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五十九章 水攻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五百五十九章 水攻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平二年,七月下旬。

在经历白马渡一战后,曹操携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按照原定计划南下进入长垣城。将战败的消息汇报给袁绍,并请求拨发粮草,同时开始率军修筑城防。

从临沂撤退之前,曹操与袁绍商定的计划便是将长垣、定陶、昌邑连成一线,以此保存整个兖州南部有生力量,跟反攻而来的刘备大军耗着。

眼下据守黄河失败,便只能依照这个计划走了。

尽管曹操一败再败,但他仍相信只要自己不出城应战,固守三两个月不成问题。而届时徐州军粮草耗尽,只能退兵。

虽然不知道曹操的自信来源于何处,但如今的曹操也只剩了这一条路可选,因此他只能选择相信。

而关羽这时候也已经接到了林朝继续进攻的命令,与张辽合兵一处,继续向南推进,此时已经进抵长垣城外,准备伺机攻城。

至于袁绍那边,在得知曹操又一次战败的消息后,虽然愤怒沮丧,却因为没有辛评在身边,完美避过了吐血昏迷的常规流程。

只是局势糜烂至此,他也不能坐看曹操败亡,当下便调拨了一批粮草给曹操送了过去,同时又给曹操增兵一万,由鲍信率领。

袁绍还给曹操写了一封信,里面的言辞非常简单,只是叮嘱他一定要守住长垣城。

至于守不住的下场,袁绍没有多说,曹操也能明白,彼此心照不宣。

此刻的两人,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山阳郡,金乡县。

“任凭袁绍老贼如何嚣张,如今还不是被某打回来了!”

城头,刘备望着昌邑的方向,脸上满是意气风发的笑容,虽然急速行军了半个多月,刘备却没有一丝疲惫,反而心中舒畅。

数月之前,袁绍身率二十万大军滚滚而来,自己麾下兵少将寡,只得避其锋芒,一度连泰山郡这块屏障都被迫丢弃,更是差点被袁绍拿下了徐州门户。

而数月之后,自己不仅拿回了泰山,更是攻入了兖州腹地,甚至袁绍老巢冀州也被自己偷。

依照如今局势,只要自己能攻破袁绍在昌邑的布防,便能打破袁绍三点一线的防线,进而击败袁绍,拿下兖州。

一想到袁绍被自己生擒后跪地求饶的模样,刘备心中的躁动便难以抑制,恨不得立刻就领兵进攻百里之外的昌邑县。

大局已定,袁绍这厮再怎么挣扎也是无用!

只可惜刘备身旁的荀彧却不这么认为。

时下虽然将袁绍困在了兖州南部,可若久攻不下,迫于粮草压力,就真的要撤兵了。等自己撤兵之后,袁绍难免死灰复燃,继而卷土重来。

兖州肯定是留不住的,冀州说不准也会重归袁绍手中。

一提到粮草,纵然是有君子之风如荀彧,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向外用兵,根本没停过,征收上来的粮草压根就存不住,甚至每次都入不敷出。

主政徐州这两年,正值青年的荀彧,整个人看上去比在雒阳时苍老了许多,这都是被粮草给逼得。

如今,军中又只剩下了一月之粮了。

荀彧心中清楚,田丰那边应该也被榨干了,若是在一月之内不能击败袁绍,恐怕真的要撤兵了。

这时候,赵云带着林夕从后面走了过来。

“主公,末将已探明,前方昌邑城中守军三万,由山阳太守袁遗与陈留太守张邈率军驻守。”

赵云抱拳道。

经过一个来月的修养,三个病号也好得差不多了,如今又生龙活虎。

闻言,刘备不禁微微皱眉道:“袁遗和张邈?”

“不错,正是此二人。”

自临沂撤退伊始,一众兖州诸侯也明白了形势的危急。可袁绍连战皆败,他们怎么也不会再将手中的兵马全都交给袁绍了,所以此刻他们二人率领的,正是自己本部的兵马。

说到底,经过此次大战之后,袁绍手下也几乎无人可用了。

王匡兵败被俘,广陵太守张超也被太史慈擒拿,济北太守鲍信被派去支援了曹操,袁绍手下可以出战的人,便只剩下了堂兄山阳太守袁遗,陈留太守张邈。

刘备装模作样思考了一会后,便扭头看向荀彧,开口笑道:“文若可有妙计,助某击破昌邑?”

闻言,荀彧不禁皱起眉头,摇头叹道:“主公,昌邑乃兖州治所,城防之坚实,完全不次于邺城。更何况城中还有三万守军,只要敌军不肯出战,没有数月的时间,恐怕无法破城。”

听了荀彧的回话,刘备也不禁有些牙疼。

昌邑这地方他也去过,想起那高足六丈,厚有三丈的城墙,刘备便打心里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真要拿士卒的性命去填,就算自己麾下这三万人打光了,也未必能攻下城防。

刘备满脸不甘道:“难道就没有办法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昌邑?”

“自然也是有的。”荀彧缓缓开口答道,“昌邑城北有水,名曰:泗水。主公若是派人在昌邑以北修筑堤坝,再挖掘一条由泗水通往昌邑的水渠,只待蓄水满后便引水灌城,如此昌邑可破。”

听完荀彧的计策,刘备不禁为之侧目,眼中也露出古怪之色。

文若,类似的话某好像在哪听过……

你和公达不愧是叔侄,一开口不是水攻,就是火攻,简直不给敌人留半分活路。

倒也不是荀彧的计策没有新意,只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条件,想要全歼敌军,火攻是最便捷的方式。而想要攻克一座坚城,水攻才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常言道水火无情,便是此理。

尤其是眼下,敌人不可能出城跟你决战,你在昌邑城中也无内应,除了死磕攻城之外,便只剩下了这个方法。

荀彧之所以没第一时间提出来,是因为大水一出,必然连昌邑城中的百姓也一起遭殃,这不符合他的行事风格,更不符合刘备一贯的作风。

果然,听完荀彧的计策后,刘备第一时间问道:“若是引水灌城,城中百姓何以依存?”

荀彧想了想,再次拱手道:“主公,昌邑地势略高,即便引水灌城,也不可能顷刻间破城,还是得继续攻城,因此满城百姓并不会随水而流。但些许损伤……也是在所难免。”

这番话表达的很清楚,引水灌城也不能第一时间击垮城中防守力量,毕竟昌邑城很大,想要一次性用水淹掉是不可能的。

但随着泗水滚滚而入,整座城池也难免终日泡在水中。且这个时代的饮水来源都是地下水,等泗水灌城后,必然会井水倒灌,取水困难。

再者,整日泡在水中,人难免会生病,粮食难免发霉,生活多有不便,届时城中士气低落,便是破城最好的时机。

只是整个过程中,百姓难免会损失惨重。

听完荀彧的计策,刘备思索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见此,荀彧露出了意料之中的笑容。

倒是一旁的沮授,好似根本没看到刘备的脸色一样,径直走出来拱手道:“主公,荀长史之计甚妙,在下附议!”

众人顿时为之侧目,心中不禁在想沮授今日为何这般没有眼力?

唯有荀氏兄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沮授当然不是没有眼力的人,所以他必然还有下文,只是不知他准备如何劝说刘备。

刘备叹息道:“公与,某以为凭麾下将士之勇,必能破城除贼,倒是不需要这些损伤百姓的手段。”

“主公仁德,在下佩服!”

沮授先说了句场面话,然后继续说道:“但是在下以为,引水灌城之计,却是在拯救昌邑满城百姓,乃至于整个兖州南部百姓。”

闻言,刘备和众人顿时露出了惊奇之色。

这个论调……倒是闻所未闻。

沮授见众人不解,便微微一笑道:“好让主公知晓,咱们军中粮草已然不多了。”

“这某自然知晓,毕竟本来咱们的粮草就不多。”

“不,主公误会了,在下想说的不在于此。”沮授摇头道,“从子初率军进抵邺城,便截断了贼军的粮道,算算时间,已有四十日之多。也就是说,贼军这四十多日以来,所食皆是军中存粮以及兖州本地府库运送中的粮草。如不出意料,最多再有十日,贼军也该断粮了。

主公试想,贼军断粮之后,却依旧要坚守城池,此等情境下,会做出何种举动?”

沮授这句话,简直如一语惊醒梦中人,只把刘备听得眉头紧锁,默默无語。

倒是旁邊荀谌見一众武将不解,便开口解答道:“昌邑城中一旦断粮,敌军若还想继续坚守,就只剩下了一条路——搜刮百姓!”

“不错,荀中正所言在理。”

沮授给荀谌递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表示对他助攻的感谢。

“公与的意思是说,张邈和袁遗会在粮尽时,派兵压榨城中百姓?”

刘备这句话虽然是疑问句,但语气中已然相信了这个即将会发生的事实。

“不,为了军中士气不至于低落,等不到粮尽时,他们便会搜刮百姓,甚至不只是昌邑城中,整个兖州南部的百姓,都不可能幸免於难。

所以越快拿下昌邑,擒杀袁绍,便能越快拯救兖州百姓于水火之中,还请主公切勿迟疑,采纳荀长史良策!

至于城中被大水误伤之百姓,战后主公可使人抚恤,或减免赋税田租,皆可抚民以生。”

坦白来说,沮授这番话是有道理的。

真到了紧急之时,张邈和袁遗的确会这样做。但他们又不是傻子,也不至于压榨的太狠,让百姓一点活路都没有,万一这种时候激起民变,那可真就城池难保了。

但沮授所说的拯救百姓于水火,却也是实话。

因为跟徐州治下生活的民众相比,兖州的百姓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完全不为过。

眼见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备有些动摇了,荀谌便站出来拱手道:“荀长史之策,沮军师之言,皆为良言上策,在下附议,恳请主公纳之!”

身后,以赵云、林夕为首的一众武将也抱拳齐声道:“末将附议!”

面对麾下众志成城的请求,刘备沉思片刻后,便不再犹豫,而是望着昌邑所在的方向点了点头道:“好,便依文若之计行事!”

“谨遵主公钧命!”

众人齐齐拱手抱拳道。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