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五日封嫔半月封妃,独享无上恩宠 > 第574章 才思敏捷悟性过人的六阿哥

甚至到了乾隆时代,还出现了一位活着的时候一辈子都没能得到爵位的成年皇子。

也就是清朝历史上最惨的嫡出皇子——永璂。

虽然这和他的生母乾隆继后那拉氏断发有关,但也侧面说明了清朝爵位的珍贵性。

“皇贵妃娘娘凤恩浩荡!臣妾感激不尽!”

良贵人躬身下拜:“臣妾在惠嫔身边原本就要受她搓磨,丝毫好处都无,如今臣妾只当是黎明之前的一点黑暗而已,臣妾绝不敢有负皇贵妃娘娘。”

“你是个聪明人,本宫最喜欢聪明人,记得要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臣妾遵旨。”

而后俪珠又嘱咐了良贵人几句,就让良贵人悄悄的离开了。

她和良贵人的会面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不然良贵人这颗棋子就半废了。

不过她现在的势力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她早就安排好人把守在关键的要道,所以不可能有人看到她和良贵人密谋。

而只要良贵人出了这片花园的范围,谁又知道良贵人人和她碰过面?

等俪珠回到清溪书屋,康熙迎了上来:“跑到哪去了?你身上好香啊!”

俪珠温然含笑:“我去看了你给我种的那片花园,去摘了一些鲜花回来练练插花。”

“怪不得。”

康熙颔首:“你如今是皇贵妃了,这皇贵妃号称副后,也该担负起一部分母仪天下的职责,从此之后,不止初一十五嫔妃要来给你请安,逢五逢十的日子嫔妃也要来给你请安,这是从前表妹的例子。”

“这也太烦了。”

俪珠撅着嘴:“我实在不想起来那么早。”

“原本朕还想让她们每天都给你请安的,但就是想着你这惫懒的性子,所以才改成了跟表妹当年一样的频率。”

康熙笑着解释道:“如果要是比不上表妹五天请一次安的规矩,人家不会觉得你是懒得让人来请安,只会觉得你的待遇不如表妹,难免生出轻视之心。”

俪珠想了想,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她只能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来吧,让她们五天来给我请一次安,只是时辰却不能按照原先的惯例了。”

康熙自无不可:“这自然由你。”

“那就让她们巳时过来请安,那个时候已经吃完早饭了,又不到午睡的点儿,叫她们过来请过安后,刚好我可以午睡,她们也可以回去午睡,这不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吗?”

“本身宫里请安的时辰就是不定的,早晨来请也行,下午来请也行,你这个法子倒是极好。”

……

俪珠很快派人将命令传了出去,大多数嫔妃对此都是不怎么在意的。

反正没有俪珠,她们之前也要给珍淳皇贵妃请安,而且那个时候更早,如今能晚些反而还好了一点。

不过也有一些嫔妃心中不满,觉得变了时辰会影响她们好不容易养成的惯例,但是这些话也顶多就在背后说一说,没有谁胆敢借机生事。

毕竟俪珠掌管六宫这些日子以来威严日重,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谁都不敢随便舞到俪珠面前来。

不然那些遭到贬斥,挨过巴掌的嫔妃就是她们最好的例子。

转眼来到了五月初九,天气一日热过一日,如今已经进入了最热的时候。

俪珠一边翻阅账本,一边问道:“畅春园里有多少奴才?”

秋果答道:“畅春园的奴才比宫里少了些,但也有五六千人,毕竟如今皇上和诸位主子都住在这里,光是贴身伺候的奴才都有上千人,更别说七司三院跟着一起过来的奴才了。”

俪珠随口道:“既如此,传本宫懿旨,从明日开始,每人赏赐一碗绿豆汤,供应三个月,银子本宫来出。”

夏果急了:“娘娘,算上原料、柴火和人工,一碗绿豆汤十文钱,一两银子可以做一百碗,畅春园里面有五六千的奴才,每天要花费五六十两银子,一个月是一千五百多两银子,三个月就是四五千两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俪珠不以为意:“虽然不少,但也不多,本宫随便一件衣裳也该值个几百上千两银子吧?至于那件缂丝凤袍,更是万金难求,几千两银子而已,能够让畅春园之中的奴才每日都喝上一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倒是颇为划算。”

秋果疑惑不解:“娘娘怎么突然想起此事了?”

俪珠如实相告:“从前本宫在紫禁城里面多次施恩,你们也看到效果了,紫禁城里的奴才有哪一个不服本宫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如今来了畅春园,本宫也不能改了策略,底下的奴才日子最是困苦,只要些许善意就可以令他们归心,届时本宫才能更好地大展拳脚。”

秋花连声赞叹:“娘娘高瞻远瞩,奴婢钦佩不已。”

另外两个贴身宫女也无话可说了。

俪珠又吩咐道:“对了,膳房那边不敢吃本宫的回扣,但也不能叫他们一点好处都不得,熬制绿豆汤期间,每个月给膳房的总管赏赐一百两银子。”

这些银子自然不是全给膳房总管的,他吃了大头,还得分出来些许给底下的厨子差役。

虽然不多,但到底是个甜头。

秋果一一应下:“奴婢遵旨。”

下午,僖妃过来了。

闲聊期间,突然提起了六阿哥:“这六阿哥真是一个天纵奇才!昨日皇上布置了一道考题,让一众阿哥以畅春园为题,写一首诗,结果你猜怎么样?六阿哥小小年纪,居然在一众阿哥之中拔得了魁首。”

俪珠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大阿哥和太子也才十多岁,剩余的阿哥也就七八岁,六阿哥今年不过六岁,能写出什么好诗?”

“我给你瞧瞧你就知道了。”

僖妃从袖中取出了一张纸,递给俪珠。

俪珠接过来,低声念道:“檐下重叠障,琉璃绕红墙。青山莺欲飞,碧池鲤惊忙。四海皆乐道,升平日日长。无需附纸言,圣名多传唱。”

很快,她就将纸放下:“十分寻常。”

僖妃提醒道:“可是六阿哥今年只有六岁,这样的水准已经属于天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