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二十九章 刘备的内兄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二十九章 刘备的内兄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林朝父亲早亡,如今是林朝当家做主。

虽说长兄如父,但刘备派来了自己的叔父,林朝感觉自己也应该请一位长辈出来主持此事。

于是乎,林朝一面将刘元起迎进府中的时候,却又派人去学宫请郑玄过来。

当世大儒亲自主婚,也算挑不出任何毛病了。

在郑玄还没到的这段时间内,林朝陪着刘元起聊天畅谈。

不过两人实在没什么共同语言,聊了一会后,刘元起也觉得无趣,再加上简雍还在旁边,看上去有政事要与林朝商谈,刘元起便笑道:“长史若有要事,可自去忙碌,切不可因老夫而耽搁政事。”

见刘元起如此明事理,林朝又笑着推脱了一番,便留福叔作陪,随即带着简雍前往书房议事。

“子初,主公有言,请你主持上表称王事宜。”

简雍自然不必跟林朝客套,来到书房后便开门见山道。

“如此说来,玄德公同意称王了!”

闻言,林朝面露喜色道。

简雍便把昨日他与刘备的对话说了一遍,末了却又提醒林朝道:“子初,虽然主公没有明说,但某看得出来,建国称王之事,务必要做得稳妥,不可给旁人留下话柄。”

林朝笑道:“宪和放心,承蒙玄德公信任,某自然会将此事办得稳妥。”

称王之事虽是郭嘉一手谋划,但林朝也是做了准备的。

事情想要办得漂亮,就得展现出刘备称王乃是众望所归。

如何众望所归?

不仅徐州百官要上表,各地士族也要拍手称快,甚至在外的诸侯们也得上表恭贺,如此方为众望所归。

徐州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士族方面,也有以孔融为首的青州士族附议,此外林朝还打算请荀氏率领颍川士族上表。

最难得的莫过于最后一点,如何让其他诸侯同意此事。

徐州如今虽然没有和其他诸侯撕破脸,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彼此迟早会有一战,又如何肯为刘备增长声势?

不过对此,林朝也有办法。

当简雍告辞而去之后,林朝便命张郃请了三个人过来,分别是杨修、陈琳、孙乾。

说起来,孙乾也是郑玄的门生,不过却不是那种亲传弟子。

昔年郑玄在家乡讲学时,孙乾也慕名而去听讲一些时日,遂以郑玄门生自居,后来得到郑玄举荐而出仕州里。

等到徐州准备开设学宫时,郑玄广招好友门生,孙乾就在其列。不过他一贯有仕途之志,郑玄也没有将他留在学宫中教学,而是举荐给了崔琰,留在都察院任用。

三人如今就在政务堂,传唤起来也方便,不过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全都来到。

等三人踏足书房之时,林朝正伏在岸上写些什么。

三人见状也不敢打扰,便侍立在旁。

片刻后,林朝写完收笔,顺便吹了吹纸上的墨迹,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三位,且来一观。”

闻言,三人这才凑了上去,认真观看林朝方才写的东西。

先不说内容,只看到林朝的字迹后,三人当即便皱起了眉头,甚至差点倒吸一口凉气。

好丑……好独特的字迹!

说实话,字写得如此之丑,还有勇气请别人观看,林朝也算是独一份了。

三人强忍着不适继续观看,却发现林朝所写内容,正是《诗经》小雅中的棠棣篇。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棠棣算是诗经中篇幅比较长的诗歌,通篇都在描绘兄弟之情,更是借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可谓甚是绝妙。

但事实哪有如此简单。

《诗经》作为上古经书,堪称是微言大义集大成者,莫说这种歌颂兄弟之情的篇章有深意,就算是那些描写男欢女爱的篇章,也不是那么浅显易懂的。

事实上,一部看似十分文艺的《诗经》,不仅是优美的诗歌,还是上古春秋时期的外交黑话!

三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识得这首诗,却不明白林朝的意思,不禁面露疑惑。

杨修跟林朝的关系近些,便率先拱手问道:“长史,此乃《诗经》棠棣篇,下官愚钝,不明白长史之深意。”

林朝笑着挥了挥手,开口道:“三位,可知玄德公即将建国称王?”

闻言,三人当即满脸震撼之色。

虽说孔融表请刘备称王之事天下皆知,但从林朝口中亲自说出来,却是意义非凡。

没等三人反应过来,林朝又继续说道:“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徐州虽兵强马壮,却不能逆天而行。称王这种事,总得顾虑人心之向背。如今民心在我徐州,士族之心亦在我徐州,剩下的,便是诸侯之心。”

杨修最为才思敏捷,当即开口道:“长史之意,是要我三人带着此诗出使诸侯,为主公称王之事摇旗呐喊?”

“不错。”

林朝肯定了杨修的说法,随即又笑着问道:“德祖可知,某想让你们出使哪路诸侯?”

方今天下,如果连割据一方的郡守都算上的话,大大小小的诸侯足有数十家,自然不能每家都出使。

杨修不愧为弘农杨氏最靓的仔,思索片刻后,又看了看桌上的棠棣,顿时豁然开朗,对林朝拱手笑道:“下官以为,长史准备让我等出使益州刘君朗,荆州刘景升,以及幽州刘伯安。”

这下林朝真的有些惊讶了,不禁高看了杨修一眼。

原本他以为杨修只是有些小聪明,可现在看来,原本历史上杨修之聪慧能得到曹操的忌惮,因而担心给曹丕留下后患,确实死得不冤。

见孙乾和陈琳还是一脸懵逼,林朝便笑道:“德祖此言何解?”

杨修明白林朝的意思,当即笑着解释道:“如今天下诸侯,能有资格与我徐州分庭抗礼者,不足单手之数。而今主公建国称王,想要在诸侯中获取支持,便只能游说三刘。豫州袁公路虽与我徐州结成同盟,但其人狼子野心,与主公早晚必有一战。再加上长史所写乃是棠棣篇,因而下官斗胆猜测是三刘。”

听完了杨修的解说,孙乾和陈琳不由大受震撼,却又连连点头。

不错,棠棣所言,正是兄弟之情。而能与主公称兄弟者,便只有三刘。

林朝闻言,对杨修更为欣赏,又笑道:“德祖既知吾意,可能解此诗中玄机?”

如今的杨修,正是年少得意之时,见林朝有考校之意,便欣然答道:“这有何难!长史所赋之棠棣,以下官之见,其中玄机乃在三句。

一者,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二者,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三者,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长史,不知下官说得可对。”

“哈哈哈……德祖天资聪慧,日后必为徐州栋梁!”

林朝大笑道。

得到夸奖的杨修,也是一脸自得之色。

以林朝的性格,自然不会因为杨修过于聪明而打压忌惮,反而会发自内心的高兴。

当然,是在杨修已经彻底融入了徐州圈子的前提下。

孙乾和陈琳也不是什么蠢人,听杨修点出了这三句后,当即也明白了林朝的意思。

第一句,是告诉三刘,大家都是汉室宗亲,可谓兄弟,自当守望相助。

当然,刘焉看到这句可能会骂骂咧咧。

昔日雒阳城外准备截杀某,现在居然还有脸来说什么兄弟之情,真是好不要脸!

第二句,是告诉三刘,大家再有不快,也是兄弟之间的家事,不要让外人看笑话。

至于谁是这个外人,豫州的袁术表示很淦。

如果说前两句是拉拢的意思,那第三句就是**裸的威胁。

兄弟有难,你知会一声,我徐州自然帮你摆平。

可若你觉得兄弟还不如外人,那就别怪我用对付外人的手段对付你们了。

总之一句话,肯乖乖上表支持刘备称王,好处大大滴有。

不肯支持,那就准备好棺材把!

等我徐州缓过劲来,第一个就收拾你。

如今的徐州,历经三州之战后,已经成了一个空壳子,自是无力再发起战争。

但在外人眼中可不是这样。

连坐拥二州之地的世家领袖袁本初,都死在了刘备手下,收拾他们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再说刘备真要称王,他们也拦不住,与其去触霉头,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反正上表声援一番又对自己没什么损失。

眼看三人已经大致明白了情况,林朝笑道:“此事便仰仗三位了,若功成归来,自是大功一件。”

“遵命!”

三人齐声拱手道。

等三人离开后,林朝走出书房,却发现郑玄已经来到家中。

讲道理,郑玄本来是不想来的,但念及林朝父母早已亡故,他身为唯一的长辈,职责所在,便不得不来。

刘元起面对郑玄这位当世学宗,气势上自然弱了一截,不过好在郑玄也没架子,两人便开始商谈起定亲和成婚的细节。

林朝出来后,见郑玄已经来到,向二人打了个招呼后便出门直奔城北而去。

昨日没能见到刘备,今天就算见不到,也得先把钟繇的事情安定下来。

算算时间,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再有几天便是年节。

这最后的几天,会非常忙。

再说钟繇,昨晚回馆驿之后,夜里成功失眠了。

昨日郯县见闻的一切,都给他一种新奇的感觉,让他心驰神往,不禁更加期待以后徐州任职的日子。

只可惜昨日不曾得见那以宽仁著称的刘太尉,不过观郯县一副太平景象,城内外更是安置了数万流民,想来皆是刘太尉教化之功。

钟繇甚至认为,倘若为政者皆如刘备一般仁德,这天下又怎会出现乱世!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钟繇三更便起了,穿戴整齐后,静坐在堂中等候着林朝的到来。

可这一等,就到了日上三竿,却仍不见林朝到来。

林长史辅佐太尉治理数州之地,想必是被什么事情耽误了。

钟繇在心中安慰了自己一番,继续乐观的等待着。

然后时间就来到了晌午……

直到午时快过去的时候,林朝才姗姗来迟。

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钟繇见林朝登门,赶忙起身迎上去行礼道:“见过长史。”

“元常不必多礼,某手头有些要事,倒是耽搁了些时间。”

钟繇赶紧笑道:“无碍,无碍,长史身负大任,自然该以政务为重。”

话音刚落,林朝腹中忽然传来一阵咕咕的声响……

林朝顿时有些尴尬,从早晨忙到现在,自是没顾得上吃饭。

正当林朝想说些什么化解尴尬时,钟繇腹中也传来同样的声响。

从三更天苦等到现在,他也是滴米未进。

两人相视一笑,却也无形中化解了方才的尴尬。

林朝伸手,再次用出了把臂同游,开口笑道:“元常,走,某带你前去蹭饭。”

蹭饭是何意?

钟繇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心中不由得有些好奇,人却早被林朝拉着前往太尉府而去。

今日刘备倒是在家,不过当他听到典韦说林朝在门外求见的时候,整个人却大为惊讶。

元起叔父今早前便往林府提亲,此时子初理应作陪才是,为何却这时候登门?

心中疑惑的同时,刘备又有些局促。

毕竟今日过后,林朝除了是他的肱股之臣外,还是他的大舅哥。

想着,刘备便开口道:“君明,请子初进来……算了,某亲自去吧。”

林朝和钟繇在门口等了一会,就看到刘备披着大氅走了出来,脸上还带着以往从未见过的笑容。

林朝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但钟繇却大为震惊。

这么长的手臂,这么大的耳朵……

刘太尉果然天生异象,天赋异禀!

只见天赋异禀的刘太尉,走上来就拉住了林长史的胳膊,强行玩了一出把臂同游,口中还笑道:“内兄,备有礼了……”

林朝:……

钟繇:……

刘大耳,你怎么肥四?

今天出门忘吃药了?

就在两人无语时,刘备却又笑呵呵对林朝低声道:“子初,今日且让你占这一回便宜,以后就别妄想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