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八百八十章 菊 火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八百八十章 菊 火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13:30 来源:蚂蚁文学

国内出事?

刘备听到这四个字时,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目光茫然,没有去第一时间接赵云手中的那道急报。

他脑海中迸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却是:国内能出什么大事?

要知道,几年前他已经征服了汉国侧后方最大的威胁高句丽国,眼下整个幽州,辽东,三韩以及高句丽等广大区域,皆已被他纳入了汉国版图。

至于西北面的鲜卑人,则是他的盟友,更不可能对汉国侧后发难。

也就是说,汉国唯一所面临的威胁,就是南面的魏国。

而现在,魏国三十余万主力,皆在真定一线跟他对峙,怎么可能越过中间大片的土地,去威胁到国内腹地呢。

“急报在此,请陛下过目。”赵云语气愈加凝重,再次将帛书情报双手奉上。

刘备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的接了过来,只看一眼,神色立时错愕惊变。

“这个陶贼,他竟然——”惊怒的刘备,拳头狠狠的击打在了城墙上。

左右等汉国文武们,眼见刘备这等表怀,心情立刻都紧张了起来。

“陛下,咱国中到底发生啥事啦?”张飞迫不及待的嚷嚷问道。

“你们自己看吧。”刘备铁青着脸,将手中情报甩给了他们。

张飞接过帛书,诸葛亮等众臣们也都凑了过来,众人围着情报一看,顿时一片哗然。

那道八百里加急快报声称,数日之前,勃海海面上突然间出现了数百艘魏国战船,魏国大将伍子胥统领三万余魏国水军,出其不意的在渔阳郡东南一带海岸(今天津)登陆。

上岸的魏军,趁着汉国守备空虚之机,一路西进,连破泉雍奴诸城,兵锋直取蓟京(今帝都)。

这个重磅消息,如晴天霹雳一般,轰响在了汉国君臣的头顶,一时间令他们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

诸葛亮此时才恍然大悟,沉声道:“我们都疏忽大意了,原来陶贼表面上跟我们在真定对峙,暗中竟派了青徐水军,从勃海奔袭我大后方,这个陶贼……”

说到这里,诸葛亮脸上也不禁掠过一丝丝愧色,深恨自己没能识破陶商诡计。

“陛下,眼下蓟京守军不过万余,守备空虚,倘若让伍子胥攻破京城,后果不堪设想,请陛下速速下令班师北归,火速去救蓟京才是上策。”许久未进言的司马懿,终于有了发声的机会。

他这么一开口劝退兵,沮授吴三桂文丑等河北将领们,纷纷进言,主张结束南征,回师救蓟京。

“咱们此番南征,好不容易才攻下真定,拿下了大片冀北土地,难道就这丢拱手弃了么,这怎么甘心啊!”张飞虽知形势严峻,却又极是不甘。

赵云轻叹道:“把苦战得来的战果,拱手送还给敌方,谁都心里难受,只是这些战果跟失去蓟京的比起来,都不值一提了。”

城楼上,所有人都立时沉默了一下来。

他们都明白赵云的话,那可是京城啊,事关于社稷存忘,倘若京城失陷,整个汉国必将陷入军心民心崩溃的境地。

那个时候,莫说是守住这些新得的土地,只怕他们这十几万大军,就要军心瓦解,不战而溃,整个汉国都有覆灭的危险。

谁都知道这其中的危险程度,哪怕再好战者,也不敢再反对撤兵,不然这近乎于亡国的重担,谁又担的起。

砰!

刘备的拳头狠狠的陲在了城墙上,沉声道:“难道,真要朕再次无功而返吗,朕不甘心,不甘心啊!”

左右回应刘备的,只剩下一声声叹息。

这时,诸葛亮却摇着羽扇道:“陛下,如今形势看起来危急,但依亮看,我们还有转还的余地。”

“丞相此言怎讲?”刘备灰暗恼怒的脸上,立时掠起一丝希望。

诸葛亮便不紧不慢道:“伍子胥一路魏军虽然是打了我们一个出其不意,但毕竟只有三万兵马,还只是步军而已,臣想陶贼派出这路兵马,无非是想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吓退我们,逼我们退兵而已,咱们若就这么轻易退兵,反而是正中他下怀。”

“丞相的意思是……”刘备似乎领悟了些许。

诸葛亮便冷笑道:“陶贼想让我们退兵,我们偏偏要反其道而行,臣以为陛下当亲率主力骑兵,星夜兼程回师蓟京,同时留一员大将率数万精兵坚守真定,把陶贼钉在这里,其余步兵则退至卢奴城一线,与真定遥为互应,待陛下击败伍子胥所部之后,再率铁骑南下,那时再会合步军,一举击破陶贼主力。”

刘备连连点头,算是听明白了诸葛亮的计策,这蓟京要救,这南面新占的地盘也不能丢,只不过是改变战术,南守北救,骑兵与步兵分离,各司其职罢了。

“诸葛丞相的计策,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但既然要守住真定,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步兵,便都屯于真定城,却还要分一部分兵马去卢奴呢。”司马懿却又质疑道。

诸葛亮淡淡道:“我大汉军以骑兵为主,骑兵一旦北归,余下的六七万步兵,若是全部屯于真定城中,就很容易被魏国三十五万大军围困,风险太大,所以才要有所保留。”

司马懿却又笑了,“诸葛丞相也知道魏国有三十五万大军呀,试问一下,倘若只留数万步兵于真定城中,光凭那点兵力,怎么抵挡得住十几倍魏军的进攻?”

“仲达啊,你智谋不逊于我,难道这还用我解释么。”诸葛亮摇头一声叹,“风险归风险,我不建议把全部兵力屯于真定,这并不代表我就认为真定一定守不住,我只是为防万一而已。相反,这真定城本就坚固,我们占领这段时间,又足足把城墙加厚了一倍有余,魏国任何的攻城武器,都休想攻破,再加上城中所积粮草,足够数万兵马一年之用,我以为绝对可以守到陛下率铁骑回来之时。”

诸葛亮把话说的这般清楚,有理有据,一时间司马懿便无言反驳,就连先前主张退兵的文丑等将们,似乎也被诸葛亮说动,有些回心转意了。

旁人只是犹豫,刘备的脸上,却已重燃起了自信的笑容,手一拍城墙,决然道:“诸葛丞相所言极是,这冀北的土地,乃是朕与诸位血战光复,岂能轻易拱手奉还给陶贼,就依丞相之计,朕率铁骑回救蓟京,留一员大将率两万精兵,坚守真定,给朕死死拖住陶贼。”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其余汉国文臣武将们,一时也没有人再提反对意见。

只是这个时候,却没有哪员武将站出来,愿主动请缨,率军死守真定。

刘备环扫众将,希望有人能够主动站出来,挑起这个大梁,但让他失望的是,所有人都在回避他的目光,哪怕是先前叫嚷着要跟陶商决一死战的吕布和张飞,这个时候也都沉默不语。

“既然陛下决心坚守真定,臣愿担此重任。”

一片沉寂中,终于有人铤身而去,刘备精神一振,举目扫去,请战之人,正是赵云。

“不愧是子龙啊,好,那朕就命……”

刘备还正待答应赵云所请之时,诸葛亮却突然道:“陛下,臣以为忠义侯久镇真定多年,对真定城防最为了解,由他率军守城是再合适不过。”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到了早就悄悄躲入角落里的侯景。

侯景是身形一抖,表情里透出几分惊异和慌张,显然没有想到,诸葛亮会这么信任他,竟会推荐他去死守真定。

侯景心里是暗暗叫苦,这可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要知陶商现在可是恨他入骨,倘若刘备叫他死守真定,等于是把他丢进了虎口,万一城破了,陶商能饶了他才怪。

“丞相……”

刘备有些犹豫,诸葛亮却再请道:“陛下,臣以为忠义顺是不二人选,请陛下要信任忠义侯才是。”

刘备虽心有狐疑,总觉的还是让赵云来守真定更放心,但见诸葛亮这么执着的推荐侯景,便想他必定有自己的深意。

“好吧,侯爱卿,朕就命你率两万精兵,为朕坚守真定,朕相信你的忠诚,更相信你的能力,你千万莫要让朕失望。”刘备终于还采纳了诸葛亮的推荐。

侯景心里咯噔一下,内心是一万个不情愿,却又不敢有所表露,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故作慷慨道:“陛下放心,有侯景在,真定城必固若磐石。”

刘备这才满意,遂也不敢稍有迟疑,当即下城而去,命诸将各自依令而行。

还往行宫的半道上,刘备见左右无人,便向诸葛亮问道:“丞相啊,朕方才本打算叫子龙担当此重任,丞相为何执意要推荐那侯景。”

诸葛亮淡淡一笑,压低声音道:“侯景本就为真定镇将,对真定城极为熟悉,有利于守城,况且陶贼深恨侯景,他知道城破之后自己绝无活命的机会,必然会比谁都拼尽全力守城,他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刘备恍然省悟,眉宇间疑色尽散,这才再无顾虑,纵马扬鞭而去。

这边刘备准备撤兵之时,魏营里,陶商已经率军还营,享受这场击破天门阵的痛快。

回营的路上,陶商便已下令在皇帐中摆下酒宴,为穆桂英三将犒劳,只是四下一扫,看到尉迟恭在那里跟众将吹牛,秦琼享受着众星拱月的盛赞,唯独头功穆桂英却不见了踪影。

陶商便叫了一名女兵相问,才知穆桂英一进营门后,就已经飞奔回往大帐去了。

“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溜了,莫非还得我亲自去请不成,这驾子也大了点吧,好吧,今日你立下了大功,我就亲自请一回你吧……”

陶商便拨马转身,直奔穆桂英大帐而去。

来到她帐前,陶商翻身下马上前,几名女兵见到,慌忙跪地拜见。

“你们穆将军可是回帐了吗?”陶商手指着大帐问道。

女兵们忙是称是。

“在就好,朕来请她去吃庆功酒。”陶商说着,就要掀帘进去

几名女兵顿时急了,跳起来就想阻止陶商,只是她们先一直是蹲着,动作慢了一步,还不及阻挡时,陶商已经掀开帘子,迈了进去。

陶商抬头往帐中一扫,就看到穆桂英正背对自己,浑身下上脱的只余下一件小裤,还有那一抹红色抹胸,她正拿着湿巾,用力的在自己的胳膊上,脖子上,还有脸上拼命的擦拭。

她这般模样,那整个玉背,除了一根细细的抹胸红线之外,清清楚楚的都撞入了陶商的眼帘。

(五更奉上,大家看爽了没有,没有的话,就搜索关注燕子微信公众号:堂燕归来(或tangyanguilai),还有许多精彩的番外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