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二十四章 英吉利使团再临

大清疆臣。 第四百二十四章 英吉利使团再临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百龄功过如何,毕竟死者已矣,对于之后的清王朝而言已经无足轻重。可这一日嘉庆却又一次紧急召见了三名军机大臣,看起来又有一件大事,已经被摆到了嘉庆君臣之间。

“你们看看吧,蒋攸铦从广州来的加急上奏。”嘉庆一边说着,一边也将一封拆开的奏折放到了几名军机大臣面前,道:“英吉利……英吉利的贡使,朕即位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这是怎么回事?英吉利人的来函上说,因为高宗皇帝的时候,他们登岸之处乃是天津,所以今年他们入贡还是想要在天津登陆。董诰,朕记得英吉利使臣……朕还是嘉亲王的时候,乾隆五十八年来过一次,只是当年朕不得参预朝政,是以其间详情不能尽数知晓,你当时就是军机大臣吧?英吉利当年为何要在天津登岸,高宗皇帝为何会准许他们在天津登岸,你可清楚?”

“回皇上,臣……臣还记得一些。”这时董诰已经七十七岁,老迈之态尽显无遗,本已不能每日入军机处办事,只是出现要事方才入觐参决。可英吉利之事,由于当年的托津和卢荫溥品秩不足,根本无法参与,所以嘉庆也只好相问于董诰。“英吉利使节入贡,那是二十三年之前了。当时……臣记得应该是他们言及行船之中,有些贡品过于沉重,不宜由陆路搬运,是以想从海路北上。高宗皇帝当年的意思是,远洋使者入贡,本是难得之事,我大清亦不当拘于旧例,所以准他们由天津入京觐见,也是……也是我天朝上国宽仁之度。嗯……皇上,这一次英吉利入觐,有没有携带什么不宜搬运的物品啊?”

“蒋攸铦没提,只是说有贡品,可贡品轻重与否他也没问。而且这一次英吉利贡使所言,根本就不是什么轻重之事,他们只说,因为二十三年前他们就是从天津登岸的,所以这一次应该依循旧例,也从天津登岸。哼,先帝对他们是天朝宽仁,他们却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真是……真是得寸进尺,无礼之辈!”嘉庆说到这里,对这一次前来的英吉利贡使已是再无好感。

“皇上,这英吉利使臣若是如此无礼,臣以为索性也不用见了,直接逐出边境便是,又何苦为他们分忧呢?”托津也在一旁进言道。

“驱逐?那倒是不必了。”嘉庆却不同意托津的意见,道:“既然来了,那无论他们再怎么不知礼义,我大清不可失了天朝气度。就……继续准他们在天津登岸吧。早些入贡,也早些送他们离去,不是吗?”

三名军机大臣倒是没有异议,很快,嘉庆便即定下了御前大臣苏楞额,内务府大臣和世泰二人为正副使节,前往天津海滨迎接英吉利使团。和世泰本是皇后之弟,是以得到嘉庆重用。

只是对于这次英吉利遣使的内情,嘉庆君臣便不甚了解了。

原来嘉庆十三年,拿破仑在法西战争中陷入僵局之后,为打破反法同盟的封锁,拿破仑开始将目标转移至东欧,嘉庆十七年,拿破仑发兵数十万东征俄罗斯,不想在俄罗斯的严寒之中,拿破仑遭遇了他一生中最致命的一次失败。很快,欧洲反法势力开始大举集结,反攻法国,至嘉庆十九年,反法同盟一举攻入巴黎,复辟波旁王朝,拿破仑的第一帝国至此结束。

拿破仑被放逐到厄尔巴岛后,不甘失利,嘉庆二十年,拿破仑率部卷土重来,一度复辟第一帝国,但不过数月之后,拿破仑又在滑铁卢之役败给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也就此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与此同时,欧陆各国与英国一同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将中西欧被拿破仑消灭,或改造为共和国的国家复辟了大半,欧洲王权势力再度占据主流,而法国大革 命以来的近代国家思想则就此惨遭打压,一度沉寂了三十三年之久。

英国原本就有意再度向东方出使,以完成马戛尔尼的未竟之业,这时眼看拿破仑已然被放逐西非,一时欧洲再无外患,更兼滑铁卢一战,英军的胜利让国内权贵更具信心,是以英国再一次向中国派出了使节团,以阿美士德为正使,务求完成“对等交往”,重新订下马戛尔尼来华之时,便希望乾隆允准的六项条款。

嘉庆时代,清朝钦天监依然有专门授予西洋人的钦天监监正一职。但这时北 京 城里的钦天监监正福文高本是葡萄牙人,其余西洋官员也大多是葡萄牙定居在澳门之人,这些人的天文地理之才已不能与康乾时期的南怀仁、蒋友仁之辈相比,对欧洲战争的了解也不过寥寥。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拿破仑法国本就继承了大革 命时代的部分理念,对教会态度冷淡,这些葡萄牙传教士自然也就对拿破仑没有半分好感。此次拿破仑战败,在他们告知嘉庆的言语中,也不过是法兰西某将军篡夺皇位自立为王,最终被其余欧罗巴诸国剿灭,复兴旧朝而已。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简直司空见惯,本就对西洋事务不感兴趣的嘉庆,自然更不会对这种事有多少关注。

嘉庆当然也不会知道,拿破仑战争带给英军的战场经验,也是自己一朝,中国内部战争所无法比拟的。

不出意料,一个月之后,苏楞额与和世泰便在大沽接到了英吉利使团。而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和二十三年前一模一样,方才到了香河,阿美士德便即向两位迎见使抛出了那个老问题。

“二位大人,我等这次来到中国,见了大皇帝,需要行什么样的礼仪?与之前马戛尔尼伯爵前来之际相比,有何变化?”这日,阿美士德主动找到了两名迎见使,随即问道。而令苏楞额与和世泰更觉惊奇的是,这阿美士德居然没有使用其他翻译,这许多中文言语,竟是尽数出于他身旁的副使之口。

“这……一般来说,你等远国使节偶一前来,多有不知天朝典故之事,所以嘛……大半礼节都可以从略,但有一条必须遵行,见到皇上以后,那三跪九叩的大礼,你等至少要行一次,这个绝不能少了。如何?天朝礼节,对你等还算宽容吧?”苏楞额当即答道。

“你……你说什么?”听副使转译之后,阿美士德当即大惊,随后又让副使翻译道:“可是……二十三年之前,马戛尔尼伯爵前来中国,他回国之后告知我等,他面见大皇帝之时并未行那什么三跪九叩之礼,没磕头啊?只是仿我国之例,单膝下跪成礼,这……这可绝对不会有假啊?大人若是不信,能不能回去先查一下当年的旧档呢?”

“这……你这说的是真的吗?”苏楞额二十三年前官职尚属低微,并不知马戛尔尼行礼细节,听副使这样转译,自也大惑不解,道:“你等……你等使节当年对高宗皇帝说了什么?高宗皇帝怎么会答应你们这等无礼要求呢?”

“这位正使,我想那是因为你等记错了吧?”和世泰也在一旁打圆场道:“也罢,我们并非执掌礼仪之人,对二十三年前的事也不清楚。要不这样吧,看在你等来大清一次也不容易的份上,我们回去请皇上调用一次旧档,看一看当年你等使臣究竟是因何礼仪入觐。可若是旧档记录无误,确是三跪九叩,那我等也只好依天朝旧仪了。”

“那……那就麻烦这位大人了。”阿美士德听着和世泰愿意查询旧档,自然认为旧档当中所载,当与马戛尔尼回国后的报告完全一致。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当年松筠、阮元等人,因礼仪之争同样与马戛尔尼、斯当东等英国使节,同样陷入了长期纠结,但最终松筠与阮元定下了一条折中之策,英国使臣先在大树行幄觐见乾隆,同时行单膝跪礼,后面的乾隆万寿,则只有区区数人前往行三跪九叩礼。彼时乾隆尚属满意,还嘱咐英国使团九叩可以变通,可两国记录史书之时,这件事就成了截然不同之状。

在英国,因为马戛尔尼一行人声称自己维护了英王礼仪,行的是单膝跪礼,而绝大多数使团成员又没有亲赴乾隆万寿,所以自然会对单膝跪礼一事深信不疑。而在清朝的文档当中,虽然考虑到最后英方九叩有所变通,但这些不过小节,可以等同于正常的三跪九叩,便即删繁就简,只将英国使团行三跪九叩礼之语载于档案。这样一来,两国文献记录便即截然相反。苏楞额与和世泰虽然请示了嘉庆,询问旧事仪典,可嘉庆看到的也是三跪九叩,至于大树行幄行礼,嘉庆虽然亲见,却认为这不过是从权之仪,自己是要正式接见英吉利使臣,又怎能在如此关要之事上再度“从权”?是以嘉庆很快也下了明令,英使三跪九叩之礼,决不可废。

几日之后,苏楞额与和世泰同那副使对话时,方知那副使底细。原来,他便是二十三年之前年仅十三岁的英吉利使团成员,已故老斯当东男爵之子,乔治.托马斯.斯当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