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三十一章 许乃济上疏

大清疆臣。 第六百三十一章 许乃济上疏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师,学生冒昧,可如今广州之势,是鸦片屡禁不止,朝廷厉行严禁,终究无用啊?”许乃济却也有自己的想法,便即对阮元道:“老师,学生是三年前在广东做臬司,亲眼得见鸦片之祸日甚,敏肃公在广州,禁令不可谓不严,查办之人不可谓不多,一次查出一万四千斤鸦片的事,敏肃公都做过,可鸦片之行,却不能有半点禁止,而且如今海内因鸦片之事,白银外流也日甚一日,学生听闻,一年少说要有六七百万两银子因此流失。所以,鸦片之祸有二,百姓服毒成瘾,海内白银不足,若是继续严禁,学生以为,也不会比今日之禁有何改善,此二祸俱不能除,既然如此,倒不如先除其一,若是能够对入口鸦片课税,再自行栽种鸦片,冲抵洋烟,至少每年流失的白银,可以减少一半,所以学生认为,这才是如今最好的办法啊?更何况,官绅旗营,府县吏员,鸦片严禁之事,学生也并不反对啊?”

“叔舟,那你想过其他的问题吗?”阮元自然不能认同许乃济之言,也向他问道:“就算如你所言,鸦片驰禁,白银不致如今日一般外流,那百姓成瘾之事呢?你说官绅旗营犹当严禁,可如今查禁走私之人,官府都往往挂一漏万,你又要如何保证,这驰禁之令一行,官员绿营,就果然能够不吸烟了?更何况,若是真的让百姓自己去种罂粟,自己造鸦片,那百姓为了牟利,哪里还会去勤务耕桑之事,不都会去种罂粟吗?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是有足够的商税了,可粮食就要没了!我大清如今即便向海外进口米粮,也不过仅供闽粤两省之用,那一旦天下有变,百姓无粮,会有多严重的后果,你可清楚啊?”

“老师,官绅旗营俱有定所,查办官绅旗营,总比如今这样对那些走私之人查而不得方便。百姓无粮,那再立新的章程,劝勉百姓勤于耕桑便是。更何况……就算驰禁之议尚有不足之处,学生以为,如今的严禁之法,也已经行不下去了!”不想许乃济对于驰禁之事,态度竟比阮元所念还要坚决,竟而向阮元道:“如今所谓严禁之法,学生看来,不过是对于私贩之人,用刑一再加重,再从天下督抚之中,慎择能臣,去担任两广总督主持禁烟之事。可若是重法果然有效,那为何还有梁显业那般奸徒,竟然公开犯禁,私贩鸦片一万四千斤之多?若是慎择督抚,便能严办鸦片之事,那敏肃公之才可谓勤能,他尚且无能为力,就算另择其他能臣前往督粤,又能好到哪去呢?既然旧的道路走不通,那尝试一条新路,又有什么不对的呢?”

“叔舟,这……”阮元自也清楚,许乃济前往广州的时间晚于自己,若是继续与他辩论,反倒是许乃济更加了解广州实情,自己多半也说不过他。但即便如此,阮元依然认为驰禁之法不妥,只得劝许乃济道:“禁烟之事,我老了,也有十年不在广州了,若说我如今还有什么办法,我确也是无能为力了。可你所言驰禁,虽然是个新办法,但其中隐患很多,不说别的,我且问你一句,一旦朝廷开放驰禁,你要如何保证官绅旗营,果然就不再吸食鸦片呢?我在广州也办过绿营的事,我认为并不比剿捕走私之人简单。总之为政之人,办事务要谨慎,这种隐患过多,未必就能如愿实行的办法,我……我不建议你这样去做。”

“老师,学生也有学生的想法。既然老师言尽于此,那学生……无论学生做什么,自也不会连累老师。”许乃济还是不能听从阮元建议,眼看二人谁都不能说服对方,许乃济也只好向阮元拜倒,一连三叩,以示师生之谊。叩拜之后,许乃济便也离开了阮府。

一个月之后,一封名为《鸦片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变通办理》的奏折,便即出现在了道光的御案之上。

……查办非不认真,而此风终未能戢。盖凡民之畏法,不如其骛利。鬼蜮伎俩,法令实有时而穷。更有内河匪徒,冒充官差,以搜查鸦片为名,乘机抢劫。良民受累者,不可胜计,此等流弊,皆起自严禁以后……海内生卤日众,断无减耗户口之虞。而岁竭中国之脂膏,则不可不大为之防,早为之计……计惟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洋银应照纹银,一体禁其出洋。有犯被获者,鸦片销毁,银两充赏。如有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请立于斥革,免其罪名,宽之正所以严之也。该管上司及保结统辖官,有知而故纵者,仍分别查议。

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或疑弛禁于政体有关,不知觞酒衽席,皆可戕生,附子乌头,非无毒性,从古未有一一禁之者。且弛禁仅属愚贱无职事之流,若官员士子兵丁,仍不在此数,似无伤于政体,而以货易货,每年可省中原千余万金之偷漏,孰得孰失,其事了然。倘复瞻雇迟回,徒徇虚体,窃恐鸦片终难禁绝……

许乃济此次上疏,也是道光一朝“驰禁”一派正式在朝堂发表驰禁之论的开端。道光也终于回想起了上一年间卢坤所奏《粤士私议》,想来所谓“驰禁”一事,已经渐成气候,绝不仅是许乃济一人之言。斟酌之下,这一日道光也将五名军机大臣一并召入奉三无私殿中,与各人商议起“驰禁”之奏。

“许乃济的奏疏,你们都看过了吧?还有卢坤去年这封附片,你们也都看一看,依他们的意见,如今鸦片之事,最好的应对之法已不再是严禁,而是弛禁,这件事你们……你们都有什么看法呢?”道光面对同朝廷严令截然相悖,却又有理有据的弛禁之论,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即向几名大臣问道。

“皇上,臣以为,此事毋庸再议,许乃济之疏,只当发还驳回!”王鼎率先向道光言道:“鸦片之祸,销毁精神,使我大清千万百姓日益萎靡,若长此以往,只恐世风日下,人伦丧尽!朝廷定制立法,不当唯利是图,更要有长远之策,所谓驰禁之言,看似解一时之困,实则后患无穷!所以臣请皇上驳回此疏,断不可许其驰禁之议!”

“王中堂,这件事若是只有一个许乃济妄自上疏,皇上自可将其驳斥。可如今之势,并非许乃济一人上言啊?”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却不同意王鼎的意见,向王鼎道:“王中堂也看到了,前两广总督卢坤,也有这《粤士私议》一篇,由此可见,所谓驰禁之言,并非许乃济一人妄语,实是如今士人之中,已经成了气候的一种想法。若是粤士之中,此议已渐风行,那或许这些士人,他们……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呢?若是此议果然也有其中合理之处,那如此驳了许乃济上奏,岂不是辜负了这些士人一番报国之念呢?”

“穆中堂,卢部堂去年的上疏,不过言明此为粤士之私议,由此可见,此议即便在粤东已有端倪,也不过是士人私下偶有议论,不敢付诸公议,更何况所谓粤士,一二人亦是粤士,一二百人也是粤士,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多是少,我们如何能够判断清楚?”王鼎还是力持己见,向道光道:“皇上,卢部堂或许也是一时惑于宵小之言,如此上奏,也足见此议原本不成气候,只是为了请卢部堂为其造势,根本不足为虑,还请皇上明察,将此议驳回,方是彰明国法天良之道!”

“皇上,二位中堂,依臣之意,这件事臣等身在京师,对于直省士人之念,所知均是不多。如此看来,直省应该有如王中堂一般,力求严禁之人,或许也有如同这《粤士私议》中所言一般,试图驰禁之人。臣等如今也不清楚,这两种人究竟何方能够占据上风。”这时倒是潘世恩认真考虑了双方意见,向道光上言道:“所以臣倒是有个建议,请皇上先下旨给各省督抚,让他们根据各省实情,查清省内吸食鸦片之人多寡,士人之议,是驰禁居多,还是严禁居多,之后朝廷再斟酌各方意见,以为公允之断。如此方能解朝廷之困,慰士人之心。”

“潘世恩所言有理,若是驰禁之言,果然已经成了气候,朝廷也不该坐视不管,若是各省仍以严禁为根本之策,那许乃济之言自然不足为虑,就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吧。”道光也采取了最为稳妥的一种办法,道:“赵盛奎、赛尚阿,你二人速速下去准备拟旨,给各省督抚都发一份,让他们将省内有无吸食鸦片之事,省内士人有无驰禁之念,还有他们自己的看法,都详加上奏于朕。朕自然会根据各省之议,斟酌许乃济之言,在这之前……鸦片之禁,就还按原来的章程办吧。”

“臣等遵旨。”赵盛奎和赛尚阿当即回拜道。

就这样,道光向各省询问驰禁之见的谕旨,很快便即发到了各省督抚部院之中。而京城的朝堂之内,一场比学海堂更为激烈的辩论,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