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五日封嫔半月封妃,独享无上恩宠 > 第440章 众人都来烧景阳宫这个热灶

实际上就不好说了。

反正清朝的公主,长寿的很少。

这中间的弯弯绕绕,三天都说不完。

大公主也知道这个,但在这么大喜的日子,面对俪珠的祝福,她只能含笑领受:“儿臣多谢俪宸额娘吉言,但愿儿臣将来也能如俪宸额娘一般得遇良人,幸福一世。”

俪珠颔首,又看向三公主:“万岁跟本宫提起过,你的身子骨很是娇弱,今日怎么穿得这么少就出来了?”

三公主身穿一件鹅黄袍子,外罩粉色雪貂坎肩,今年也已经十一岁了,只是身材很是纤瘦,看着不太康健。

她有些受宠若惊:“多谢俪宸额娘关心,儿臣这一身衣裳是额娘给儿臣挑的,里面是丝绸的,外面是貂皮的,看着轻薄,但却非常保暖,儿臣一点不觉得冷。”

“这样便好。”

俪珠并不与三公主多言,而是抬眸望向了最后一个小丫头:“四公主,你额娘最近过得如何?”

四公主声音清脆:“儿臣的额娘近来过得很好,多谢俪宸额娘记挂,儿臣代额娘谢过俪宸额娘。”

她是郭络罗贵人的女儿,今年只有六岁,身上同样穿着一件红色旗服,头上却只戴了几枚青蓝色的点翠华胜和几朵金色的绒花。

俪珠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

这可是将来的海蚌公主,漠北的无冕之王。

清朝数百年的历史之中,和亲的公主无数,却唯有她的权势最大,地位最稳,功劳最高,胜过了许多亲王贝勒。

而且因为历史上郭络罗贵人的位分不高,又不受宠,给不了海蚌公主多少帮扶。

海蚌公主在漠北取得的成就,完全靠得是她自个儿的本事。

“你们来给本宫拜年,本宫很开心,本宫特意准备了几件礼物,你们带回去慢慢赏玩。”

俪珠一拍手,立刻就有六名小宫女端着六个盒子出现在六名皇嗣面前。

他们打开盒子之后,发现里面居然全都是六枚造型相似的紫色翡翠玉笔。

俪珠知道过年会有阿哥公主来给她拜年,所以她其实一共准备了十五支翡翠玉笔。

但却只有六个人过来,所以她今年也只送出了六枚翡翠玉笔。

剩下的也不会浪费,完全可以直接赏赐给李家之人。

众皇嗣齐声谢恩:“多谢俪宸额娘赏赐,儿臣等人十分喜欢。”

而后僖妃也叫人拿出来了她准备的礼物,乃是六件不同的小型黄金器物。

因为她先前没有准备,是刚才趁着说话的机会让人去长春宫取来的,只能凑合一下。

索性黄金在宫里虽然俗气,却也不算跌份儿。

之后六名皇嗣就告退了,还没等俪珠和僖妃回去休息一下,宫外的各个宗室福晋又来了。

那些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和辅国公则是去给康熙拜年去了。

她们这些女眷则是先去了太后那里,而后就来了俪珠这里。

至于太皇太后和皇贵妃那里,全都因为病重的缘故,在今年免了宗室福晋的朝见。

只不过一个是真的病重了,另一个则是被康熙给幽禁起来了。

当然,因为康熙给太皇太后下的药没停,用不了多久,太皇太后恐怕也会真的病重。

大年初一是大日子,所以宗室的福晋来的非常齐全,而且不只是各福的嫡福晋来了,连带各个王府的侧福晋也来了。

她们本质上也是有品级有爵位有俸禄的外命妇,逢年过节,自然可以一同与嫡福晋入宫。

虽然比不上嫡福晋,但侧福晋也是上了皇家玉牒的,不是单纯的小妾,与嫡福晋一样有着诏封圣旨、册印、朝服和吉服。

同时,清朝还规定了侧福晋的品秩只比同级的嫡福晋低两级。

比如亲王的侧福晋,本身的品级只是低于亲王正妻与郡王正妻而已,但却与与贝勒正妻相当,甚至还略高一点。

贝勒福晋以下,比如贝子福晋和国公夫人,要是见到了亲王的侧福晋,还得先给人家行礼呢!

由于景阳宫的正殿不够大,俪珠并没有接见所有的宗室福晋,只是留下了亲王、郡王和世子的嫡福晋。

其余的,不论是侧福晋还是嫡福晋,全都在殿外磕个头就可以走了。

这一回一众福晋之中为首的还是恭亲王福晋和裕亲王福晋,二人言语之间对俪珠还有僖妃极尽追捧。

俪珠对此来而不拒,全都含笑领受了。

僖妃态度平平,可能是她见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所以不论旁人再怎么恭维她,奉承她,她都从来不会有丝毫触动。

最后,其余王府的福晋都走了,唯有恭亲王福晋那拉氏,裕亲王福晋西鲁克氏和安亲王岳乐的福晋赫舍里氏留了下来,陪着俪珠和僖妃用了一顿晚膳。

等她们告退之后,僖妃也告辞离去了。

俪珠专门沐浴了一番,等着康熙过来。

天已摸黑,康熙终于来到了景阳宫。

俪珠略有微词:“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

康熙无奈轻叹:“宗室里的那些老王爷真是难缠,趁着今日过年,非要拉着为夫东扯西扯,总算是将他们打发走了。”

俪珠柔声安慰:“三郎受累了。”

康熙摆了摆手,顺势坐下:“这算什么?过两日各国使臣、蒙古亲王、班禅达赖和衍生公恐怕也会过来朝见,还得给他们赐宴呢!”

俪珠状似无意地开口:“今天我看见五阿哥被太后养得很好,只是他好像不会说满语和汉语。”

康熙毫不隐瞒:“太后故意这么养的,她不想让小五卷到帝位的争夺之中,也算是用心良苦。”

俪珠摇头:“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康熙微微一愣,凝眉抬眸:“为何这么说?”

“我只是觉得太后的心意虽好,可惜未必能够如愿,哪怕五阿哥将来一点满语和汉语都不学,只会蒙语又如何?蒙古的势力那么厉害,说不定这还能成为一个优点。”

俪珠分析道:“何况随着五阿哥的长大,周围多得是说满语和汉语的人,他不可能一点满语和汉语都不会。”

历史上也正如俪珠所说,五阿哥长大后既获得了太后的支持,又颇受康熙喜爱,完全具备了夺嫡的资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