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零一章 特兰诺瓦案(上)

大清疆臣。 第五百零一章 特兰诺瓦案(上)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伍总商,您说这些什么意思,我还听不懂吗?”叶恒澍这时几杯葡萄酒下肚,言语也已然肆无忌惮起来:“你不就是怕我一旦出事,也把你牵连了吗?你……”然而,叶恒澍话音未落,便听得脚步匆匆,一名商馆侍仆奔了上来,对伍秉鉴道:“老爷,不好了,伶仃外洋出事了!咱们承保那艘米利坚国的商船,上面有个水手,打死人了!”

“是帕金斯那艘船吗?”伍秉鉴听着侍仆上报,当即大惊失色。

“没错,是……是这个名字,老爷,咱们这……怎么跟那些米利坚人……”侍仆吞吞吐吐的答道。

“帕金斯……快,让他交人!”伍秉鉴只犹豫了片刻,言辞便即坚定,对侍仆道:“我这就给他写一封信,把轻重得失如何告诉他,一定要让他知道,少一个人,现在对他那艘船而言,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了!他要是不想把事情办得更糟,就听我的话,老老实实把人交出来!”说罢,伍秉鉴便即辞别了叶恒澍,自去给商船准备书信去了。

“哼……窝囊废。”叶恒澍看着伍秉鉴匆匆离去的背影,不由得鄙夷道。

只是他似乎并不清楚另一个事实。

伍秉鉴是家产上千万的十三行总商之首,也是这时清王朝首屈一指的富豪,几十年间,能够在财力上与他相抗衡的,只有乾隆时代的江春。而叶恒澍自己的财产,连伍秉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随着夏日的到来,阮安的身体也有了一定恢复,这段时间孔璐华一直陪在她身旁,阮安也担心母亲操劳过度,有了精神,便也与孔璐华多说些话,劝她安心。不过经过小半年的时间,阮安距离临盆也只剩下两个月,行路仍是困难,只得坐卧床榻之上,无奈地看着督院玻璃窗外的万般变化。

这一日孟夫人也到了督院之中,为阮安送来各种水果,只是眼见阮安血色仍未充足,更兼无力起身,孟夫人也是难过不已,对孔璐华道:“好妹妹,你说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我自己的孩子,那么小就去了,原本我以为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好容易见到安儿,又把她认了回来做女儿,可这才几个月的工夫,安儿怎么就这样了啊?我这里有几个符,都是我这些日子去光孝寺、海幢寺和长寿寺求来的,你也给安儿放在这里。你就别说什么客气话了,安儿现在也是我的女儿,那安儿的孩子也是我的外孙了,就算我给外孙子送个见面礼,你们就收下吧。”

“多谢姐姐,安儿……安儿一定会好起来的。”孔璐华知道却之不恭,便也收下了那几个护身符。

“义母,您就不要担心了,孩儿今日觉得精神多了,只是这孩子也都八个多月了,孩儿实在无力起身,让义母多虑了。孩儿有了外孙,一定带他去谢过义母。”阮安卧在床上,也向孟夫人安慰道,只是她毕竟中气不足,话说到最后,还是已经浮浅无力。

“好妹妹,你们家人都是好人,好人该有好报啊。不说别的,这咱们家老头子都跟我说呢,说阮总制前些日子,特意奏请皇上拨些银两,给进京考会试的八旗举子当路费。你说他对这些旗人都这样上心,咱们也不能没有回报啊?这不,前几日你们那边恤廮公局开张,我当天就让他去捧场了!你们都是办实事的人,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多帮助你们一些才是啊?”孟夫人对孔璐华答道。

“姐姐客气了,夫子看学生,从来都认为有教无类,无论八旗满蒙,汉人苗人,凡是志同道合的,夫子都愿意视之为友,凡是后生里有志于学的,也都会尽力相助,一贯如此。其实我家倒是礼佛不多,好人有好报,只是说说,却也没那么在意,只求行事坚守道义罢了,其它的,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却何必再多烦恼,去执着于报应之事啊?”孔璐华也对孟夫人笑道。

“好妹妹,这能救命的稻草,能抓一根是一根啊?”孟夫人也继续劝道:“我听说,阮总督这几日不在,是因为海上有个洋人犯了案子,阮总督去审案了。照我说,要是那人也不是故意的,或者能有什么理由从宽处理,就饶他一命吧。你说,这救活一个人,不也是积德吗?多积些德,或许老天爷看安儿聪明乖巧,就会让她一帆风顺了呢?”

“这……我也和夫子说一声吧……”孔璐华当然清楚,阮元从来不相信因果报应,行善积德之事,断案也是以实据为本,确实很少会判决犯人死刑,可即便如此,要是犯人真的犯了必死之罪,阮元也绝不会容情,这种事自己可是劝不得阮元的。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谁知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歌声竟然从阮安口中传了出来,孔璐华和孟夫人忙看向阮安,只见她直直地望着外面花圃,正不住吟唱着那日糕点摊前,卖糕妇人教阮安母女的那首《茉莉花》。阮安看向孔璐华和孟夫人,却也有些拘谨,忙对二人道:“娘,义母,孩儿失礼了,只是孩儿想着当日那首歌,实在是喜欢得紧,可惜,咱们的花圃里面,现在没有茉莉啊……”

“安儿,你别担心,娘这就帮你买一些茉莉回来。咱们也不放在花圃,就在这里放个花瓶,你每天都能看着,现在也正是茉莉盛开的时候啊?”孔璐华忙安慰阮安道,听着母亲柔声安抚,阮安的眼中似乎也放出了一丝光芒。

“嗯,那就谢谢娘了。”

或许,一些令人欣喜的事情,也可以让阮安更加精神吧……

听闻外洋之上有命案发生,这一次阮元再不怠慢,亲自乘船前往外洋之上,准备审理此案。经调查,数日之前,一艘美国商船“埃米莉号”停靠在外洋一座小岛附近,一名被称作郭梁氏的妇女带了些水果,前往商船贩卖,“埃米莉号”上一名来自意大利西西里(此时意大利尚未统一,意大利西西里指的是当时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王国)的水手特兰诺瓦在一个竹篮中放上铜币,用以换取水果,然而交涉过程中,特兰诺瓦与郭梁氏却产生了争执,混乱中特兰诺瓦操起一个船上瓦罐击中郭梁氏,致使郭梁氏落水死亡。由于收到伍秉鉴信件,船长考普伦德清楚其中含义,便即交出了特兰诺瓦。但考普伦德也请求中方在“埃米莉号”上进行审判。阮元斟酌再三,决定同意考普伦德的意见,但作为对等条件,宣判事宜需要在中方船只上完成。

眼看考普伦德已经同意自己登船审案,阮元便率领南海、番禺二县一众县官衙役到了“埃米莉号”之上,因清制规定,官员不能随便接见外国人,是以即便是涉及中国百姓的刑事案件,阮元也只得在船上暂设一道帐幕,让自己和特兰诺瓦之外的美舰人员不能直接面对。美舰也将那杀人凶手特兰诺瓦带上,经阮元同意,对特兰诺瓦未施镣铐。阮元看着船上被传召而来的一众中外人等,也率先向一旁的另一名妇女问道:“证人陈黎氏,你且将你所见情形详细说明于我等,不得有任何隐瞒之处,还有,你也能说洋文,那你先说一遍汉文,我等记录在册,在说一遍洋文,那边几个通洋文的翻译,也要将陈黎氏之言重复一遍,如何?”

“民女谢过大老爷。”这名站在特兰诺瓦一侧,仅为寻常农妇打扮的陈黎氏听了阮元允许她发言作证,便即说道:“那是四日之前的一个清晨,民女和相识的大姐……也就是被打死的郭梁氏一道寻了些水果,前来这艘米利坚国洋船之侧贩卖,这个洋人……”说着,便向一旁的特兰诺瓦一指,道:“那时取了一个竹篮,问我们五个钱能买多少水果,我和大姐都懂一点点洋文,便跟他说了,他放下篮子,大姐也取了些水果放在篮里让他吊上去,可他看了水果之后,却说大姐吊上去的水果太少,根本不值五个钱,大姐也跟她说,说现在哪还有多余的水果啊?多余的水果早就卖了补贴家用去了,这都是临时新摘的水果。这洋人便不依不饶,说大姐给他那些水果只值四个钱,非要让大姐还他一个钱才行。就这样,他和大姐争吵了起来,后来就互相指着对方对骂,再后来,这洋人便从船上拿起一个水罐,砸在了大姐的头上,然后大姐就从船上跌了下去,等我划船过去,把大姐捞上来的时候,大姐已经没气了。当时旁边还有艘船,上面有几个渔人家的孩子,也都看到了,就在那边船上,大老爷若是觉得民女所言不实,尽可再向他们问过。”说罢,陈黎氏又对着考普伦德等人,用英语说了一遍案件发展情况。只是她英语发音并不纯熟,加上粤语口音太重,一众美国水手听了,也似乎并不满意。

“再把那几个孩子也带上来,一一问过。”阮元也向下属两名知县道,很快,几个孩子的证词也一并采录完毕,依然是陈黎氏充当翻译,将证言翻译成英文告知一众美方水手。

“凶嫌西西里人,米利坚国商船水手特兰诺瓦,你可承认方才陈黎氏之言属实?”阮元取过一众证人证词,便继续问起特兰诺瓦,然而,特兰诺瓦这时却没有说话,看来是承认了相关行为全部属实。

“这位大人,我反对刚才那个女人和几个孩子的证词。”这时反倒是考普伦德向阮元质疑道:“这个女人之前面对衙役,也说过一套证词,和今天说的完全不一样。而且她的英语说得很差,不能将事实完全陈述清楚。”

“既然如此,那你等能否告知于他,方才陈黎氏所言事实,可有明显出入,亦或汉文与洋人所言,大有不同?”阮元也向“埃米莉号”上伍秉鉴临时带来的几个翻译问道,翻译也都摇了摇头,向考普伦德告知,陈黎氏所言汉文与英文内容其实一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