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四十四章 自斩一刀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四十四章 自斩一刀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备集团创立至今,在天下人眼中完全可以称之为风光无两,但在徐州群臣眼中,却仅仅是创业未半而已。

因为不仅是刘备本人,就连徐州群臣如今都志在天下。

这纷乱的天下,势必要被统一,也必须被统一,而且只能由徐州来完成这统一大业!

作为集团内仅次于主公刘备的核心人物,林朝一直扮演着整合内部资源,把控大战略的角色,不可谓不关键。

如今的徐州集团,缺了谁都行,唯独他林子初不能少。

那些经由他招揽提拔的贤才,那些曾在他麾下征战沙场的猛将,更遑论如今推行的政策,都得由他林某人去一步步协调指挥。

而作为四州之主,刘备也早已习惯林朝把一切都提前安排妥当的作风。

如今突然听到林朝要辞官的消息,刘备没做多想,下意识就笑骂道:“子初,莫要胡言乱语,某只是来询问兖州之事,又不是责问你之过错。”

再看林朝,依旧双手捧着刘备昔日赐给他的斧钺,口中笑道:“玄德公,方才朝已说过,兖州之事乃贾文和胡作非为,朝对此亦负有连带之责,请玄德公责罚。”

“责罚先不说,你方才说要辞官?”

“非是辞官,实则是罢官。”林朝满脸认真道,“失职自然该受处罚,此次兖州之事,朝理应连坐免官。”

见林朝不像开玩笑的模样,刘备忽然有些慌了,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不见,皱着眉头道:“即便有连坐之责,也不过是小小过失,又何至于连坐免官,子初此言休要再提。”

荀彧也跟着劝道:“主公英明,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此番兖州之祸,而非追究责任。”

“不,文若此言差矣!”林朝摇了摇头道,“自古治国如治军,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赏罚分明,方可使万众一心;赏罚不明,麾下难免离心离德。”

郭嘉想了想开口说道:“子初,你这些年的功劳,可不是一次小小的连坐之罪就能抵消的。若你因此被罢官去职,徐州定然流言四起,届时天下人如何看待主公?你这是想陷主公于不义。”

“非也,玄德公赏罚分明,天下人只会夸赞玄德公公正,断然不会有任何非议。”

“那可不一定。”崔琰也跟着反驳道,“我徐州一向以宽仁得众,而你又是总领百揆之重臣,因此等小事却被罢官,群臣难免认为主公苛待臣工,某恐引得人心离散。”

“师兄言重了,某以为……”

眼看三人轮番出马,却始终不能挽回林朝的心意,刘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直到最后,却是猛地一拍桌案。

场中顿时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刘备看了看林朝,对荀彧等三人笑道:“某与子初有些要事相商,你们三位暂且退下吧。”

闻言,三人面面相觑,最终却都拱手道:

“遵命!”

等三人离开房间之后,刘备站了起来,从林朝手中拿过斧钺,却又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子初,眼下没有旁人,你总可以直言了吧。”

刘备望着林朝,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道。

要说林朝无缘无故辞官,刘备肯定是不信的。

昔年自己只是一个小小县尉时,他林子初便能散尽家财追随自己。如今虽没有统一天下,但也算是功成名就,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他为何要弃自己而去?

而且经过方才四人争论的时间,刘备多少也想明白了。

贾诩此次在兖州所为,背后就是他林子初指使的!

把事情搞大,作为借口好辞官归去。

唯一让刘备想不通的,是林朝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是面对刘备的问题,林朝却沉默了,他不知该如何回答。

或者说,他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表达,才能让刘备理解自己的意思。

说得浅了,刘备不会认为自己有辞官的必要。

说得深了,又难免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忌讳,从而引出一连串的麻烦事。

林朝仍在沉思,可刘备等了片刻后仍不见回答,当即面色一片黯然,心也沉了下去。

“子初,你我乃手足兄弟,昔年一同起于寒微,可如今你却连真心话都不愿多讲半句,某到底何处做错了,以至于你非要弃我而去?”

虽然不知道刘备脑补了些什么玩意,但这句话显然有些严重,林朝当即拱手道:“玄德公言重了,朝并无此意。”

“那你为何一定要辞官?”

林朝斟酌了半天,才终于开口道:“玄德公容禀,朝此次辞官,原因有二。”

刘备赶紧接口道:“那就仔细说说,让某看看到底有无罢官之必要。”

“其一,北疆未定,咱们便无法回首南顾,又何谈统一天下?”

刘备问道:“子初所言之北疆,是指幽州还是塞外?”

“都是。”林朝说道,“玄德公,大汉天下十三州,如今咱们占据其四,虽然都是中原富饶之地,却也处在了最中间的位置。倘若将来天下有变,我徐州陷入南北包夹之势,又该如何破局?

是以,朝打算先用数年时间稳固北方,随后便可挥师南下西进,扫清寰宇,一统天下。届时玄德公便可三兴汉室而名垂千古!”

对于这番话,刘备先是皱眉思索了一番,继而却笑道:“子初言重了吧,袁公路与曹孟德固然是乱臣贼子,可幽州刘伯安与某同属宗室,公孙伯圭又是某师兄,应当不会与某交恶。”

林朝笑了:“玄德公,这争霸天下的路上,可没有亲戚和兄弟。”

闻听此言,刘备先是一怔,继而缓缓点了点头。

“即便他刘伯安与公孙伯圭并无反意,但幽州乃是大汉疆土,又岂容他们成为国中之国?”

刘备继续沉默。

这话没法接,真要算起来,如今的徐州是不是国中之国?

可朝廷无力,州府若不自治,又能如何?

忠奸善恶,终究不能单方面评判,最终都要着落在实力层面去较量。

刘备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林朝深入探讨,便开口说道:“即便要平定北疆,子初你也不一定非要辞官。某完全可以请朝廷下一道诏令,使你堂堂正正入主幽州。”

“这便涉及到了第二个原因。”

“什么原因?”

“玄德公最近可有读书?”

林朝没有回答刘备,反而问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这……”

提到此事,刘备不禁老脸一红。

此前初入徐州之时,林朝就劝他多读书。

可这种枯燥的事情,哪有吃席和玩耍来的痛快,再加上林朝和内府已经把所有人干得差不多了,导致刘备整天游手好闲,自然没养成看书的习惯。

“军中多务,某平日里甚是繁忙,自然没时间……子初,咱们说正事好吗。”

见刘备支支吾吾的,林朝也不揪着此事不放,而是继续说道:“那玄德公可曾闻魏冉、霍光之旧事?”

魏冉,战国时期秦国的大臣,宣太后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同是也是杀神白起的伯乐。

秦昭襄王继位时年幼,由宣太后临朝称制,代为主政,魏冉也由此掌控秦国大权近二十载。

确切地说,魏冉对秦国是有贡献的,功劳也不小。

可当最后他功成名就之时,个人的私欲却挡在了国家利益的前面,最终落得个黯然收场。

至于霍光,则是千古名将霍去病的弟弟,汉武帝的托孤之臣,西汉的四朝元老,对国家有着卓越的贡献。

可即便如此,当他功高震主之时,难免引来了天子的忌惮。

生前固然风光无两,可他死后,家族却被告发谋反,从而被汉宣帝连根拔起。

林朝说的这两个人,前者刘备未必知道,但后者他绝对耳熟能详,只是依旧不解其意。

“子初此言何意……”

这时,林朝却抬起头看着刘备,目光清澈见底,口中说道:“玄德公,朝手中之权……有些过了。”

闻言,刘备脑中‘嗡’得一声巨响,顿时明白了林朝的意思。

子初这是自比霍光,生怕有功高震主之忧,所以才想急流勇退!

刘备连忙解释道:“子初,你我相交多年,某的为人你自然该清楚。你能有今日手中之权,乃是你浴血拼杀所得……”

说着刘备竟站了起来,单手高举,神情肃穆道:“某在此对天起誓,有生之年,绝不负你林氏!”

林朝开口道:“玄德公言过了,朝非是猜忌玄德公为人,不然也不会将此言宣之于口。”

“那你为何……”刘备不解道。

林朝摊手笑道:“玄德公,有句话朝不知当不当讲。”

“莫啰嗦,但说无妨。”

“玄德公以为,我徐州群臣征战沙场,所图为何?”

刘备满脸理所当然道:“自然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那不就得了。”林朝摊手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玄德公方才所言,归根结底不过是个‘利’字。

功业是利,财货是利,青史留名亦是利。

世间有志者甚多,然相知者无几,似朝与玄德公这般心意相通者,更是少之又少。

玄德公试想,如今我徐州群臣中,大多乃朝一手提拔。如今这群人虽建功立业,却也聚合成了一个庞大的团体。

玄德公与朝在一日,他们自然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可等到玄德公与朝皆已作古之时,这个庞大的团体该由谁来制衡?

若不加以控制,这些人便如之前的世家一般,难免尾大不掉。更甚者便会如同门阀裹挟朝廷一般,将玄德公您亲手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

玄德公若不信,不妨想想桓、灵之旧事,前车之鉴不远矣!”

林朝的这番话,可谓将此次辞官的缘由讲得很清楚了。

所谓政治的本质,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林朝如今之所以能调动徐州的一切,就是因为他提拔任用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文臣武将。林朝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同时,他们也是林朝庞大权力的一部分。

倘若有一天林朝的命令不再符合他们的利益,那他们是否还会尊奉?

正如原本历史上的荀彧一般,他为何能在曹魏集团身居高位?

就因为他是颍川士族的代表,受他举荐提拔的人才,成为了曹魏集团的中坚力量。

可相权终究与君权是对立的,所以后来他也被这股力量反噬,莫说掌控,便是抽身而走也做不到,最终落得个隐诛的下场。

林朝的话既点明了要害,又没有涉及到更加敏感的地方,可谓是不深不浅。

刘备听闻之后,沉思良久,最终却发出了一声叹息。

“子初,某早说过,你掌权某很放心,可你却一再顾虑……”

林朝拱手道:“玄德公,莫说朝不应有如此大的权力,便是任何人都不应该有如此大的权力。朝此行归去,便能专心筹备北征事宜。而玄德公,也可趁机收拾一番……”

权力带来的问题是无解的,以目前的情况,林朝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刘备苦笑一声道:“罢了,罢了,依你就是。只是……子初你为某呕心沥血,如今却落得个丢官去职的下场。天下人不解,还以为你犯夏不可饶恕之罪,却是损了你的名声,是某对不住你啊!”

林朝笑道,“敢问玄德公,昔年匡扶汉室之志,如今可有变化?”

“自黄巾乱起以来,某便立志匡扶大汉,此志坚若磐石,自不会有任何变动。”

刘备满脸严肃道。

林朝笑道:“那玄德公便不必自责,朝以为罢官之事正当其时。

公如青山,朝如松柏;匡朝宁国,再造乾坤;其志如此,死生不易!”

闻言,刘备整个人都被震撼了,猛然起身拉住了林朝的手,振奋道:“好,说得好!子初,某誓与你死生不易!”

林朝:……

激动归激动,把臂同游这种大招可不兴随便施展啊!

再说了,你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又是怎么回事!

“玄德公,朝说的是志向……”林朝弱弱道。

“这是自然,某说的也是志向。”

“那您是不是……先把手放开?”

“不,不能放。”刘备满脸坚定道,“子初,某当与你一生携手而行,绝不分离。”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