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出使计划的破裂

大清疆臣。 第四百二十六章 出使计划的破裂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京城之中,苏楞额、和世泰等人一同为阿美士德觐见一事奔走忙碌之时,阮元也难得的在抚院里给所有幕僚放了一日假,并邀请各人于下午时分在偏堂之内论诗。想着阮安诗作虽一时不能刻成,总是已经集录了数十首咏梅诗,阮元便也带了阮安诗作抄本,来到幕僚之间,与各人一同品评欣赏。

“老师,学生听闻孔静女史今年方是及笄之年,却不想单只这咏梅诗作,就已经有这么多了啊?这样想来,若是孔静女史得享遐龄,又能作诗不辍,那国朝闺秀之中,诗文之最可是非孔静女史莫属了啊?”陈寿祺在席间看着阮安诗文,一时也不觉赞叹。他称阮安为“孔静”是因为阮元曾得一面古镜,上有“孔静”二字,阮元甚爱此镜,便以孔静为阮安之字。

“恭甫,没想到啊,这些年过来,你怎得也学会这番逢迎之语了?孔静虽说有这些诗作,却只有十五岁,哪里能当得起你这般盛赞啊?”阮元虽是这般言语,心中却也得意。

“老师,说实话,学生我十五岁的时候,这般诗句决计是写不出的。您看这首,月照冰同净,风回雪亦香。斜枝何皎洁,细蕊乱琳琅。影入银塘里,寒流冻一方。虽说……最后一句直白了些,可中间这两联,清净高洁之状,观之立现啊。女史她终是女子,又不用考科举,这言语嘛,能有如此神韵,我看国朝闺秀之中已是一流了。若是还能再寻个精于诗句的老师,再多指点女史三年,那以后女史诗作……不可想象,不可想象啊。”陈寿祺看着阮安诗句,不住感叹,确是惜才之状。

“恭甫兄,依你之意,我这个做孔静老师的,是才学不够,恭甫兄看不上了啊?既然如此,小弟倒是想请恭甫兄指点几句才是,小弟这诗文,竟有何处不足啊?”这时阮元幕僚之中竟又有一人向陈寿祺应道。原来这人名叫严杰,在杭州之时便入过阮元之幕,与李锐等人一同校勘《十三经注疏》,这次阮元在南昌刻版,他想着一睹善本之状,也来到了南昌投奔阮元,正巧阮安也在学诗,阮元便也请了严杰来到自己家中,为几个子女指点诗作。

“哈哈,我道是何人为孔静女史授诗,原来是厚民啊?”严杰字厚民,陈寿祺便以字称,道:“看来啊,厚民你这作诗之法还是略欠了些,你所长在于治学,作起诗来,总是有那么一些不够圆融之处。若是孔静女史还想更进一步,我以为,还是应该再寻个精于诗作之人为好。”

“恭甫,你这人怎么说起话还是这样难听啊?”严杰也不甘示弱,道:“方才听你夸孔静,还以为你转了性呢,没想到你还是当年那个样子。你要是觉得你比我更精于诗作,那你去教孔静啊?”

“好啦好啦,你们也不用争了,再看这一首,我看啊,这一首安儿作的一样不错。”阮元一边笑吟吟地挥了挥手,示意二人不要继续斗口,一边也看着阮安诗作,念道:“早梅当腊放,寒重愈精神。已远小阳月,还欣岁暮辰。檐前幽韵冷,阁外瘦枝新。清友难随俗,花开不待春。怎么样?这一首是不是比方才那首更有韵味啊?”

“什么?”阮元却没有想到,就在他念完这首诗之后,幕僚之中后排的一个人竟然吃了一惊,随即只听“啪”地一声,那人手中所持的阮安诗文抄本落在地上,其他幕友听了也都自觉惊异。

“张簿书,你这是怎么了?”这时反倒是严杰反应更快,主动向身后看去,阮元循声望去,只见那人是自己幕中主掌书簿的幕友,名叫张均。张均从自己淮安督漕起,便在自己幕中效力,一直为人勤勉谨慎,可不知这一日他却是因为何故,听了阮安诗句竟然失声。

“宫保大人,这……这首咏梅诗,是……是小儿所作啊?”张均看着阮元疑惑之状,知道不能有所隐瞒,便即如此说道。可他这句话说得出口,真正惊讶的人却是阮元。

“张簿书,你说这诗是令郎之作,这……安儿平日我是清楚的,与外家从无来往,若这首诗果然是令郎之作,那这首诗却是……却是为何竟能被安儿所知呢?”阮元上前问道。

“宫保大人,这……实不相瞒,孔静女史知道小儿这首诗,应当……是在淮安的时候吧?那几年我们家中老母病重,急需用钱,幕中银钱有些不够了,所以……”看起来,张均对其中之事已有猜测,但他却也诚实,只继续道:“所以我和小儿那些时候,便从家中取了些旧有字画,到淮安市集上贩售,小儿从来学得些绘画之事,便也帮着画了几幅画,有一日在市上,便遇上了孔夫人……”

“原来,安儿当年那幅画,是这么回事啊……”阮元听着张均之言,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阮安先前对梅花并无特殊兴趣,那日在淮安市上买了一幅墨梅,却是爱不释手,几年下来,自己又有这许多咏梅之作……

可是,清楚了其中始末,阮元心中却又多了另一重担忧。

“安儿的终身大事,或许……可是这样真的……”

这时京城中的阿美士德一行,却意外的陷入了无所适从之中。原来,自从那日苏楞额与和世泰离开之后,一连数日,二人都没有再来与使团商议觐见礼仪之事,只是一旁陪同前来的长芦盐政广惠陪同几名正副使一同饮宴,阿美士德与小斯当东问起礼仪之事,广惠也不置可否。几名清朝迎见官员如此不冷不热,却又全然不能确定礼节的态度,让阿美士德等人几日来也是坐立不安。直到正式觐见这一日,苏楞额与和世泰方才再度出现,见了阿美士德等人,只行过面见之礼后,便带了英使一行出发,向圆明园而来。

一行人进了大宫门,便即由宫中内监指路,引而向右,看来这日嘉庆会见英使之处仍是九州清晏的奉三无私殿。只是从未入园之时起,苏楞额与和世泰行步便即变得异常缓慢,一行人只走了小半时辰,距离九州清晏还有一段距离。阿美士德等人初以为觐见皇帝,本就应该放缓脚步,却也不以为意。可走着走着,忽然各人只觉身后脚步匆匆,两名蓝顶子官员从英使一行身后赶了过来,苏楞额、和世泰也当即停步,与两名官员相互拜见过了。

“几位大人,请问……我等今日朝觐大皇帝,是要如何行礼啊?这件事几位大人先前也没有给我等明确答复,如今匆匆引着我等前来,我等这也……也不免有些生疏不是?”几名英使眼看面前情况似乎不对,也连忙商议了一下,这时出言相问之人,便是这次英国使团中的第二副使埃利斯。经小斯当东翻译后,几名清朝大臣也已然听见。

“生疏?哈哈,这种事无所谓的。”苏楞额听了埃利斯之问,也对几名英使笑道:“其实我在京里办事也有二十多年了,你们这样不会行礼的人我也见过,生疏这种事啊,我们大皇帝宽仁为怀,绝不会介意的。为了让你们行礼方便些,这不,我们今天也请了最为精通礼节的二位大人啊?我朝太常寺便是最为精通礼节之处,今日我把两位太常寺卿都请来了,你们就放心吧。到时候呢,你等就站在这二位大人身后,二位大人怎么行礼,你等就怎么行礼,把二位大人的动作学上一遍,今日这觐见也就成了。你们看,这样很简单吧?”清代太常寺有满汉两名太常寺卿,所以这日前来带领引见的官员是两人。

“不,我们问的是,我们到底要行什么样的礼,若是……若还是三跪九叩之礼,那……那我们决不接受!”看起来,埃利斯已经从苏楞额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不对劲。

“哎呀,这三跪九叩之礼有什么难的啊?我知道,你们之所以推脱来推脱去,无非就是不会嘛?那我这太常寺的人都带来了,你们照着学一遍……学,这个你们总会了吧。”苏楞额依然无动于衷道,听到这里,几名英国使臣已然清楚,苏楞额根本就没有为自己想出任何对策,他的想法,只是一直将自己敷衍到最后一刻而已。

“苏大人,我且问你最后一次,今日我等面见大皇帝,这三跪九叩之礼,我到底用不用行?”阿美士德再也按捺不住,主动向苏楞额质问道。

“这,不就是行一次礼嘛,你说你这人,怎么……”苏楞额还想强辩。

“既然如此,那今日觐见之事,就到此为止吧。”阿美士德看着苏楞额的样子,也终于明白,礼仪之上的争执,此时已然无力解决,既然如此,那最后也只有撕破脸面这一种结果。又对苏楞额道:“我等是联合王国使臣,你今日执意要我们为大皇帝行如此不堪的叩头之礼,你让我们以后回了国内,有何颜面再见国王陛下?我等出使外国,从未遇见过你们这样不讲理的国家,也没见过你这般敷衍昏聩的外交官,这次是你们执意不肯让步,我等已经……已经尽了我等应尽之仪!既然大皇帝不肯退让,那我们……我们这就回国了!”

说罢,阿美士德当即回头,向着前来圆明园内的道路折返而去。小斯当东和埃利斯眼看此等情景,自然明白,这一次的出使活动,从这一刻起便已再无成功的可能。二人也草草向苏楞额、和世泰等人施了一礼,便即折返而去。不过片刻,英吉利使团一行已然走得干干净净,圆明园内只剩下苏楞额、和世泰等一众大小官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你们……你们怎么就这样固执呢?”苏楞额无奈的看着英吉利使团离去的方向,口中虽是不愿饶人,可心里却已经乱作一团。随后,他又转向九州清晏的宫墙方向,长叹了一声,迟迟不能行动。

他自然也清楚,这一次英吉利使团接见之事已然失败,而作为迎见正使,自己也决计脱不了干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