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广州危机

大清疆臣。 第四百三十八章 广州危机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阮元的诚心邀请之下,吴熊光也终于决定亲自前赴武昌,就广州之事与阮元一叙。这日吴熊光到了武昌,便被阮元请到了武昌城中最具盛名的江汉书院。阮元也特意备下了一处雅室,只留下自己与吴熊光二人。阮元亲自奉了清茶,请吴熊光坐在上首,以示敬意。

只是看着阮元如此盛情相待,反而是吴熊光有些不好意思了,眼看阮元这杯茶已经奉上,吴熊光也对阮元笑道:“阮总制,老夫已然致仕多年,其实当年旧事,老夫本也不愿再去回想了。也是总制言辞恳切,老夫想着,不来一趟,却有些对不起总制看重了啊?所以老夫才到了你这武昌,老夫也做过几年湖广总督啊。只是阮总制,老夫却也有一事始终不明,想请总制先行赐教。老夫在两广之时,办理英吉利之事,自忖办得并不算如意,后来老夫也是因为这件事被皇上降了职,只得以四品致仕。阮总制,您说是想要请老夫指教,可老夫这个样子,能指点你什么呢?”

“吴老大人,在下所想,并非老大人先前办事成败与否,而是如今朝廷内外,与英吉利曾有交涉,亦或长年总制两广之人,实在是屈指可数。是以在下觉得,总制行事,成,则在下可以效仿,不成,则在下可以引以为鉴。可若是总制先前旧事在下一无所知,在下去了广州,稍有不慎,便会重蹈总制覆辙,到那个时候,这广州交涉之事,在下又如何能办成呢?是以在下也想着,若是皇上果然因为办理英吉利交涉之事,让我南下督广,那在下南下之前,自然要将可知之事尽数了解,方才有备无患啊?也正因如此,在下不得不劳烦老大人亲自走这一趟了。”阮元眼看吴熊光虽有疑惑,却也愿意帮助自己,便也对他将实情尽数言明。

“这样说来,阮总制这一次,也是真心想要为国朝做一些实事了。既然如此,老夫也将当年旧事与你多讲讲吧。”吴熊光看阮元言语真诚,也渐渐相信,或许阮元可以在自己经验之上,另外寻出一条成功之路,便即对他说道:“当年的事,嘉庆十三年,忽然有那么一日,一只英吉利船队就到了澳门,他们非要说自己是来保护澳门的大西洋人不受法兰西国侵害的,可事实上,老夫后来查访得知,澳门的大西洋人根本就不愿意让他们进港。后来英吉利船队眼看不能顺利登岸,便即炮击了澳门的大西洋人炮台,大西洋人据说原本和英吉利结过盟,不意英人船只竟会突然开炮,很快炮台便被英吉利船队占去了。老夫当时就是因为没有及时驱逐英吉利船队,方才丢了两广总督之职。唉……这英吉利人确也是老夫这一生之中,所见最为难缠的西洋人了。其实那个时候,老夫也曾遣使到了澳门,数度劝说他们离开港口,澳门的大西洋人在中国境内,难道我大清绿营还不能护他们周全吗?可他们就是听不进去,一而再再而三的跟咱们的人说,只有他们驻扎澳门,法兰西人才不敢忌惮澳门水域……可是老夫跟他们交涉的时候,澳门海上,连一艘法兰西兵船也没看到啊?”

“如此说来,自是这英吉利人狼子野心,久有觊觎澳门之意了。至于其他强词夺理之言,看起来……确也是有些麻烦啊。”阮元听着吴熊光对英国船只的描述,也不觉有些感慨,又向吴熊光问道:“那吴老大人,您当时可曾想过,若是英吉利兵船拒不撤出澳门,便即动用绿营,强行驱逐他们呢?”

“阮总制,这件事其实老夫当年是有想法的,只是……若是真的这样做了,只怕损失更重的,会是我们的水师啊。”吴熊光听阮元问起武力驱逐的问题,却意外多了一丝失落之感,向阮元摇头道:“那英吉利船只之中,有几艘兵船身型甚大,咱们的人大概估算了一下,都在二十丈以上,若是如此,他们一艘船的长度,就相当于咱们两艘船,更何况他们船上炮位众多,若是强行动用兵船,咱们必然陷入以小击大的困境,这……这能打得过吗?老夫当时也曾将英人兵船之事如实上报皇上,可皇上却以为老夫之言,不过是畏敌之语,还严厉斥责了老夫一顿。可英吉利兵船高大之事,老夫所言乃是事实啊。阮总制,若是您到了广州做官,这一节却也不得不考虑啊。”

“那吴老大人,当年英吉利来澳门的兵船,一共有多少,其中又有多少兵士呢?”阮元想着英船高大之事,心中却也没有必胜把握,只好继续向吴熊光问道。

“我记得一共是十三艘,其中有一半是运兵用船,不能作战,有炮的战船大概六艘,兵士吗……有大概七百人,而且其中好像大半都是黑瘦之人,和那几个英吉利主官一般肤色的兵士,大概也就二百来人吧。大西洋人说最后登岸的英吉利兵士,也就是三百人。”吴熊光回忆着当年澳门形势,也向阮元解释道。

“这样啊……”阮元一边估计着英吉利兵船之数,一边又向吴熊光问道:“老大人,除了可能出现的兵事之外,这交涉之事,还有什么难处吗?”

“要说难啊,也就是兵船护航了。”吴熊光也像阮元解释道:“这些英吉利人啊,老夫听闻,素来以营商为本,所以那讨价还价的工夫,斤斤计较的本事,可比国内之人强多了。什么事啊,都能给你讲出道理,最让我们头痛的,便是近些年来,他们每有商船前来互市,便往往有兵船在侧,说是这边海盗多,想着用兵船护航。若说老夫那会儿,这个理由还真没办法驳斥,可我也听最近这些广州人说,现在英吉利兵船,依然时常出现在伶仃外洋啊。平日他们也是软硬不吃,你劝他们走,他们就说随时可能有海盗,你想动武吧,他船上毕竟还有不少火炮呢。再说了,除了当年那件事,英吉利人毕竟还是来通商的,与国朝从无兵戎相向之事,所以就算皇上那边,也不会轻易准许动武的。阮总制,若说你真的要去广州,这护航兵船一事,你可要多想想办法啊。”

“听老大人一语,在下真是胜读十年之书啊。”阮元也对吴熊光点头道:“英吉利之事,在下不担心不能提前应对,在下真正担心的,还是英吉利远在万里之外,我大清对西洋情况了解不多啊。今天能得老大人赐教,日后办事,自也该有的放矢了。”

“哈哈,阮总制,看你如此博学,却依然谦逊,老夫却也相信,国朝之内,如今要再择一人做两广总督,那确实非总制莫属啊。”吴熊光也对阮元肯定道。

这日阮元又问了吴熊光许多通商、海防问题,方才与他道别。不久之后,眼看自己所知西洋之事已然尽数告知阮元,吴熊光便也向阮元辞别,自归昭文老家终老去了。十六年后,吴熊光方才寿终正寝,终年八十四岁。

阮元送走了吴熊光之后,便也启程离了武昌,再赴荆州应对筑堤之事。而就在这时,嘉庆对那彦成的调查也告一段落,越来越多的证据可以表明,两年前的甘肃赈灾,那彦成确有侵吞公款嫌疑,嘉庆便也下令,将那彦成逮捕入狱,以待审讯。英和身为九门提督,这一日也亲自率领巡防步兵,前往子爵府拿捕那彦成。

只是这一日的子爵府中,那彦成却似乎尚不知门外之事一般,只同容安、容照二人一起,陪在云仙卧榻之前。各人见云仙时,只觉她面色惨白,双眸也是渐渐无力,只是似乎尚有什么未了之事,仍是侧在一旁,用最后的力气凝视着那彦成,想要问个究竟。

“夫人,你这……这可如何是好啊……额娘走的时候,我几次三番的劝阻你,要你千万不能为了额娘之事,便伤了自己身子,可你怎么就不听呢?你原先就有病根,尚未痊愈,这样下来……前日我去问过大夫了,他说、说……”那彦成自然清楚,云仙身体本弱,又为了那母丧事日夜操劳,这几个月来已是油尽灯枯,前来诊治的医者也已经告知那彦成,要他开始计议后事。想到这里,那彦成也不觉哽咽,看着成亲三十年的妻子,迟迟不愿移开目光。

“夫子,生死有命,若这就是夫人的命运,那……那我接受了便是。只是我有一事,却还是不明白,夫子,外面的人说话,我也听到了,他们……他们是来拿你下狱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你跟我说实话吧,当年在甘肃,那陈祁诱你滥用公帑,还以山参赠你,你……你都应下来了吧?”云仙看着那彦成,原本无力的双目之中,竟还有一丝不甘,想来当年之事她不弄个清楚,也是死不瞑目。

“夫人,这……我当时确是没了法子,只得……只得应了那厮之议。如今倒好,这陈祁是一死了之,剩下的事,竟还要连累夫人……”那彦成知道如此情境,自然不该隐瞒云仙,便将当年实情说了出来。原来那彦成数日前便已得到英和报信,陈祁因侵吞赈银事发,已然畏罪自尽,多半也不会再受深究,而接下来要受审之人,便是自己了。

“夫子,你……你为何要为了我的性命,去……去答应那陈祁滥用赈银之事啊?”云仙方才听到一半,便已发觉那彦成之语颇不对劲,虽是病重,却也强自支撑,向他正色道:“当年在兰州的时候,我便与夫子说过,即便那陈祁的山参质地再怎么好,只要……只要他让你去做那违背法度之事,又……又或者用那山参要挟于你,你便不要管我,只将他拒之门外便是。可你这样……早知如此,若是我当时便即自尽,那也……也能全你清名啊……”说到这里,云仙也再难支持,只好伏在床上,不住喘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