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贾诩钓张济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三百一十五章 贾诩钓张济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董卓麾下排得上号的大将,胡轸一战败在孙坚手下,连性命都赔了进去。

胡轸人头被砍下之后,勃颈处血流如注,喷得孙坚满脸都是,也算是他最后的反击。

再看孙坚,他单手持刀,另一只手抓着胡轸的人头,虽满身鲜血,但眼中杀意却未减分毫。冷厉的目光所指之处,正是刚才给了他一记神助攻的吕布。

他当然知道面前的军队与胡轸同属董卓麾下,他刚才见到吕布搭弓射箭,一度以为是射向自己,甚至都做好了闪躲的准备……

只是结果嘛……孙坚表示不是很能理解。

不过无所谓了……

只要知道对方是敌军,那就够了。

胡轸已死,眼下己方士卒士气正旺,正好将眼前这支军队也一网打尽。

见孙坚冷冷注视着自己,吕布冷笑一声,再次搭弓射箭。

这一箭,却是真的射向了孙坚。

不过孙坚早有准备,纵然是吕布亲手射出的这一箭,也未能伤到他分毫,反而被他一刀挡住。

箭矢射到古锭刀上,发出一声巨响。

这一箭未能奏效,也在吕布意料之中,所以他丝毫不恼,只是一挥手中方天画戟,大呼道:“将士们,随某冲上去,斩杀贼首!”

话音落下时,吕布麾下的并州军爆发出一阵呐喊声,跟在吕布身后冲了过来。

“来得好!”

孙坚虽单枪匹马,却凛然不惧。

因为随着胡轸的阵亡,他麾下的士卒已成溃败之势,而孙坚麾下的将士却士气正旺,且已冲杀了过来。

这种情况下,就算吕布的并州军都是精锐,也不可能打赢这一仗。

或者说从胡轸被孙坚斩杀的那一刻起,这一战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吕布身为军中宿将,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即便如此,本可从容撤退的他,还是率军冲了上来。

究其原因,自然是做戏做全套,回去也好向董卓有个交代。

再者,孙坚眼下是单人匹马,也不是没有将其斩杀的机会,反正试试也没什么损失。

下一刻,吕布动了!

方天画戟在他手中舞得虎虎生风,胯下战马奔腾如闪电一般。

既然存了斩杀孙坚的心思,吕布甫一出手,便用了全力。

“孙文台,纳命来!”

相比于吕布这般声势浩大的进攻姿态,孙坚则更加沉着冷静,虽面色不变,但一对虎目中满是兴奋的战意,犹如扑向猎物之前,在进行最后准备的猛虎一般。

直到吕布快冲到面前时,孙坚终于动了。

长枪在追击胡轸的时候早已丢弃,眼下孙坚手中只剩下了古锭刀。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惧。

江东猛虎,一生不弱于人!

古锭刀劈砍之间,正好迎上了吕布的方天画戟。

两人刚一交手,都是面色微微一变。

孙坚的实力,完全超出了吕布的预料。

而吕布的实力,则是孙坚生平所见最强之人!

此人之勇武,怕是只有刘玄德二弟关云长可比!

孙坚心中想道。

不过想击败某,也没那么容易。

两人你来我往之间,已交手有四五十会合。孙坚虽落入下风,却不露败相。

后方,孙策与华雄的战斗,此时也分出了胜负。

本来面对华雄的进攻,孙策只是堪堪能抵挡得住。不过随着孙坚军胜势渐大,华雄心中产生有了畏惧,打起来自然束手束脚。

而这时候,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一起冲了上来,陪着孙策对华雄来了顿正义的群殴。

于是,华雄悲剧了。

最终孙策一枪将华雄刺落马下,又反手一刀斩下了华雄的头颅。

结束了战斗的孙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见到孙坚正在苦战吕布,急忙又带人冲了过去。

当然,吕布这边也不是没有帮手,成廉、魏续、郝萌等人也冲了上来。但他们的武力,显然不如程普等人,虽暂时抵挡住了,却处于下风。

孙策找了个空档,冲进战团内,与孙坚联手共战吕布。

虽说吕布乃孙坚生平仅见之强敌,眼见自己儿子冲了上来,孙坚并没有像别人家的父亲一样,因担心儿子安危而呼喊孙策退开,反而是大笑两声。

“我儿英勇可嘉,今日你我父子合力,定要斩杀此人!”

有道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见自己长子胆略过人,孙坚很是高兴,甚至有种后继有人的欣慰之感。

得到父亲肯定后,孙策犹如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般,大吼道:“父亲威名盖世,儿又岂敢堕了父亲威风!”

父子两人说话间,手上也不含糊,一人持刀,一人持枪,直往吕布身上招呼。

吕布本就略胜孙坚,眼下又有孙策加入了战团,顷刻间竟落入了下风。

看来今天是杀不了孙坚了……不过好在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眼下也不宜多做纠缠。

吕布心中叹息一声,猛然爆发出浑身气力,方天画戟挥舞间,将孙氏父子逼退。

“撤!”

喊完之后,吕布调拨马头,转身而退。

“贼子休走!”

孙策打得正过瘾,哪肯容吕布撤退,大呼一声就要追上去,却被孙坚伸手拦住。

看着自己儿子,孙坚认真教导道:“此战我军虽大获全胜,但将士们也大都疲惫不堪,正是休整奖励之时,眼下不宜再追。”

“父亲,儿明白了!”

闻言,孙策沉声应道。

孙坚点了点头,满是鲜血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容,甚至拍了拍孙策的肩膀。

“用兵之道,存乎一心。兵法云: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你以后要多多体悟琢磨,如此方可百战不殆。”

孙策再度躬身低头:“父亲,儿明白了。”

“走吧,且去清点此次战果!”

“唯!”

说到这里,孙策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

胡轸战败阵亡的消息,很快传回了荥阳,引起了军中一片哗然。

对于此事,西凉诸将都表示了极大的震惊。

这其中,就包括了当初只率五千人击败孙坚,后荣升校尉,又被董先生调任在身边培养的张绣。

胡将军也是军中宿将,自从跟随董相以来,十多年间,历经大大小小数十战。虽说也小败过几次,但怎么也不至于像这次一样,连性命都丢了吧!

张绣对此感到疑惑不解,因为在他的认知中,孙坚名声虽大,但也不怎么厉害啊!

不然自己怎么可能只带五千人,就把他打得仓皇败逃。

难道说……不是孙坚太弱,而是自己太强了!

嘶!

我张伯渊难道是不世之将才!

张绣脑中一旦浮现了这个想法,便再也挥之不去,又经过了一番浮想联翩后,他终于接受了自己其实很强的事实。

当然,他把这个令人惊喜的想法分享给叔父张济时……

期待中的夸奖并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张济的一顿暴打!

“长本事了是吧!居然对某说孙文台弱……如此狂妄自大,迟早死在别人手上!”

张济挥舞着马鞭,追着张绣满军营乱跑。

张绣虽然天然呆,但并不傻,相反大多数时候,他都非常机智。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后,并且看到叔父脸色不对的时候,立刻开始了自己的逃跑之路。

张济挥舞着马鞭追了半晌,却终究不如张绣轻巧灵便,不仅没能打到张绣,反而把自己累得够呛,索性将马鞭一扔,坐在地上喘息着。

“逆子……你给某……过来……”

张济一边喘息,一边指着张绣开口道。

张绣看了看被扔在一旁的马鞭,这才笑嘻嘻地走了过去,将张济扶了起来。

叔侄二人一路又走回了营帐。

入营后,张济又开口说道:“伯渊,你以为胡将军何以会阵亡?”

这次再开口,张济没有暴怒,反而面色平静,只是目光中带着一丝不安。

伯渊若一直这般志得意满,迟早在战场上送了性命。

张绣父亲早亡,张济又膝下无子,所以对这个侄子,他一直当做亲儿子看待,万不肯坐看他自取灭亡。

“这……”

面对张济的问题,张绣支吾了半天,却没能答上来。

在董卓麾下诸将中,胡轸的地位足以排进前五。若说他是酒囊饭袋,岂不是说董卓识人不明。而且胡轸又非董卓亲族,能有如今的地位,全靠自己一战又一战打出来的。

可即便如此,胡轸却死在了孙坚的手上,这岂不是说孙坚更强。

但是更强的孙坚,却败在了自己手下……

如此看来,某确实很强。

嗯,一定是这样的。

张济只看了一眼,马上就知道自己这个侄子在想些什么,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怒斥道:“愚蠢,糊涂!”

“叔父息怒,息怒!”

张绣赶忙拱手低头道。

一般来说,但凡张济生气时,张绣立刻会化身为乖宝宝。

前提是,张济没有拿起马鞭准备动手的情况下。

张济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继续开口斥责道:“伯渊,那孙文台号称江东猛虎,这些年南征北战,几无败绩,连董相都视为劲敌,又岂是好相与的!

你前几日不过侥幸得胜而已,且不可骄纵自大,不然死期不远矣。”

见叔父说得这么严重,张绣吓了一跳,急忙道:“叔父,不至于如此吧!某与那孙文台也交过手,也就……”

“放肆!”

张绣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济打断。

“若他孙文台不堪一击,胡将军身为久经沙场之宿将,为何会落败身亡!还有那吕奉先,他可是并州第一勇将,还不是损兵折将,侥幸逃得一条性命,仓皇归来。”

“这……”

听张济说到这里,张绣总算是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前几日,不过侥幸得胜而已。

张绣皱眉问道:“叔父,孙文台如此强横,我军之中可有能与之媲美之人?”

“自然是有的。”张济点了点头道,“先锋徐文耀将军,足可与孙文台一战。虽胜算不高,却也不至于惨败。”

“那董相何不使徐将军出战,反而令胡将军令去迎战?”张绣又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张济没有回答,只是摇头苦笑。

自己这个侄儿英勇是用的,也能领兵出战,只是对于权谋一道,恐怕终其一生也无法玩得明白。

如此之人,终究只适合做一柄尖刀,若所忠之人非仁主,日后免不了落得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可董相国是仁主吗?

显然不是。

所以张济不免为侄子的未来而感到担忧。

想着,张济再次开口问道:“伯渊,你可知道,为何董相升你为校尉,并且留在身边听用?”

闻言,张绣茫然地摇了摇头。

这种事他哪知道啊!

向来是上司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见此,张济已经丧失了与侄儿沟通的**。

如此单纯之人,对他说得多了,反而是害他。

张济用前所未有认真的语气说道:“你既不明白,那叔父就来告诉你。此战无论胜败,回归雒阳之后,相国都会调你去掌管禁卫,与董侍中做个副将。”

张济说的董侍中,指的是董卓的侄子董璜,现任侍中,负责掌管宫中禁卫。

“切记,到时董相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董侍中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少看,别问,给某当个聋子,当个哑巴,只管执行命令就是,你可明白?”

闻言,张绣大惑不解,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叔父用这种语气向自己训话。

于是张绣也不敢多问,只是赶紧拱手应道:

“侄儿明白了!”

“不,你不明白!”张济摇摇头道,“不过要想活得长,活得安稳,有些事情,你还是不明白为好。”

张济正摇头叹息,叮嘱张绣要谨言慎行的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传令兵。

此人对张济一抱拳,开口道:“将军,方才营外发现一封书信,是给将军您的。”

“给某的书信?”

张济皱了皱眉头,一伸手,传令兵马上将书信递了过来。

打开后,里面只有一句话。

武威故人欲相见,请兄营外十里相见。

看到这句话后,张济更加疑惑了。

再往下,看到落款的时候,张济顿时瞪大了眼睛。

“居然是文和先生!”

张济惊呼道。

------题外话------

章节名写错了……回头改一下……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