,真正做到了私德无亏,纵然最后不幸身殒,却足可名垂青史!

所以关羽不仅是大忠大勇,更有大仁大义!

赵云就更不用多说了,统率能力虽然比关羽差了些,但在其他方面,比关羽还要更加恪守道德底线,不然也不会成为演义中完美将领的化身。

让这样的人去执行灭绝之计,不仅不好用,对他们更是一种侮辱。

眼看关羽而赵云都没了意见,刘备便开口道:“子初,三路大军分兵北上,却不能无人都督。孤之意,请你持节坐镇北疆,统合调度,主掌此次北征一切事宜。”

这次林朝没有再推辞,而是直接起身拱手道:“臣,遵命!”

闻言刘备大笑,随即从身后取出了悬挂的斧钺:“子初,今日孤便将斧钺重新赐予你,一如七年之前,今后四州军政,皆参决之。”

斧钺毕竟是天子之物,林朝当即便跪了下去,双手举过头顶,这才从刘备手中接过斧钺。

接过斧钺之后,刘备又笑道:“子初,国相之位虽重要,但终究只是秩二千石的官职,不好统率百官。待孤上书一封,为你加官进爵,如此也能名正言顺。”

“谢大王提拔!”

……

粮草调度需要时间,征调民夫更需要时间。

如今已是三月初旬,林朝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粮草和民夫的征调,然后在五月初旬进军北上,十月底之前完结这场战争。

因为一旦到了冬天,北疆苦寒之地将显现它的威能,届时一直身处北方的士卒或许还能顶得住,但从四州中原腹地征调而来的民夫,必然伤亡惨重,甚至可能会爆发瘟疫。

战争不是小事,向来得为虑成,先虑败,此次就算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损失惨重。

政务堂会议之后,林朝领了刘备赐下的斧钺,继而组建了一个临时参谋部,成员为贾诩、郭嘉、荀攸、审配以及辛评。

如今的五部尚书都身肩要职,不能轻易动用,不过有这五人在,应对北疆的战事也够用了。

刘备的动作也算迅速,半个月后便兑现了承诺,上表朝廷为林朝讨来了官爵。

爵位方面,林朝之前就已经是列侯,如今升无可升,刘备便将林朝的食邑增了两千户,并之前的一千户,共计三千户。

这个赏赐不可谓不重,要知道如今的左将军关羽,才不过刚刚满千户而已。

由于之前三州之战的功劳不禁没有封赏,反而遭到罢官,这次刘备便连之前的功劳一起算上了,增食邑两千户也在情理之中。

爵位林朝没意见,但新的官职嘛……林朝接到任命之后当场就想再来一次辞官。

因为这个新官职,正是当朝三公的司徒!

三公本是人臣的终极梦想,林朝自然也不例外,可司徒这个职位……

林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闻,你世居中山腹地,初举孝廉入仕……罪恶深重,天地不容……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刚刚接到任命,林朝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这个名场面。

在原本历史上,汉末以来的历任司徒,可都没什么好下场啊!

如今自己也成为了司徒……

而且林司徒这个称谓,怎么听都有点不吉利的感觉。

不过好歹是升官了,林朝也没啥可抱怨的。

今年已三十五岁的林朝,下巴上已经长出了胡须,做三公虽然年轻了点,倒也说得过去。

不过临走之前,林朝还是找来了自己的徒弟诸葛亮,师徒二人彻夜长谈了一番。

如今的诸葛亮,早已被刘备提拔成了内府府丞,有参议之权,颇有些荀彧接班人的意思,倒是让一众徐州二代们羡慕的不行。

要知道,关平如今还只是中郎将,杨修也不过是礼部侍郎,就连年岁最大的诸葛瑾,也才是户部侍郎而已。

值得一说的是,林朝的另一个小舅子,陈氏的弟弟陈到,这七年来倒是代替了之前典韦的位置,成为了刘备的新一任保镖。

林朝辞官后不到半年,诸葛亮便也去了中山,在林朝身边学习了足足四年方才回郯县,之后便开始参与政务,如今也算得到了充足的锻炼。

而今天,林朝便要给他一个选择。

“孔明,你如今也算在政务堂历练了一番,不知可有意参与军务?”

闻言,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却一闪而逝。

“弟子听凭老师吩咐。”诸葛亮拱手道。

林朝笑着挥了挥手道:“什么吩咐不吩咐的,为师不过是与你闲谈,不必如此多礼。”

“老师可是打算让弟子从军?”

林朝点点头道:“不错,相信你也看得出来,这天下也没几年战事了。此次北征结束后,来年为师便打算劝谏大王向南用兵,等扫平袁术后,这天下群雄也就不剩几人了。你若还不从军,以后只怕是没有机会了。”

其实林朝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趁机锻炼一下诸葛亮领兵的能力。

统一天下的进程若顺利还好,若是不顺利,说不准会发生原本历史上三分天下的格局。

就算自己有生之年不能统一天下,也不能让徐州后继无人。

诸葛亮拱手道:“老师,弟子愿意从军。”

“那好,南边还是北边?”

虽说对袁术只是做做样子,但也得出兵。

诸葛亮思索片刻后,便再次拱手道:“老师,弟子选择南边。”

“哦,为何?”

林朝本以为诸葛亮会选择跟自己一同赶赴北疆,不想他竟反其道而行之。

诸葛亮答道:“北边有老师在,区区蛮夷不足为虑,弟子还是想去南边。”

“你这竖子,野心倒是挺大!”

林朝笑骂道。

“老师智绝当世,威盖海内,弟子虽然愚钝,却也不敢堕了老师威名,惹得天下人耻笑。”

诸葛亮说这番话的时候倒是恭谨有礼,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可林朝一眼就看出了他眼中的傲气与自信。

骄傲好啊!

真正有大才之人,又怎能没有自己的锋芒?

弟子已经做出了选择,自己这个做老师的,也只能成全他。

“吾徒既有大志,那为师便成全你。”

说着,林朝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小册子,递给诸葛亮道:“孔明,为师本事不大,这一身的才学你都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如今便将此物与你吧。”

诸葛亮接过小册子,满脸疑惑道:“敢问老师,这是……”

三年前从中山归来时,老师不是说他已经将所有的学问传给我了吗?

不想居然还私藏了一些……

“此物也无甚稀奇,都是为师这些年遍观我徐州诸将所擅之战法,总结出的兵书,其内包括阵战,水战,火攻,攻城之法,你拿去好生参悟,必然大有益处。”

诸葛亮是天才没错,但这些东西可不是书上能学到的,非得亲临前线才能有所感悟。

林朝此举,也算是让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了。

“多谢老师!”

诸葛亮赶紧将小册子揣进怀中,随后拜谢林朝道。

初平十一年三月末,林朝带领着自己组建的参谋部,正式北上收复幽州,讨伐异族!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