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八十五章 花钱买热搜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五百八十五章 花钱买热搜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广陵郡,广陵县。

其实早在战争的初期,太史慈与徐盛就在广陵一番血战,击败了前来与张超里应外合,企图夹击徐州的戏志才。

虽说最终戏志才逃脱,但太史慈也算斩杀了曹纯,俘虏了曹操手下第一大将夏侯惇。

而后兖州战事便进入到决战阶段,所以哪怕太史慈向前线汇报了战果,林朝考虑到徐盛重伤,太史慈麾下损兵折将,便只回信让他继续据守广陵。

不过在战争结束后的今天,太史慈终于又接到了徐州的命令。

徐盛武力不高,统率能力在徐州也只能算一般水平,但打起仗来却跟张绣有一拼,都是不要命的那种。之前广陵城内一战,碰到了真正的硬茬子夏侯惇,被打得重伤垂死。

所幸这家伙跟个小强一样,终究还是挺了过来,经过数月的修养,虽说如今还不能领兵作战,但已经没有大碍了。

当太史慈拿着军令登门拜访时,徐盛正在抱着一坛美酒痛饮。

太史慈见状,顿时皱起了眉头,劈手夺过徐盛手中的酒杯。

“将军……末将一时口渴难耐……”

徐盛见太史慈有些生气,便讪讪笑道。

太史慈呵斥道:“整日沉溺酒中,你这伤还想不想好了!”

徐盛只好认怂:“将军,末将知错了。”

“徐州来消息了。”太史慈将手中军令递给了徐盛,开口道,“此战咱们大获全胜,袁本初败亡,如今冀州、兖州,皆入主公囊中。”

“真的?”

闻言,徐盛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太史慈也笑了:“此外,监军有令,命你我班师回郯县,说不得接下来便要论功行赏了。”

说到这里,徐盛立即表示道:“将军,事不宜迟,咱们明日便班师。将军您本就是监军心腹,如今立下大功,此番论功行赏,便是捞个侯爵也未可知!”

“封赏自然得以功劳而定,又岂是你我能妄言的。文向休要胡言乱语,免得坏了监军名声。”

太史慈长时间跟随林朝,态度上倒是谨慎不少。

徐盛却满不在乎道:“是,是,将军您说得是,咱们到底什么时候班师?”

对于论功行赏,徐盛心中也是非常渴望的。

以他这次的功劳,虽然不至于封个杂号将军,但一郡都尉应该是跑不掉的。

太史慈笑道:“不急,还得等几日。”

“等什么?”

徐盛好奇道。

“监军还有些吩咐,总得完成了才能回去。”太史慈说道,“某此来,就是提前通知你,毕竟你重伤未愈,班师又得旅途劳顿,还是多静养几天为好。”

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如果返程路途中徐盛旧伤发作,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末将明白!”

徐盛立即抱拳道。

从徐盛处告辞之后,太史慈走入了府衙,并命人从监牢中提出了两个人。

一个是广陵太守张超,另一个则是张超手下的功曹臧洪。

当时击败夏侯惇后,张超及麾下一干官吏也顺势太史慈关了起来。

本来这家伙应该也是大汉长安歌舞团中的一员,只是后来昌邑一战,其兄张邈阵前倒戈,挟持袁遗投降刘备,也勉强算是弃暗投明。

所以林朝此次给太史慈的任务之一,便是劝降张超。

至于臧洪,这家伙可是一个大才,而且也是一个忠心之人,林朝自然想收归己用。这也是他愿意放过张超的另外一个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让臧洪归心效命。

这便是林朝给的第二个任务。

士卒将张超、臧洪两人押入堂内,刚想一踢两人腘窝,迫使两人跪下时,却被太史慈挥手阻拦。

“松绑。”

太史慈下令道。

闻言,押送士卒先是一愣,继而便解开了两人身上的枷锁。

张超和臧洪虽然被关押了数月时间,但本身并没受到什么虐待,所以除了身上的衣服脏乱些,脸色倒是还行。

不过数月的囚禁生涯,倒是把张超的锐气给磨得差不多了。

只见他对太史慈拱手一礼道:“敢问将军传唤某前来,有何贵干?”

太史慈居高临下,脸上却带着笑容道:“倒也无事,只是有桩趣事想说与府君一听。”

“将军请讲。”

张超毕竟出身世家名门,自幼饱读诗书,到了这种时候依旧没忘了礼数。

“一月前,袁本初于定陶兵败,自刎身亡。”

简短的一句话,却使张超心中掀起了惊天骇浪。

“不可能!”

张超想也不想,三个字便脱口而出道。

太史慈冷笑着反问道:“张府君以为,某在骗你?”

闻言,张超瞬间沉默了,情绪也不像之前那般激动了。

不错,太史慈似乎没有理由骗自己。

只是这个结果,张超却一时间难以接受。

想他袁本初坐拥二十万大军,就算不敌刘玄德,也不会轻易落败,谁曾想只开打短短几个月,便落得个自杀身亡的下场。

张超本来还想着若此战袁绍能够得胜,自己虽陷于敌手,却未必没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可如今这个消息,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将张超的心理防线击溃。

眼看张超沉默,太史慈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件,着人递给了张超。

“敢问将军,这是何物?”

得知再没有翻盘的希望,张超说话的语气都软了不少。

“令兄的书信,府君一看便知。”

听说是兄长张邈的书信,张超赶紧打开了书信。看完之后,总算彻底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太史慈给了张超一段反应的时间后,又开口问道:“如何,府君愿降否?”

此时的张超,正带着满脸的苦笑。

眼下袁绍已亡,连自家兄长都投降了,自己还能怎么办?

犹豫片刻后,张超便向太史慈一拱手道:“太史将军,在下愿降!”

闻言,太史慈面露喜色,马上走了下来,笑道:“自古识时务者为俊杰,张府君此举,正是顺应天意。我主闻之,必然欣喜!”

至此,广陵太守张超拱手而降,大汉长安歌舞团痛失一位顶尖歌姬!

解决完张超的问题之后,太史慈又将目光放到了臧洪身上。

他对臧洪了解不多,但他对林朝识人的眼光却毫无半分怀疑。

回想着以往林朝对人才的态度,太史慈便极为郑重的冲臧洪一拱手道:“臧先生,我主久闻先生大名,欲请先生屈尊前往郯县任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说到最后,太史慈还瞥了张超一眼。

而听完太史慈的话后,臧洪也把目光望向了张超。

臧洪早年举孝廉入仕,后外任县长,辞官归乡后,便收到了张超的礼遇,一直铭感其恩,唯张超马首是瞻。

太史慈此番当着张超的面挖他墙角,就是想让张超帮忙劝说臧洪。

不然以这家伙刚烈的性情,怕是难以如愿。

见两人都将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张超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自己归降徐州,就算他刘玄德不计前嫌,今后自己也最多担任个闲职而已。硬把臧洪留在身边,倒是耽误了他的前程。

刘备看好臧洪,若他在徐州能够跻身高位,倒是也能在日后保护自己。

一番思索之下,张超便开口道:“子源,刘太尉乃仁义之主,你若出仕徐州,将来未必没有封侯拜将之日。”

臧洪闻言,也立即明白了张超的意思,当即点了点头,对太史慈拱手道:“承蒙太尉错爱,在下不胜惶恐,愿为太尉驱弛!”

“好,甚好!”

太史慈努力学着刘备礼贤下士的模样,一把握住了臧洪的双手,同时还满脸激动的模样,想让他感受到自己那如火一般的热情。

只可惜,不知是太史慈的把臂同游没有修炼到家,还是他的手劲太大……

被他这一握,饶是身材高大的臧洪也有些吃不消。

“将军……还请放手……在下文弱,却是难抵将军神威……”

闻言,太史慈也反应过来自己用力过猛,便马上放开了手,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容。

……

广陵城中,距离府衙不远的一处院落中。

阳光强烈的秋日里,蔡邕正捧着一杯热茶,坐在院中凉亭里晒太阳。

而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子,一身宽袍大袖,面色俊朗,看上去满身的书卷气。

此时两人正一边饮茶,一边手谈。

当然,两人下得是围棋,不是林朝发明的五子棋。

蔡邕喝完一杯茶后,低头看了一眼棋盘,随即伸手落子。

“子将老弟,这局却是你输了。”

一子落下,蔡邕抚须笑道,脸上带着几分自得之色。

闻言,对面中年男子皱着眉头看了许久,却终究找不到破局之法,遂只得拱手认输。

“蔡公棋艺精湛,天下无有能出其右者,在下佩服!”

蔡邕摆手笑道:“子将老弟过誉了,老夫这点微末棋艺,如何当得起这等夸赞。”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后,蔡邕才开口道:“子将老弟,那件事情你考虑得如何了?”

闻言,许劭苦笑道:“蔡公何必如此心急,就算品评人才,也得有所依据,在下如何敢乱写!”

早在这场战争打响之前,林朝就打探到许劭隐居广陵避祸,等到蔡邕北上幽州请卢植出山归来后,林朝便又请他前往广陵寻找许劭。

闻言,六十多岁高龄的蔡邕气得差点当场破口大骂,斥责他林子初把自己当牲口一样使用。

可林朝随即便提出了一个让蔡邕无法拒绝的条件,那就是等徐州学宫建成之日,请蔡邕担任学宫祭酒。

一想到林朝所言那数万人规模的学宫,蔡邕当场就动心了。

若真坐拥数万门徒,等他蔡邕死后,后人说不得也得尊称一声蔡子!

行,老夫马上出发!

于是蔡邕屁颠屁颠跑到了广陵,并且成功寻到了许劭。

至于为什么要找许劭,还是因为这家伙的月旦评。

许劭与其从兄许靖,皆是当今名士,专业就是品评人物,也算延续了桓灵以来的清议模式。

如今虽天下大乱,党锢解禁,但清议模式还有着它那强大的公信力,林朝自然想借助这股公信力,来为徐州的统治稳固根基。

说白了,就是花钱买热搜。

只是品评这件事,进行得不大顺利。

许劭当然知道自己月旦评的公信力,也就更加爱惜羽毛,不肯轻易给出评语,非要亲观其人其事才能有结论。

可随后便爆发了袁刘之战,原定的行程被耽搁,也就拖到了现在。

眼看着袁绍战败,徐州获胜,心心念念的学宫也即将落成,蔡邕回徐州的心也就热烈了起来,今日这才又拉着许劭手谈,想知道这家伙到底还要拖到何时。

见许劭还是犹豫,蔡邕便笑道:“子将老弟,老夫不日便将回转徐州,不如你我同行,届时必为太尉座上宾。如今天下英才,多半都在他刘玄德麾下,等到了郯县,你也好亲睹其人,如此再行品评,岂不是易如反掌。”

嗯,既然暂时拿不到月旦评,那就把人忽悠走,也算能向他林子初交差了。

蔡邕本以为许劭会满心欢喜的答应去徐州安享荣华,可谁知许劭闻言后,却连连摆手。

“不可,这万万不可。”许劭摇头道,“蔡公,某若身在郯县,所食所行皆刘太尉所赐,那所出之评语,世人又岂会信服?便是在下自己,亦无法秉笔直书。”

有道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一旦到了郯县,许劭担心自己给出的评语不够客观,而败坏了自己一生积累的名声。

爱惜羽毛到这种程度,就算是蔡邕也有些惊讶。

“如此倒是难办,但不知子将老弟意欲何为?”

你快点行不行,我还要回徐州担任学宫祭酒呢!

许劭却不慌不忙的笑道:“蔡公勿急,在下心中已有计较。此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英才大贤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在下早有心品评一番。此次,也将是在下此生最后一次品评!”

望着许劭脸上那淡然而又坚决的神色,就算是蔡邕也忍不住来了兴致。

若真如许子将所言,那这次的月旦评也可以说是绝唱了。

“子将老弟打算何时开始?”

许劭笑道:“如此盛事,在下岂敢独断,还需遍访群贤共著之。蔡公既要回徐州,在下当同往,只是些许旁枝末节,还需计较一番。”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