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五日封嫔半月封妃,独享无上恩宠 > 第801章 大公主被封为和硕纯禧公主被赐婚科尔沁台吉

转眼间,正月过去,来到了二月。

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冬雪彻底消融,大地再次焕发了生机。

这一日,俪珠午睡过后正准备去瞧一瞧塔娜。

小金子来报,说是恭亲王福晋来了。

俪珠挑眉:“她一个人过来的?”

小金子回禀:“不错,恭亲王福晋专门求见娘娘,因为不好打扰娘娘午睡,所以就让她在外面等了快小一个时辰了。”

俪珠披上衣服:“她在哪儿等着?花厅还是暖阁?”

小金子道:“在西暖阁等着。”

俪珠坐在了梳妆台前:“去告诉她,本宫这就过去。”

小金子领命而去:“遵命。”

俪珠稍作梳洗,便来到了西暖阁。

恭亲王附近立刻躬身行礼:“参见皇嫂,皇嫂万福金安。”

俪珠抬手虚扶:“免礼。”

恭亲王福晋重新坐下:“谢皇嫂。”

俪珠单刀直入:“五弟妹,此来所为何事?”

恭亲王福晋也不磨叽:“臣妇这一次过来,主要是因为王爷想着大公主的年纪大了,有些事不能再拖了,想请皇嫂张罗一番,早日给大公主挑一个好的人家。”

大公主是恭亲王常宁的亲生女儿,当时康熙因为夭折的孩子太多,所以把大公主过继了过来。

但是恭亲王常宁依旧是大公主的亲生阿玛。

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

俪珠颔首:“大公主如今年过二十,虽说咱们皇室的女儿比民间的女儿要尊贵,可以多留一段时间,但也确实是该张罗她的终身大事了。”

恭亲王福晋大喜过望:“多谢皇嫂理解,王爷早就想说这个事儿了,只是太皇太后的孝期刚过,而孝懿皇后的孝期还未过,而且大公主又是被过继了出去的,玉牒上的阿玛是皇上。王爷虽然有心为这个女儿操持,却也没有理由,如今有了皇嫂这句话,王爷和臣妇也能放心了。”

之后俪珠留恭亲王福晋用了一顿饭,等到晚上康熙过来,俪珠专门提起了此事。

康熙感慨万千:“一晃眼竟然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日见到大丫头的时候,她还在襁褓之中,只是小小的一个,就和咱们的塔娜一样,如今都快要嫁人了。朕也快到不惑之年了,真是岁月匆匆不饶人啊!”

俪珠劝道:“大公主的年纪实在不小了,再拖下去虽然不怕找不到合适的姻缘,但也没必要一直拖下去,如今虽是孝懿皇后的孝期,但是想来孝懿皇后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大公主因为她而错过了好的婚事。”

康熙对此十分赞同:“你说得有理,只是这额驸的人选还是得好生挑选一番。”

俪珠又问:“按照规矩,公主是要抚蒙的,三郎是否要为大公主破例?”

康熙早有打算:“不必破例了,不过纵然是抚蒙,也不能让她去那种偏远之地,最好是在科尔沁之中给她挑个青年才俊,如此一来,既合了抚蒙的规矩,又不至于让她婚后的日子太过艰难。”

俪珠闻言也很是赞同:“科尔沁是个好地方,水草丰茂,富贵至极,而且和大清联系最为紧密,大公主嫁过去一定不会受苦。”

历史上的大公主也确实嫁到了科尔沁,而且一直活到了乾隆年间,活了七十多岁,和丈夫一生美满,生活顺遂。

清朝的公主平均年龄是很低的,因为清朝的公主出嫁之后,大部分的日子过得都不好,和她们没有出嫁之前的日子一对比,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之下,最终的结局基本上都是郁郁而终。

大公主能活到七十多岁,可见大公主出嫁之后的日子十分快活。

康熙问道:“按照规矩,蒙古各部每年都会将适龄的青年才俊的名单报上来,方便皇室赐婚,今年的你瞧见了吗?”

俪珠摇头:“前两日小金子送过来了一份,我还没仔细瞧呢!你莫不是有了人选?”

康熙确实有了人选:“蒙古各部之中,身份足够的青年才俊确实不少,但如果仅仅限制在科尔沁部的话,今年也只有三个人选,分别是纳尔多、班第和古何勒。这三个人都是科尔沁王公的后裔,被封为了台吉,在草原上各有封地,而且年纪都在三十岁以下。”

这时,夏果将那份名单送了过来。

俪珠拿过来仔细一瞧,上面清晰的记载了康熙说的这三个候选人员的详细情况。

“这个纳尔多肯定是不能要的,他今年都二十九了,而且之前娶过一任妻子,如今不是大清入关之前了,堂堂公主怎能去做旁人的续弦?”

俪珠细细对比了一番:“剩下的这个班第,论起来他是太后的侄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这个古何勒,与班第的爵位差不多,但是与当代科尔沁几名亲王的血缘要比班第更远一些。”

康熙也是这么想的:“那就只有班第合适了。”

俪珠颔首:“既然如此,那就找个好机会直接下旨赐婚,而后正式册封大公主。”

康熙点了点头,敲定了此事。

俪珠又提议道:“大公主的生母晋氏,只是恭亲王的庶福晋,没上玉牒,按理是不能轻易入宫的,不过大公主终究是她的亲生女儿,马上大公主就要出嫁了,说不定这一辈子她们都无法再相见,不如让晋氏入宫陪伴大公主一段日子,这样大公主哪怕是嫁去了科尔沁部,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遗憾。”

康熙对于晋氏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对于大公主也不是完全没有父女之情:“母女团聚本是人伦之本,当年朕的儿女多翻夭折。所以才把五弟的女儿抱了进宫,是想让他给朕带来福气,这个孩子也确实很争气,自从她入宫之后,朕的儿女一个接一个的出生,可惜一个亲王只能有一个嫡福晋两个侧福晋,五弟的嫡福晋和侧福晋都满员了,晋氏只能当一个庶福晋。”

亲王只能有两个侧福晋的规矩从顺治初年一直延续到了乾隆年间。

直到乾隆下旨,改了这个规矩,从此之后亲王就可以拥有四个侧福晋了,甚至是更多的侧福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