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九十四章 五部初立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五百九十四章 五部初立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郯县州府。

一直在家中划水摸鱼的林朝,今日竟破例来了州府,并且刚到就召集众人,开始开会。

倒不是林长史静极思动,突然有了996的觉悟,而是他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

自荀采与蔡琰打了一架回来后,荀采就没怎么搭理过林朝,以至于每次见面都冷着一张脸,就好像林朝欠了她很多钱一样。

嗯,虽然让你去给蔡琰送书的确是我的错,但你这样子也太过了吧!

林长史好言安抚了几次之后,荀采依旧如故。

无奈,林朝只好等荀采的气慢慢消了再说,索性也不在她面前晃悠,便来到了州府处理政务。

战后安抚的工作是一个耗时日久的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今日开会的主要内容,正是确立之前跟荀彧提过的内府增添成员等事宜。

如今前方无战事,除了还远在冀州未归来的审配之外,徐州的文臣可以说是尽数到齐。

就连这两日正在休沐的荀攸,也被林朝召了回来,进行加班。

值得一提的是,在袁绍败亡之后,邺城的守将麴义最终选择了投降,由审配和高顺代表刘备受降。只是林朝没有第一时间令他们班师,而是让审配待在黑山,安抚邺城百姓的同时,也抽调邺城里的粮食接济张燕麾下的黑山百姓,顺便兑现林朝给的土地承诺。

之前为了战争,黑山百姓也是出了很大的力,如今一举端掉袁绍的老巢,里面的粮草也足以使黑山百姓熬过今年。

眼看林朝肯出来上班,一众文臣自然非常高兴,毕竟难得见他林子初踏入政务州府半步,今日太阳算是打西边出来了。

在了解了一些现阶段徐州钱粮和政务情况后,林朝便开始了今日真正的主题。

之前的草图已经给了荀彧,于是林朝便又画了一张,并且挂在了政务堂中的青石板上,供众人看得清楚。

当然,他们又免不了嘲笑一番林朝的字迹。

空气中一度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对此,林长史早已习惯,甚至懒得反驳。

“吏部、刑部、户部、工部、礼部。”林朝敲着黑板画重点道,“这五个部门,便是今后主持政务的主要部门。所以某以为,内府将增添人手,同时也要设立五部尚书。诸位若有合适人选,尽可举荐一番。”

闻言,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却都没有开口。

根据林朝刚才的话,他们明白内府已经成为尚书台之类的重要机构。五部尚书虽分工不同,但都位高权重。

这里面的许多人,自问没有担当的资历,却也不好在这种重要的事情随意发言。

而有资历担当的人,也不能舍着脸皮自荐,所以一时间竟有些冷场。

最后还是荀彧这个提前知道了计划的人站出来发言:“子初,某以为五部之中,吏部主张官员升迁降罚,却是最为重要的部门,不如先从吏部开始选拔如何?”

“当然可以。”林朝点头道,“不知文若可有合适人选?”

此言一出,众人又把目光放到荀彧身上。

毕竟论资历,论能力,怎么看荀彧都是最合适的人,但他好像没有自荐的意思。

果然,荀彧开口道:“某以为,崔季珪可担此大任。”

闻言,众人顿时有些惊讶,崔琰更是满脸震惊。

崔琰虽然极有能力,但是在这群人中并不突出,论资历也不算元老,担任这吏部尚书,倒是有些过了。

林朝想了想,便开口道:“季珪师兄倒是可以……还有别的人选吗?”

这个回答,便代表林朝对荀彧推荐的人选并不是满意。

荀彧只得再开口说道:“舍此之外,某以为友若也可担此要职。”

嗯,这就差不多了。

荀谌本就是中正官,如今再担任吏部尚书,却是名正言顺。

林朝点了点头,向众人笑道:“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齐齐拱手道:“我等附议!”

“好。”林朝宣布道,“自今日起,荀友若为吏部尚书,印绶稍后便命人打造。”

荀谌连忙站了起来,拱手应道:“遵命!”

林朝继续说道:“接下来是户部,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经过前面的流程,众人也差不多明白了林朝的意思。

只见崔琰率先站出来说道:“某举荐田元皓为户部尚书!”

户部主管钱粮、土地、人口,可以说是最为辛劳的部门,田丰这个工作狂刚好可以升任。

林朝又走了一遍流程,询问众人的意见,自然是得到了全部人的赞同。

于是,田丰顺理成章的拜为户部尚书。

接下来是刑部,这次众人一致推举崔琰为刑部尚书,却还是被林朝否决。

这下,崔琰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林朝扫了一圈,最终开口道:“即日起,着升沮公与入内府,出任刑部尚书。”

沮授归顺的时间很晚,但在此战中也算屡立功勋,如今被提拔为刑部尚书,众人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只是……众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何林朝会弃用崔琰。

他们的想法林朝自然明白,不过眼下还不到解释的时候。

接下来便是工部尚书,这个部门相对来说却是不怎么重要。只是横向对比之下,尚书这个职位就显得贵不可言,便只能找一些资历足够,能力却不出众的人来担任。

经过众人一致推举,最终由简雍担任。

他跟随刘备的时间比林朝还要常,虽说能力不怎么出众,但一个尚书的位置还是要给的。

至于最后的礼部,算是比较清贵的部门,性质和工部差不多,日常工作反而更少。林朝思来想去,暂时也没找到合适人选,便暂时由荀彧兼任。

尚书选举结束后,林朝又将荀彧升为内府令,以此统领内府五部,主持大局。

直到最后,众人以为要散会的时候,林朝才开口笑道:“自今日起,新设立一个衙门,名曰:都察院,由崔季珪出任监察御史,总领风纪,负责弹劾不法之事。都察院独立于内府之外,不受内府管辖,可风闻奏事,直接上报玄德公!”

这句话一出,在场众人的脸色当场巨变。

林朝曾言政出内府,直接把内府变成了徐州政务机构,甚至负责就监察风纪的崔琰,也成为了内府成员。

可今日,林朝又将其单拎了出来,直接脱离内府掌控,成为一个新的部门。

最可怕的是,林朝还赋予了其风闻奏事、直面君主的权力。

如果说刑部是掌管刑罚,用以约束吏民百姓。

那都察院,便是专门盯着官员的机构。尤其当这个部门拥有着直面君主的权利时,那它监察的范围,已经包括了内府,甚至是林朝在内。

一言以蔽之,所有徐州官员,无一例外都要接受都察院的监督。

此权不可谓不重,所有众人震惊也是情理之内。

而所谓的风闻奏事,则更是一向无解的职权。因为它不需要经过实地调查,只要听到流言传闻,便能上奏。

至于事情的真假,自有上面派人调查。

之所以赋予都察院如此大的权限,还是因为地盘的急剧扩张,林朝认为会滋生官员**问题,监察自然要相对严格一些。

当然,权力如此大的部门,林朝也不会放任一人独大。

因此在都察院中,除了以崔琰为首的监察御史之外,还设置了两位副手,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

左都御史负责辅佐监察御史整肃风纪,同时也负责监督监察御史,以免其徇私枉法。而右都御史,则专门负责对内。

督察御史监察天下官员,右都御史监察都察院。

至于左都御史的人选,林朝打算让崔钧担任。

而右都御史,则是留给还没来到郯县的臧洪。

虽然崔琰对林朝弃自己不用的态度有些奇怪,但他万万没想到,林朝把如此重任留给了自己,得知消息的第一瞬间,竟当场愣在原地。

林朝见状,便微笑道:“师兄难道不愿出任监察御史?”

“额……”

崔琰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出班拱手道:“遵命!”

林朝笑了,遂大手一挥。

散会。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