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某乃岳飞,开局助丞相镇守 > 第 311 章 公孙渊的背刺

辽东沿岸,吴国使团落脚地

“裴校尉,从这里出发大约还要几日的行程才能见到公孙渊?”

吴国太常张弥作为此次使团的使臣之首,需要时刻掌握使团的行进速度。

“若是带千百余人,大约需要七日左右。若是五百人行进,大约需要五日。”

回话的正是上次从魏军伏击中死里逃生出来的校尉裴潜。

他将使团被魏军伏击全军覆没的消息带给孙权之后,孙权并未降罪于他。反而因其已经与辽东接触过,这次使团出使也将他安排其中。

“军队就留在此处就地扎营吧。若是带太多兵入内,公孙渊定会心生嫌隙的。”

“贺将军,你看我们带多少人去见公孙渊合适?”

张弥看向负责此次使团护卫工作的将军贺达问道。

“我认为五百人足矣,我们是来给公孙渊封赏的,在辽东的地界,应该没有什么风险。”

就在其他人都点头赞同之时,一名侍从从外走了进来。

“裴校尉,外面有一个铁匠声称您在他那边定做的武器做好了,来找您结账。”

... ...

“你说是高山让你来给我带的信?”

裴潜看着来人诧异的问道。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眼前这人好像是附近隔壁一家铁匠铺的铁匠。

他之所以能记住这人的面孔,是因为他们使团路过的时候,此人打铁的声音甚是喧嚣。

“是的,裴校尉。这是我们高统领让我交给您的。”

“还有,我们高统领说您是他的朋友,定不会将我的身份透露出去。”

铁匠突然想起了什么,将手中一把看起来奇形怪状的东西递给了裴潜。

“对了,这把剑您拿好。钱别忘了之后去结一下,小本买卖,概不赊账。”

裴潜从来人手上将信和剑接了过来后,那名铁匠冲他抱了抱拳,转身就离开了。

裴潜一头雾水的将信打开,脸色忽然大变,急急忙忙的向屋内跑去。

... ...

“裴校尉,你这个消息可靠吗?” 贺达的问话中满是怀疑。

“不瞒诸位,我这位友人是公孙渊手底下的暗探。之前我之所以能够死里逃生,多亏了他的帮助。”

裴潜心中其实也拿不准。然而,倘若消息属实,那么他们必须尽快撤离。

“此事不能草率决定。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又给了公孙渊最高的封赏,他没有理由要对我们不利。” 张弥显然认为裴潜的消息并不可靠。

“张太常,要不我们做两手准备。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裴潜心中还是有大半相信高山的。高山作为辽东暗探,没有理由在如此关头给自己传递一个这样的破坏双方合作的消息。

... ...

辽东太守府

“太守,暗探传讯回来,说吴国带的军士在离沿岸不远的位置驻扎。”

“而且这次他们使团的使官带了近千人来觐见。并且沿路还布置了人手。”

柳甫一边同公孙渊禀报,一边不解皱眉。

“太守,这吴国的使团是什么意思?怎的一副随时准备跑的模样?”

一旁站着一整天未发表言论的任清趁机说道。

“难道说吴国知道魏国准备攻打辽东的消息,准备一有情况就立即撤退?”

公孙渊听了这话气愤的拍着下方的坐榻。

“孙吴小儿,果然是一有危险就做抛弃盟友之举。”

“我辽东本就与魏国比邻,与东吴相距甚远。孙权与我辽东结盟,我们可以帮他牵制魏国,他能给我们什么?”

任清赶紧火上浇油:“太守英明,我在家时就听说过,这吴国惯于捅刀之举。”

“如今,魏军大军压境。孙权这次又派了万余兵士来辽东。难保他不会再次上演十几年前的麦城之事。趁机分一杯羹。”

柳甫在旁听了任清的言论,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来。仔细想想却又不无可能。

反驳的话堵在口中,到底是没说出口。

“好个东吴小儿!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老子不仅要他的金银珠宝。还要把那吴国使臣的头颅砍下来,送给曹叡,以解我辽东之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