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侦破疑案

大清疆臣。 第一百六十三章 侦破疑案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直到次日下午,各州县才相继将擒拿盗匪一一送到杭州。

“海宁知州张玉田擒得盗犯罗高凤、陈开荣两名!”

“会稽知县胡培,上虞知县詹锡龄擒得盗犯顾大及一名!”

“仁和知县戴廷沐擒得盗犯何阿二!”

“萧山知县李廷兰擒得盗犯陈武康、许心得、孙景明三人在此!”

听闻抚院擒拿得大批剧盗,刘烒、秦瀛和延丰也不禁被阮元擒捕之速所震动,这一日下午相继到了抚院。看着二十多个被擒拿的强人,分别在抚院各房受审。刘烒也不禁惊叹道:“天哪……这、这都是阮中丞捕拿到的吗?这阮中丞到任,今日也才刚满一个月啊?”

“怎么?刘藩台,一个月的时间,擒捕这几十名贼盗,很难吗?”秦瀛看着阮元一举连破两伙盗匪,在刘烒面前也有了更多信心。

“可是……可是这两伙贼盗横行浙江,为祸已然数年,虽然人数不多,但行迹从来难寻,所以先前官府一直得不到线索,这阮中丞到了,才一个月……看来,阮中丞做这巡抚,也一样能做好啊?”阮元初到浙江之时,刘烒尚不能完全信任于他,可看着一个月内,两伙作案多年的强盗相继落网,之前的疑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或许,盐务之事,阮中丞一样能整顿好吧……”延丰在一边也连连点头。

“各位大人,在下忙于审讯贼盗,来得迟了些,还望各位大人见谅。”就在此时,抚院内一行人渐渐走来,为首一人,正是阮元,他先向三人作揖拜过,又特意看向秦瀛,道:“秦大人,审讯之事,本来应该是臬司衙门办理。但此番我擒得贼盗乃是身有命案之辈,官军剿捕时也曾拒捕,若是先行押到臬司衙门,只怕又有施暴之事,是以我先行一步,提前在抚院审讯,还请秦大人见谅。”

“无妨,其实这贼人擒捕之速,下官也实在叹服,若是眼下就让我臬司衙门来审他们,确实也没有准备啊?”秦瀛忙谦辞道。

“延大人。”阮元随即也拜过了延丰,道:“前日在下所言要事,便是擒捕这一干贼人,他们旧居南沙,若是在下先行擒捕贩卖私盐之人,只怕走漏风声,让他们提前逃匿。不过今日,这陈阿三一伙已然全数就擒,想来南沙之滨那些贩卖私盐之人听闻风声,也可以消停一阵子了。至于之后整顿盐务,乃是长策,还望大人不弃,与在下一同筹划长久之策才是。”延丰见阮元言辞诚恳,又兼剿捕贼盗,不数日便有奇功,有哪里还有半分疑虑,也忙谢过了阮元。

“那……阮中丞,这些被擒拿的贼盗,在你剿捕之时,可有他们行劫的实据啊?”刘烒却还有一个疑问。

“刘藩台所言甚是,其实在下剿捕之时,便已让下属参将将贼人据点详加清理,果然搜出山参十余支,正好之前盗案的文卷之上,也有十余支山参被劫之事,完全对的上。而且贼人居所之内,财宝兵刃,都有不少。不说别的,就是私藏火器、公然拒捕之事,他们也已经重罪难逃了。”阮元言语虽然一如既往的谦逊,但相关细节,却已一一预判,并且各有对策。看到这里,刘烒自然再不敢怀疑阮元办案的能力了。

“伯元,那些贼盗之中,有两人已经招供了,其中供词,和你先前所言多有相似之处,不如你先来看看?”就在这时,孙星衍带着一沓文书,从侧面偏厅走上。阮元也拿过两份供状,仔细看了下去,不过数行,便即叹道:“渊如兄,果然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原来这陈阿三一伙,和三年前的红门局火灾,还有之前督院旗杆之事,都有关系,这一役下来,咱们是连破了三个大案啊!”

孙星衍、刘烒等人听了,也一起过来看着这两人的供状,之前的种种疑团,方才解开。原来陈阿三本来是杭州的一名小贩,平日买卖本钱不多,便想着用些见不得人的法子聚敛财富,正好自己有个熟人,在红门局掌管库房。陈阿三便与他串通,平日由熟人趁红门局其他人不备,偷偷盗取几匹官府绸缎出来,自己再想办法倒卖布匹,很快便富裕起来。为掩人耳目,又从外面低价买了些劣质布料,放入红门局充数。但就在嘉庆元年,忽然传出消息,说官府要清点红门局,于是陈阿三等人担心盗卖官府绸缎之事败露,便索性横下心来,趁一日夜间风起,纵火将囤积的大量次等布料全部烧毁,火借风势,也一并烧掉了红门局大半库房,并连累到附近民居,甚至差点烧毁了学政署。

之后陈阿三也不敢在杭州居住,便聚集亡命,出门做了盗贼,他们盗卖府库绸缎早已聚起大量财富,又有不少贩卖私盐之人加入其中,便即添置刀枪,甚至购进了不少鸟枪,一时横行浙北,再无忌惮。阮元到任之时,陈阿三等人听得风声,知道阮元之前就是浙江学政,又一向以清廉正直闻名,就想着给阮元一个下马威,才有了督院旗杆折断之事。却不想一行人竟由此露出马脚,阮元不仅没被这种恐吓行为吓倒,反而从各种蛛丝马迹下手反向搜寻,最终一举摧毁了这个为祸多年的匪帮。

看着这些供状,秦瀛也不禁叹道:“伯元,这次一举擒获这些贼盗,你可是立了大功了啊。不过我看这些贼人所犯罪行,只要坐实,首犯便只有凌迟一途。我臬司自然也要重新审理,可这给皇上的奏报,却要先准备上了。”涉及死刑必须上奏,这也是清代惯例,是以秦瀛有此一语。

“秦大人所言甚是,这些可以坐实的案情,我今日便即上奏。这些贼盗虽然嚣张,却并非浙江最大的祸患,之后要办的事,才是真正的大事啊。”阮元心中清楚,自己前来浙江,最重要的还是平定海盗、赔补亏空之事,所以对于其他剿捕之事,也想着早日结案,才能集中精力办理要事,也就听从了秦瀛的建议。看着剿捕之事已无异议,刘烒、秦瀛和延丰便也拜别了阮元。阮元也同孙星衍一道,将陈阿三一伙已坐实罪名一一上奏。很快,奏报便到了京城的嘉庆手中。

嘉庆看了阮元奏报,自是心中大喜,这日叫了三位军机大臣到养心殿来,一同讨论阮元奏疏。嘉庆说着陈阿三等人盗案之事,不禁喜道:“阮元这次在浙江所为,真是干净利落,办得好!短短一个月,乌鸦船盗匪、陈阿三匪帮相继落网,看来浙江 贼盗,也该销声匿迹了,该赏!若说美中不足之事,就是阮元毕竟初任巡抚,这罪刑议定,未免太过谨慎,只说够得上死罪,却不敢决断了。这陈阿三一伙首犯,依朕看来,个个都够得上凌迟!对此罪大恶极之人,又有何宽恕可言?便即传旨,依法在杭州处刑!”

庆桂看着阮元奏报,便即应道:“皇上明断,臣等自当遵旨。只是论功行赏之事,臣却觉得有些不妥,阮元到任方才一月,虽然有连擒两盗之功,可毕竟贼人人数不多,两股贼匪加起来还不到百人。若是皇上就这样赏赐下去,之后阮元若另有他功,便不好行赏了。臣以为,还是颁下玺书褒奖即可,还望皇上允准。”

“这……庆中堂所言,确也有道理。”嘉庆想想,这时便即加封阮元,确有操之过急之感,也就答应了他的建议,又道:“但这玺书褒奖,朕还是要办的,就拟旨吧。还有,阮元捕盗之事,朕也准备公示天下,阮元为何到任一月,便即连破大案?无非是准备充分,尽心办事了。可眼下天下各督抚,办事能务求周全者,能尽心为公者,又有几人啊?若是其他督抚州县都如阮元一般,哪里还有长新店遭劫之事?眼下贼盗丛生,已是事实,便无需粉饰太平,捕盗安民,才是当下要务!”

说着,嘉庆又取过一封奏疏,道:“此外,阮元却还有一道上疏,上面说浙江方面,最近多加查访,沿漕船工水手,大多薪酬不足,建议朝廷拟定数额,酌情增加工钱。这也是当务之急啊,若是船工水手都日益困顿下去,日后万一有不轨之人交结匪帮,可又要为祸民间了。董诰,最近你和朱珪也在筹办旗丁薪资之事,旗丁工钱可以涨一些,船工水手又有何不可呢?”

“皇上明鉴,若是旗丁水手薪资俱皆充足,他们自然会感念朝廷之恩,日后沿漕的种种舞弊之事,自然也可以有所改观了。”董诰道。

“可是皇上,眼下的情况,增加薪资,却是国用不足啊。”庆桂依然有些保守,道:“今年国库收入,尚不足两千万两,可川楚平乱,便已耗去三四千万有余,早已是入不敷出,这旗丁水手的工钱,虽说相比于朝廷岁入,乃是小数。但即便每人增银一两,沿河水手有近十万之数,也要多十万两的开支啊。这般开销,臣担心眼下的朝廷,已经承担不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