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三十九章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平四年,正月下旬。

经过半个月的漫长休沐期之后,徐州的一切又重回正轨。

开始上班的第一天,林朝亲自赶往政务堂,主持了年初的第一场会议。

第一件大事,仍是关于一众有功将士的封赏问题。

去年年底,田丰率众洗劫了刘备的小金库,总算把部分赏赐发了下去,让阵亡将士的家眷过了个好年。

现在,也该处理有功将士的封赏问题了。

还是那句话,财货赏赐可以延后,但官爵赏赐的兑现却是迫在眉睫。

官爵赏赐分为两部分,官职和爵位。

官职倒是好说,有功者予以升迁任用便是。

可即便如此,问题也随之显现,因为官职貌似不怎么够用……

诸如关羽、赵云、张辽等大将,原本已经是杂号将军,去年三州之战又立下大功,如今该如何升迁?

依照汉代规制,都尉、校尉、中郎将这三者已经是常设武将的尽头,唯有用兵之时,才会加将军头衔。

杂号将军者,位在九卿之下,已经是很大的官了,再往上便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重号将军了。

可如今天下大乱,战争频发,有功将士又不能不赏,所以林朝早就把杂号将军变成常设的职位,可依旧出现了官职不够用的情况。

毕竟你总不能把关羽等人一下提升到重号将军的位置上,而且也不够分。

对于这个问题,内府众人都持有不同意见。

以荀彧为首的一派,主张重食邑而轻官爵,也即是给那些已经封侯的功臣增加食邑,而原本的官职并不变动。

如此,便可以避免这些武将升迁太快,导致以后封无可封的尴尬局面。

以田丰为首的另一派,则是主张重官职而轻食邑。

从民生的角度来说,功臣的食邑越多,州府的负累就越重,由此百姓也跟着遭殃。所以不如给这些骄兵悍将加设一些虚衔,便可在实际赏赐方面少一些。

两派的说法不尽相同,却又各有道理,一时间内府众人为此争论不休。

林朝被他们吵得实在有些头大,便开口道:“诸位且稍安勿躁,且听某一言如何?”

话音落下,众人便将目光放到了林朝身上,想看看他有什么骚操作。

“凡有功将士,官职不可不升,食邑也不可不增,不然未免寒功臣之心。”林朝先是开口定下了一个基调,然后继续说道,“只是如何升,如何增,还要有个说法。某意,加设重号将军。”

此言一出,场中顿时炸开了锅,众人皆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望着林朝。

要知道,重号将军可不是随便乱设的!

汉代将军分为两种,杂号和重号,与之对应的便是常设和不常设。

比如某地叛乱,天子派遣武将前去征讨,临行前为表示鼓励,便会给予两种赏赐。

其一,是加将军衔。其二,便是使之持节。

前一种是荣耀,后一种才是权力。

得胜还朝后,便罢将军衔,同时收回符节。

这便是不常设的杂号将军。

而常设的重号将军就厉害了,只有四个位置而已,且都是金印紫绶,礼仪规格可比三公!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四者为重号将军,都是真正的国之重臣。

且不说刘备如今只是三公之首,便是称王之后,这重号将军也不好随便乱增设。

田丰马上跳出来反对道:“子初,加设重号将军事关重大,某以为万万不可!”

就连荀彧等人也纷纷摇了摇头,表示林朝此举太过孟浪。

“诸位莫急,某还没说完呢。”林朝笑道,“所谓加设的重号将军,位同九卿,依旧是银印青绶,并无开府之权。”

闻言,众人马上反应了过来。

林子初这是想增官不增权啊!

荣登重号将军尊位之人看似提高了品级,其实也就仅此而已了。

可大多数时候,人不就求个名吗!

无上下之别,又如何显现地位之尊卑?

荀彧开口问道:“但不知如何增设?”

“四方将军、四征将军,为常设重号将军,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在诸杂号将军之上。”

汉代官制比之后世是十分简陋的,且文武不分,很容易出现职权不明的情况,

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三位可比三公,在下面就是中郎将、校尉、都尉之类的官职,比郡守的地位还要低,中间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承平年代自然没问题,可战乱年间就不够用了。

林朝此举,正是补全了这中间的断层,使四方、四征位比九卿,达到文武平衡的状态。

他本想把四镇、四平也加入重号将军之列,但想想还是算了,毕竟一次不好增加太多。先例已开,以后不够用的时候再加就是。

当然,这波也可以称之为画饼行为。

想迅速位极人臣?

想瞎你们的狗眼!

林长史表示,某这是在保护你们这些功臣,免得你们升迁太快而导致封无可封,到时候你们可就危险了。

对于林朝的这个办法,内府众人表示尚可一用,接下来便议论起具体的赏赐。

林朝并没有参与谈论,反而直接开口宣布道:“关云长追随玄德公多年,本就是我徐州众将之首,去年三州之战中又居功至伟,足可为第一功臣,便拜为左将军,增食邑五百户。”

四方将军的排序是前左右后,关羽晋升左将军,已经是徐州集团最高的武职了,且前面留了一个空余,不至于一下升格到顶。

再者,刘备曾担任左将军之职,那这个官职便不好再给予其他人,也就关羽合适。

紧接着,林朝又开口道:“赵子龙勇武无双,前者率军出征冀州,攻略渤海,后又在临沂城下忠心救主,便拜为后将军,增食邑四百户。

此外,张文远拜征北将军,增食邑三百户。林子煦拜征南将军,增食邑三百户。诸位以为如何?”

对于徐州最高级别武将封赏,林朝便只说到这里。剩下的诸将,还没资格进入重号将军的序列,便让内府自行商议吧。

当然,林朝并没有提及张飞。

一者,张飞的功劳实在不多,不好强行提拔。

二者,将来北上征伐胡虏时,才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刻,届时再封不迟。

目前徐州公认能独领一军的大将,也只有这四人而已。

关羽统率着徐州最为精锐的步卒,凡有战事,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征伐强敌,都需要这支中坚力量。

再加上关羽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帅才,所以即便徐州集团都是骄兵悍将,关羽也能稳稳压制众人。

赵云则掌握着徐州大部分骑兵,再加上数次单独领兵出征,能力和秉性都无可挑剔,被徐州群臣视为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子龙出征,也许不会大胜,但绝不可能会败。

林子初曰:云妹来了,这波就稳了。

接下来就是张辽,他的作战风格更像是关羽和赵云的集合体,保证稳妥的同时,却又能崭露锋芒。

至于排行最末的林夕,反而像是个凑数的。麾下直属部队虽有万人之多,却是各个兵种都有,万金油的同时,便也没了突出之处。

论能力,林夕也与前面三人相差了一个层次,只因刘备特别偏爱,所以才有资格独领一军。

所幸林夕一贯对刘备无比忠诚,且年岁尚幼,将来还有成长的空间。

除了这四位之外,张飞的定位更像是比这四人落后半个身位,但因其勇猛无双,且资历较老,所以比诸将地位要高。

舍此五人之外,便是以太史慈、徐晃、高顺、吕虔为首的徐州众将。这些人的能力不差,缺的只是资历和功劳,所以只能封为杂号将军。

略强一些的,便封个侯就是。

对于林朝的这番封赏,内府群臣倒是没什么异议。

在场众人都很清楚,如今所有的军权都在军机府。能否入府参议,才是衡量某人地位的真正因素。

至于官职和爵位,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君不见贾诩整日摸鱼,整个人更是如咸鱼一般,但却是谁也不敢小觑于他,皆因他有军机府参议之权。

眼看封赏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决议,剩下的细枝末节林朝也不想参与了,便开口笑道:“诸位,某还有些要事,先走一步了。你们继续商议,待决出封赏名单后,直接上呈玄德公便是。”

对于林朝提前下班的行为,众人都表示理解,甚至连杠精田丰也没跳出来指责,而是很大度的让林朝去忙。

怎么说呢,明天便是刘备和貂蝉举行婚礼的日子,林朝这个大舅哥自然有得忙,众人若是强留,也未免太过不近人情。

就在徐州忙着封赏功臣和操办刘备婚礼的时候,林朝提前做得那番布置也显现出了效果。

益州牧刘焉率先在境内发表了一份声明,对刘备好一顿夸赞,说他德才兼备,功勋卓著,不仅是群臣之楷模,更是这大汉天下的顶梁柱,理当受封称王!

刘焉是个聪明人,之前已经答应了徐州,如今也不好扭扭捏捏,索性做得干脆些。

所以他不仅自己表请刘备称王,更是让麾下文武重臣一同上表,向徐州大大的示了一波好。

此消息传出之后,天下皆惊。

那些不知情的吃瓜群众,纷纷称赞刘焉大度,肯为国举贤荐才。

而知情人士,自是一脸的迷茫。

如今天下纷乱,众诸侯之间只有利益,并无情谊可言,他刘焉凭什么去给刘备抬轿子?

此事未免太过古怪。

可事情没有就此完结,随着刘焉上表事件的发酵,与他素有嫌隙,甚至年前还向朝廷告了刘焉一状的荆州牧刘表,却忽然也带领麾下表请刘备为王!

这下世人顿时看明白了。

要说这不是刘备提前筹谋,任谁也不会信的。

紧接着,幽州牧刘虞也跟着上表,完成了最后一记助攻,

三刘的奏表一出,天下人顿时反应过来,刘备称王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随后,孔融率领青州士族官吏,也纷纷再次上表,请刘备建国称王。

至此,这场造势才算彻底达到了顶峰。

而此时已经收到消息的其他诸侯,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河内郡,怀县。

曹操看着戏志才递过来的探报,先是眉头紧锁,继而苦笑出声,心中满是落寞。

遥想当年自己被何进征召入京时,他刘玄德也派林子初入雒,向时任大将军的何进示好。

彼时,自己与他可谓是半斤八两。

如今呢,自己如丧家之犬般四处逃窜,只得一郡之地栖身。

而他刘玄德,已经快要称王了……

落寞之后,曹操又考虑起了如今的实际情况,便开口道:“志才,刘玄德称王之事,你怎么看?”

戏志才却摇头道:“主公,咱们怎么看并不重要,毕竟以咱们如今的实力……远不足以与刘玄德抗衡。为今之计,不妨去探探袁公路的口风。”

“不错,方今天下除了刘玄德以外,他袁公路可为一时之雄。刘玄德称王,他袁公路不会没有反应,咱们暂且观望一阵再说。”

那袁术到底有没有反应呢?

当然有,而且很大!

消息传来之后,这几天袁术数次发怒,府中的器皿大多被他摔个粉碎,任谁相劝也不听。

“刘玄德一介织席贩履之徒,如何敢窃居尊位,真个是不知羞耻!”

袁术愤怒大叫一声,又觉得不解气,遂将手中的酒樽狠狠摔在地上。

“主公息怒。”

一旁的许攸和张昭连忙拱手劝道。

但袁术哪能止住胸中怒火,又厉声道:“想我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某如今才不过大将军而已。再看他刘玄德,出身卑贱不说,为人更是无耻之尤,有何资格建国称王?真是气煞我也!”

有道是嫉妒使人面目全非,如今的袁术大概就是这个状态。

张昭拱手道:“主公,他刘玄德再怎么出身寒微,却始终是汉室宗亲。”

闻言,袁术顿时愣了一愣。

汉室宗亲这个四个字一出,顿时让袁术没了脾气。

以前袁术总是为自己这身袁氏血脉而感到骄傲,可今天他忽然感觉,这身尊贵袁氏血脉,反倒成了自己的桎梏。

至少从法理上来说,他永远都不会有称王的资格。

而他口中织席贩履的刘备,却可以光明正大的受封王爵。

袁术沉默良久,却忽然心中一动,面带希冀之色的看向了张昭和许攸。

“刘玄德能称王,某亦能称王,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望着满脸渴望之色的袁术,张昭和许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骇。

主公莫不是被刘玄德称王之事刺激的疯了,才会说出这等胡话!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