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五十四章 阮元东进

大清疆臣。 第三百五十四章 阮元东进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出发之前,阮元也特别找到了苏九妹,和她商量起自己离杭之后的事来。

“九妹,我这次东下台州,再回来的时候,就要直接北上京城了。其实你的事,我也听夫人说了不少,或许……或许让你回临海村,或者另外寻个村子,让你安居,对你来说会更合适一些。”阮元清楚苏九妹心中所想,也主动帮她说了出来:“话说回来,这……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些学生,也有不少考上了进士,却不愿做官的,都一样嘛,你也不要多想了。我这里也给你备了二百两银子,无论你回临海村也好,去别的地方落脚也罢,这些钱也够你维持生计了,你想买些田地,或者继续养蚕,都可以,好好把日子过下去吧。你也不要推辞,你的事归根究底,也是我不好,若是当时临海村保甲,我可以提前严办,你们也不会如此啊?”看着阮元言语真挚,不仅主动给自己道歉,还愿意帮自己安居,苏九妹也是感动不已,一时再无言语,俯在一旁泣不成声。

“老爷,我……对不起,您的大恩大德,我……我这辈子,是报答不了的了……”苏九妹哭了半晌,才对阮元抽噎道。

“我何时需要你报恩呢?你或许还不知道,因为你帮着扬州百姓养蚕,现在扬州那些蚕户啊,也都有余钱过日子了,夫人走之前也跟我说,能从你这里学些养蚕之法,她也很开心。这样说来,你就算需要报恩,这恩也算是提前报过了。这钱你只管拿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阮元安慰她道。

“老爷……多谢老爷。那……那这场仗打完,老爷您说,我……我五哥他……他能回来吗?”不想苏九妹哭了许久,这时心中却还惦记着孙五。

“你说孙五吗……”阮元看着苏九妹,只觉她面色惨淡,似乎孙五的性命,便和她自己性命息息相关一般,可听孔璐华也杨吉说起孙五,这人根本就不会投降朝廷,若是这一仗打完,多半也就会和蔡牵一道葬身大海了。一时也不忍明言,想了一想,也只好对苏九妹说道;“九妹,若是孙五愿意投降,我们自然会让他返乡归农,若是他不愿意……就要看天命了,海上作战,风涛不定,多有沉船覆舟之险,谁也不能保证这场仗之后,就一定能活下来啊?不过邱军门那边我也熟悉,邱军门从来令行禁止,下属军纪严明,绝不会有滥杀无辜之事,只要在海上能生俘海盗,又或者看到难民,我们一定把他们都救上岸,到时候,保他们性命自是不成问题的。”

“老爷,这……我……”看起来,即便是这样宽和的言语,这时也没法让苏九妹安心。

两日之后,阮元行装收拾已毕,便再一次和杨吉一道,准备东下台州。而阮元自也清楚,这次东下,或许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平定海盗之事了。

这日抚院之前,也集中了不少杭州官员和阮元的学生,为首之人,乃是按察使蒋继勋,他之前在金华便与阮元一同办理过严禁溺女之事,这时阮元将杭州事务交托于他,却也放心,杭嘉湖道李赓芸也在一旁,跟阮元商议着钱粮赋税之事,他担任杭嘉湖道时日亦久,这次阮元离任,多半李赓芸也会改任他省,想着李赓芸无论救灾查吏,都帮过自己不少忙,如今却要各奔东西,阮元心中也不觉有些惆怅。

“蒋臬台,近日政务之上,可有不决之处?”阮元也继续向蒋继勋问道。

“嗯……问题倒是没有,不过前日,镇海、慈溪等五个县,把今年的钱粮赋税也都交了上来,今年这还有小半年呢,这些县看起来啊,也确是钱粮充足了。”蒋继勋对阮元道。

“镇海和慈溪?”谁知阮元听着,却出现了一丝疑虑,沉吟半晌之后,阮元对蒋继勋和李赓芸道:“蒋臬台、生甫兄,这些县情况不一样,你们回去之后,一定要查清实情,切莫一概视之,慈溪县我守制之前,便已逐渐完税,这些年又无大灾,钱粮充足,自是官民踊跃之故,是以慈溪知县可赏。但镇海县,长年赋税不能完税,直到去年方才第一次如数上缴钱粮,依镇海县之力,绝无可能半年之内完纳一年钱粮,定是……定是镇海县知县任期已到,急于邀功,是以提前报了全年钱粮上来,如此行径,实是对百姓有害无益!所以你们一定要告知镇海知县,此次急于完税,本是他私心之故,绝不可再加恩赏,而且,定要严斥于他!告诉镇海县,今年绝不可再向百姓征收一分钱粮,若有违制,便即参劾!剩下三个县是哪里,我告诉你们应该如何应对……”张鉴、许宗彦等几个学生,看着阮元将完税五县之事应答如流,共是三县当赏,两县当斥,想着老师对浙江政事了如指掌,一丝不苟,心中都不禁惊叹。

“老师,您治学为政,均是当世楷模,如今一走,学生们以后……以后可要如何是好啊?”张鉴看着阮元与蒋、李二人商议已毕,也对阮元感慨道。各人大多清楚,阮元再次回归杭州之日,也是他正式卸任巡抚,北上面圣请罪之时,到时候反而没有闲暇来和自己道别,是以不少学生,也都将这一次看成了和阮元的诀别。

“春冶,你天赋并不差,别的事对你而言,我想不难。其实无论治学为政,关键都只在一个‘实’字,治学实事求是,为政务要想着实心为民,如此无论学问政事,都可以无往而不利啊。”阮元也对张鉴鼓励道:“老师知道,西夏史一道,你已经研习日久,眼下国朝之内,精于西夏史之人,老师看来也是屈指可数,若你只想潜心治学,便将西夏史继续精研下去,自然可以成一家之言。剩下的,就是日积月累之功了。”后来张鉴果然在西夏史方面有所大成,著成《西夏纪事本末》一书,永传于世。

“老师,您家中之事,内子也都告诉我了,若是刘宜人生产之时需要人手,学生自当相助,老师在台州,也请放心吧。”许宗彦也主动向阮元劝慰道。

“嗯,那也多谢积卿了。”阮元点了点头,看着门前一众学生,便走上前两步,对各人说道:“各位无论来自何处,平日皆能称我一句老师,有此情谊,阮元终生难忘。只是我毕竟人在仕途,四海为官,原无定所,我能够两任浙江巡抚八年,三度为官杭州十一年,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十一年前,我离任浙江学政,诸君之中,我记着亦有旧人前来送别,当时只想着此番一去,便不能复见诸君,不想之后,又能两抚浙江,如此恩幸,夫复何求?所以我若是不在杭州了,各位也切莫感伤,若是各位真的愿意与我讲求学问,我自当将日后为官之处,闲居之所,尽数告知大家。到时候,各位若是愿意,就给我来信吧,见信之时,便如亲见各位之面,如此一来,我已是再无遗憾了。今日能得各位相送,阮元待罪之身,不胜惭愧,自当为各位尽礼才是。”说着,阮元也站到学生之前,郑重为各人施了一揖。

“老师恩情,学生永世不忘!”一众学生见阮元诚敬如此,自也纷纷回拜。

很快,阮元便和杨吉一道,东下台州去了,直到八月之初,一行人方才抵达台州,这时,张师诚和邱良功也已经在台州府衙会合,一同请了阮元入府参决军务。阮元看着自己虽已无巡抚之权,却仍然受二人敬重,自也感动不已。

这一日浙江衙署之上,阮元与张师诚、邱良功等人齐聚一堂,一并召开了最后一次战前军议。只是这时阮元想着自己仅是参议军务,巡抚之任早已被停职,便即推了邱良功坐上座,张师诚则在自己右侧为尊,自己甘立左席。邱良功与张师诚本不愿阮元这般谦虚,可见他再三退让,也只好同意了。不过这一日,张师诚身后却意外多了一位年轻人,阮元看他神貌时,只觉这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却是格外成熟稳重,看他仍是布衣打扮,多半便是张师诚新寻的幕僚了,能得到张师诚赏识,可见这位年轻人颇具实才。

眼看自己被推到上位,邱良功也不好再行谦让,便对阮元和张师诚说道:“阮中丞、张中丞,那王乌所供出的情报,末将都给二位中丞看过了,蔡逆这次行动,目标就是浙东无疑,虽说他们或许还有进香普陀之愿,可如此天赐良机,我们不能再失去了。所以我也和王军门商议,只要他在福建打探到蔡牵船队北进,便即出兵,同时,用军务传单告知我等水师,依传单之速,我浙江水师至少可以提前三日整军出海,到时候,就可以在温台海面,与蔡逆正面决战!到时候,我亲率浙江水师在北,王军门也会亲自提领福建水师,在南边海域堵截蔡逆,如此合围,蔡逆必败!”

“是啊,阮中丞,现下我也依你们浙江之法,在福建临时设了军务传单,咱们前后传讯,却要比海寇快多了。眼下方总制到了福建,也为王军门兵船调用了不少内地炮械,这一次,咱们无论炮械、船只,兵力,都是蔡逆数倍不止,这场仗,想来蔡牵便是有通天之能,也逃不出我们的包围了。”张师诚也对阮元说道。

“嗯,我还有一事,想为邱军门提个建议。”阮元始终念及自己戴罪之身,便只以寻常民人身份,向邱良功说道:“邱军门,我等之前所议定的分船隔攻之法,一旦实行,必然需要一只船队紧追蔡逆,一只船队分隔贼船,可这样一来,此役能获头功的,多半便是追击蔡逆主舰的船队,可那只分隔敌船的船队,却多半只能列次功,如此一来,无论谁去分散敌船,都会心怀不满,因为这意味着首功与自己无缘,或许……会影响战意。所以我有个想法,邱军门记功之时,那分兵阻隔敌船的一队,以贼人不能援助蔡牵主舰为功,追击蔡牵的一队,以擒斩蔡牵,又或击沉蔡牵主舰为功,若有功,则同等请赏,不知邱军门意下如何?”阮元也是想着分兵作战,便多半有诸将争功及将士之间相互以为不平之事,是以预先建议邱良功,将两队兵船分别记功请赏,以绝其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