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日之民国兵王 > 第136章 吹牛被解职

抗日之民国兵王 第136章 吹牛被解职

作者:九尾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加更求票

王峰被顾铭从房间推出来,看着爸妈那一脸的苦涩,不禁笑着说道:“爸、妈,顾小姐是上海滩大亨顾竹轩顾四爷的千斤,别看她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可一点都不娇贵。”

“对,没错,是不娇贵,比乡下村姑还粗鲁野蛮。”

“爸,顾铭被搞成这个样子,都是我的错,是我叫她一直跟在身边,处处配合我,不过她可乖了,我说叫她干啥她就干啥,绝不会......。”

“峰儿,我们是书香门第,你又是将门之后,怎么能干出这等有伤大雅的事来?难道你带她到这里,就为了叫这位大小姐满足你的......。”

“爸、爸爸,您真是我的好爸爸,我是什么样的人,您和我妈不知道吗?现在日军侵我国土,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上海正在展开淞沪抗战,我作为一名军人,怎么会干出这种狗血之事?我们是生死战友,是与敌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才活下来的兄弟,您、您都想哪去了。”

“老王,你这么说我儿子我很有想法,对任何事都要注重调查,单纯凭表象就给峰儿下这种不卫生的定义,我看你是欠缺对事物的分析,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与这位顾小姐的粗鲁有什么两样?”

文人说话就是不一样,逻辑性极强,在分析推理问题时,举例说明,把对一个人的不满通过举例灌输给另外的人,学者就是学者,不服行吗?

就在王峰一家三口在门口大论其道时,房门打开,走出一位娇艳妩媚,穿着得体,面带文雅的美人,看着王峰父母深深的鞠了一躬,抱歉的说道:

“叔叔阿姨,实在对不起,因为王峰救过我三次命,这次被带到南京接受审查,他一去好几个小时。我被审查完一直关在房间,没有王峰一点消息,我着急烦躁的实在控制不住,以打砸物件来威胁他们,告诉我王峰到底在哪。

可他们就是不告诉我,还威胁我,要是再闹,就把我和王峰一样拉出去枪毙,我听到这话,以为他们已经枪毙了王峰,死的心思都有,可我不甘心,一定要等到准确的消息。

我等到了,等到王峰突然出现在我的房间门口,当我看到王峰终于活着回来了,我激动、我疯狂,我忘乎所以的把一切都可以抛掷脑外,就想好好看看王峰。

叔叔阿姨,我在最疯狂的时候说出最不礼貌的话,是我的人格缺失,是我的修养淡化,是我为了追求心爱的人豁出一切,是一个敢爱敢恨敢跟着一起同生共死的人,什么都可以放下,这就是我最粗野的表白。

家庭、身份,修养、连同那些虚伪的遮丑布,都统统的见鬼,我就要对我所爱的人,用生命去爱的轰轰烈烈。这就是真实的顾家大小姐顾铭,也是一位抗日士兵的真爱。”

顾铭口气和缓,虽然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但她把口气、节奏,以及抑扬顿挫把控的恰到好处。

既表述了自己对爱的追求,又直面描绘出自己为什么见到王峰会那么激动、粗野和疯狂,而那些在文人嘴里的虚伪,在她刚才的演义中,已经成为垃圾,被她丢在了臭水沟里。

“叔叔阿姨,每当我和王锋认为我们到了最后生死关头,而又看不到一点生的希望,我和您们的儿子王峰,就会互相鼓励,他答应带我到新的世界婚礼殿堂,我随他在阴间做他新娘。

就在我们乘坐霍克-2运输机油料耗尽,就要坠毁的前一刻,我们两个被固定在飞机座椅上,在跟随一起飞行的兄弟祝福下,举行了一次即将踏入另一个世界的婚礼,以生命作证,我们相爱是真诚的。

我们活了下来,一切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誓言,随着马上就要走上新的战场,我们抛弃了,但深深地扎在我们的心里,谁都不会再提这件事,因为国家需要、民族需要、民众需要。

像我们这种为抗战敢于献身的人,美好留给未来,鲜血和生命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绽放出刺眼的血花,这种鲜艳的血花,就是收割敌人头颅的前奏。”

“好,顾小姐这番温文尔雅,但却给人一种吹响进攻号角的肺腑之言,说的流畅,就像血与生命在讴歌,唤醒那些还在麻木的灵魂,拿起枪勇敢的杀向战场。”

虞凤敏十分赞赏的走前一步,紧紧拉着顾铭由于激动颤抖的手,爱抚的说道:

“孩子,你受苦了,叔叔阿姨误会了你,我知道,你是在用生命和我的峰儿在战场上与日军浴血奋战,你这种温柔中爆发出来的粗鲁、狂野,是对敌人的宣战,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叔叔阿姨,顾铭刚才吓着您二老,我再次向您们道歉。”

“好啦、小个子兵,马上准备跟我出发。”王峰对已经站在不远的罗刚、冯志远、董震喊道:“马上集合,向我们的父母敬礼——。”

王峰立正转身,面对父母敬了一个非常标准的现代军礼,然后再次转身喊道:“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火车站,出发。”

此时站在不远偷偷注视着王峰的苏曼雅,流着眼泪一直看着王峰带着四名特战队员离开,这才走出来,冲下楼跑到大门口,可王峰他们已经乘车离开,失去了踪影。

国府军委会三人成员蒋总裁、参谋总长朱培德、军政部长何应钦针对淞沪抗战,如何击败日军不断向上海增兵的行动方案,进行高级别部署。

朱总长说道:“总裁,日前我军已向京沪杭连续增兵,现在已达到七万之众,应对日军不足三万,应该没有问题。”

“益之兄,淞沪抗战事出突然,仅第十九路军蒋光鼎部三万多人,张治中第五军一万余人,计五万有余,其余则为保安团、警察队、税警团,一万余人,这些临时纠集在一起的部队参与淞沪抗战,将一击即溃。所谓七万之众真正能扛枪御敌不足四万,与接近三万武器装备充足,作战能力以一敌十之日军作战,恐怕......。”

“敬之兄,淞沪抗战来之民众和政府部队之抗战,七万之众兵员虽然不多,但其背后有强大后援,岂能惧怕日军之嚣张,而不敢应战?”

“益之兄误会,我戎马战场几多年,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我的本意是日军抢占我东北为基地,不断向我大片国土渗透,日政府又不断从国内增兵,上海已成为东北之后的最大战场,如若我们不能集优势之兵力向京沪杭增援,恐在日军大批增兵之下,我方军力拮据而不抵。”

何应钦所说不无道理,这位比朱培德小两岁的军中大佬,早年留学日本,第一次就读于日陆军军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毅然回国参加沪军。

虽然几经与各地军阀厮杀,二次革命终归还是失败。

他又返回日陆军士官学校,其中对所授课程颇为用心,也结识了几位日籍同学。

1916年回国,被聘为贵州讲武学校校长,就任黔军参谋长。1924年应同学和幕僚邀请来到广州,被任命为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并且兼任最有战斗力的第一团团长。

后又升为旅长、师长、军长,北伐结束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主席,陆海空总参谋长,现在任军政部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