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五百四十三章 侧后**一刀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五百四十三章 侧后**一刀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13:30 来源:蚂蚁文学

海昏一城,乃是修水这条水系,汇入鄱阳湖的东去路上,最后一城。

豫章郡人口稀少,算不得什么富裕之地,对于吴国来说,本算不上什么极其重要的大郡。

但豫章郡的特殊之处,却在于柴桑城本也隶属于此郡。

修水河正是经海昏数县,最终汇入了鄱阳湖,而沿海昏城北上,数日之间就可以进入长江,直抵柴桑以东。

若从海昏城南下,不出两百里,便是豫章治所南昌城

这也就是说,这一支奇袭的魏军,若是能拿下海昏,便等于在吴军的侧翼,扎下了一枚钉子。

这道计策,正是当日张良,为陶商所献。

张良统览全局,把形势看的很清楚,孙策把主力集中于彭泽一线,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柴桑城,绝不会想到,陶商会暗派一支兵马,再走陆水小道,直取海昏,去威胁他的豫章腹地。

豫章若失,吴军虽众,也将无法再在彭泽立足,只能放弃进攻柴桑,向吴国腹地撤退,柴桑之危自然也就解除。

若而孙策不坐视豫章有失,就只能分出兵马,前去夺还海昏,如此一来,柴桑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就将骤减。

陶商在分析过张良的计策后,便果断做出决定,召唤了一名新的英魂,借着抽兵增援江陵一线为名,堂而皇之的率三千步军离开柴桑,半路上,却由陆口小道,潜入了豫章郡。

三千士卒们,这时候,终于明白了他们此行的意图,个个都惊喜万分,当即振作精神,继续向东前行。

那国字脸武将精通兵法,自然也很清楚,吴国方面的主力,虽集中于柴桑一线,但在豫章方面也不会全无防备,斥侯哨岗什么的,多多少少的会安插。

他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一刻起,令三千魏军将士日夜不停的前进,赶在吴人有所觉察之前,杀至海昏城下。

全军疾行,花了整整三个时辰的时间,累到气喘如牛,方才翻越数道山梁,修水河就进入了视野。

国字脸武将来不及喘一口气,便率他的士卒,继续顺着河谷继续东进,越是往东,地势就越显平坦开阔,行军的难度渐渐减轻,速度跟着提升。

次日,天明时分,晨光初现之时,他的视野中,终于出现了那座盼望已久的城池。

海昏城!

此刻,这座北接柴桑,南连南昌的腹心之城,正沐浴在城光之中,尚没有苏醒。

城头之上,那些值守了一晚的吴军士卒们,正打着瞌睡,疲惫不堪,等着换岗,这个时间段,正是守军一方,最疲惫,最容易松懈的时候。

“终于到了,敌人果然没有防备,看来,今日注定将是我曹参扬名之日……”那国字脸的武将,嘴角扬起了狰狞兴奋的冷笑,猎猎的杀意正有眼眸中急速狂燃。

这名英魂,正是曹参!

西汉开国大将,汉朝第二位丞相。

四维数据,统帅90,武力91,智谋81,政治89,又是一员四维均衡,综合实力相当华丽的英魂。

曹参追随刘邦起兵,虽谋不及张良,政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却也是员名不见经传的大将。

当年刘邦定天下,论功之时,便有称,曹参攻城掠地最多最广,当为首功,由此可见,曹参颇善统军,且每战身先士卒,武力必然也不弱。

而萧何病故后,曹参被委任为丞相,实行“萧规曹随”,无为而治,使得汉朝国力在他为相期间,极大的提升,由此可见,曹见政治能力也极强。

张良说了,奇袭海昏的武将,仅率三千兵马深入敌方腹地,不但要夺下海昏,还要守得住才行,必当是一员文武双全之将,却又暂时无名,不易引起吴国方面警觉的武将。

所以,陶商便从讲武堂中,新提拔一员武生,将曹参这员文武双全的英魂召魂出来,将这奇袭海昏,牵制住孙策的重任,交给了这员西汉的开国名将,一代名相。

曹参目光中,杀机凛烈,他的身后,三千汗流浃背的魏军将士,个个也战意如狂,也无不兴奋难当。

时机已到,曹参更无犹豫,手中大戟一扬,喝道:“海昏城就在眼前,大王有言在先,每一个杀海昏城者,重赏!”

狂喝声中,曹操纵马提戟,如一只猎豹般杀下山坡去,向着敌城射去。

重赏之下,这一支疲惫之军的斗志,顿时狂燃起来,如出笼的君兽,随着曹参杀奔而下。

里许外,海昏城头,县令韩综,正在城头巡视,那副打着哈欠的样子,显然是刚刚醒过来,眼睛还有点犯困。

身为老将韩当之子,韩综本身能力并不出众,但借着自己父亲的光,年纪轻轻都做到了中郎将的官职,还身兼海昏县令之职,可以说是标准的军二代。

曾几何时,刘表和孙策在豫章一线对峙,屡屡交战,海昏城也是常年战火之地。

不过,自从吴楚联盟之后,海昏城的威胁就此解除,已经变的不太重要,所以,海昏虽为豫章腹地,却只有兵马不过三百,韩综可以说只是挂了个闲职。

又是一天清晨,韩综站在城头,远望着北面柴桑方向,无奈的叹道:“大吴的诸将们都在柴桑血战争功,我却偏偏被发配到这么一个无聊的地方,父亲也真是的,就不能跟大王说一说,让我也参加柴桑之战,捞一点功劳么……”

韩综喃喃抱怨着,显然不知道他父亲的苦衷,知道他能力平庸,不堪大任,为了保住他的性命,才把他放在这么个远离战场的地方。

韩综感抱怨了一会,随意的在城头转了一圈,便打算回县衙里的喝酒销愁,打点乐子打发了这无聊的天天。

就在他刚转身前,忽然之间,耳朵里蓦然听到了什么。

武将的本能,令他停下了脚步,缓缓的转过身来,重新的回到了城垛前。

那丝丝楼楼的异声来自于西面,从声音的强弱可以判断,正由远及近,飞快的向着海昏城这边逼近。

韩综开始警觉起来,寻着声音抬起头,举目向西,面带狐疑的望去。

视野这中,韩综便看到只见通往修水的山道方向,似乎隐约似有一股尘雾正卷积而来。

“嗯?”韩综身形微微一震,心头间涌起了一种不祥的感觉。

视野中,尘雾越滚越近,转眼间袭卷而至,耳朵的声响,也变成了天崩地裂的巨响。

狂卷的尘影之中,数以千计的魏军兵卒,如鬼魅一般,突如其来的就杀了出来,那迎风飘扬的旗帜,飞扬的战旗上,赫然大树着一个“魏”字。

是魏军杀到!

韩综的脑壳嗡的一声轰响,刹那间,前所未有的震惊,如潮水般瞬间袭遍全身,整个人陷入了困顿之中。

此时此刻,陶商的兵马,不是应该集结在柴桑,正在应对他家大王亲率的五万大军进攻么,如何会突然之间出现在海昏城?

这支兵马,又是哪里迸出来的?

韩综迷涂了,更想不通,这样一支军队,是如何瞒过了他们的细作的侦察,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海昏城?

如果魏军方面,事先调动了兵马,彭泽方面,主力大军的细作,竟然还没有任何警示?

韩综脑海里,顷刻间灌满了数不清的问号,整个人都惊愕的僵硬在了原地。

可惜,他却已没时间去想明白,视野中,那汹汹如潮的魏军,已然如狂风一般扑卷而至。

“曹”字战旗,飞扬在前,引领着三千魏军将士,转眼间杀到城前。

盼望着杀敌立功的韩综,这个时候面对真正杀到的敌人,终于显露出了无能二代的本质,吓的慌张万分,只能惊慌失措的,用沙哑的声音,喝令他同样惊慌的部下,去抵挡那如潮水般杀到的魏军猛士。

西门之外,曹参的脸上,狂烈的战意,已如熊熊烈火般狂燃。

“大王当真料事如神,海昏城的吴军果然毫无防备,看来,我曹参注定要扬名,谁也拦不住,哈哈——”

豪然大笑声中,曹参扬戟大喝,指挥着他虎狼般的士卒,无所畏惧的前冲,四面八方的向着西门城头冲去。

海昏城的城防本来也算坚固,但因韩综的疏于防备,此刻城上的兵马只有一百余人,如此少到可怜的兵力,如何能抵挡曹参三十倍大军的狂攻。

“放箭,给我放箭啊!”韩综惊慌的大叫,声音都在发抖。

城头上,数十支射下来的箭矢,却如同在给魏军挠痒痒一般,根本无济一事,更无法阻止魏军虎狼之士冲锋的脚步。

三千魏军将士,奋不顾身,背着事先准备好的土囊,一涌而上,冲至护城沟前,将土囊扔入沟中,转眼间就将深达几丈的深壕填满。

紧接着,在曹参的率领下,越壕而过的魏军士卒,如潮水一般开始抢登城墙。

虽然没有云梯,这样的大型攻城武器,但曹参此行却还携带了大量的飞钩,几百条铁爪钩住城墙,数千号人沿着百余步的城墙一线,全面的发动进攻。

面对这等汹涌的齐攻,城上区区一百多吴军,手忙脚乱,根本无法阻挡。

只不到半柱香的功夫,近百名魏军将士便爬上了城头,刀枪无情的杀向那些惊慌失措的吴国守军。

城头上,吴军本来数量就少,这时又被牵制,只能任由越来越多的魏军爬上城来。

韩综虽统兵能力一般,但好歹乃韩当之后,武道还是有几分的,凭着69的武力值,连斩数名魏军卒,虽竭尽了全力,但无奈魏军实在太多,根本阻挡不住。

砰!

一声巨响,尘雾冲天,吊桥已被登城的魏卒斩落。

紧接着,伴随着吱呀声响,西城大门也被魏军从内而开,城外大批的魏军,如潮水一般向洞开的城门,汹涌的涌去。手机用户请访问m.ysxiaosh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