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一十五章 被扯成碎片的王昶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一十五章 被扯成碎片的王昶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昨夜的流血事件后,那些侥幸逃过一劫的世家官员们,自然是赶紧来到了政务堂。

心中后怕之余,更多的却是愤怒。

于是乎,他们开始大肆渲染昨夜百姓带来的危害,甚至于想将其定性为谋逆,呼喊着要派兵镇压。

依照大汉律例,但凡谋逆者,可是要夷三族的。

鉴于昨夜死了十几位世家家主、官员,世家的这种过激之举,在荀彧等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想要将一万多名百姓打为叛逆,可不仅仅是动动嘴皮子就能行的。

得以熬过昨夜的世家们,自然是物伤其类。如今一万多百姓就被大军控制在州府外的大街上,他们当然想第一时间将其定罪。

荀彧望着气急败坏的世家们,嘴角轻笑道:“诸位,百姓们如此义愤填膺,想来必有原委,总不好立刻将其当成反贼,还需详加讯问一番才好。”

闻言,立刻有世家中人跳出来喊道:“荀长史,这还有什么好问的。自古杀官等于造反,更何况这些贱民昨夜可杀了不止一位官员,叛逆之心,早已昭然若揭。若是不予惩处,今后恐将人人自危!”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你要是不下令处置这些贱民,那我们就不干了!

此话一出,当即便有一群人站起来附和。

百姓们昨夜毕竟真的大闹了一场,甚至杀了诸多官员,荀彧也不好太直白的为其脱罪,便转移重点道:“诸位,涉事者毕竟有一万余人,总不能不问情由便定罪……”

“一万多人又如何!”

就在荀彧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的时候,王允站了起来,厉声道:“叛逆就是叛逆,又岂能因人数多寡而改变?昔年黄巾贼乱起时,人数何止百万,朝廷不还是派大军镇压,这才剿灭了贼首张角兄弟,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如今这些乱民不过一万余人,又岂能放任自流,姑息养奸?”

听完王允这句话,一旁的田丰忽然嗤笑一声,开口道:“王尚书,前些日子数百士子作乱,闯入甄府丞家中行凶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数百名读书人聚众闹事,甚至手持利刃冲击甄氏府邸时,王允的说法是众怒难犯,不可因此而失天下读书人之心。却直接将新纸收归自己手中,同时惩戒了甄俨一番。

如今面对相同的情况,百姓们却成了乱党叛逆,这着实让人有种啼笑皆非的荒诞感。

数百名士子是天意人心,一万多名百姓却是犯上作乱。

王允的态度,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双标!

听田丰一顿冷嘲热讽,王允却脸不红、心不跳道:“田尚书此言差矣,百姓与士子,又如何能相提并论?再者,士子们群情激奋,只因新纸这等神物被把持在商贾手中。而这群乱民,可是足足杀了十多位内府官员。

试问我大汉开国四百载以来,可曾发生过此等骇人听闻之事?”

崔琰见王允满口诡辩,便冷笑道:“可某昨日提出新策之时,王尚书还说为防动乱,不宜损耗民力,怎么今日却换了说法?”

“崔御史以为,这些乱民贼子能代表百姓?”

王允反问道。

或许在世家眼中,只有肯乖乖听话,逆来顺受,哪怕面对剥削压榨也默默承受的庶民黔首,才是真正的良民。

至于外面那些敢勇于反抗,一怒之下便揭竿而起的百姓,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乱源!

正当众人为如何处置百姓争得面红耳赤时,林朝却已经来到了州府外面,并且看到了满街的百姓。

昨夜动静太大,林朝又心系百姓们闹出的结果,送走荀彧等人后,也没有多少困意。

直到天亮之时有了结果,林朝才放心下来,伏在桌案上眯了一会,导致他来得晚了一些。

见林朝来到,正率领大军维持秩序的赵云走了上来,抱拳道:“监军,昨夜冲击那些世家官员府邸的百姓尽数在此,如今正等待内府商议处置结果。”

闻言,林朝点了点头,同时用目光扫视了一圈。

王允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杀官等同于造反。

更何况是一连杀了十几位高官,清醒过来后,百姓们自然有些后怕。更兼此刻被大军控制在府衙外等待着审判结果,百姓们愈发心虚,早已后悔昨夜的所作所为。

可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是无用,只能等待着里面毫不相干的大人物,给出一个对他们来说性命攸关的决定。

林朝望着脸上写满了胆战心惊的百姓,看了一会后,忽然笑了。

“子龙,大家都还没吃早饭吧?”

闻言,赵云愣了一愣,不明白林朝此言何意。

“天这么冷,百姓和士卒还站在雪地里,不吃饭如何挺得住。”林朝开口笑道,“即刻将百姓营地中的锅灶薪柴来过来,先吃口热的再说。”

“遵命!”

赵云抱拳应道,随即转身离开。

此刻政务堂中的争吵还在继续,但林朝却没兴趣进去观看,反而迈着缓慢的步伐,走进了百姓人群中。

因为前几天发生了行刺事件,所以林朝再度走入人群中时,太史慈和张郃立即率众紧紧跟在林朝身后。

林朝在人群中走了一会,忽然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手中还拉着一个**岁的男孩,不由得大为惊奇。

百姓们自然知道昨晚是去干什么,所以参与其中的大多数是青壮年男子,极少能看到女人,更别说孩童了。

心中好奇之下,林朝索性向那妇人走去。

百姓们看见林朝这一身穿着,又见他身后有一队护卫随行在侧,当即明白林朝的官职不小。

所以见林朝向自己走来时,妇人心中难免惊恐,只是那个**岁的小男孩,倒是颇有勇气,挺身而出挡在了妇人身前,还示威似的看了林朝。

见状,林朝非但丝毫不恼,反而直接被逗笑了,便向妇人拱手道:“敢问夫人如何称呼?”

见林朝如此和颜悦色,妇人虽然仍没放下戒备,但终究还是回了一礼,开口道:“回使君,妾身马周氏。”

林朝没有纠正她称呼上的错误,只是又笑道:“马夫人,这是令郎?”

“回使君,这正是妾身的儿子,马虎。”

这个时代人民群众的识字率不高,所以在起名的时候,一般遵循着一个最朴素的原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所以单凭这个虎字,就能看出妇人对这孩子的期望,希望他不会早夭,能长得结结实实。

只可惜这孩子却辜负了父母的期望,非但没有长得虎头虎脑,反而瘦骨嶙峋,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林朝瞅了孩子一眼后,又把目光放在了周氏身上,继续开口道:“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夫人解答一二。”

周氏显然没有收到过如此礼遇,而且对象还是一个大官,所以显得有些窘迫,急忙答道:“使君有话尽管问,只要是妾身知道的,妾身都会说。”

“昨夜如此危险之举,夫人一介女流,为何要参与其中,又为何还要带个孩子?”

面对这如质问一般方式,周氏当场愣住了,紧张得手足无措,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倒是马虎,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不仅瞪了林朝一眼,同时还低吼道:“狗官,要你管!”

“阿虎,不可无礼!”

周氏急忙捂住了马虎的嘴,然后勉强一笑道:“使君,阿虎这孩子自小没了爹,而且妾身母子在城里举目无亲,便只能将他时刻带在身边,丢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闻言,林朝先是点了点头,又开口问道:“既然得时刻带在身边,那昨夜之事,夫人为何要参与其中,就不怕你们母子有所闪失?”

百姓们没什么文化,说话自然也就没什么逻辑,林朝只好将刚才的问题又问了一遍。

“当然怕,可妾身听说只要跟着去讨个公道……明年就能分到田地,所以妾身才……”、

闻言,林朝目光一动。

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林朝两世为人,加在一起数十年的时间里,从没有像今日这般明白,土地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又与周氏交谈了一会之后,赵云那边也忙活的差不多了,阵阵香味从锅中飘了出来。

又有半刻钟的功夫,粥终于熬好了,林朝便令士卒分批给百姓发放粥米。

随即,林朝不顾众人的劝阻,强行让大军与百姓同一时间吃饭。

“监军,不如等百姓吃完后,再让士卒进食。”赵云开口劝道,“毕竟有昨夜之事在前,万一百姓趁机暴起……”

林朝挥了挥袖道:“不必担忧,昨晚闹腾了一夜,百姓们也该饿了,没有人会在有机会填饱肚子的时候去作乱。再者,子龙且看……”

顺着林朝指向的地方,赵云放目望去,整个人顿时怔住了。

士卒的责任就是看守百姓,导致双方天然对立。

可如今大家一起蹲着喝粥,对视凝望的时候,却嗅到了彼此身上那种出身底层的特质。

一时间,气氛居然有所缓和。

当兵卖命,只为养家糊口。

埋头种地,也是为了一家老小。

士卒与百姓,本自同根生,又何必相煎?

监军用心良苦啊!

赵云望着这一幕,心中感叹道。

一片祥和宁静的冬日里,林朝喝完碗中的粥时,脸上却露出了笑容,继而大步向政务堂中走去。

此时的政务堂中,内府众人早已吵翻了天。

随着林朝的到来,众人却不约而同的止住了声,然后都把目光放到了林朝身上。

荀彧很主动的让开了主位,请林朝上座的同时又拱手道:“长史,昨夜有百姓冲入官员府邸……”

林朝假模假样听荀彧汇报了事情的始末,同时还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

只是演技有些拙劣,自然招起了一众世家官员的白眼。

林子初,你这罪魁祸首装什么装!

“如今参与此事的百姓俱在府衙之外,请长史发落。”

“百姓聚众闹事,行凶杀人?”林朝满脸诧异道,“可某刚才从外面进来,听到的说法却与文若所言大相径庭。”

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却让一众世家官员心中一惊。

林子初什么意思?

难不成要替百姓脱罪!

荀彧再度拱手道:“但不知长史听到了何种说法?”

林朝冲众人摊手笑道:“崔御史提出的分田之策,于百姓有大利,可你们却不肯采纳,自然引起了百姓们的不满,这才发生了昨夜之事。”

“一派胡言,此乃乱民狡辩之言,长史万万不可听信!”

闻言,当即有一位世家官员站了起来,此人正是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昶。

只听他大声说道:“这些乱民昨夜冲击官员府邸,且辣手杀害了十余位官员。叛逆之心,人尽皆知,还请长史将其定罪!”

下一刻,一众世家官员马上站起了附和道:

“请长史将其定罪!”

“请长史将其定罪!”

……

面对此起彼伏的声音,林朝却笑道:“诸位莫急,莫急,毕竟有万余名百姓。这其中纵然有些许乱民,但大部分百姓还是良善之人。咱们总要查个清楚,诸位以为如何?”

我林子初一生行事,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虽然不满林朝的说法,但见到林朝肯查,一众世家官员还是点了点头。

只要林子初肯让步,将这群贱民叛逆的名头坐实,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可他们哪里知道,林朝所谓的查个清楚,跟他们以为的刑讯逼供,差了足有十万八千里。

只见林朝忽然抬起手,指着之前带头发言的王昶道:“既然要查,那就事不宜迟,那个谁……就由你现在出去问问百姓,到底是怎么回事。”

闻听此言,政务堂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底下还有这样审问的?

让王昶一个人去审问一万百姓,这到底是谁审问谁!

而王昶本人,在听到林朝的话后,更是直接愣在了原地,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可林朝却不管这些,直接挥了挥袖,太史慈就将王昶强行拉了出去,与百姓做亲密交谈去了。

片刻后,才刚回过神来的众人,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惨叫。

紧接着太史慈大步走了进来,对林朝抱拳道:“监军,王侍郎出去审问,但言辞激烈之处却惹怒了百姓,如今已被百姓们……乱拳打死了。”

众人:……

林子初,杀人诛心是吧!

可林朝闻言后,却幽幽一叹道:“唉,昔年玄德公曾有言,面对百姓,当以宽仁为先。王侍郎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暴躁了。不懂这个道理,如今身死却是咎由自取。罢了,将其厚葬了吧。”

闻言,太史慈面带难色道:“监军,恐怕没法厚葬了……”

林朝怒道:“为何?王侍郎为我徐州尽忠而死,难道还吝啬一副棺木不成?”

“非是吝啬棺木,只是王侍郎的尸体早已被百姓扯成了无数碎片,已经……拼不回来了。”

众人:……

林子初,你枉为人子!

“唉,王侍郎为我徐州尽忠,却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此皆某之过也!”

林朝又是一声叹息,紧接着却话锋一转道:“所以,等下咱们再派人去审问百姓时,得找一个脾气好些的,以免重蹈王侍郎之覆辙。”

说着,林朝的目光在堂中扫了扫去,嘴角含笑道:“诸位,可有人愿前往审问百姓?”

众人:……

这是审问吗?

这分明是去送死,而且还是死无全尸的那种!

林子初,你好狠毒!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