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神秘的进香船

大清疆臣。 第二百四十二章 神秘的进香船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惜的是,这时的阮元还听不到这些。阮元这日早早出门,也已经到了距离杭州最近的海塘,看着眼前数十里的海塘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沿海而去,百姓役夫挑柴担石,十余名监办吏员也在一旁有序监督,并无侵凌百姓之事,阮元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日焦循陪同了阮元在侧,另外还有一人,是阮元嘉庆四年会试时的学生,名叫陈寿祺,字恭甫,这时因上一年省亲归家,暂时路过杭州,阮元希望他暂时到诂经精舍主讲,他为官之念又不强,遂暂时在杭州留了下来。这时看到海塘盛景,也不禁对阮元叹道:“恩师治浙四年,果然是焕然一新啊,这海塘我入都会试时也来过,多有阙漏之处,我也问过这里官吏,总是说经费不足,根本没有足够石柴修缮。不想老师在浙江这些年,废了之前帮办旧例,竟不仅省了钱,还能让这里石柴足备,这可真是让学生开了眼界了。”

“恭甫,这也并非什么难事啊?”阮元笑道:“之前这里官吏,大多办事粗疏,只知一味投入公帑,却不知精打细算,最后呢,百姓多交了赋税,官府却被那些无良商人蒙蔽,反倒赔了钱。所以说这做外官啊,算学的功夫,我看是少不得的,知道每一笔钱都花到了哪里,知道每一笔钱怎么花最有效果,这也是为政之本,若只是心存善念,以为花了钱就能修好海塘,其中细节全然不顾,那才真是南辕北辙了。不过说到这里,我却也有些担心,若是我不在这里做这个巡抚了,又换个不懂算学之人过来,他不知海塘开支用度,竟又复了帮办之策,那就糟糕了。”

“伯元,你说,海塘之事,若是也能修一部志书出来,或许能让后来人少犯些错误呢?”焦循提议道:“之前咱们修那《两浙盐法志》,便是为了严明盐场法度,不至于新令下了,官吏却还去用旧令。若是这海塘之事,也能修志,那后来巡抚看了这部志书,就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啊,修一部《海塘志》,或许是个办法。”阮元点头道:“恭甫,你既然来了诂经精舍主讲,这件事我也想着托学生去办。正好你做过官,办事也有经验,这《海塘志》编撰之事,我想交托于你,若能修成,也定当将你名字列于卷首,以成不朽之业,你看如何?”

“老师客气了,这修志乃是为海塘大计所为,学生能参与其间,乃是幸事。”陈寿祺也主动承担了修志任务。

“中丞大人,中丞大人!”这时,几名吏员打扮之人忽然从阮元一行身后赶了上来,几人身后,还跟来了一名四品官员,那官员见了阮元,忙上前作揖拜道:“中丞大人,下官是新任杭州知府李坦,听闻今日是大人寿诞,下官先前也备了礼物,想送到大人府上,却不想听闻大人来了海塘这里,大人寿诞之日,尚能诚心为公,下官惭愧不已,愿助大人一同监修海塘,以保浙江百姓平安!”

“李府台,多余的礼节就免了吧。你初来这里为官,或许尚不知我早有规定,府县官员,不得向抚院送礼,你去了也是白去。不过你也算竭诚为官之人,能来一同看看这边海塘,也好,这海塘兴修,多有新任府县不能熟知之处,我还得跟你嘱托一番呢。”阮元对这位新任知府李坦也非常客气。

“这……多谢中丞大人提携。”李坦感激道。

“这不是提携,你在杭州做官,能做成什么样,靠的是你自己,我可以指点于你,却不能替你办事,这一节要清楚。”阮元说道,这时看着天色也已是正午之时,便对下属仆从道:“这午饭的时候也到了,去把咱们准备的酒菜拿来,好好犒赏一下这里夫役,他们来这里挑石担柴,比我们可辛苦多了。和他们一边看这海塘,一边过这个生日,却也是乐在其中啊。”

几名仆从当即应声而去,一时间海塘之上,役夫吏员听闻阮元生辰之日,竟能亲临海塘犒赏自己,登时欢声雷动。阮元一边与这些役夫吏员一同用了午餐,一边也指导了李坦不少海塘之事,这个难得的四十大寿,也是别有一番惬意。

阮元这边视察了海塘半日,直到日落之前,方才回府。到了抚院,天色也已全黑,正好孔璐华也结束了普济堂施粥之事,回到了抚院之内。

“夫子回来啦?”看孔璐华的表情,三分疲惫,七分哀怨,显然对阮元“避客”之举并不满意。

“是啊,这去海塘看一看,也不错嘛?”阮元笑道:“不过看夫人的脸色,好像对我不满意啊?是普济堂那边人太多了,让夫人累着了吗?”

“普济堂还好啦,可是夫子,你这样好不容易得了个满寿的生日,却抛下我们一家自己出去避客,你这样真的对得起我们么?你是不是以为生日不收礼,连学生都不见,是很清廉的事啊?”孔璐华幽怨道。

“那……夫人的意思是?”阮元好奇道。

“夫子心中,还有这个家么?”孔璐华道:“今日你那些学生,果然带了不少礼物来为你贺寿,我为了拒绝他们,费了多少口舌,夫子你知道吗?那海塘你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可你这生日,我们一家人要盼多久才能盼到一个?你平日公事多,我们也没说什么,可好容易过个生日,哪里有像你这样不仅不在家,反倒还抛下家人一个人出门的?我……我们难道就不值得夫子相陪吗?做夫子的妻妾,就连这一点快乐的时候都等不到吗?我……要是只有我也就算了,你说安儿也都两岁了,她……你希望她长大之后,竟连爹爹长什么样子都记不住吗?”说着说着,自己双目竟也渐渐湿润了。

听着妻子之语,阮元又怎能不为之动容?仔细想想,来浙江这些时日,自己忙于公事,大多数时间都不能陪伴家人,更没有多少时候,可以和家人一同安享岁月。眼看着孔璐华、刘文如、谢雪都从当年的清澈少女,渐渐变成了少妇模样,自己也不知不觉间儿女双全,可即便是孔璐华,也没有与自己一同共享生活的时候,更何况其他人呢?一时之间,自己心中也不觉有些懊悔。

“可是,眼下下属学生那么多,这生日也不能让他们形成了送礼之风啊……”阮元也陷入了矛盾,但他毕竟多有主见,这时也渐渐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便对孔璐华道:“夫人,我……我今日确是自私了些,没能想到家中之人,是我的不对。”

“对不对的,今天也都快过去了。那明年呢?若是明年你还在浙江,再有学生过来送礼,你还要让我帮你拒绝他们吗?”孔璐华问道。

“不,我有了个新的办法。”阮元也走上前来,轻轻抚摸着妻子双肩,对她笑道:“以后过生日的那一天,咱们就闭门谢客,外人一律不许进咱内宅。然后啊,咱们全家人都聚在一起,一同烹些茶,吃些点心,若是大家喜欢,就多聊聊大家喜欢的事。若是谁有什么其他人不知道的故事,也都讲给大家,好好快乐一下。这样啊,咱们外面的礼不收了,家里面的乐事,却一点不少,正是两全其美啊。夫人,你说这个想法如何?”

“这……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了,夫人若是不信,马上爹爹七十大寿也要到了,咱们就一边闭门,一边家中人一同为爹爹祝寿,怎么样?若是夫人喜欢,以后咱们的生日,就都是属于我们一家人的时间。”阮元道。

“好,那下个月你可不要偷懒,更不要再跑出去!你不做个表率,谁会相信你呀?”话是这样说,孔璐华的脸上,却又泛出了笑容。

“嗯,这次我听夫人的。”

从阮元四十岁起,阮家便即定下了这“一日茶隐”的规矩,阮元也果然信守承诺,只要生日之日没有外事,便即闭门烹茶,与家人共度良辰。

只是阮元的公事并不会因自己的意志而消失,两日之后,李长庚又来到了抚院。阮元来见他时,只见李长庚也正拿着自己在诂经精舍编定的文集,看得滋滋有味。

“西岩兄,在下这些学生,文章做得可好?”阮元也对他笑道,李长庚本也是武进士出身,彼时武科殿试也有策论,能完成一篇可观的兵法策论,李长庚文笔上的功夫自然也不弱。“还有啊,西岩兄之前与我说起,希望朝廷给这几年海战殉难官兵修建昭忠祠的事,皇上也已经同意了,这几日我便告知沿海各府县,让他们尽快兴修。”

“既然如此,那真是太好了。海上为国捐躯的将士,也终于可以瞑目了。”李长庚欣喜道:“而且中丞啊,你这些学生里面,果然有见识不凡之人啊。你看就这火炮一事,你这里就有三篇《炮考》,火炮源流,倒是写得颇为精当,用典之博,也是我所不及啊。不过,这讲炮容易,铸炮却难:用炮之法,不可不讲也,必也制器合度,用药合宜,运掉能灵,施放能准,演之平时,用之一旦。哈哈,这些言语我也能写得出来,可这制器如何合度,用药如何合宜,没个六七年功夫,是决计掌握不了的啊。”

“西岩兄说的是,若是我这里有真正善于铸炮之人,也请他们为西岩兄再铸些新炮。”阮元笑道:“不过,西岩兄这次过来,应过不会只是想看看我这些学生的文章吧?”

“海上有动静了。”李长庚面色也渐渐凝重起来,道:“最近海上哨探来报,福建海上来了十余艘大船,正在向普陀山方向靠近。据说,温州镇那边已经问过了,他们说是商船,去普陀山进香。可据我所知,眼下海上能一次出十艘以上大船运送商货的商人,福建可谓寥寥无几,更何况这不是寻常的经营,而是根本不赚钱的进香啊?那船上之人,听温州镇那边说,样子粗犷得很,根本不像商人。所以我不能不怀疑他们,说不定这些人根本不是商人,而是……蔡牵所部呢?”

“西岩兄所言甚是,若是商人,只自己乘船进香便好,为何一次要出动这么多大船?定是福建海寇清楚,一旦贼首与大多部众脱离,必将被分而治之,所以不敢独自前往。眼下东海之上,能一次出动这许多大船的,也只有蔡牵了。”阮元道。

“所以我想着事情紧急,不能不与你商议个对策。”李长庚道:“我估计再过数日,他们就能到达普陀山,到时候,咱们应过如何出击?趁这个机会一举歼灭蔡牵,自是最好的办法,可那毕竟是百姓心中观音菩萨的圣地普陀山啊?蔡牵目前也没亮出真实身份,这样贸然去进攻他们船队,只怕百姓心中,咱们反倒成了渎神之人。”

“蔡牵没办法了,否则他决计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北上进香。”阮元沉思半晌,对其中缘故也猜了个**不离十,道:“蔡牵为何前来进香,我想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连年败绩,士气低落,若不能进香祈福,过不多时,他们自己就会内讧了!也就是说,现在的蔡牵,火药、粮食,应该都不算多,他们看似瞧不起我们水师,其实心里害怕得很。只要我们集中兵力,与之正面决战,蔡牵必无胜算!但既然如此,我们反倒也不用着急了,这次咱们就来个以逸待劳,等蔡牵进香过了,再行围剿,西岩兄意下如何?”

“中丞的意思是……”李长庚也需要一个明确的指示。

“西岩兄,你这就回宁波,告诉黄岩、温州两镇,集中兵船火炮,蔡牵北上之际,暂时按兵不动,他大半年不敢北犯浙江,估计这次也不会停留多少时候。只要他转而南下,你便亲率定海水师设伏其后,待其接近黄岩镇时,黄岩、温州二镇自南而上,将军自北而下,一并围而击之!同时,我也通知沿海的乡勇首领叶机,让他沿温台一线,组织乡勇防备岸上,蔡牵这次,必然被我军四面围困,再无动弹的余地!到时候,这海防之事,也就该做个了结了。”阮元一边说着,一边心中也在反复斟酌,可他忖度再三,也不知如此天罗地网之下,蔡牵还有什么办法脱身。看来这次行动,定能彻底击溃蔡牵所部,使东海重现太平。

“好,那我这就去准备!”李长庚听着阮元分析,自也大喜,当日便辞别阮元,回宁波组织出海事宜去了。

几日后,出兵的命令相继送到了沿海各镇,阮元也再次从杭州出发东进。这一次,距离蔡牵的败亡,似乎真的不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