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九十八章 道光的奋斗

大清疆臣。 第四百九十八章 道光的奋斗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先生之言,正合我意啊!”阮元听闻方东树愿意尽力助他清理鸦片,心中大喜,当即向方东树道:“眼下我正有一件事,希望先生助我为之。这清剿鸦片,事关重大,我不能贸然行动,其中因由,若是先生需要知晓,我也可以另行告知先生。但现在我也希望城中百姓可以清楚鸦片之害,不被奸人所惑,竟去吸食烟毒而不能自拔。若是能够给那些奸人一个教训,以后办事也会方便许多。所以我需要一篇檄文,能够力举鸦片之恶,让百姓主动避而远之,不至于染上烟瘾,悔之无及。却不知先生可否为我作文一篇,写成之后,我自会将此文公之于广州各处街市,如何?”

“阮宫保,若只是此等小事,我方东树做起来,自然还是不难的,可是宫保方才却说,是要请在下入幕啊?阮宫保,若您只是要一篇这样的文章,三日之后我便能写得出来,而且一文不取,所以这入幕之事,宫保可是已经想好了啊?”看起来,方东树对于自己的文笔颇有自信,只是之后的入幕一事,似乎在他心里尚有一些顾虑。

“这有何难?”阮元却未能想到此后之事,想着方东树既是名士,那么能为自己所用,一方面自己兴学为政有了助手,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自己招贤纳士之名,看来并无不妥,便即对方东树道:“我这里也没有日期之限,只要先生能够写出一篇檄文交送于我,我当即请先生入幕,薪酬从厚,如何?”

“好,那在下就先谢过阮宫保了!”方东树听了阮元保证,却也

果然,三日之后,阮元便即收到了方东树的一份檄文初稿,经过几日润色,这份文稿便即出现在了广州的大街小巷之间。

凡人生而有知,即莫不知贵其生,尺寸之肤有伤,则号而泣矣。长而凡事物之稍不利吾身者,切避之不得,自少至老无贤愚贵贱日夜之所营,心思智虑之所毕,瘁日趋利避害焉……而食鸦片者独异于是,知其死而趋之,安其危而甘之,死而趋之,则之死而人不怜,死而人不怜,是虫豸犬豕之类也,非人类也……

夫食鸦片之人其始不过一二浮薄不检之徒,初食不觉,久之食必应,时谓之上引,引至,则一切人理尽废,辱之詈之不能起而抗也,其初害于生也一也,久之则面焦、齿黑、肌瘦,形状可憎如鬼,如是恹恹以至于死也,自促其算者也二也。父母不顾,妻儿不恤,虽暂未死,而生理早绝三也。食烟之人,多在宵夜,使官旷其职,士荒其学,工废其业,商耗其赀,以贻世大患也四也。彼外夷之以此愚毒中国也,非独岁靡中国金钱数十百万而已也,其势将使中国人类日就澌灭也,自生民以来,其祸柔且烈未有如此者也……

就在阮元与方东树计议整顿鸦片问题的同时,京城之中的道光皇帝,也开始了自己的整顿吏治之事,道光登基以来,一向勤于政务,要求大臣主动进言,不足一年,已经收到了许多言官历陈时弊的奏折。这一日,道光也将几名军机大臣一并召入养心殿,向他们宣布接下来的改革重点。

“这几件事,你等之前也都议过了吧?若是再无异议,那今日便拟发上谕吧。”道光看着眼前的几封折子,也对三名军机大臣说道:“首先,朕要说清楚,去年英和清查陋规一事,朕虽然没有同意,但那是因为英和之议纷繁难行,并不是说有了明显可见的陋规,你们还要不管不顾!若是有这种明确的陋规上报,那么自当尽数裁撤!直隶如今发现,许多吏员经常无端前往乡村之处,以检修水利为名,其实只是为了收受百姓陋规,进而中饱私囊。这检修水利,并非时刻皆需为之的要务,他们这样频繁的去查看水利,安的是什么心,你们还不清楚吗?从现在起,要直隶严查此等无端生事下乡之事,务要将这些陋规裁绝!如今也有许多言官上奏,说各省义仓、书院,多有经费不继之事,这义仓是备荒之用,书院是储才之地,若是义仓不足,百姓荒年要如何安生?书院没有经费聘请师长,学生要如何求学问道?不能因为各省别的开支多了,就挪用义仓和书院的经费,以后告诉各省,要先把这两笔钱留下来,给义仓和书院补足才是!至于经费问题,朕最近看直省供奉之物,想着有些贡物,比如这每年都要入贡的折扇、如意,还有荔枝,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过几日便重新议过,将它们都裁了,也好宽纾民力不是?这还有人上言,说有些直省,总督提督不能按时阅兵,军务废弛,眼下虽属太平,可居安思危的道理,难道他们都不懂吗?这件事也要发上谕,今年各省总督提督务要对绿营严加检阅,驻防将军也一样!而且,检阅之后,必须上奏,不准只写什么‘军容甚盛’之类的空话,要把具体检阅之时操练的细节,也都一并写在奏折之内,否则谁知道他们有没有认真操演兵马?若是有不堪大用,也没什么必要留存的冗兵,也一律裁汰!这样说来,如今许多大吏不能胜任其职,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正好,最近大学士明亮,协办大学士吴璥都给朕上疏,请求致仕,既然年事已高,便主动求退,这样很好,对于他们这些素有勋劳,也不愿尸位素餐之人,朕自会予以优恤,但若是一边衰朽不堪,一边还想着在外面任职用事,那也别怪朕无情了。传谕给各省督抚,让他们把本省年迈不堪大用的守令道员,尽数上报过来,若是确实不堪大用,那便强令休致!明亮和吴璥的空缺,也让伯麟和孙玉庭分别补上,你等可清楚了?”

“臣等遵旨!”曹振镛、文孚和黄钺三名军机大臣一同答道。

“今日富俊也要入觐吧?你等先下去拟旨,传富俊进来吧。”道光眼看军机大臣之事已经商议完毕,便即让三人退下,随后便是吉林将军富俊入殿奏对。富俊见到道光,也主动叩拜道:“奴才叩见皇上,皇上,奴才前来京城之前,已经在吉林查看了双城堡今年屯田情况,栽种之事一切有序,想来只要风调雨顺,今年双城堡还可以再丰收一次。要是能够连续三年丰收,这双城堡屯田就算是稳住了啊?只是……”回想起双城堡屯田,开始之时便多有争议,富俊最初数年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还是嘉庆在世时一再支持他继续屯垦,才有了上一年的丰收,然而丰收的喜报尚未到达避暑山庄,嘉庆便已去世,富俊一时也不禁五味杂陈,竟在道光面前泣不成声。

“是啊,吉林屯垦之事,朕也查过当年旧档,你在吉林这六七年坚持,才终于有了丰收之景,不容易啊。”道光也对富俊称赞道,只是眼看富俊也已经年过七旬,道光未免有些不放心,也向他问道:“可是富俊啊,你如今年纪也大了,这屯垦之事,有不少还需要亲历亲为,你可还支持得住啊?”

“回皇上话,奴才身体还算硬朗,这吉林屯垦之事,还能继续做下去。”富俊也对道光主动上言道:“其实奴才这次入京,也是有几件大事,希望皇上能够定下来。一是先前仁宗皇帝在世之时,就曾经说起过,只要屯垦有所成就,便可以回迁部分京旗旗人,去双城堡分田耕种,如今双城堡屯垦已有规模,可以让京旗入驻分田了,其中具体事宜,还请皇上定夺。二是仁宗皇帝在时,奴才曾提及吉林尚有部分煤矿可以开采,仁宗皇帝认为双城堡之事未竣,当时没有同意,可现在双城堡已有进展,这开矿一事,似乎也可以继续进行了。三是仅仅开垦双城堡一地,尚属不足,奴才以为双城堡之南的伯都讷围场,其实已然数年无人放牧,水土也还适合耕种,能不能更进一步,将伯都讷围场也辟为耕垦之地呢?还有就是如今吉林城里,也有了供民人读书的白山书院,不少旗人子弟也在那里就读,还请皇上拨出一笔经费,支持白山书院就学之事。”

“是吗,你也是尽心国事之人啊。”道光眼看富俊对吉林事务如此尽心尽力,也不禁赞许道。“只是这四件事,朕想着实情不同,有些可以尽快商议,有些却是长策啊。开矿的事,你再回去看看,若是能够有序招募百姓,不至于出乱子,那朕自然会批准。书院的事,这笔钱朕也可以出,但你也要告诉吉林驻防旗人,旗人之本,在于马上、弓箭和鸟枪,却不可因为读书忘了本业。迁移旗人,事关重大,朕自然会让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集议,有了定论,再给你回旨吧,朕看至少也要三年时间准备啊?至于伯都讷围场……朕也想问问你,若是京中旗人不能回迁吉林,那这围场垦田,你准备用什么人去耕作呢?”

“皇上,如今吉林亦有不少民人,奴才以为可以雇他们去代为耕垦。”富俊答道。

“民人?吉林那边,不都是流民吗?让流民去开垦荒田,这些流民在朕看来,可难保不会为乱啊?”道光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皇上,其实如今吉林,已经有了不少在籍民人,先前……虽说国制不许流民迁往吉林,可国制也有规定,已经到了吉林的百姓,自然可以入籍吉林,所以如今吉林有户籍的民人也有不少。奴才回去之后,自会寻他们去办耕垦之事,却不需要招募流民的。”富俊也对道光回答道。

“也好,但这件事你也不用着急。朕以为,双城堡的情况,你还要再看一看,若是到了明年,一连三年都有收成,双城堡就算是稳固的耕垦之地了。到时候你再开垦新地,也不算晚,仁宗皇帝劝你循序渐进,这不也有了收成吗?还有,若是吉林另有其他实心任事之人,你也尽快报知于朕,你年纪大了,这些事总要有个后继之人啊?”道光向富俊劝道,既然吉林屯垦之事已经上报完毕,此后便只等大学士与军机大臣合议,富俊便辞别了道光,自归吉林去了。

接下来入内觐见的则是两江总督孙玉庭、湖广总督陈若霖和浙江巡抚帅承瀛三人,三人入对之后,道光也主动对三人说道:“这漕运浮收之弊,朕去年让你等有漕督抚下去详加议定,如今你们三人一同入京,正是时候,你等可有解决浮收之困的办法?若是你们还没有商议过,朕也允许你等三人先行议定,求一个妥善的法子,总要比你们每个人单独办事强啊?”

“回皇上,臣之前已经和孙总制……不,孙中堂,还有帅中丞商议过了,其实我们的想法,大抵是一样的。”湖广总督陈若霖率先发言道,这时孙玉庭已经定下了加封协办大学士,各人也都对他改了称呼。“如今浮收之弊,根本在于无论漕帮还是州县属吏,收入俱皆微薄,原本的薪俸津贴已然不敷使用,是以他们为了补贴己用,有时候也是为了补公费的不足,才有了如此浮收,是以浮收解决的关键,在于解决漕帮和吏员的收入问题。可如今朝廷正赋几乎没有盈余,养廉耗羡亦多为公务所据,所以必要的加耗,实在是不能避免的。只是如果任由州县滥征浮收,却毫无规制,却只会导致州县之人假公济私,百姓日益困顿。所以臣等共同的意见,就是定下一个折中之法,既能够补贴漕帮吏员,也能够不让百姓承担过多负担,臣等之见,湖北、浙江和江苏,都可以行八折收纳之法,也就是在原定漕赋一石的基础上,再加收漕米二斗五升,用多余的漕粮收入弥补漕帮吏员的生计,同时我等有漕各省,也自会严令清查下属,不得再于漕粮一事之上再加陋规,凡有在二斗五升之数以上再行征收漕粮之事,亦或漕帮再有勒索帮费之事,便即严加查办!如今我等不便查办此等事由,也是因为漕帮吏员实情可悯,但若是有了这二斗五升的津贴,他们也就没有理由再去加收陋规了。”

“回皇上,陈总制之言与臣所想相同,臣另外还想补充一件事,就是我们可以在每征收一石漕粮的同时,给县吏二钱银子的津贴,这样县吏有了收入,自然就不会再去滥取漕帮帮费,此后再有帮费之事上报抚院,我等便可严加查办了。”帅承瀛也对道光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