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五百四十一章 临沂之战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五百四十一章 临沂之战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人可能不知道,只用两三千残兵和近万名百姓挡住袁绍十七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一般只会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人:战神!

刘备是战神吗?

当然不是。

至于麾下的张绣、徐晃、黄忠等将是战神吗?

也谈不上。

但事实上,却有那么一群战神,他们虽不善杀伐争斗之道,手中兵器甚至算不上锋利,身上也无盔甲,却凭着自己的血肉之躯,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在流血死亡面前,他们自然也会惊慌失措,但心中的信念却让他们在极度惊恐中,仍未后退哪怕一步!

他们的名字叫:百姓!

刘备不弃百姓,百姓亦不负刘备!

当然,这些被临时募集而来的百姓并没有多高的觉悟,刘备胸中那股匡扶汉室的伟大理想,也绝不能感动这群目不识丁的底层人民。

但百姓再愚钝,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朴素道德价值观。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便是百姓心中的道理。

这道理,比天大,比海深!

刘使君不愿弃我等而去,我等自然愿意舍命守护使君!

除却这些令人感动的戏码之外,百姓之所以愿为刘备效死的根本原因,落点还是林朝在徐州施行屯田新政,以及……贾诩功劳。

作为徐州初代目摸鱼宗师,贾诩看似每天喝茶吃肉啥也不干,但暗中嘛……其实也真没干过什么事。

不过他手下顺天府在引导民心方面,却在贾诩的指导下起到了极大的统战效果。

这世间之事就怕对比,当顺天府将别的诸侯治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展示在徐州百姓面前时,徐州百姓难免身躯一阵,菊花一紧,为自己当下得来不易的生活现状而感到庆幸。

如今袁绍率大军而来攻城,刘备固然是首当其冲,徐州百姓却也万万不想回到之前那种盗匪横行,朝不保夕的痛苦日子。

百姓知道,刘使君在,他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就在。

所以这些舍命守城的百姓,是为自己的未来而全力拼杀,是为一家老小今后的生计而奋力向前!

那些虚无缥缈的盛世光景,百姓从来不敢奢求。

但自己脚下这仅存的一方乐土,却也容不得别人践踏!

想从百姓手中夺走这片期许,那就得从百姓的尸体上踏过去!

抱着必死之心而以拙劣身法拼杀的百姓,便是称一声战神,又有何妨?

当初林朝说过,若徐州以这种姿态发展下去,只要刘备登高一呼,顷刻间便能拉起一支数万人的队伍。

如今,这句在别人看来几乎没有可能实现的景愿,却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可就算如此,但战争的客观胜负,却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尽管临沂是坚城,尽管百姓都愿为刘备效死,可袁绍手上的大军,实在是太多了。

仅开战一日,城上百姓便死伤惨重,折损两千人有余。

就这,还只是袁绍的试探性进攻而已。

到了第二日,摸清了城中动向的袁绍,悍然换上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对临沂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这场自日出开始的攻城战,一直延续到日落才真正宣告结束。

终于结束了这极为难熬的一天后,刘备望见敌军鸣金后,便犹如被抽干浑身力气一般,一屁股靠着城墙瘫坐下来。

旁边张绣见状,赶忙弯腰扶住刘备,满脸关切道:“主公,您无恙否!”

自典韦断后重伤后,张绣便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典韦的职责,每逢战事便拱卫在刘备身边。

“无事,某只是有些疲惫……”

刘备挥了挥手,用嘶哑的嗓音低声道。

说来可笑,自中山起兵至今,这场临沂之战居然是刘备亲自指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之前就算林朝、关羽等人不在身边,好歹还有林夕、徐晃居中调度。

这一日攻伐下来,精神与**上的双重冲击,致使刘备疲惫到了极点。

闻言,张绣又快速用目光将刘备检查一番,发现并无什么伤口后,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还没等刘备缓口气,远处沮授就带着徐晃等人走了过来。

“伯渊,快扶某起来!”

刘备赶紧开口道。

作为主公,刘备明白此刻自己就是全军的主心骨,是满城百姓心中万万不能垮掉的精神劲头。

尽管自己真的很累,却不能露出一丝疲态。

“唯!”

张绣应了一声,赶紧将刘备扶了起来。

而等到刘备起身之后,却拒绝了张绣的继续搀扶,一摆手示意张绣退后一步,然后赶紧收拾脸色。等到沮授等人走进行礼时,刘备俨然一副负手而立,面带微笑的精神模样。

“诸位免礼!”

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刘备暗自一咬牙,体内不知从何处涌出一股劲力,挥手笑道。

“公与,此战我军伤亡如何?”

闻言,沮授面色一阵暗然,再度拱手道:“主公,今日一战,百姓伤亡近六千人,士卒伤亡过千,就连最精锐的陷阵将士,也伤亡过百。”

“唉……”

听完沮授的汇报,闻者无不叹息。

倒是刘备,面色依旧如常,开口道:“如今城中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百姓伤亡惨重,就连自己麾下王牌陷阵营也已经不剩几人,刘备其实比任何人都心痛。但已经作出了固守待援的决定,也就没有了反悔的余地。

尤其是在众将都垂头丧气之时,刘备就越得表现的镇定自若,以安定人心。

沮授苦笑一声,开口道:“就算加上百姓,城中如今只剩了不到四千人而已。依照如今敌军的攻势,怕是明日便要……恕在下斗胆,再次请主公先行撤离!”

刘备断然拒绝道:“不,某既已决定固守待援,又如何能朝令夕改!两日,只需再坚守两日,文若必能率军来援!”

闻言,沮授等人面露苦涩。

两日时间,荀或的确能赶到临沂,可城中的兵马数量,怕是已经不足以坚持两日。

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可就真成了必死之局。

两天时间,这个在平时决策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现在却让众人感觉无比漫长。

“诸位不必沮丧,如此强度的进攻,袁绍老贼也未必能旷日持久,而我等也未必不能再坚守两日。”刘备笑着宽慰众人道,“大战刚过,诸位也都该累了,只留一千人在城头探查敌军动向即可,诸位且都去歇息吧。”

局面崩坏至此,刘备除了宽慰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当务之急是让士卒恢复体力,迎接明日的一场恶战。

“遵命!”

沮授倒是没有再劝,而是拱手领命,随即便率众将转身离去。

下了城楼后,沮授却将徐晃留了下来。

“军师,何事?”

老实人徐晃其实并不傻,并且一眼就看出了沮授有心事,便开口问道。

沮授笑了,心中暗叹徐公明果然有将才。

“公明将军,不知你可曾听过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军师此言何意?”

对于这个出自《孙子兵法》的名言金句,徐晃当然是知道的,只是他不知沮授此时说这话的用意何在。

但见沮授面色幽幽道:“长史曾有令,事不可为时,以保全主公安危为先。所以,某要你明日大战起时,护送主公撤离此城。”

“遵命!”

徐晃下意识一抱拳应道,随后便品出了沮授话中不对劲的地方,皱眉道:“军师,若主公不愿撤退,末将又该如何行事?”

沮授看着徐晃,眼中满是坚决之色:“那就将主公打晕,抬着撤离此城。”

这句话顿时把徐晃吓得浑身一颤,连连摆手道:“军师,末将万万不敢行此事,若是主公醒来后怪罪,末将……”

“徐公明!”

见徐晃不断推诿,一脸的惶恐,沮授当即一瞪眼,加大了声音喝道。

闻听这声巨喝,徐晃终于冷静了下来,最终满脸歉意道:“军师,末将……”

“公明将军,主公乃百代未见之明主,胸中装着天下苍生,自是不愿意舍百姓而去。”沮授满脸认真道,“但我等身为臣下,却不需要爲这些操心。如今我等所虑者,自然以主公安危爲先,公明将军以为如何?

若是事后主公怪罪问责,自有长史与某替你担着。”

沮授明白以自己的威望,尚不足以使徐晃信服,便拉上了林朝一起背锅。

闻言,徐晃面色一阵挣扎,思虑良久后,最终才下定决心。

“也罢!军师所言,正是为臣之道,末将岂有不从之理。若事后主公怪罪,末将听凭处置便是,也算求个无愧于心。”

徐晃不是文臣,职责除了领兵打仗之外,便是听命行事。关于思考大局和劝谏这种事,不该也不能由他来做。

事后刘备很可能不会怪罪沮授,但对于不尊军令的徐晃,惩罚和冷落应该是免不了的。

不能如臂指使的兵刃,任谁也不会喜欢。

所以沮授完全能理解徐晃之前的犹豫和挣扎,也明白徐晃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才答应的自己。

“将军高义,请受某一拜!”

沮授正了正衣冠,极为郑重地冲徐晃一礼到底。

……

夜幕很快降临。

曹袁联军营盘内一片灯火通明,今日虽然没能拿下临沂,但战果也是显着的。

袁绍下令大宴全军,借此激励士气,明日便一鼓作气,拿下临沂!

可在营盘十里之外,一支万人的兵马正举着火把趁夜行军。

而这支兵马的最前方,一位青年将领身着银袍银甲,胯下一匹白马,正是从渤海郡回援的赵云!

正当赵云率军行进间,忽然有一名探骑来报。

“将军,前方十里有一处巨大的营盘,看上去应该是敌军之所在!”

闻言,赵云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好,紧赶慢赶,终于还是赶上了,幸得临沂未被攻破,不然某何颜面对监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