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三十二章 终究不是一只合格的政治生物

众人看完校事府传来的信件,纷纷陷入了沉默,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怒。

董卓自入雒以来,其行为可以说是上欺天子,中凌百官,下虐万民。

其罪行,说一句馨竹难书也不过分。

而后关东诸侯组成联军,只要攻破眼前的关隘,就能进抵雒阳,诛杀董贼!

可谁能想到,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董卓忽然跑路了,而且是裹挟着天子,席卷了京师财富跑路了!

这个消息,着实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也瞬间明白了林朝方才为何如此失态。

刘备见林朝还在皱眉苦思,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对众人说道:“诸位,如今董贼欲将裹挟天子逃亡长安,我军该如何行事,大家议一议吧。”

郭嘉率先站了起来,即将拱手说话的时候,却被田丰抢先道:“主公,决不能坐视董贼西逃。雒阳距长安有千里之遥,其间险阻关隘无数,若真等董贼把天子带去了长安,则万事休矣!”

田丰还是那个田丰,虽然这大半年一直在种田,但脾气却丝毫没改,上来就指出了要害。

仅一座孟津关,就把徐州大军挡在了关外,真要等他逃到了长安,这场仗根本就不用再打了。

郭嘉也点了点头道:“元皓此言有理,嘉附议!”

看,郭嘉都不敢吹牛逼说自己能攻到长安,足可见这里面的难度。

“此时某又何尝不知,只是眼前孟津关如何攻破?”刘备苦笑道,“若不能攻破孟津,谈何杀到雒阳,阻止董贼西逃?”

于是,众人又沉默了,纷纷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破关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在徐荣拒不出战的情况下,就需要更久的时间。

可眼下最缺少的,便是时间。

众人纷纷冥思苦想之际,一直沉思的林朝却站了起来。

此时的林朝,眼中又恢复了清明,神色中再无一丝挣扎。

因为,他已经做好了抉择。

数十万百姓要保,计划也要继续实施!

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林朝表示,小孩子才做抉择,我全都要!

计划不行,那就修改一下。

再不行,就再修改,修改到行为止!

至于会不会玩砸,林朝已经顾不上了,总之他不能坐看几十万百姓被董卓蹂躏而死!

为了这几十万条性命,林朝愿意拼一把。计划虽然仓促了一些,但未必没有成功的希望。

做了这个决定后,林朝心中无比坦然,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只见他一拱手,向刘备说道:“玄德公,朝愿只身入关,劝说徐文耀拱手而降。”

此言一出,众人又震惊了。

啥,林子初准备玩真的?

而且还准备自己撸袖子上!

这事怕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吧!

就连一旁静坐喝茶的贾诩,也微微皱了皱眉头。他也没想到,一向如自己一般稳健的林朝,居然要亲自去劝降徐荣。

林子初,你到底在想什么?

难不成,你真的甘愿为百姓而亲涉险地!

若真是如此,某倒是有点佩服你了。但此举着实有些愚蠢……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刘备却一口回绝道:“不准。”

就两个字,干脆利落。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谁知道徐荣会不会遵守规矩。刘备可不想自己的左膀右臂有什么损伤,哪怕这个几率很小。

林朝再拜,眼神无比坚定道:“玄德公,朝欲入关,劝降徐荣。”

“某说不准,就是不准!”刘备皱眉道,“子初,你饱读圣贤书,自然该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咱们与董贼视若仇雠。你这一去,等若把自己性命交到了别人手上,某绝对不准你前去冒险!”

林朝笑道:“玄德公,诛杀董贼乃万世之功,如今面前只剩徐荣这一道阻碍而已。朝此去,必为玄德公破除此阻碍。届时,大军便可长驱直入。”

刘备摇头一笑:“子初,你的好意某心领了。某手中有刀,想要这万世之功,自会带领将士们拼杀得来,何须子初亲身涉险?”

见刘备就是不准,林朝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

“玄德公,那朝不入城,只是邀他徐荣出城答话,如何?”

面对林朝退一步的要求,刘备皱眉沉思许久,才开口道:“好吧,若他徐荣肯出城答话,某便准你前往,只是得带足护卫。”

林朝拱手道:“唯!”

话说到这里,旁边的张飞也松了口气。

幸亏这次大哥没说什么‘此行凶险,不如让三弟替你前去’之类的话……

……

散会之后,林朝当即写了一封手书,让太史慈射入对面城中。

当太史慈领命而去的时候,恰好贾诩走了进来。

“文和,你来的正好。”林朝开口道,“某已邀徐荣明日城外相谈,若一切顺利,还要劳烦文和去虎牢关走一趟。”

闻言,贾诩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子初,某有一事不明。”

“文和可是想问,某如何说服徐荣投降?”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非也,某只是不明白,子初你今日为何如此激动,甚至不惜为此改变计划?”

听了这句话,林朝微微一愣,嘴角便露出一丝苦笑。

“某若说自己心系百姓,不知文和可信?”

“信,某当然信。”贾诩笑道,“只是当初你猜出董卓会迁都时,难道没想过百姓会遭兵灾牵连?”

“这……”

听完贾诩这番话,林朝连苦笑都凝固在了嘴角上。

不错,自己一早就知道,董卓会驱赶着百姓跑路长安。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既然当初没早做安排,现在却打着怜惜百姓的名义去以身犯险,在贾诩看来,颇为不智。

说得直白些,这就是又当又立,还有点自我感动的嫌疑,甚至还有些愚蠢。

当然,以贾诩的性格,自然不会说得这么露骨。

林朝沉默了一会,才开口道:“确实,此事的确是某欠考虑了……”

林朝终究不是合格的政治生物,若重来一遍,他也还会这么做,只是会考虑得更加周全些。

……

孟津关内,面对林朝邀约的书信,徐荣沉默许久,最终亲手回了一封信,答应明日出城相见。

他本就非董卓的嫡系人马,所以自董卓入雒以来,纵然徐荣百般退让,还是被西凉出身的骄兵悍将明里暗里多番排挤。

若仅仅如此也就罢了,他徐荣宦海沉浮近二十载,打压排挤早就见过不少。

关键在于前些时日围绕卷县的几场大战,董卓被关东联军打得损兵折将,如今居然要跑路长安了。作为非嫡系人马,又被董卓派来据守孟津关,徐荣自然担心会被董卓当成弃子。

按照如今的形势,雒阳八关最多还能坚守三个月。

届时董卓肯定已经稳坐长安,可自己呢?

关东联军见消灭不了董卓,攻破关隘后,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徐荣不想死,尤其不想背负逆贼的骂名去死!

但如今形势还未明朗,自己家眷又都在董卓手上,他徐荣就算明知前路是深渊,也得一步步走向灭亡。

也罢,且听徐州来使说些什么吧。

……

孟津其实是个很奇怪的地方。

孟津临黄河而建,在黄河以北。而孟津关则在黄河以南,据守着整个孟津渡。所以徐州军与徐荣军之间,被一条大河阻挡着。

而这,也是刘备麾下众谋无计可施的原因。

徐荣不仅据关而守,还据河而守,只要你敢进攻,他随时会半渡而击之。

刘备前几次发动试探性的进攻,就是被徐荣用此法击败,甚至折损了好几千士卒。

徐州士卒皆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一旦溃败,士卒落入黄河中,将再无活命的机会,这也是刘备不敢大举进攻的原因。

翌日,孟津关外。

清晨十分,徐荣换了一身便装,在渡口前肃穆而立,目光望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河水,不知在想些什么。

按照约定,徐荣只带了两百士卒,此时正在他身后侍立。

半晌后,差不多到了约定的时间,河面上慢慢显现一叶扁舟,后面跟着几只小船,缓缓向黄河南岸驶来。

扁舟最前面,林朝一身白衣,负手而立,衣袖在风中摇摆。

旁边的贾诩却不敢如此拉风,一屁股坐在船上,双手死死地拉住小舟的两边。饶是如此,他的目光依旧左视右探,竭力掩饰着内心的慌张。

失策,失策啊!

某就不该跟他林子初一起出来的!

林朝看了他一眼,顿时露出了笑容,开口道:“文和,大丈夫顶天立地,竟如此畏水乎?”

“某出身西凉,不习水性乃是理所当然,有何好笑之处。”

贾诩很光棍的承认了,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手依旧死死抓着船的两侧。

作为凉州武威郡出身的贾诩,他吃过塞北风沙,领略过草原风光,忍受过西凉苦寒,却唯独没体验过这黄河的波涛。

呵,不愧是你贾文和!

身为旱鸭子这种事,居然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扁舟即将行到对岸,当徐荣看见林朝的时候,林朝也正好看到了在渡口等待的徐荣。

林朝望了望天色,便开口冲贾诩笑道:“眼下距离约定时间还有小半个时辰,徐文耀却早已在此等候,足可见他心中亦有顾虑。”

闻言,贾诩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文和,走,且随某去会会这位北地名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