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朐县的一场饥荒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四百五十一章 朐县的一场饥荒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朐县濒临东海,不是东海郡的东海,是真正的东海,浪很大的那种。

从郯县出发到朐县,也就不到三日的路程。当然,林朝此行带着众多熊孩子,驾驶的又是牛车,也不急着赶路,因此直到五日后,才终于抵达了朐县。

一行人没有急着赶往目标地点,在林朝的一意孤行下,众人先是到海边吹了吹海风。

当然,这个时代没什么旅游度假区,更没有什么看海保护措施,海边的荒凉肉眼可见。杂草丛生,乱石耸立,一行人是怎么也无法真正接近海水的。

不过这是穿越后第一次看海,虽然只是雾里看花,但林监军还是大为兴奋,甚至兴致来时,还登高吟诗一首。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怎么说呢,抄袭这玩意,一回生,两回熟,尤其是当事人不在场的时候,林朝就更加心安理得了。

“长史好文采,好志向!”

一诗作罢,文化人陈登在旁喝彩道。

这倒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赞叹。毕竟曹操的这首《观沧海》,怎么也算得上是千古名篇了。

林朝挥了挥手,表示不必喝彩,基操而已。

陈登站在林监军身后,在这首极其大气的诗歌的衬托下,林监军的背影,在陈登心中愈发伟岸起来。

这才是一代人杰该有的气魄啊!

陈登满脸仰慕,心中感慨万千。

但此刻的林长史,脑中想的却是另一番场景。

王司徒,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图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一想到这里,林朝不禁扭头看了看身后的诸葛亮,嘴角便止不住的上扬。

嗯,也不知王司徒现在何方,如此奇才,若流落在外,倒是有些可惜了。

若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王朗应该随陶谦一同赴任徐州,任徐州治中从事。可现在连王朗的举主陶谦都在长安待着,王朗应该也在长安。

嗯,找个机会给李儒通个信,让他派人把王朗送过来。

说起王朗,就不能不提钟繇,这家伙也不能放过。

虽然现在的徐州体系已经不怎么需要他了,但钟繇这厮乃书法大家。这方面对林朝来说,还是有些战略意义的。

想着,林朝便扭头冲陈登道:“元龙,等回去之后,以某的名义,给长安方面修书一封,让张济将军替某留意两个人。”

陈登开口问道:“长史,不知是哪二人?”

徐州和长安方面有联系,这在内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是李儒的名字不能提,便只能拿曾经弃暗投明,帮助诛杀董贼的张济了。

“一个叫钟元常,出身颍川钟氏。另一个叫王景兴,出身咱们的大本营,东海郯县。”

陈登拱手道:“属下记住了。”

林朝又拍了拍陈登肩膀,开口笑道:“元龙,以后再想吃鱼脍,尽量还是选海里的鱼吧。”

陈登:“???”

“长史此言何意?”

“就是字面意思。”林朝摊手笑道。

既然改不了吃嘴残的习惯,那还是尽量吃海鱼吧,只剩还能多活几年。

“走吧,该去办正事了。”

……

朐县因地靠东海,水土并不是很肥沃,反倒是通商贸易非常发达,这个后世被称之为连云港的地方,若是将来大兴商业,倒是一块要地。

不过此时,朐县的百姓还是以耕种为主,这也是数千年华夏百姓的常态。

一个月前,地方官曾上报,朐县发生了饥荒,但是规模不大。当时荀彧不在徐州,正是田丰代掌众事。

田丰本身就有屯田之责,还掌管着徐州的田土赋税,本来就忙得够呛,又分担了荀彧的工作,哪怕彻加班也干不完。

再者,这两年发生的饥荒实在是太多了,也太正常了。而且当时也是青黄不接之时,田丰便没有太在意,只是令府库拨款放粮,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

别看田丰平日里抠抠搜搜的,哪怕一贯钱也不舍得多花,但事关百姓的生计,他却从不小气,当即拨粮两万石。

一部分作为百姓的口粮,一部分作为将来垦荒屯田的种子。

林朝治徐州的政策,向来是授之以渔。

有天灾**,官府替你兜底,那寻常年间你就得辛勤劳作,满足自己生活的同时,赋税一分也不能少。

虽说不上有多宽仁,但胜在公平。

本来这件小事就这么过去了,毕竟朐县也才一万多户,撑死了三五万人,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就在田丰下令拨发粮草的半个月后,顺天府密报,朐县因饥荒饿死了一两千人。

奇怪的是,郯县府衙方面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出了灾荒,调拨了赈灾的粮草,结果还是饿死了这么多人,最后还不没有上报。

要说其中没有猫腻,怕是连三岁小儿都不信的。

林朝此行,就是准备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那可是一两千条人命啊!

无论事情牵涉到谁,都不可能法外容情。

林朝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暗自祈祷这里面没有糜竺的事。

不然就算刘备亲自出面也保不下他,我林子初说的。

牛车又行了半日,眼看天色渐晚,周围又没有驿站,就在即将露宿荒野之时,忽然在黑暗中发现了前方数里外有几许微光,想来应该是个村落。

“走,咱们前去投宿!”

林朝一指远处的火光,开口说道。

不入民间,如何体察民情?

此处已经进入了朐县治内,只要放下身份与百姓攀谈几句,前一阵子的饥荒就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古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始作俑者连百姓的嘴都能封住,那林朝反倒不敢孤身入朐县了。直接派大军围剿,才是上策。

众人又行了半柱香的功夫,终于抵达了之前看到的火光处。

可眼前的景象,饶是历经过疆场血战的林朝,也是心中一紧……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