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临时河南巡抚阮元

大清疆臣。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临时河南巡抚阮元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嘉庆给阮元的上谕用的是六百里加紧,故而很快到了开封,阮元接上谕之后,想着可以再任浙江巡抚,自也是心中喜悦。然而就在上谕到达之时,河南数月无雪,河南各府官员也来抚院进言,希望阮元可以去嵩山求雪。阮元想着祈福之事事关民心,便也同意了各路官员的建议。匆匆给扬州去了信,告知孔璐华等人不必准备入京,只待清安泰与自己交接,便南下杭州。自己则轻装简从,西向嵩山去了。李长庚的讣告到达抚院时,阮元竟未能及时接下。

不过这次“求雪”之事,却也异常顺利,阮元一行二月在嵩山祈拜之后,到了二月中旬,河南各府果然雨雪交加,不过数日,水量便即充足。阮元看着雨雪之势,也渐渐放下了心,如此雨雪之情,开春耕种自已不成问题。到了三月之初,阮元也回到了开封。

这日回到抚院,正好王引之也来到了正堂之中,见了阮元回归,便主动上前对阮元道:“老师,学生前日去看了那《学治臆说》和《佐治药言》的刻版,这两部书都已经刻好了,只等这几日刊印出来,便可以给各府县发下去了。”

“如此真是太好了!”阮元也大喜道。原来,阮元来到河南之后,很快发现河南抚院藏书不多,包括治吏查案之书,也自不全。正好自己这次北上,将汪辉祖赠予自己的《学治臆说》和《佐治药言》带在了身旁。想着既然代理河南巡抚,也自当为河南政事尽些心力,便托了王引之前去将两部书刻了版。这时听说刻版之事已成,也对王引之嘱咐道:“这版刻成以后,告诉下面,每个县都要准备一部。这几个月看来,我也清楚,河南官员,也有不少是想要有些作为的,只可惜这里藏书太少,他们有心无力啊,这两册书能刻出来,至少那些想做个好官的人,是有法可循了。”

“是啊,老师能想到这一节,学生真是诚心拜服啊。”王引之也感叹道:“还有,老师,正月之时,老师托我回江南购书之事,前日学生也得了回信,学生家里那边,已将老师所言《十三经注疏》与《文选》各自备了数十部,另有《通鉴》二十部,说是这几日就要装船,很快就能送到河南了。”

“伯申,河南学子,日后自当感恩于你啊。”阮元也对他称赞道:“这《十三经》、《通鉴》、《文选》,本是经史诗文之根本,可这些时日,我遍访河南府县,竟有一半府学,这三部书还不得齐全,这样下去,不是要耽误河南学生吗?这些书到了以后,也自当详加分配,尤其那几个藏书不足的府学,给他们多分几部,咱们在河南做了官,就应该给这里学生些实利才是啊。”

“老师真是实心为民啊。”王引之也不觉叹道:“明明老师这河南巡抚只是署任,过不多日,就要南下浙江。这河南学子之事,老师却还能如此尽心。看来学生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啊。”

“伯申,河南的情况,可比江南更难办啊。”阮元听了王引之之言,却也似乎想起了些什么,对王引之道:“这次出门求雪,说是为了安抚民心,可这河南民心,哪里容易安抚下来呢?咱们过密县的时候,竟发现,那里不少百姓,竟连自己的房宅都没有,只是依山为家,还说那是什么……”阮元生长江南,自然认为即便是普通农户,也自当有房宅可以安居,这时见了河南情形,竟一时记不住这种“民居”的名字。

“伯元,我还记得呢,那种人家,叫窑洞。”杨吉看着阮元记不住窑洞之名,也对王引之补充道:“王相公,其实咱这一路去嵩山,倒也算是顺利,这嵩山山势,确是壮观,他们说这嵩山不逊于泰山,我这看了,也真是这么回事。可就是回去经过密县的时候,竟发现那里有些百姓,竟没有自己的房宅,只在附近山上凿了些大洞,便住在那里,他们叫窑洞,还请伯元过去看了一圈呢。那窑洞啊,看得我都有些过意不去了,上面是土,四周没个墙壁,也都是土,只外面有两扇纸窗子。一家生活饮食,就都在那么个土洞里面,这要有个大雨倾盆,山土塌陷,可怎么办呢?可伯元问起他们年成,他们还说今年这雨雪下得好,至少这几日啊,就可以复耕了……看了他们以后,回来这一路上,伯元和我心里也都不舒服,先前看嵩山那股劲,都快丢光了。王相公,您也是读书人,这百姓生计之事,您可有些个办法吗?”

“若是这几年年成都能好些,他们日子本也能过得下去,可是这几年河南也一样,生齿日繁,土地渐渐不敷使用。说起治本的法子,我却也没有啊。”阮元也感叹道:“若是我能在河南做上一两年巡抚,或许也能找到办法,可我这个巡抚是署任,浙江那里,还有海寇之事,却也必须得过去,这样想来,还真是分身乏术啊。”

“是啊,老师,杨兄,你们又何苦自责呢?”王引之也对二人劝道:“老师确是国之柱石,可再怎么说,老师可以督抚之地,也不过一二直省,又怎能仅凭一人之力,就除了这天下所有弊端啊?照学生说啊,眼下朝廷最大的难处,还是老师这样的巡抚太少了,若天下十五巡抚,个个都能如老师一般实心任事,这天下不平之事,我看少说也能减少一半了。”三人想着也确是这个道理,一时也各自感慨,相顾无言。

“阮中丞?太好了,今日你也在啊,看来今天我来的正是时候啊!”就在这时,抚院之外,忽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阮元向门外望去时,也自大喜。原来这时进门之人,正是先前接任阮元浙江巡抚,即将调任河南巡抚的清安泰。阮元看见清安泰到了,也匆匆迎了上前,对清安泰喜道:“清中丞!你终于来了,看来啊,我这河南巡抚,是可以放心交给你啦!”

“阮中丞,河南现在有何要事,还请中丞告知于我。浙江那边,眼下事态紧急,中丞还是尽快启程吧。也真是可惜,本来见了中丞,还想着与中丞叙叙旧呢。可如今看来,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啊?”听着清安泰之言,阮元也不禁有些惊讶,虽说自己已经做好了交接准备,随时可以南下浙江,但清安泰这样紧急的言语,却也让他隐隐发觉,浙江可能是出了大事,必须要自己亲自坐镇了。

“清中丞,浙江那边,现在是怎么了?”阮元也不禁问道:“皇上让我再任浙江巡抚,是蔡牵又回来了吗?可浙江不是还有西岩兄吗?而且蔡牵北上,也不会挑现在这个时节啊?”

“阮中丞,这……李提督的事,您……您都不知道吗?”清安泰听着阮元之言,似乎阮元还以为李长庚这时依然健在,却也惊道: “这……李提督的讣告,应该……应该早就发给各省了啊……”

“讣告!你说……你说讣告!”阮元听着“讣告”二字,顿时有如晴天霹雳一般,愣在了当地。

“这,这怎么可能呢,西岩兄从来用兵谨慎,这不可能啊……”

还是王引之清醒,这时连忙走到阮元书案之侧,开始一封封看着里面的书信,过得片刻,王引之竟真的从里面抽出了一份公文,惊道:“老师,这……这确是李提督的讣告啊?看这时日,就在老师去嵩山之后两日,却也难怪……”

“这不可能!西岩兄怎么会,怎么会……”阮元看着王引之果然拿出了一份讣告,登时大惊失色,忙走上前去,一把将那讣告夺过,看着里面的文字,不一会儿,眼泪便落了下来,簌簌地滴在纸上,将那几页纸全都浸湿了。

“西岩兄……这是为什么啊……明明蔡逆只剩最后三艘船,还被打沉了一艘,为什么?西岩兄,哪怕你再坚持一会儿,再坚持哪怕一刻钟,这东海、这东海也就要太平了啊……”说着说着,阮元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悲痛之情,竟卧在一旁座椅之上,啜泣不止。

“阮中丞,这件事……这件事我也问过下属兵士,这讣告中所言,确是事实啊。”清安泰看着阮元哀痛,自己也哭了出来,道:“当时我听下属官兵之言,自也清楚,李提督他……他也没有任何过错,那样大好的形势,谁不会一鼓作气追上去啊?可是,又有谁知道,为什么这上天,就这样无情啊?”

“西岩兄,那日你我分别,我还与你说过,若是有朝一日,蔡逆得以剿除,你我定要再寻个吉日,好好畅饮一番,再联句一首,共看这海上太平……可这是为什么,你一生谨慎,为什么就这一次,就这一次啊……”阮元想着与李长庚分别之际,二人相许之言,心中更是痛苦不已。

“伯元,伯元!现在这个时候,你可要冷静啊!”杨吉在一旁看着阮元哀痛不能自已,心中也是难过,但他更是清楚,这个时候,他应该把阮元拉回来,让阮元如期南下浙江,才能为李长庚复仇。便也对阮元道:“看这样子,李将军他……他是回不来了,可正因如此,咱们……咱们一定要给李将军报仇啊!清中丞的话,我听着也有道理,说不定那蔡牵死里逃生,竟是得志猖狂,还要再回浙江呢,到时候,咱们可要好好准备,给他来个迎头痛击,只有这样,李将军在天之灵,方得瞑目啊!”

“杨吉,你……你说得对!”阮元虽仍有些激动,却也渐渐寻回了理智,便对清安泰道:“清中丞,我这就将河南政事交托于你,若仍有不足之处,你尽可问伯申,伯申与我共事三月,这里未决之事他也有了解。我……我明日就启程南下,看这样子,蔡逆入秋之后,必然北上,浙江海防,一日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清中丞,您放心吧,下官与老师一同办事也有些时日了,之后一定竭力相助中丞,办好河南之事!”王引之也主动请缨道。

“这……多谢阮中丞和王学使了!”清安泰看二人尽心国事,也自是无比感动。

当日,阮元便将河南未决之事,一一向清安泰详加说明,王引之也在一旁协助,总算是将河南政务如数交托给了清安泰。清安泰看阮元师徒勤于政事,也当即着手处理起河南要务。只是这时各人却都未能想到,仅仅一年之后,清安泰竟不幸染病,卒于河南巡抚任上,一位颇具才干的地方巡抚早早凋零。

次日,阮元便在朱仙镇雇了船,带上杨吉,一路沿河东下,经归德、宿州、滁州等地,星夜兼程,终于在三月二十八日,成功抵达杭州,回到了久违的浙江抚院。阮元的第二次浙江巡抚之路,也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