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幽州旧事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二十五章 幽州旧事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朝想过貂蝉心情低落的所有理由,却始终没料到是因为糜氏对她太客气了!

客气难道不是好事?

再说了,能有资格带家眷前去赴宴之人,无一不是徐州权贵,糜氏不过刘备之妾,自然得对这些人客气,又不是独独对你貂蝉一人客气,这有何可难过的?

林朝想了想,始终不能理解貂蝉情绪低落的原因,便很认真的说道:“貂蝉,你若有何难言之隐,不妨直言。某既收你入我林氏门墙,便会为你做主,你可明白?”

“有劳兄长记挂,小妹并无难言之隐。”

貂蝉摇了摇头道。

面对她的否认,林朝却摇了摇头道:“貂蝉,在你心中为兄就这般吓人,令你不敢直言相告?”

关于貂蝉与刘备的婚事,虽说彼此心知肚明,但林朝还没正式告知过她,如今看起来貂蝉似乎颇有心结,林朝便不得不询问一番。

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林朝不想亏待任何一个自己人,更何况貂蝉还有诛杀董卓的功劳。

荀采见此,便走上去握住了貂蝉的小手,鼓励道:“妹妹有话尽可直言,你兄长必然会为你做主。”

话说到这个份上,貂蝉便不好再推拒,冲林朝说道:“兄长,小妹过些时日便将嫁与刘太尉,对否?”

“不错。”林朝点了点头,笑道,“本来某打算请玄德公娶蔡邕之女为妻,但玄德公执意要娶你,可见玄德公对你之喜爱……怎么,你难道不愿?”

“不,不是的……”

貂蝉连忙摆手道:“小妹出身寒微,便是能为奴为婢伺候玄德公,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更何况是作为正妻,只是……”

林朝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小妹愚钝且不知礼数,担心误了兄长的大事。”

林朝:???

你嫁给刘备,跟我有什么关系?

见林朝一脸茫然,貂蝉便将自己心中的疑虑说了一遍。

原来今晚前往后宅赴宴之时,众臣的女眷向糜氏行礼之时,糜氏唯独不敢受貂蝉之礼。而后听说貂蝉前来赴宴后,刘备的母亲竟然也来了,并且命貂蝉坐在她旁边。

一顿饭吃下来,刘老太太的目光大多在貂蝉身上徘徊,一副婆婆打量儿媳的眼神。

刘母如此在意,自然无可厚非,只是貂蝉却蒙受了莫大的压力。

自从被林朝收为妹妹之后,出身寒微的貂蝉就一直在刻苦读书,学习礼仪,努力改掉自己之前的习惯,趋近于所谓的上流社会。

以刘备的身份,娶妻自然是大事,要么和世家联姻,要么和手下大臣联姻。所以貂蝉误以为林朝将自己嫁给刘备,是想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可自己什么都不懂,她担心过门之后会遭刘备冷落,从而影响林朝在徐州的地位。

毕竟相比于宴会上那群礼仪姿态都无可指摘的贵妇千金,她活脱脱像个农家妇一般。

听完貂蝉的陈述,林朝整个人都愣住了。

“貂蝉啊,这联姻之说……是谁告诉你的?”

貂蝉答道:“兄长,这是小妹从书上看来的,难道说得不对?”

“当然不对,不仅不对,而且是大错特错,杞人忧天!”

林朝目光注视着貂蝉,无比认真道:“我林子初一生行事,虽说不上光明磊落,但至少无愧于心。大丈夫功名只在马上取,某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完全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又何须联姻巩固?

倘使有一天,这朝堂上无某容身之地,某自会辞官归乡,躬耕于田间,也不需要你一个妇道人家在其中周旋。

再者,你如今是我林氏嫡女,更是我林子初的妹妹,自然不同于寻常人家,倘使有些许失礼之处,难道还有人敢说三道四不成?”

说到这里,林朝脸上忽然露出了笑容:“正如某方才所言,玄德公之所以娶你,是玄德公对你甚是喜爱,并非为兄需要你去联姻。为兄只希望你能安度此生,你可明白?”

林朝从始至终都没打算用联姻来巩固地位,所以这番话是在告诉貂蝉,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你自己就好。

家族还不需要你一介女流来付出,恰恰相反,等你嫁人之后,家族便是你最大的后盾。

刘备即将称王,将来更有可能称帝,届时有林氏作为靠山,貂蝉反而能稳坐后宫之主的位子,并且没有人能撼动,更不用担心什么后宫内的勾心斗角。

貂蝉姐妹手刃国贼而不能显名,这便是林朝对她的补偿。

貂蝉做梦也没想到,林朝居然会如此在乎自己的感受,听完这番话之后,声音便有些更咽。

“兄长,我知道了……”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赶紧休息吧。”林朝笑道,“关于你的婚事,且交给为兄一手操办即可,你等着风风光光的出嫁便是。”

说罢,林朝便带着荀采离开了貂蝉的闺房。

……

第二日,太尉府。

刘备昨天才回到徐州,晚上又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穿戴整齐后便来到了后宅给母亲请安。

近一载不见,刘母倒是很记挂儿子,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刘备也在旁认真聆听着。

说着说着,刘母就提到了昨天晚上见到的貂蝉,脸上当即露出了笑容。

“玄德啊,那林氏女老身昨晚见过了,倒是温婉可人,你看是不是找个时间,请人上门前去提亲为好?”

闻言,刘备苦笑道:“母亲,儿方才征战归来,目前徐州事务繁忙,又何必急于一时?”

方才还聊得好好的,老太太转眼便把话题扯到了刘备的婚事上,这让刘备有些无法适应。

按他的意思,不说等个一年半载,最起码也得过完年再说吧。

再加上最近手头的事情实在有点多,又要建国称王,又得封赏功臣,而且刘备昨天就听说林朝又弄了个招贤台,到时候也少不得自己亲自出面……

至于婚事,倒是可以往后放一放。

刘备给出了原因,满以为母亲会理解自己,可谁知一贯慈祥和蔼的老太太居然当场就变了脸色,指着刘备说道:“玄德,老身不懂什么军国大事,但你也莫要拿此来搪塞老身。老身且问你,你如今年岁几何?”

见母亲面色不虞,刘备连忙答道:“回母亲,儿今年三十有二。”

“老身再问你,如今你膝下可有子嗣?”

闻言,刘备面色一滞,却缓缓摇了摇头。

刘母叹息一声道:“玄德啊,以你如今的年纪,放在寻常人家都能做大父了。可你呢,身为一方之主,不仅膝下无子,更是至今不曾续弦,你到底想干什么?”

“母亲,儿又没说不娶,只是还要等一段时日。”刘备赶紧解释道。

刘备当然是娶过老婆的,昔年他拜在卢植门下读书,归乡之后便娶妻生子。可后来从军征讨黄巾,几经战乱,不仅妻子死于乱军之中,连孩子也一并早夭。

“你等得,老身却一刻都等不得!”刘母摇头道,“你父早亡,留老身一人将你抚养长大。如今你也算光宗耀祖,你父亲在天之灵必感欣慰。可大丈夫不仅要建功立业,更要传承香火,开枝散叶!

倘若我刘氏无后,老身便是身死,也无颜去见你父,更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军国政务自是大事,老身管不着,但我刘氏香火之存续,老身不得不管。你若这几日不派人前去提亲,老身便一头吊死在这房梁上,做个孤魂野鬼,也省得到了地下被你父亲和列祖列宗责骂!”

这话说得实在有些重,刘备吓得当场冷汗就下来了,‘噗通’一声跪倒在母亲身前。

“母亲息怒,都是孩儿不孝,孩儿这便请两位叔父登门提亲,还请母亲恕罪!”

刘母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并无多少见识,为人也一向和蔼,但却是典型的柔中带刚。

在她看来,自己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刘氏开枝散叶,这是她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

眼看儿子答应马上提亲,刘母这才将刘备扶了起来,语重心长道:“儿啊,莫怪为娘逼你,只是你自幼便野惯了,这些年官职虽越做越大,但人却不见了踪影。老身知道你有大事要忙,但今年一出去就是一年,老身若不趁此时将婚事定下来,又不知道会拖到何时。”

“母亲的苦心,儿自然明白。”刘备点头道,“母亲放心,年前儿便请两位叔父去提亲,年后便迎娶林氏女入门,为咱们刘氏开枝散叶,还请母亲勿要为此事过于忧虑。”

得到儿子的保证,刘母这才心满意足的笑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母子二人又聊了几句之后,典韦忽然走了进来,言称礼部尚书简雍求见。

刘备还没来得及开口,刘母却笑道:“玄德,你且去忙吧,老身也有些倦了。”

“孩儿告退!”

刘备冲目前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

出得房间后,便见到简雍早已在院中等待,见刘备出来,简雍笑着拱手道:“参见主公!”

“宪和有何事?”

简雍与刘备自幼相识,是总角之交,算起来比认识关张还要早得多,因此刘备对简雍的态度也极为随意,向来言辞直白。

“主公,请随雍城外一观。”简雍笑道。

“城外?”

简雍点了点头道:“不错,昨日城外招贤台已落成,还请主公前去巡视一番,看看有无不妥之处。”

说实话,招贤台乃是林朝请教学宫中一众大佬之后建造的,以刘备的水准,自然不可能挑出什么毛病。

但毕竟要请刘备亲自登台求贤,简雍照例还是请刘备看一看,万一刘备突然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方便及时修改。

闻言,刘备顿时来了兴趣:“宪和,可是前些日子子初督造的招贤台,志在招揽天下贤才为某所用?”

“不错,主公慧眼如炬。”

简雍很违心的夸赞刘备了一番。

“哈哈,这个方法好!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子初果然是世之大才,如此办法也能想出来!”

简雍:……

“主公,这可不是子初想出来的办法,而是借鉴前人故智……”

奈何刘备没文化,闻言便又问道:“前人故智……难道说以前便有人弄过这招贤台?”

主公,你平时都不读书的吗!

简雍已经无力吐槽了,却又得给刘备科普一番秦孝公和燕昭王的故事。

听完之后,刘备整个人都被震撼了,满脸惊讶道:“此二位君主有如此爱才之心,居然还不能一统天下,倒是令人扼腕叹息。”

简雍:……

由此可见,刘备不仅是文化沙漠,还是政治白痴。

若仅有爱才之心便能统一天下,那就不用打仗了。

刘备感慨了两句,却全然不顾兴致不高的简雍,继续低声说道:“宪和,还有两件事,某想听听你的意见?”

面对旧时的发小,刘备心中忽然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宪和开口道:“主公请讲。”

“第一件事嘛,便是……”

刘备将母亲要求自己尽快娶妻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便问简雍对此事的看法。

见刘备说起了正事,简雍的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拱手道:“主公,雍以为老夫人所言极是。娶妻生子乃是大事,更何况以主公今时今日之地位,若膝下子嗣不昌,难免会使群臣心有顾虑……”

自古主少国疑,更何况刘备如今还没有儿子。

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人说没就没了,若刘备忽然染病身亡,徐州大业由谁来继承?

所以简雍的意思是,刘备不仅要尽快娶妻,更是要尽快生子,并直言军国大事内府和军机处可以处理,但此事却拖不得。

见简雍和自己母亲都是这个意思,刘备便下定了决心,过两日就派人前去林府提亲。

刘备又开口道:“还有一事……群臣皆以为某当建国称王,宪和以为如今可是最佳时机?”

听到这个问题,简雍明显愣了一愣,随后便想到了两个月前郭嘉给自己写得那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郭嘉要求简雍在关键时候,带头劝说刘备称王。

这种要求,简雍自然是答应了。可如今还没等到他去劝谏,刘备却率先发问,让简雍心中有种异样之感。

这些年随着加入徐州集团的人才越来越多,简雍似乎成了个边缘人。

官职不低,权力不大,存在感更是薄弱。

简雍深知自己的才华比不得内府众人,对此也没有怨言,需要他的时候更是忠心任事。

可如今在称王这种大事上,刘备却又单独征询他的意见……

玄德还是那个玄德,无论权势再大,人却从未变过。

想到这里,简雍忽然笑了。

“主公还可记得,昔年咱们一同去幽州贩马之事?”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