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八十六章 六十年前的恩怨

大清疆臣。 第五百八十六章 六十年前的恩怨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久之后,阮元也结束了六猛照会一事,向昆明折返而来,入城之前,正好遇到了伊里布和潘恭辰,听二人之言,潘恭辰已经将筹备给傈僳人的二万两现银发放完毕,为傈僳人置田增产,如此西南边境自可安定,阮元听了,自然满意。

“潘藩台,这次拨款之事,你做得很好。不过,我另有一事想着让你再去查办一下,如今昆明附近这些粮仓,不知你有没有清查过一次?我想了解一下,这里有多少贮藏三年以上的陈粮,若是有,你将其中数目上报于我可好?”想着云南虽然安稳,但仍有可以改善之事,阮元也向潘恭辰问道。

“阮总制,下官初到任之时,便即看过城西几处粮仓,其中三年以上的储粮应该还有一些,大概几千石吧,若是把下官没去过的粮仓也算上,应该有一万石左右,不知总制作何打算?”看来,潘恭辰办事确实尽心,对于阮元的问题,早有实地考察。

“莘农,城里的谷仓如今怎么样了?”阮元又向伊里布问道。

“阮总制,这‘一米易二谷’的办法,到今年已经施行三年了,城中仓储渐渐充足,估计再过一年,谷仓也就满了。”伊里布也向阮元答道。

“好啊,看来昆明官仓储备,你们都做的不错啊。”阮元听到这里,也渐渐放心下来,向潘恭辰道:“那就有劳潘藩台了,你先将各仓三年以上的存粮清点一遍,然后拿出来送到市集上出售,价格也不用太高,依市价七成即可,这些粮食若是继续放在官仓里面,只怕过得一两年便要朽烂,粮仓里留着朽米,不过自欺欺人,又有何用啊?倒不如都卖出来,还能让那些贫民暂纾其困,咱们也能多些现钱,贴补省里用度,这才是官民两便之法啊。”

“总制的办法,看来确是妥帖,下官改日便去清点各仓。”潘恭辰也向阮元拜道。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救救我们啊?!”不想就在阮元一行即将入城之际,各人却忽然发现,昆明城下,竟然聚集了百余名乞讨之人,这些乞丐看到阮元等人进城,几个为首之人也当即奔了过来,督院官兵本欲上前拦截,阮元却摇了摇手,示意让这些乞丐先说下去。

“你等有何难处啊?”阮元向其中一个乞丐问道。

“大老爷,看您的模样,您应该就是这里的总督,也是咱江南的阮大人了。”不想这时向阮元答话的乞丐,竟是一口江南之音,阮元听了他说话,却也有些吃惊,只听他又继续向阮元乞求道:“阮大人,咱们都是仪征那边过来逃荒的百姓,今年江南大雨,田地又被水给淹了,咱们实在没办法,只好一路乞讨到了云南。听说大人是扬州人,咱们可是同乡啊,阮大人,您救救我们吧?”

“仪征?我籍贯也在仪征啊?”阮元看着这些乞丐,心中难过,可眼见这些人确是江南口音,自也不解,只好向之前那名乞丐问道:“你们那边没有放赈吗?就算江南没有放赈,难道湖广那边也没有接济之法吗?怎么你们这一路西来,都到了昆明了呢?”

“阮大人,今年这水灾实在太严重了啊?”为首那乞丐也不禁叹道:“其实江南各地,今年放赈的还不少呢,可是这些年江南连年大水,本身储粮就不够,哪有那么多粮食给咱们啊?四年前咱们也跑过一次湖广,所以这次咱们先去了武昌,却没想到今年雨势太大,江苏、安徽、湖北,都出现了大水灾,湖北那边也是自顾不暇,实在是没有余粮给我们了,我们只得一路西行,想着云南的总督是咱们老乡,应该能给咱们接济一点粮食吧?就这样……唉,我们终于见到您了!”

“是吗……那你们大概有多少人啊?”阮元也只好向这乞丐问道。

“大概……有一千多人吧?我们到了云南以后,也没有全都跑来昆明,其他府县或许还有一些,大人要是放赈,他们肯定也会过来的。”乞丐也向阮元答道。

“一千多人啊……”阮元计议半晌,也向一边的潘恭辰道:“接济一千多人,咱们还是有余粮的,你先去附近粮仓问问,就调一千石米出来,在这里给他们开个粥棚,让他们安顿几日吧。毕竟都是同乡人,我不能视而不见啊?”

“大人,这也不是咱们省遇到灾荒,没有京中准许,能随便放粮吗?”潘恭辰似乎也有些犹豫。

“没关系的,方才让你出售一万石米,少说能换回一万多两现银,所以就算我们给他们放赈,这一来一去,咱们还是有盈余的。如今云南开支也尚属平稳,给他们施粥赈济,解百姓倒悬之困,对于我们也没多少损失,何乐而不为呢?你且听我的去办吧,剩下的,我跟皇上言明,也就够了。”阮元对于云南此时的财政状况,却是非常自信。

“谢谢阮大人,谢谢阮大人了!”一众乞丐看着阮元力主施赈,也一同向阮元拜谢道。

“阮大人,请您开恩,请您救救鹤亭曾祖的江家吧!”不想就在此时,人群中忽然发出了一声奇怪的呼喊,阮元定睛看去时,只见乞丐中竟有一人,身上衣衫尚属整齐,也并非面黄肌瘦之状,循声辨人,当是此人无疑。江春的鹤亭名号,一般只用于文人相交,却绝非与江家毫无瓜葛的百姓所能了解。而此人竟然能说出“鹤亭”与江家,也足见此人并非寻常百姓,或许便是有意前来求见自己的江家子弟。

“你且过来,你方才说什么,你竟是何人?”阮元听着他突然出言,也当即向他答道,一旁两个兵士也走上前来,将那出言之人左右按住,带了上来,以防此人居心叵测,竟向阮元发难。待他走得进前,阮元方看得仔细,此人与江镇鸿江镇鹭兄弟竟是甚为相似。

果然,这人眼看面前确是阮元,也当即向阮元道:“阮大人,晚辈听闻大人与江家,往年亦是姻亲,如今江家因盐务积欠,就……就要被抄家了,阮大人,求您念在昔日情分之上,救救……”这人奔波万里,终于得见阮元,显然是情绪激动,一句话尚未说完,竟已晕了过去。

“不要声张,把他带回我督院,其他放赈之事,一切照常去办。”阮元无奈之下,也只好先将赈济事宜交给伊里布和潘恭辰,自己则带了这江家子弟,回归督院来了。各人在督院安歇半晌,这人方才醒来,阮元这才知道此人叫做江成,是江镇鹭之孙,江成宁定下来之后,也将陶澍追缴盐商积欠,放出抄家之语的事情告诉了阮元。阮元听着江成之言,清楚江家这些年饱受私盐侵扰,确实连年入不敷出,所谓追缴欠款,只会把江家逼上绝路,一时之间,也是愁眉紧锁,并无妥善的应对之法。

“阮大人,家父有一封信,还请阮大人看过。”江成见阮元神色凝重,清楚这个忙他多半会帮,便即取了一封书信,上呈给了阮元。

阮元拆开那封书信之时,却也吃了一惊,原来,江镛这封信竟是用血写成,其中言语不多,可是已经将江家困境尽数写明。而阮元翻到最后一页之时,竟是不禁双手颤抖。

原来,如今的江家总商江镛,便是阮元幼时所识的那个江家“三官人”,他当年年幼轻狂,一度轻蔑阮元焦循,甚至和阮元大打出手,好在当时江昉出手制止,阮元才逃过一劫。而阮元经历江家之事,也决心不再留在江家读书。而这封信中,江镛也再三向阮元恳求,言明自己犯下大错,无可宽恕,是以不惜写下血书,托江成向阮元求救。阮元看着,却也长叹了一声。

“阮大人,家父之言,可有不妥之处?”江成见阮元神色有异,也当即向阮元问道。

“没……没什么,你父亲当年和我有些过节,如此罢了,唉……”阮元看着书信,也只好如此向江成答道。

“阮大人,求求您救救我们吧,若是家父和您以前果然有过争执,得罪了阮大人,小人以后愿意为您当牛做马,给家父赎罪,可是如今江家已在旦夕之间,小人听说家中同族叔母,便是大人原配,大人就算看在这一层情面上,也要帮帮我们啊?”江成看着阮元神色犹豫,只好向阮元跪倒,一连叩头不止,以求为阮元原谅江镛。

“唉,你起来吧,我……这毕竟不光是你父亲,也是整个江家啊?”江家之事,阮元又怎能不知?若是江家之人他只认识江镛,那这个忙自己肯定是不会帮的了。可江家却还有江春当年接济之恩,江彩与自己夫妻之情,尤其是江彩早逝,自己犹觉得对不起她,若是真的眼看江家被陶澍查抄,就此败落,那自己又如何对得起江春扶持,江彩恩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