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我给万物加个点 > 第724章 大涨!

我给万物加个点 第724章 大涨!

作者:常世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5: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聊市?”

曹启光的朋友一愣,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是哪件事。

曹启光说道,“这件事,我就只是这么一说。出去以后,你不管和谁说,我都不会承认我说过。”

朋友说道,“你还信不过我?放心。”

曹启光笑着说道,“05年的时候,聊市那边有一个叫郑明的人。他开了一家钻井公司。然后耗时三年,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钻井技术。”

“当地的一些本地势力发现了这件事,感觉他这种技术很好,想要和他合作。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技术价值连城,想要吃独食,所以拒绝了所有人的合作。”

“后来,一个大佬的孩子看上了他的公司,想要入股。但依然被他拒绝。”

“于是,在这个大佬的孩子的牵头下,几个本地势力一起使力,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抓了起来,关押了整整五年。”

“而在那五年的时间里,几个势力以债权人代管的名义入驻了他的公司,然后通过股份变更,最后把他的技术专利还有公司全都转移到了自己的手中。”

曹启光说完,优哉游哉的补充了一句,“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曹启光的朋友惊呆了,说道,“你这可是犯法啊?”

曹启光笑了,“老张,你这觉悟可不行啊。咱们可没犯法,犯法的是那个人和苏洋。我们要相信法律的判决。”

曹启光的朋友半响没说话。

过了一会,他说道,“老曹。你这招真能行的通吗?”

曹启光没说死,只是说道,“你不努力,我不努力。咱们怎么可能有肉吃?”

“等天上掉吗?”

“别天真了,老张。资本是血腥的。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

老张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说道,“老曹。这事我当没听过。你也当没和我说过。说实话,这种手段我感觉还是太过于没有人性了。”

可能因为知道了曹启光的危险性,老张也没敢撂下话就挂断电话,怕曹启光怀疑自己告密,所以他也故意说了几件自己做的违法或者不能放在台面上的事,来作为交换。

曹启光在听到老张拒绝自己以后,确实心中动过某些念头,但是在老张主动暴露短处以后,还是相信了他。

毕竟他能在最早一批把这件事告诉老张,两人关系显然很不错。有一定的信任基础。

挂断电话以后,曹启光思索了很久,然后又拿起手机,给另一个人打了电话。

这次他吸取了和老张聊天的经验,没有上来就讲述这段新闻,而是先试探性的和那个朋友聊了一下某些游走在边缘的内容。

待觉察到那个朋友的接受程度比老张高以后,曹启光才讲述了一下这条新闻。

那个朋友一听,果然很感兴趣。

于是曹启光也算是拉到了第一个同盟。

他之所以要找其他同盟,其实也因为这件事就像是老张说的,过线了。如果只有一家势力很可能做不到。

就算做到了,后续苏洋和苏洋背后的势力的反弹,也很麻烦。

再加上,就算苏洋是被他自己搞下去了,但他一个人也没办法独吞所有的利益。

既然反正最后也要把利益分出去,那么就不如在事前,就用利益先把各家哄进来,一起使力了。

曹启光不愧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老板,一手算盘打的很响。

很快,在曹启光的串联下,在“倒苏联盟”下,又一个小小的组织诞生了。这个组织就没有“倒苏联梦”那么松散了,大家都是知根知底,而且保密的。这也导致了这个组织很严密,并不为外界所知。

当然...苏洋并不属于外界。

谁让他有着珍妮特呢。

珍妮特把自己的体积尽量缩小,化身成为了一滴水,然后趁着曹启光睡着的时候,来到了他的头发里,藏身在他的头发上。

这样可以清楚的知道曹启光做过什么事,见过什么人,也可以知道曹启光私底下在搞什么。

所以曹启光那自认为严密的组织其实全都在珍妮特,或者说苏洋的严密监控下。

拉了几个人组成了这个小的利益集团以后,一切差不多就都已经准备妥当,曹启光也要给自己背后那人汇报一下,询问意见了。

曹启光严格意义而言,并不算是魔都本地人。他小时候确实生活在魔都,但是后来父母为了发展,也为了改善条件,把在魔都的房子卖了,去当时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杭城买了几套房子。

现在看两边房子的价值,不好说这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但是从曹启光的发展,从曹启光家庭这些年的生活来看,是赚的。

而在杭城长大,曹启光也自然而然有自己的关系网,自己的人脉圈。他从第一次创业开始,就一直有受到杭城一位大佬的扶持。

甚至后来新立教育的数据处理中心,都建在了杭城,在那位大佬的管辖下,享受了一系列的政策优惠。

这也是他自认为自己对公司贡献不比赵立诚小的原因。

而在曹启光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的时候,那位大佬也是平步青云,现在是浙省排名前三的大人物。放在整个国家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曹启光一直这么嚣张的依仗也就是他。

所以在事情都准备好了以后,他觉得自己也应该去询问询问他的意见。

在去杭城之前,曹启光先给那个大人物打了个电话,问候了一声,询问了一下对方的时间。

结果不巧的是,那位大佬正在别的城市出差,不在杭城。

不过幸运的是,他后天就回来了。

为了保险起见,两人从不在电话里聊某些话题,所以曹启光说那他后天去拜访。

...

而与此同时,港城,苏洋的操盘手魏林也在行动。

这几天,苏洋那16亿陆续都转移到了港城。16亿,看起来很多,但是对于各大银行而言,其实只能算毛毛雨。所以在有着内部人的帮助下,这笔资金没有任何拖延的就到了魏林的手中。

魏林手里骤然多了这么多钱,心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反而表现的无比平静。

在大陆,苏洋有自己的关系,在港城,魏林也有着自己的关系。他毕竟在港城也生活了好几年,而且还在交易所工作。

即使做的只是行政工作,但耳濡目染之下,对各种规则还是比外行要了解的多。

他凭借生前留下的资源,找到了几家持有新立教育股票的机构,然后分批从他们的手中借得了这些股票,收集做空的筹码。

这些步骤都是在水面下悄悄进行的,因为新立教育本身市值不算高,在上市公司里也不算大公司,所以也没有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在大量持股的机构股筹码得到以后,魏林又开始雇人从其他机构小份额的借来了一批批的筹码。

在一边吸收新立股票的过程中,魏林也在紧密计算着市面上新立教育流通的股票。

做空是一个非常危险也非常复杂的事。

理论上是找到一些“长期持有某家公司股票”的机构,交给他们足够的押金,然后获得机构手里对应的股票。

对于长期持有这家公司的机构而言,他并不需要与做空者对赌,它赚的是高昂的手续费。

而因为有押金的存在,所以机构的风险无限接近于0。

比如魏林用1000块从这家机构手中买了新立教育100股(每股10块)股票的使用权,然后给了500块的押金。那么机构就会自动挂单:股票从10涨到15的时候,自动买入。

到时候一旦股票涨到了15块,那么机构那边就自动买入了100股,没有一丝风险。当然魏林那边就惨了,股票爆仓,颗粒无收。

从这也能看出做空的危险:一旦股票没有预想的下跌,那么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但这其实还不是最惨的。

有时候股票下跌,同样会让做空的人连裤子都赔掉。

因为市场上有人在做空的时候,股票的价格大幅下跌,低于它本来的价值,那么就极有可能会有人或者机构,趁机低价吸收这只股票,甚至被做空公司也会回购股份。

一家公司的总股本是固定的。一旦市面上流通的股票过少,比做空者借的股票数量还少,那么即使这家公司股票跌到了0.01元,做空的人也依然会血本无归,甚至有可能破产,乃至背上沉重的债务。

比如新立教育一共发行了1000股,公司持有500股,股市500流通,魏林想要做空,借了200股。在股价下跌的时候,全部卖掉。

而市场上其他人和公司却回购了310股。那么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只有190股了。

此时,魏林就算是花一万亿,也只能买到190股,还不上他借的股票。那他就只能花超高的价格,提出一堆超高的条件,去收购这10股,以免自己违约。

这在股票交易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轧空。

曾经欧洲有一个金融大鳄,就因为轧空导致赔了60多亿,直接破产。

所以有着丰富交易经验,已经成功晋级为【高级证券交易能力】的魏林,当然不会忽视轧空的风险。

尤其是新立教育刚刚上市,大部分股本都被锁定了,流通的股票并不多,这种风险就更大了。

而在计算着新立教育的股份时,魏林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他感觉...也许这样处理会更好。

...

第二天,曹启光没有去公司,而是去了杭城提前等待他背后的大佬出现。

王总监在外地开会,同样也没有赶回公司。

财务部副总监把财报提交给了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门,准备进行上传。

魏林给苏洋打了个电话,汇报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苏洋的同意,然后着手做了起来。

...

第三天,10点。

因为只是临时的季度财报,不需要董事会和监事会审批,有着财务部和董事长的签字、盖章,所以投资者关系部门很轻松的核对完了稿件并通过了财报的终审。

内部通过财报以后,投资者关系部门开始开始上港交所的预约系统,并同时发布给港交所法定披露媒体。

因为港交所并不要求必须披露季度财报,所以四月初排队披露彩报的公司并不多。只是短短十几分钟,财报上传结束,发布成功。

于是,在港股刚刚开盘没有多久,新立教育就在它一潭死水的股价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新立教育因为临近上市,创始人去世,加上上市后转变经营思路,其实让投资者们并不是十分看好,所以股价一路走低,一度从40块跌到了30块左右。跌去了接近四分之一的市值。

而这次新立教育发布的季度,却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报告显示,新立教育在开设分店上,虽然投入的比较大,但却很成功的吸引了当地的潜在用户。三个月的时间里,分店成功开业56家,为线上带来了可观的流量,线下收入也节节上升。

这导致新立教育2015年第一个季度实现总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73.7%;毛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44.3%;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此前市场预期。

在季度财报的最后,新立教育的CEO曹启光表示:“2015年,新立教育将持续把资金投入到分店的开设上,并采取加盟与直营两种模式,在全国建立几百家分店。”

“这些分店在进一步提升新立教育线下收入的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行网上授课。”

“新立教育将引入更多资深教师,提升授课的品质及课程的多元化程度,持续培育和壮大在线教育平台和用户社区。”

“而新立教育也在优化集团收入结构,提高集团收入。”

“相信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不得不说,曹启光的这一套说辞还是非常容易唬人的。看他的讲解,有一种新立教育分店移开,立马就要成为全国第一的私立教育机构。

所以,财报和公告一发,新立教育的股票应声大涨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