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海防三策

大清疆臣。 第一百六十七章 海防三策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若只是海寇人多,老夫以为,倒也不难,我黄岩镇官兵,自老夫上任以来,一直厉行军纪,若是老夫亲自率兵,倒也不怕那许多蟊贼。可是……海寇从来在海边往来无定,不知何时何地,便会突然上岸,劫掠村镇,官军本来人数就少,也不能把整个大海都封了,让海寇根本进不来啊?去年就一直都是,海寇似乎对官军动向也有了解,专挑没有官军的地方下手,百姓无拳无勇,往往便只能任其宰割了。”岳玺补充道。

“岳镇台,其实在下前来浙江,要务之一,便是整顿保甲,眼下皇上已同意了,让沿海四府添置鸟枪,勤修武备。若是保甲能够训练得当,到时候官民一体,共抗海寇,应该就能避免他们肆意横行了。”阮元想起保甲之事,也说了出来告知岳玺。

“阮中丞,这官民一体,训练保甲共抗海寇,老夫倒是也想过,若是能成,应该会有效果。只是……中丞大人,这民间之事,知易行难啊。胡镇台,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听岳玺的话语,似乎保甲之事,其中另有困难,也不是说办成就能办成的。

“各位大人,其实方才岳镇台之言,倒是让在下想起来了。镇台说,贼人不知为何,就像提前知道我军动向一般。其实这些麻烦,在下也经常听闻。那些海寇,大半都是海边渔户,所以凭借这一层关系,就总是蒙骗咱浙江的渔人,很多渔人想着大家都是一样的出身,就愿意亲附他们,更有甚者,有人贪图财利,竟私自备了粮食火药,出卖给那些海寇。据说福建那边,还有人暗自拆了炮台的火炮去卖的。他们却也不知,那被劫掠的,也是和他们一般的渔户呢。可话说回来,这百姓之中,多有与海寇交结之人,咱们擒捕海寇,便是敌暗我明,连寻那海寇的位置,都不容易啊。”胡振声也说出来自己的疑虑之处。

“依各位大人之见,眼下剿匪,难处有三:船炮不足、保甲不备、奸民接济,在下所言可还不错?”阮元问道,四名将军听着确是有理,也一并响应道:“不错!”

“既然如此,这三件事嘛……”阮元将这些事一一写在纸上,看着其中文字,不禁思索起来,道:“在下看来,这保甲与接济看似二事,其实则是一端,若是保甲足备,则接济自断。至于阻断接济之事,也该详加商议,严令禁绝。这两件事循序渐进,倒也不是全无头绪。只是……”

“这保甲接济二事,浙江都可以自行办理。只是造船铸炮,若是皇上不准,便无从谈起了。”苍保道。

“是啊,尤其是眼下,只怕朝廷疲于应付川楚战事,能拨给咱们的费用也不多了,这船炮之事,在下粗略而计,也要十万两银子,阮中丞,这笔钱,也未必能筹得出来啊?”岳玺同样有自己的担忧。

“二位将军所言,也都有道理。可是,依眼下的情况,若是不向皇上告知浙江海防实情,不得造船铸炮。那这海寇,岂不是再也无法剿除了?所以,依在下之议,不如我等联名上疏,向皇上寻求十万两银子的军费,用作船炮之需,即便皇上不准,这上疏之事是在下首倡,自然也不会让各位大人受皇上责难,各位可还有异议?”阮元问道。

各人都点了点头,以示无需再行担忧。想着各帮分布情况,阮元也继续问道:“就眼下形势看,这四伙贼人之中,箬黄帮距离我们最近,而且人数最少,看起来,或许可以抢先出击,将他们一举歼灭。只是眼下海上情形我并不清楚,岳镇台、胡镇台,这浙东南的情况,现下究竟如何,若是我等主动出击,可有胜算?”

“依老夫看,现下出击,有些难处。”岳玺道:“这箬黄帮虽然看起来人少,但几年来在这海上往来无定,据老夫打探的情报,他们原本也没有固定的安身之所,海寇多半以船为家,却不执着于一城一地,与路上贼寇,大不相同。所以要么他们主动出来,要么……即便找到他们所在,也要耗费不少兵力粮饷。”

“而且眼下还是正月,南风不起,对这些海寇而言,不是北上的好时机。”胡振声道:“只是……这箬黄帮也与在下打过些交道,在下不敢说对他们很熟悉,但那匪首江文五,却也是略有耳闻,那人生性悍勇,却贪于财利。若是浙东洋面有什么商船经过,他必是第一个警觉之人,这一带往来船只却也不少,若是咱们能抓住他这个弱点,或许也能想出破敌之策。”

“贪于财利吗……”阮元想着,既然这江文五急功近利,那么若是反其道而行之,放出诱饵引他出击,或许有反客为主之效,只是浙江洋面之事,自己也不算熟悉,如何布局,却还需多费些时间思考,便道:“既然如此,此事就先不用四位将军劳心了,我等这边下去,一会儿回了府衙,便即联名上疏,说明浙江水师情况,希望皇上看到我们的奏折,可以允许拨给经费,造船铸炮,这样,日后海战,便有利多了。”四将齐声应过,阮元方叫了下面兵士,将梯子重新架上。只是四人走下之后,阮元却没有立即动身,而是问王昶道:“兰泉先生,您之前也做过府道长吏,这练保甲、断接济之事,却还要先生赐教才是。”

王昶点头道:“伯元,其实方才我听你等所言,这船炮、保甲、接济三事,确是眼下海防三大要务。也如你所言,保甲齐整,则接济自断,只是具体的阻断接济之法,却还要我等下楼之后,一一斟酌。这保甲所需鸟枪,你已经给皇上上了奏疏,乡民自卫,应过不难。剩下最大的难处,就是保长、甲长的选任了。”

“这保长、甲长之难,又在何处?”阮元问道。

“依老夫所见旧例,保甲之制,乃是十丁立一甲,十甲立一总甲,一村立一总保,一山一岙立一岙长。如此算来,只这浙东四府,少说也需要几十名总保,上百名总甲,那么伯元,这些保长、甲长,要如何选任呢?”王昶对保甲之事颇有经验,行云流水般说道:“多数村社,最简单的选任方式,便是寻村中有名望、有家财之人,俗称乡贤,立为保甲之长。这样看起来有条不紊,实际上这些乡贤,其中却有不少是看似忠厚老实,实则自私奸诈之辈,组建了保甲,第一件事不是加强村镇防务,而是用以自卫,最后那许多枪械武备,都成了他自家的私产,甚至借此欺凌民众,私增田租之事,都不少见。百姓徒费工夫,最后只保护了那些大户的家产,自己的财产呢?不被这些大户借机搜刮,已是不易了。更有甚者,万一有些大户组建了保甲,却为了私利,不惜与海寇私通,将所有枪械私售海寇,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所以伯元啊,这所谓乡贤,与劣绅恶霸,其实不过一念之间,却不是看家财人望就能分辨得清的啊。”

“既然如此,先前官府为何一直难以严查呢?”阮元问道。

“只因官府也是层层欺瞒,处处蒙蔽罢了。”王昶道:“我已与你说了,这些保长甲长,多半家中都是有家财的,既然有钱,那一边加倍欺压乡民,一边行贿县衙,又有何难呢?县里吏员受了贿赂,便也向上瞒报,到了知府那里,就成了保甲之事已备,自可高枕无忧了。知府尚且难以分辨其中真假,更何况上面的道员、藩司,甚至你阮中丞呢?这偌大的浙江省,可有许多见不得人的地方,只怕你至今也未曾听闻吧?”

“那府中吏员,也容易被这些大户行贿吗?”阮元似乎看到了一丝破局的机会。

“府吏的话……不多,除了少数家财特别丰厚,在村镇里势力特别大的乡绅。毕竟许多村镇本来相距府城就远,想和府中吏员交往,并不容易。主要是县吏,平日和大户联系最多,自然也容易沆瀣一气了。”王昶道。

“若是真如先生所言,我倒是有些办法,或许可以让那些劣绅无所遁形。只是我毕竟没有亲决庶务的经验,具体操办事宜,还望先生与我一同商议。若能肃清保甲,彻底断绝接济之事,皇上面前,在下自然会给先生请功。”阮元向王昶拜道。

“伯元,老夫与你相处多时,早已清楚你为人行事,都是实心为民,既然如此,你还这般谦敬做什么?老夫也快八十岁的人了,对那些什么功劳勋绩,早就不在意了。若是伯元真为老夫着想,现下云南铜矿正在责令旧员赔补亏空,老夫又正好做过云南布政使,所以……这铜矿亏空分赔之数,倒是想求皇上减免一些。”王昶笑道。

“这个自然,先生在云南力行《铜政全书》,对铜矿之弊,已是多有匡救,这亏空本就不该由先生赔补。不过咱们多在这里待了这些时候,下面四位将军只怕也等不及了,咱们还是先下去,与他们一同先将船炮之事,上疏告知皇上吧。”阮元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与王昶相视而笑。很快两人下了楼,回到台州府署,便同苍保、李长庚等人一同上疏,言明增添军费、加造船炮之事,用了加紧文书,不过半月,便即到了养心殿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