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五日封嫔半月封妃,独享无上恩宠 > 第686章 康熙以俪珠的名义普免天下钱粮

俪珠特意从自己的小金库之中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跟着国库的五百两银子一起送到了灾区,用于赈济灾民。

其余的嫔妃有模学样,或多或少也都捐了一些银子。

俪珠知道有些低位嫔妃家世很低,但是因为她已经先捐赠了几十万的银子,其余的嫔妃不得不接连跟上,所以她虽然收了那些嫔妃的银子,又把这些银子送到了灾区,但是她却从自己的小金库里面拿出了一部分补贴给那些手头比较紧张的嫔妃。

这一举动,更是为她赢得了大量的人心。

可谁知不过短短三日,朝中的风向就有了变化。

以索额图一系的大臣为首,联合了钮祜禄氏的大臣,还有许多看不惯俪珠的宗室大臣一同上奏,他们竟然说是因为康熙赐予了俪珠皇后朝服和中宫笺表才使得上天震怒,从而黄河决堤,引发了百年难遇的洪灾。

俪珠对此十分愤怒,因为她记得历史上即使是她没穿越过来,康熙二十七年也会发生洪灾,所以黄河决堤之事跟她毫无关系。

这群人只不过是想借此给她泼脏水,打压异己而已。

毕竟古人是真的在乎这些迷信的说法,而且康熙身为真龙天子,因为从小受到身边众人的影响,他本人也有一些迷信。

更重要的是,即使康熙不迷信,但是在古人的眼里,老天爷降下灾难,这都是因为君王的失德。

十来年前,京师发生地震,康熙甚至为此专门下了罪己诏。

因此,这一回为了江山社稷,还有康熙的威名,按照常理来说,康熙其实可以顺势把罪名扣在俪珠身上,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到他这位真龙天子了。

但很显然,他们都低估了康熙对俪珠的感情。

俪珠遇到事情已经习惯性的求助康熙:“三郎,现在该怎么办?”

康熙将俪珠揽入怀中:“一切都有朕在,珠珠不必忧心。”

俪珠绞尽脑汁,终于想起了一种前世的对治水有用处的产物:“三郎,我在古书上发现一种奇物,名唤水泥,以此物铸成的大坝十分坚固,虽然堵不如疏,但是终究能够缓解一番黄河来日的水患,毕竟黄河沿岸最是容易形成洪水。”

康熙震惊莫名:“世间竟有如此奇物?那本古书何在?”

“这是我小时候看到的,现在早已经找不到了,但我觉得水泥一定是可行的!只是具体效果如何我也不敢断言,而且古书之上只记载了寥寥几句,我唯独知晓需要用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石作为原料进行制作。”

俪珠随口搪塞:“具体的步骤,我也已经忘记了,不过我想只要找到足够多的匠人进行反复实验,必定可以成功制作出水泥。”

康熙大喜:“若是爱妻真能制作出如此神物,必然可以直接堵住那些大臣的嘴。”

他已经决定要派人进行实验,一旦有了成效,就把功劳安在俪珠头上。

之后康熙连续处置了几名跳得特别欢的大臣,朝堂之上污蔑俪珠的声音才小了一些。

但是因为有心人的推波助澜,此事已经传遍了天下。

天下的百姓是没有那么多功夫去分辨事实的真相,有不少人甚至都相信了是因为康熙过于宠爱俪珠,赐予了黎珠皇后的待遇和中宫笺表才使得黄河决堤。

尤其是灾区的百姓,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发泄的渠道,对于俪珠的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幸好俪珠在深宫之中听不到旁人对她的诋毁,而且她心胸宽广,不在意这些虚名,不然她非得气死不可。

僖妃特意为她打抱不平:“你明明捐了那么多银子,也是你建议皇上开了国库赈灾,结果就是因为索额图的阴谋,使得你不止没有讨到好处,反而收获了无数骂名,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你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憋屈。”

俪珠捻起一颗冰镇过的紫莹莹的葡萄,姿态十分从容:“又没有谁敢跑到我面前来对我说三道四,不过是背后诋毁几句而已,有什么憋屈的?”

僖妃见到俪珠不受影响,便也放心了:“也是,索额图不就是对付不了你,所以才用这种阴招吗?其实你若是真的想通了,不在乎虚名,他也拿你无可奈何。”

“他靠着太子,以为自己可以在朝堂之上搅弄风云。”

俪珠冷笑三声:“实际上,在万岁眼中,他已经是个死人了。”

僖妃的心思十分敏感,瞬间听出了话外之音:“皇上已经有了易储之心?”

俪珠不做隐瞒:“万岁早就有了易储之心,只不过易储不是小事,而且为了朝堂的平衡,所以才推出了大阿哥与太子争锋相对,又有兰明珠与索额图纠缠不休,这一切都在万岁的掌控之内。”

僖妃闻言大喜过望。

她怨恨所有赫舍里家族的人,包括太子。

能看到太子和赫舍里家族倒霉,简直让她比吃了蜜糖还要欢喜。

忽然,俪珠身边的几名大太监一齐冲了进来:“主子娘娘,大喜呀!大喜呀!”

俪珠挑眉:“喜从何来?”

小银子抢先开口:“刚才皇上已经下旨,用给娘娘祈福的名义普免天下钱粮!”

俪珠觉得这个词很熟悉,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僖妃十分疑惑:“普免天下钱粮?”

小铁子一向沉稳,但也忍不住喜形于色:“所谓的普免天下钱粮乃是皇上新推出的仁政,类似于大赦天下!但是与大赦天下不同的是,大赦天下只会惠及部分人,但是普免天下钱粮却会惠及所有人,因为普免天下钱粮之后,普通的天下百姓除过杂税以外,便不必在向朝廷交税了!”

不过普免天下钱粮只限一年而已。

第二年过后,还是要交税的。

但这在古代也已经是极大的仁政了,因为免去一年的主要税收,老百姓就可以积累一下很多粮食和银子,算是多了一项资产。

应对各种天灾人祸也有了底气。

历史上的康熙曾经多次普免天下钱粮,这也是后世称他为仁君的一项重要证据。

俪珠瞬间反应过来,没想到康熙的第一次普免天下钱粮,竟然是以她的名义进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