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三十六章 弛禁之议—激化

大清疆臣。 第六百三十六章 弛禁之议—激化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上,臣以为许太常方才所言‘办不动’,不仅不是他弛禁的理由,更是在包庇府县奸吏,纵容直省那些因循苟且的督抚守令!”这时又有一人出班奏道,乃是江南道御史袁玉麟,只听他向道光上言道:“皇上有敬天爱民之德,可是为何如今天下之间,对朝廷依然多有怨言,不就是因为官吏因循,不肯认真办事吗?可每次百姓士人问起那些因循之辈,他们的回答就只有三个字:办不动!那许太常,您所言办不动,究竟是真办不动,还是在为那些直省的庸劣之辈找借口?!更何况臣认为,鸦片弛禁,是朝廷自惑是非之举,其弊有三,鸦片之禁乃是祖宗旧制,皇上毫无道理便即更改旧制,是在告诉天下,祖宗之法,没有任何理由就可以随意变更,此弊一也。弛禁小民而严禁官兵,是半禁半驰,一法两用,如此,朝廷又如何向天下人做出表率?此弊二也,国家征收钱粮、关税、盐课,是因为如此诸端,千百年来皆当征税,鸦片征税,道理何在?告诉天下百姓,朝廷可以毫无缘由的开征赋税吗?其弊三也。还有,许太常,方才许御史的问题您还没回答呢,若是鸦片果然弛禁,洋人执意以现银换鸦片,你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

“若是洋人执意以银易货,也不是没有办法。弛禁之后,请皇上准各地百姓自行栽种罂粟、炼制鸦片,若是国内鸦片充足,那海内百姓,自然不会再去吸食洋人的鸦片,洋人鸦片卖不出去,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就不会再卖鸦片了。”许乃济向道光言道,只是他此言一出,也是全场大哗,许多卿贰重臣,纷纷闻之变色,即便是百官中立于最前列的阮元,心中也是一惊。如果许乃济弛禁之言果然得到施行,那就意味着,不仅自己在广州厉行禁烟之举彻底成为了无用功,就连自己在云南查禁罂粟的努力,也将一夜之间付诸东流,这样的结果,自己又如何能够认同?

果然,前排朝臣尚未出言,袁玉麟便即向道光言道:“皇上,许太常之言,臣以为乃是根绝天朝元气之举,绝不可行!皇上,百姓从来皆有逐利之心,若是果然连栽种罂粟都可以不加禁止,那百姓会怎么做?同一亩地,栽种罂粟的收入远高于米麦,那百姓只会把原先耕种米麦之地,悉数改为种植罂粟之场!如今生齿日繁,百姓困于生计者本就不少,若是再有许多百姓连粮食都不愿意种了,那十年、二十年后的粮价,要高到何等地步?!到时候,只怕百姓交困之下,便会揭竿而起,届时国朝将再无宁日!是以对罂粟栽种,若是不加严禁,便是自绝国本!更何况,若是越来越多的百姓吸食鸦片,那只怕官员兵丁之中,吸食之人也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许太常以为还能禁绝官兵士子吸烟吗?那个时候,许太常是不是又要说,禁止官兵士子吸食鸦片这件事,朝廷办不动了,所以他们的禁令,也要一并废了呢?还有,若是果真依你许太常之言开禁,那一旦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皇上又想重申旧日禁令,那皇上,各位大人,你们觉得到了那个时候,重走回头路,还来得及吗?已经不可能了!许太常,若是弛禁之后,天下疲弊日甚一日,你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吗?你敢在这里就立下保证,弛禁之后,果然就是利大于弊吗?!”

“皇上,臣以为许太常所言弛禁之言,究其根本,乃是亡国之论,绝不可行!”鸿胪寺卿黄爵滋也出班言道:“海外诸国,有受鸦片之害者,有不受鸦片之害者,其兴亡大端,一目了然。南洋之中,有一国名为咬留巴,该国之人,原本与世无争,可西洋红毛人来了咬留巴之后,便劝诱他们吸食鸦片,咬留巴人不知有异,便即吸食,结果二十年后,百姓尽数废弛,再无一战之力,红毛人当即发兵,旬日间便将咬留巴灭国,由此可见,鸦片泛滥,最终的结果就是亡国!但海外的日本国,臣听闻至今未受鸦片之害,此事也不难解,天朝鸦片大多来自英吉利,而日本从来就不许英吉利商人前往日本贸易!此外,虽偶有西洋人可以前往日本,日本也只让他们居住在长崎一港,不得随意进入内地,西洋人下船之后,就必须踩踏长崎港口的十字架,以示前来绝无传教之意。日本奉行此法百年,从无鸦片之祸,如此说来,朝廷应该怎么做,难道各位大人还不清楚吗?皇上,臣斗胆进言,此后对于英吉利,朝廷应当明示禁烟之令,不许英吉利再有走私鸦片的船只进入南海,若是英吉利不遵天朝令旨,那就是他们自取其咎,应当断绝一切同英吉利的贸易往来,彻底将他们逐出天朝!而许太常所言弛禁之法,臣以为,只会让咬留巴亡国之祸,重现于我大清朝啊!”

黄爵滋所言咬留巴,一名噶喇巴,从彼时地理图册来看,指的是清中叶就已经被荷兰占据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其实鸦片在清朝泛滥之前,爪哇就已经成了荷兰的殖民地,与贩卖鸦片似乎关系不大。但道光中叶,许多言事之人对鸦片泛滥愤恨不已,为了劝道光厉行禁烟,他们宁愿相信“咬留巴鸦片亡国”的故事真实存在,所以久而久之,这个故事竟然成了京城内外士子中一个最为常见的反面典型。一时间群臣听到鸦片亡国之事,也是议论不止,紧接着,便有越来越多支持黄爵滋的言官,开始出班奏对:

“皇上,臣以为许太常之议绝不可行,所谓利不百,不变法,许太常之言,大多是一厢情愿之辞,未必便能实收其利,而弛禁之害,却是显而易见,这样的变革之议,臣不敢认同。”另一位言官陈庆镛也上言道。

“皇上,许太常之言,说白了就是在包庇那些因循无为的贪官庸吏,在包庇那些纵容鸦片流入中原的奸商!”御史朱琦也上奏道光道:“鸦片之所以难禁,臣以为无非两件事,如今法度,臣看来仍是在宽纵那些走私鸦片之人,而天下直省,尤其是两广没有能臣,不能使法度雷厉风行。奸民眼看违法惩处不多,各府县吏员执法也不过应声依违,他们怎么会产生畏惧之心?更兼鸦片乃是巨利,他们自然会铤而走险,许太常不思治本之策,却反而声称弛禁有利,在上,视朝廷纲纪、天朝威仪为无物,在下,实为不恤百姓,唯求一己私利之法,如此弛禁之言,臣以为绝不可行!”

“皇上,臣听闻如今天下,一年外流的白银,有一千万两之多,就算按照许太常的说法,收取鸦片税,那又能收得多少?少说一年下来,不还是会有六七百万两白银流失吗?那许太常进言弛禁,又能有什么用呢?”给事中常大淳向道光言道。

“各位大人,若是弛禁之法不能行,那如今应对鸦片,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许乃济眼看这时朝堂之上,几乎所有站出来进言之人,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反对弛禁,反倒是支持自己之人,竟然一个都没有,心中不觉失望。但即便如此,许乃济却还是力持己见,向朱琦问道:“朱御史,按你之言,禁烟之事,只要把章程改得再严一些,换个雷厉风行的两广总督,这治本之侧,便即成了是吗?那我也想问朱御史一句,这二十年来,禁烟章程改了多少次,处绞的标准一再降低,可实际情况呢?有用吗?若是严刑峻法便即有用,那这二十年鸦片就算不能根绝,至少那些人也应该有所收敛才是,怎么会变成如今愈演愈烈之状呢?若是详论两广总督人选,那这二十年来,除了罢官遣戍的李鸿宾,朝廷用的哪一位两广总督,不是有为能臣呢?如今这个样子,不正好说明,以前的禁烟之法,其实……其实根本就没有作用吗?”

这些问题均是由朱琦提出,是以许乃济问话之时,就只问到了朱琦一人。可朱琦平日在都察院立身甚正,从来刚直敢言,受人敬仰,许乃济这一问,一众御史登时大怒,显然这时许乃济质疑朱琦之言,已经形成了对整个都察院的挑战:

“许太常,你简直一派胡言,如今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对禁烟之事模棱两可,这件事众所周知!请皇上以办事不力之名,罢黜邓廷桢两广总督之职,另择能臣前往赴任!”

“许太常,朝廷法度森严,乃是天经地义之举,怎么到了你口中,如今的禁烟章程,就成了无用之物了?你所言弛禁,才是在败坏朝廷纲纪,天朝颜面,都被你这无耻之言给丢尽了!”

“许乃济!我听说广州有些十三行的行商,背地里做得就是走私鸦片的勾当,如今你竟然上言弛禁,你是不是跟他们有所勾结?你是不是收了行商的贿赂?!皇上,臣请求查抄许乃济家产,若是他果然和行商有贿赂往来,那臣再请皇上革除许乃济太常寺卿之职,严加法办!”

“皇上,太常寺乃国朝礼仪体制之所在,如今许乃济公然败坏朝廷纲纪,视章程法度如无物,他如何还能再担任这个太常寺卿?请皇上议处许乃济之罪,革除他太常寺一切职分!”

一时之间,朝堂气氛大变,原本朱嶟、许球诸人上言,不过是议论禁烟利弊,商议弛禁与否,可到了这时,越来越多的御史所言,竟已开始质疑许乃济本人人品。而满朝官员,此时仍是并无一人认同弛禁之语,许乃济心中既是绝望,又是担忧,也只好向道光再次下拜道:“皇上,臣弛禁之言,全然出于肺腑,或有谋划不周之处,却也是臣一时糊涂,臣并无私心,也是真心为了大清的未来上疏进言啊?皇上,各位御史之言,虽是正义凛然,可这二十年来,禁烟之法,不就正如各位御史所言吗?法度一再从严,皇上又一向慎择督抚,各位御史今日之言,不就是我们二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吗?可如今的结果,不还是……还是办不成吗?”

一边说着,许乃济的目光却也移向了朝臣班首之位,只因这时汉臣文官之首,正是阮元。先前潘世恩因阮元入仕早于自己之故,上言此次议事之时,汉文官班首之位自己可以让给阮元,而道光听闻之后,也同意了这个建议。可阮元之意先前也早已言明,他并不支持自己弛禁之法,这一次,阮元又如何能够帮助自己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