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零三章 漕运最大的危机

大清疆臣。 第四百零三章 漕运最大的危机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行在之事,就依董诰所言。”嘉庆想着董诰之言更有道理,便即同意了他的建议,又道:“托津、英和,你二人听着,托津先回京城,立刻接管健锐营入京,然后全力搜捕贼人余党,不得有误!京中纷乱如此,九门提督吉纶在做什么?如此迟疑庸碌,朕要他做九门提督何用?!英和速速持诏南下,将吉纶就地免职,暂代九门提督一职,京城守卫若再有疏漏,也唯你是问!”

“臣等遵旨!”英和与托津先后得了嘉庆口谕,便也前去做南下准备了。

到了次日,嘉庆一行仍如常整军南下,周遭百姓见皇室车驾如故,也自安心,至九月十八日,嘉庆终于如期抵达京城。

这时的阮元,在天津将漕粮交兑完毕之后,也带领漕船开始南下,果然漕船方才进入山东境内,宫禁之变的消息便也传到了阮元这边,阮元听闻皇城被突然袭击,也当即大惊,连忙召集了之前加以重用的三名帮主和孙星衍、焦循等人,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听着阮元告知各人,天理教徒在宫禁之地发起事变之事,孙星衍和焦循也都大吃一惊,焦循未经官场,更是不敢相信,当即向阮元问道:

“伯元,这……这是真的吗?皇城如此庄严之处,就……就这样被七十个贼人堂而皇之的出入其间,这……这皇城护军,都是干什么的啊?”

“伯元、里堂,如今看来,这一切又何尝没有因由呢?”这时反倒是孙星衍先冷静了下来,对阮元和焦循道:“伯元之前数年遭到贬谪,有些事或许也看不清楚,可我前些年就在这山东为官,那巡抚同兴是什么德行,我还不清楚吗?仗着天高皇帝远,他在这山东百事因循,成日毫不用心,多少刑案报到山东抚院,他都不闻不问,只把所有政事都交给下吏去办,那些吏员得了便宜之能,一个个胡作非为,惹了事,也从未见他管过!如此之人,有得一个,便能有十个百个,更何况皇城从来太平,这些护军哪里还有多少应急之能可言?我……我倒也不是说皇上错了,可如今这天下,承平日久,多少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怕皇上也不能尽数发觉严惩,这才……这才有今日如此大逆之事啊?”

“渊如兄所言……确有道理。”阮元沉吟半晌,也同意了孙星衍之语,不过,相比于已经被平定的禁门之变,阮元更担心的,显然还是眼下漕运安危,也对孙焦二人道:“只是如此一来,咱们南下,却也更危险了,这禁门之事,咱们知道,滑县、山东的贼人难道便不知了?若是这阵风真吹了过来,运河沿岸,再有一二异动,咱们这南下漕船,便更有可能被盯上了。咱们现在要面对的情况,可比北上时想得还要难啊。”

“伯元,我之前却也没想到,这趟漕船南下,带的商货可不少啊,京城商人、漕帮水手,都有不少货物在船上,若是果然有人前来行劫,可就……不过伯元,你不是也说起过,滑县那些贼人,连附近的浚县都不能攻下,可见不过乌合之众吗?既然如此,咱们面对这些不成气候之人,会不会……”焦循想着眼前情况,也在一旁与阮元商议道。

“里堂,你说的确有道理。”阮元听着焦循之语,神色也渐渐坚定了起来,道:“正如我之前预料,贼人一是不善攻城,二是目光短浅,从如今咱们得到的情报来看,大部分谋逆之人,都集中在了滑县一地,这几天,虽然也有长垣、曹县失守的传闻,但即便是真的,这些县城易攻难守,夺回来不难,而且这里贼人,并不如滑县那般众多,也就是说,他们最多只能派些哨探到运河这边,虚张声势,根本就没有大举进攻咱们船队的能力!所以,咱们也无需担心兵力不足,只要加强沿漕戒备,凡有异动,我等皆能不为所动,一个月后,我们自然可以顺利南下江苏,江苏那边我已有调度,只要过了徐州,咱们自然就安全了。”

“伯元,这……话虽如此,可咱们这里是漕船,船上大多数人,也不过只是精于行船的水手,漕兵虽说咱们也带了,可一共才三百多人,但咱们这是五千条船啊?万一真的有贼人前来偷袭,就算他们一样不成气候,咱们一个人守十几条船,这也根本不够用啊?”焦循听着阮元之语,也颇为忧心地问道。

“伯元,我倒是想起来了。”孙星衍毕竟为官数十年,阮元行止异常之处,他比焦循更易发觉,道:“你北上之际,便告知临清铁铺开炉炼铁,是……为了防备南下时遇到贼人吧?可就算咱们能多一些刀枪……伯元,你打算给什么人用呢?”

“渊如兄,看来这些事还是瞒不住你啊?”阮元一边笑着,一边也对一旁的三名帮主说道:“这件事,你们也已经准备好了吧?我在临清那边,已经让他们打造了五千支铁矛头,我们明日就将矛头取来,你们也将预备好的五千水手集合过来,每人暂发一支,直到我们进入江苏为止!这一路上,我估计会遇到贼人夜袭,也可能遇到火攻,但无论发生什么,咱们都不用害怕,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人大举进攻我们船队!若是你们实在不放心,我让漕船上的三百官兵守护外面河道,你们这五千人,只需护住漕船即可,这样对于他们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大人,您就放心吧,咱们早就准备好了。就按大人的吩咐,无论岸上发生什么,咱们就坚持死守河道,护船南下!这点小事,咱们这几个漕帮,还是应对得来的!”扬州三帮帮主率先响应道,紧接着,九江后帮帮主和衢州帮帮主也一并向阮元作揖拜过,认可了阮元的计划。

“伯元,你这办法倒是不错,可是……”孙星衍听着阮元护漕之计,却反而多了几分担忧,对阮元道:“你这做漕帅的,直接在临清打造铁矛,这……这还是漕帅之职吗?若是皇上那边,又或者有什么人,认为你此举并非仅为护漕,而是……而是擅作主张,又或有……有个其它想法,你这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啊?”阮元和孙星衍自然清楚,所谓“其它想法”,便是阮元私自打造兵器,图谋不轨了。虽说刀枪这种武器,即便民间也没有完全禁止,但民间铸造刀枪,铁匠必须留下自己姓名,以为担保之用,百姓也不能持有过多兵器。阮元仅为漕运总督,又不是为漕兵整顿武备,就这样打造大量铁矛,难免让别有用心之人得到口实。

“渊如兄,我知道,你也在担心我又有四年前那种事。但这一次,已是箭在弦上,这铸矛自卫之事,也是不得不做了。”阮元也郑重地对孙星衍说道:“这件事我已经写了密折,对皇上详加禀明,我也已在折子里写下,若是此次护漕有什么闪失,我一人承担罪责便是。的确,即便咱们的对手看起来不过尔尔,可护漕大事,也不是儿戏啊,总要有人出来寻个主意吧?相比于漕运大计,国家根本之事,我一人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呢?再说了,咱们这里有你我和里堂,三个学问大家坐镇,咱们所学,又以‘实学’为长,那咱们难道不应该让天下人看看,咱们读书之后,果然是有所致用吗?”

“伯元,这……既然你都愿意拼上一把了,那我又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孙星衍沉吟半晌,终于还是认同了阮元的主意,道:“那就这样吧,我虽然六十了,可心中这股精神还没散尽呢,这半个月,我就把这条老命跟你赌上,一定保着咱们这些船,平安回到江苏才是!”

“好啊,能和渊如兄再共事半个月,这也是我的福分啊!”阮元看着无论漕帮还是挚友,这时都已经团结一致,准备共济时艰,心中也是无限激动,紧紧握住了孙星衍双手,以示谢意。

之后数日,果然如阮元所料,每日入夜,岸上都会出现大片火光,三更前后,更有无数呼喝之声,响彻运河两岸,不少水手即便有了准备,也难免心中发慌。阮元却看得清楚,这些敌人果然只是虚张声势,根本不敢大举进攻河道,故而每日入夜,自己都亲自指挥船队,坚守河道不动,一连数日,都是直到后半夜才能歇息。但运河漕船也在阮元悉心护卫之下,平安进入了济宁,一路南下微山湖而来。直到这时,岸上才终于回归平静。

事后阮元方才得知,曹县、长垣等地的天理教徒,在一度攻破县城之后,都没有继续守城,而是带了大半人马北上滑县,与李文成合兵去了,留在运河附近的果然只是小股教众,这些人眼看漕运船队行船严整,大批卫兵手持长矛,前后护卫,也果然不敢正面行劫,只得入夜之后趁夜鼓噪,试图引发船队混乱,眼看漕船岿然不动,数日之后,这些人便也散了。阮元准确的判断,成功保护了五千漕船得以及时南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