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六十五章 云南盐务整顿

大清疆臣。 第五百六十五章 云南盐务整顿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入道光七年,阮元在度过了自己的六十四岁生日之后,也开始频繁召见盐政官员,开始了对云南盐务的新一轮整治。这一日,云南省城之中的盐法道下属十余名吏员,被阮元一同叫到了督院之内。与阮元一并坐镇督院询问这些吏员的,还有云南巡抚伊里布,云南布政使王楚堂,云南按察使杨国桢、云南盐法道道员林绍龙四人,看来这次问讯事关重大。

“高崠云,你是这些吏员之首,你们几个还有……田九如、李照、沈淦、何融,我记得没错吧?”阮元端详了这些吏员半晌,便即向各人问道,眼看各人默不作声,多半是承认了阮元所言身份。阮元便即续道:“那就由高崠云你来说吧,你们这些吏员,在云南盐法道负责办理盐政,少的有五六年,多的像你,我看都有十一年了。你们办理盐政之时,可有虚报盐税、假公济私,致使账目不清,从中取利之事?若是有,你们现在招认,本部堂可以从轻发落你等,若是你等所言与我所知情况不符,那也休怪我无情了,你且说清楚吧。”

“阮部堂,这……小人和这几个弟兄,一向都是勤勤恳恳,认真办理盐政之人啊?您所言这徇私舞弊之举,我们……我们没做过啊?”高崠云看着阮元凝重之状,虽是有些犹豫,却还是否认了阮元所问。

“事到如今,你还想欺瞒于我吗?”不想阮元听了高崠云辩解之言,当即大怒,向下面一众吏员斥道:“我来云南做总督,已经有五个月了,你们这些伎俩,难道我还看不清楚吗?你等侵贪盐政公帑,办法无非是这几种,一是虚报开销,二是滥增耗项,三是混淆账目,你们用这些办法把盐政的账做得看似天衣无缝,实际上早就把银子私吞作为己有了!”说着,阮元也取了两册账簿在手,向各人问道:“你们来给我解释一下,这前年四月,你们五个人去盐井视察,然后一个人报一百二十两开销,你们这一路要做什么,居然从官府账上取了这么多银子?元兴井去年定额盐税有五千两,你们写只收上来三千七百两,可我让元兴井那边出具了他们的征税单子,上面写的是缴税全足,而且,元兴井去年还有两千两的盈余呢!还有,这一模一样的一笔押运云龙井盐税的工银,你们居然在同一年的账簿上前后写了三次,结尾的六钱七分都一字不差,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们督抚藩臬,平日真的就不会详细查账啊?所以你们到底这些年里,从盐政上侵吞了多少银子?!”

“部……部堂大人,小的……小的该死啊!这……这都是之前吏员传下来的办法,说是……说是从来没被看破过,所以小的们才……才学了下来,部堂大人,求您饶了小的们吧!”高崠云听着阮元将他作伪之法一一拆穿,当即魂飞魄散,只得不住向阮元哭求道,下面几个吏员也相继摘去官帽,向阮元叩首求饶。

“哼哼,是啊,你们这些账做得确实很仔细,要是我们不能详加比对,再去问过那些盐井,那肯定会被你们瞒过去了。”阮元看着这时方才认罪的一众吏员,也向他们冷笑道:“但你们怎么刚才就没想想,本部堂来做这云贵总督五个月了,这你们应该清楚啊,我花五个月时间将你们这五六年的账目一一清查,再详细询问各处盐井,这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你们想让我饶了你们,可是我方才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你们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如今还想后悔吗?!”说着,督院之侧的十几名卫兵已经走上前来,两个按住一个,将这些吏员押了下去。

“阮部堂明察,阮部堂明察啊!”那盐法道林绍龙眼看高崠云等人已经在一片哭号之中,被阮元押赴监狱,也向阮元陪笑道:“这……这难怪下官看着每年盐税,都比定额要少十几万,原来都是这些奸吏所为啊?下官……下官也是一时失察,还请阮部堂降罪啊?”

“林道台,你确实有失察之过,而且,你刚才的话也只说对了一半。”看来,阮元对这个盐法道道员同样不想再留情面:“若是说你只是失察于这些贪吏,其实盐务上不会每年亏欠这许多的。你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今盐井已是衰旺不齐,而你却依然在沿用几十年前的旧有章程征收盐税,这样下来,就算你下属吏员个个清廉如水,这盐税你还是收不上来!我给你举几个例子吧,安宁、云龙、抱母这些盐井,如今产量不到原有一半,根本就不可能按旧章完税,元兴、永济这些井,产盐已经倍于数十年前,可是他们多余的盐税你又不管不顾,最后都进了这些贪吏囊中!你当这个盐法道快四年了,你对云南盐务这些问题,所知尚不如我一个刚来了半年的老头子,你说,你这番失察之过,我该如何处置呢?”

“阮部堂,这……求部堂网开一面啊?下官……下官可没有……没有收这些贪吏一分钱啊?”林绍龙清楚阮元所言是实,如此自己已经难逃罪责,也只好向阮元求饶道。

“你起来吧,你失察之过,我不敢欺瞒,只能对皇上言明实情,既然你说你没有从盐务中取利,我也没有实据,不能直接查抄你,但若是皇上想要查抄你家产,我也保不了你。剩下的,你自求多福吧。”阮元也对一旁剩下的两名卫兵道:“将他带回盐法道署,好生看管!”

如此一来,林绍龙即便有所贪墨,想要转移财产却也不能了。眼看阮元并未严惩自己,只是言明请道光处断,林绍龙知道,这已经是阮元对他最大的宽容,当即无言,也只好跟着兵士一同归去了。

“阮部堂,您这真是雷厉风行,不过片刻之间,这盐政的问题,就都被您解决了啊?”一旁的伊里布眼看阮元拘押贪吏,严斥林绍龙,也当即向阮元称赞道:“如此说来,咱们把这些下面的贪吏都除了,然后再将那几个盈余的盐井重新课税,这滇盐长年的弊病,就都要解决了啊?”

“伊中丞,我之前半年,只是不动声色,却不是什么都没做啊?”阮元也向伊里布笑道:“正是因为我已经将云南盐井调查清楚,将盐法道这些账目细细比对过了,今日我才敢出手,一举拿下这些奸吏啊?还有,伊中丞说只要做两件事就能清除盐政之弊,那肯定不够啊?照我说,这云南盐井的情况,咱们都要重新清查一遍,旧有的定额盐税,我们一律不用,只根据各处盐井产出的情况,把定额盐税重新分配一遍。最近这些年新开的子井,也要重新清点一遍,还没有缴纳盐税的,一律补缴!另外,各地盐井的销售区域,也要详细划分才是,比如这石膏盐井,距离这处盐井最近的几个县,居然用的都不是石膏井的盐,这不是浪费运盐开销吗?”

“阮总制,这石膏盐井的情况下官清楚,之所以销售石膏井盐的县都比较远,是因为那附近有一处……”一旁的按察使杨国桢忽然补充道。

“杨臬台,我知道,那是一处名叫猛野盐井的私盐,是吧?”阮元也向杨国桢道:“虽说我对私盐之事,并不想再行严禁,总是不能让盐价过于高昂嘛?可这猛野盐井……没办法啊,那处盐井我遣人查探过,本来并非兴盛盐井,所以朝廷才没有开新井。如今只是有些趋利之人,唯求朝夕之利,竟而滥行开采,长远来看,其实不利啊。正好,这件事还真就只能杨臬台去办,你能不能帮我去一趟猛野盐井,将那里私自产盐之地,尽数封禁,之后,便由石膏井补足呢?这样私盐一断,百姓自然会更多购买官盐,石膏井能够到更近的地方销售,也能省下不少成本费用不是?”

阮元之所以这样重用杨国桢,乃是因为杨国桢正是这时西北战场之上的老将杨遇春之子。他虽为文官,却素来清楚父亲用兵之法,而查封私盐,难免要动用绿营。是以杨国桢也向阮元问道:“这……既是总制信任下官,下官去办便是。只是……查封私盐从来困难,尤其是当地不少百姓,如今买猛野的盐已经习惯了,突然查封盐井,下官担心百姓不安啊?”

“杨臬台,百姓担心的,是猛野盐井一旦被封,盐价会有所上涨。那么如果石膏井代替猛野井,而盐价依然保持如今市价,百姓还会有所不安吗?既然如此,剩下的问题,就是如果要求石膏井保持如今市价,向猛野井所在那几个县售盐,会不会有所亏损了。但我查过石膏井如今账目,他们一来产盐尚属充足,足以向新区贩盐,二来如今有三个销售石膏井盐的县,其实距离永济井更近。所以如果我们把那三个县划给永济井销盐,省下这笔运费,再加上新区贩盐的收益,以如今市价而计,总账目也是盈利的啊?那么你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看起来,阮元对于私盐被查封之后的情况,也早就做好了推演。

“既然总制已经有了办法,那下官便着手去办了。”杨国桢眼看阮元计议已定,便也同意了阮元查封私盐的要求。

就这样,经过将近半年的筹备,道光七年春夏之交,阮元多管齐下,彻查盐务。先是严查盐务官吏,罢免大批贪渎吏员,紧接着根据实际产盐情况,对盐税进行调补,将新开子井纳入缴税盐井之中。同时调整销路,打击私盐。很快,云南盐政便即焕然一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