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七十九章 清王朝与米利坚

大清疆臣。 第四百七十九章 清王朝与米利坚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这时的伍秉鉴与顾盛,也并未因向阮元提供情报而获得多少好处,相反,阮元查扣鸦片之事,已然引起了顾盛的不满。

“伍先生,您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这一日顾盛竟然主动来到了伍秉鉴的商行之中,刚一见面,便即向他问道:“我们‘瓦巴什’号的货物被你们国家的贼人抢了,总督府为什么不还?我记得三年之前,也是同样的事情,你们不是把货物都还给我们了吗?这为什么三年过来,你们国家的办法就不一样了呢?”

“帕金斯先生,你们商船被抢夺的货物,我都看过了,除了白银和鸦片,其它的都还给你们了啊?这白银我们国家依例不能出口,鸦片乃是禁物,这些事你应该清楚吧?”伍秉鉴反驳道。

“三年之前,我们也是这样的货物,当时总督府可都还给我们了!”顾盛依然向伍秉鉴辩道。

“帕金斯先生,如今的总督姓阮,他不姓蒋了啊?再说了,就在当年蒋总督还你们货物之后,总督府不就立刻出了一份新章程吗?说的就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再出现,那鸦片直接罚没,不予退还啊?倒是你还得谢谢那几个强人呢,因为他们抢了你船上鸦片,你们船上现在其他货物都可以入口,总督还准许你们出售其它商货了呢,若是总督府那边真的严守谕令,你船上其他货物,也便只能一并带走了!”伍秉鉴继续向顾盛解释道,其实阮元也不想破坏外商贸易,所以眼看白银鸦片都已经收缴,顾盛也不能再借此牟利,还是对他网开一面,准许其他合法商品在广州贩售。

“你们国家,这……这不讲理!”谁知即便如此,顾盛依然不肯领情,反而向伍秉鉴骂道:“你们国家这是什么法度?昨日我们完成的贸易,今日我用同样的办法,你们就要抵赖,你们法律三天变一次,再过三天又变一次,这样下来,还有谁愿意跟你们做生意?!”

“帕金斯先生,话也不能这样说吧?”伍秉鉴道:“三年前您这样的事情,我们国家从无先例,蒋总督也只能靠经验去决断,可是后来皇上以为不妥,正式定下了章程管理,这有何不对啊?难道你们国家的法令,能够在今天就把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后的事情,全都预料得纤毫不差吗?”

“我们国家从独立到现在,还没有五十年。再说了,我们国家从来都是,只要没有法律规定,那以前的判例就是法律,哪里有三年前跟三年后,同样的事不一样判决的道理?”顾盛道。

“判例就是法律?哈哈,帕金斯先生,您想多了。若是各省督抚都能随便用判例作法律,那皇上的上谕算什么,朝廷制定的事例章程算什么,大清律例又算什么啊?您这是来我们大清做生意,难道不是您应该遵守大清的法律吗?您这生意做着做着,居然做到要我们国家的人,在我们的国家遵守您国家的律法,这算怎么回事啊?”伍秉鉴自然也不认同顾盛所言,看来,中美之间的交流,还有判例法与成文法这一重隔阂。

“算了,这生意我也不想做了,美国那边,我还有事想回去打理一番。咱们……就此别过吧。”顾盛一边说着,一边也从怀中取出一张信笺来,递给伍秉鉴道:“正好,我侄子现在也想做这边的生意,我回了美国以后,现在的公司也会注销,到时候,我侄子会重新派商船,重新注册公司,你就跟他联络吧。伍先生,有件事你需要想清楚,我赚了钱,你也能赚钱,我赔钱,你给我的投资也就打了水漂,你是想赚钱还是想赔钱,自己心里要有数。”伍秉鉴自然清楚,顾盛退出广州市场,由他的侄子接手广州商贸,也是为了消除顾盛自己商行、商船在私贩鸦片一事上的不良记录,到时候清朝官府所见,便只是顾盛侄子的新商行与新船,想要查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是几无可能。这样一来,鸦片走私也不会因为顾盛的退出而受到影响。更何况,鸦片走私更多还是出现在东印度公司下辖的商人船上。

只是伍秉鉴也没说什么,而是径自与顾盛拜别,任他离去了。

不想就在这时,商馆厅堂之前已多了一个人影,那人见顾盛离开,方才进来。这人样貌精明,却也有着几分谄媚之色,见了伍秉鉴,当即上前拜道:“伍总商,这米利坚商人又跟您生了些纠葛吧?哈哈,小人倒是以为,米利坚商人虽然也不讲理,可终究只是跟你说理,总比那英吉利商人好些,英吉利那些人啊,一言不合,就要跟你动枪,他们外海还有兵船,那才难受啊?”

“哈哈,叶总头,澳门那边最近还不错吧?这次倒是也有不少新货,你往香山、顺德那一带卖一些,也是个赚钱的法子。还有,大西洋人那边,如今还好吧?”伍秉鉴也向这人拜过,原来,这位商人名叫叶恒澍,乃是澳门地区的代销商人,在澳门颇有声势,是以被称为“总头”,他虽然在澳门经商,但依例不能直接和英吉利商人交往,却早早联系上了伍秉鉴,伍秉鉴将西洋商货转售于他,再由他在澳门、香山一带加价出售,也是两相盈利之事。

“大西洋人嘛,其实伍总商应该清楚,他们虽然租了澳门,还建了几座炮台,可毕竟人数不多,洋兵也就一二百人,我看在那英吉利人面前,是不堪一击啊。所以小人在澳门,其实为难之处不在大西洋人,就是英吉利这些兵船,成日仗势欺人,却是有些不快。”叶恒澍也对伍秉鉴道。

“大西洋人毕竟还是有势力的,你且小心……”伍秉鉴听着叶恒澍之语,本来还想劝告他一番,可是听着叶恒澍之语,却依稀发现了一丝不对劲,沉思片刻,伍秉鉴便即大惊,对叶恒澍问道:“叶总头,你在澳门究竟做了什么?你……我和你一起做生意也有些年头了,我知道,你也赚了不少,但你也要记住,你要是真的因为犯了大清律,被官府捉去问责,我……尤其是这几年,这阮总督查办咱们和洋商,可是一律从严,你最好收敛一点!”

叶恒澍作为澳门总头,本无权力接触英国商人,是以伍秉鉴听着他自吹自擂之语,当即发现了破绽。可叶恒澍却毫不在意,反而对伍秉鉴道:“伍总商,我办事怎么样,您不是最清楚吗?我在澳门,这些年也是熟门熟路,难道还能连累了您不成?您说的什么阮总督,他在广州,我在澳门,平日也见不得几面,他何必找我的不是呢?”

“那你也小心点,我还是那句话,你这十年赚的钱够你活两辈子了,犯不着再去做冒险的事!”伍秉鉴依然对叶恒澍不放心,只得再次向他告诫道。然而就在这时,门外又有一个商人打扮之人匆匆走上,见了伍秉鉴便即拜道:“伍总商,敦元兄,不好了,方才我西成行那边来了快信,说是……伶仃洋上出事了!”

伍秉鉴知道这人便是西成行总商黎光远,当即上前问道:“黎总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你切莫着急,只说给我听便是了。”

“打……打死人了!”黎光远当即向伍秉鉴道:“有一艘停泊在伶仃洋的英吉利兵船,上面有个兵士,据说是打死人了!”

“你说什么!”伍秉鉴听得黎光远之言,也当即大吃一惊。

若是洋船与清朝百姓发生争执,一旦清朝百姓受损,十三行的保商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这……唉,要不你随我一道,去阮部堂那边走一遭吧,或许……或许咱们去了,就能有办法了呢?”伍秉鉴眼看情势不妙,也只得如此劝慰黎光远道。可是阮元办事从来公正无私,即便自己前去求情,阮元能够从宽处理黎光远吗?

进入夏日,扬州的天气也渐渐炎热下来,然而雕菰楼之中的焦循却丝毫不以为意,每日依然勤于抄录,只是他也清楚自己已然精力不济,是以焦廷琥提出帮他抄录《孟子正义》时,焦循也便答应了下来。到了六月,三十卷《孟子正义》终于誊抄完毕,焦循看着自己书案上层层叠叠的书稿,也不禁长出了一口气,难得的露出了欣喜之色。

“终于……终于是把这件事作完了啊……”焦循一边感叹,一边额上竟忽然多了几滴汗水。

“爹爹,这……您何必这般急于誊抄这部《孟子正义》啊?”一旁的焦廷琥看着焦循,也是忧心忡忡,道:“爹爹从来都有腿疾,这些日子又夜以继日,抄写不懈,孩儿看着也是担心啊?爹爹,如今您正当安心静养,却千万不要再操劳治学之事了啊?”

“孩子,爹爹的身体,爹爹……清楚,没什么的,只是……爹爹最后的心血,就是这部书了,总是……总是要早一两日把它誊抄出来才是。这样爹爹这一生治学,也就无憾了。”焦循看着焦廷琥焦急之状,也向他安慰道。只是这时,他额上汗水竟已再止不住,一点点落了下来。可是这时本就是夏日,焦廷琥却也未能当即注意。

“爹爹,您这般年纪,怎么……怎么就说起这样的话来了啊?”焦廷琥一时忧虑,也向焦循劝道:“孩儿倒是觉得,爹爹若能安心歇息些时日,或许,爹爹这腿疾能好一些呢?”

“廷琥啊,你这些年怎么也变得向你娘一样絮叨了?爹爹也……也没什么,就是性子急了些,总是想亲眼看到自己能够做成一件事,又不愿违了良心,去做敷衍之事,所以……所以就只能多耗些工夫了。好啦,爹爹这不是该抄的都抄完了吗?咱们现在就出去走走,再去看看北湖,放松一下,以后的事……”焦循一边劝慰儿子,一边也站了起来,想着缓缓前行几步,舒缓一下腿部剧痛。

可是,焦循方才走出两步,右腿便是一阵钻心之痛直冲而来,这一冲,焦循竟再也忍耐不住,“啊!”的一声,便即摔倒在了石砖之上!

“爹爹,爹爹!”焦廷琥眼看焦循突然倒下,也是大惊失色,当即扶住了焦循,只见焦循面色苍白,口唇干裂,额上汗水不止,或许焦循实际的病痛,要比自己想象的要麻烦多了。

无奈之下,焦廷琥只得将焦循扶上了床,让他安心歇息,只是这时他却还没有想到,从这时起,父亲已经不能独立行路了。

不久之后,焦循竟又染上疟疾,不仅双腿酸麻无力,身体也日渐燥热,焦廷琥和阮氏多方延请名医前来诊治,却是纷乱无方。焦循病情也渐渐沉重,到了七月之初,已然无力执笔。

“难道,这就是我最后的日子了吗……”病重的焦循也渐渐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