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一十章 雪夜之谋的真相!和珅败北

“诚靖侯还是省点力气吧,銮仪卫早在昨日夜里,就开始受诚谋英勇公节制了,至于你手下这些心腹,昨日早已束手就擒!和珅、福长安,你二人已经无路可退了!”这时,又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阿迪斯身后响起,随即几名军士让出道路,一名二品命官走了出来,正是那彦成。而他身后,十余名军官一个人抓着一个,将另外十余名便衣之人带了出来。火光之间,福长安看得清楚,这些人正是他在銮仪卫的亲信。

“这、这怎么可能?”福长安看着眼前情况,也是疑惑不解。其实阿迪斯虽然平庸,终是阿桂之子,他怎能全然不防?只是他想着阿迪斯即便与自己相抗,只怕自己一声令下,阿迪斯早已被吓得脚软,根本不足为虑。至于那彦成,虽然是阿迪斯的侄子,但一来二人并不和睦,二来那彦成在工部和军机处办事,没有条件接近銮仪卫,是以他早有预判,二人绝不会联手对付自己。可万万没想到,这最不愿看到的情景竟然发生了。

“其实诚靖侯所想,也没有错。”那彦成笑道。其实他也承认,阿迪斯即便自己得了圣旨,都不敢与福长安相抗,只是二人毕竟是伯侄,这话也不能明示。“诚靖侯疑惑的,应该是为何你一直有亲信跟随于我,我却与英勇公联合了起来,对吧?诚靖侯,和中堂,你们也算机关算尽,可还是棋差一招啊。没办法,只是你们平日作恶多端,天下仁人志士,无不恨你们入骨而已!真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诚斋,还有侍卫处。”眼看福长安的样子,从孤注一掷,到渐渐惊惧,反倒是和珅依然从容。这时福长安才渐渐明白,侍卫处的侍卫均是有品级之人,其中又多有王公宗室子弟,以及不少经过武举精心选拔的人才,嘉庆绝对不会希望这些人有半分闪失,这时如果二人可以要挟侍卫处所部,或许可以用他们做挡箭牌,让嘉庆保自己一条出路。

可和珅话音方落,只见东首日精 门内,也是数十人鱼贯而入,十余支火把照耀之下,各人看得清楚,这些人均有顶珠补服,自然是宫中轮值的侍卫了。福长安大喜,正要勒令他们上前护卫自己,却忽然看见,几名侍卫中渐渐走出一人,也是团龙补服,正是自己的姐夫睿亲王淳颖。

“姐夫,你来的正好,定亲王和阿迪斯妄图谋反,侍卫处所部都是精锐,决计不怕他们,你速速与我一道勤王,日后必有重赏!”福长安听了和珅一言,此时犹未死心。

不想淳颖却道:“奉圣旨,和珅、福长安贪纵枉法,结党营私,着即刻拿下!侍卫处协同九门提督、銮仪卫一同捕拿二人,不得有误!”说着,七八名侍卫已经冲上台阶,与绵恩的人马一道围住和珅、福长安二人,二人再无脱逃空隙。

“姐夫,你是领侍卫内大臣,我也是!你我官品一般,你凭什么用我的人来拿我?你这番圣旨,有人认为是真的吗?”即便只剩最后一颗棋子,福长安还想着垂死挣扎。

“若是领侍卫内大臣不能捕拿其他的领侍卫内大臣,那成亲王、领班军机大臣如何?应该够了吧?”福长安万万没有想到,这时永瑆的声音,也出现在了淳颖身后。紧接着,一位团龙补服的亲王走了进来,手中另持着一张诏书,正是永瑆,道:“侍卫处、步军统领衙门、銮仪卫所部将士听着,这是皇上方才亲笔手诏,墨迹未干,断不会有假!皇上诏令,由本王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和珅、福长安一切官爵,尽数褫夺!怎么样,诚靖侯,你若是还怀疑诏书的真假,不如大家一同过来看看,就在此解了你这疑惑如何?”说着,永瑆走上前来,缓缓展开诏书,果然便是他所言字句。

“这、这……姐夫,你们都是我姐夫,你们把我拿了,难道我两位姐姐还能心安吗?”福长安还想再出一张感情牌,以求自保。

“诚靖侯放心吧,皇上诏书里写得清清楚楚,今日问罪,只问和珅、福长安二人,纽祜禄一家、富察一家其余无罪人等,一律无干!诚靖侯惦念家人,皇上却比诚靖侯更加在意他们,此时他们都过得好好的呢。到了明日,富察家两代荣宠,一切如故,有变化的,也只有你一个人而已。”永瑆依然从容道。

眼看三路人马合围,立时便要将二人拿下,和珅忽道:“且慢!你等可知,太上皇早在去年年底,便答允了我二人,他老人家驾崩之后,由我二人继续辅政。而且,太上皇早在去年就已经将保我二人辅政之职的诏书发给了前线将士,各省将军。你等若是今日妄行不端之事,前线各省的将军,不出旬日,保荐我二人的上表便可到达京城!到时候太上皇的诏令在上,你等还想抗旨吗?!皇上在位三年,一向以仁孝闻于天下,皇上又怎会眼看大清将士有同室操戈之事?你等今日贸然行事,难道是想陷皇上于不仁不孝吗?!皇上想来是一时糊涂,错发了一道诏旨,你们不能一样糊涂啊?”最后关头,和珅终于拿出了外省众将这道杀手锏,想着三路人马合围,定是嘉庆已经打出了所有的底牌,那么,自己这最后一组王牌,就将决定最后的形势。

不想绵恩不仅没有惊慌,反而笑了出来。

笑着笑着,绵恩身后,又有一人递上一封书信之物,绵恩取了书信,走向和珅,将书信掷在地上,道:“和中堂,你和我说实话罢,根本就没有什么太上皇诏令,只有你自己送出去的求救信,是也不是?这封信我也不想打开了,你看看,封皮样式,都是你经手过的吧?我也不拦你,你想看里面的内容,先看了也不迟。对了,你这样的信有十几封呢,要不要我再拿几封过来,也一一给你过目啊?”说着手下一名军官捧了十余封信件,走上前来。

这一次,和珅终于说不出话了,一点点的汗珠,也渐渐落了下来。虽是冬末春初,汗水却越来越盛,一点点顺着他的下颚滑落,胡子上,辫子上,都渐渐湿润了。

这样看来,和珅先前外送的信件,竟是一封也没发出去!

此时的事实便是:京城之外,实无一人相应和珅。而京城五支禁军,护军营素来把守门户,不得擅离职守,所以肯定无法到场。前锋营的德麟想必也知道了这份诏书的存在,他与福长安仅为叔侄,交情却也平平,怎能再相助于他?其余侍卫处,步军统领衙门、銮仪卫三支人马,都已经齐聚乾清宫,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抓捕和珅和福长安。

和珅与福长安的末日,就这样降临了。

只是即便心思缜密如和珅,此时却也想不清楚,自己的计划究竟是哪一步出了问题?为什么甚至连一系列的后续反制措施,也都相继失效了?

而与此同时,毓庆宫中的嘉庆和阮元,也渐渐回想起了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或许早在那时,这一夜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若是太上皇真的……真的到了那一日,朕与和珅,必要拼个死活。可眼下中外文武,均有和珅的人手,别的不说,就说这京城吧,你看,要说和珅势力不大的,也就是京外三大营和骁骑营了。可两年的时间下来,三大营、骁骑营的精锐都调到了前线,最近半年,京城贼盗频频,这三大营和骁骑营其实也动弹不得。至于京里的五支禁军,朕眼下说实话,未必调用得动他们啊?”那一夜,嘉庆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皇上,若说这番计策,先前臣或许还有疑虑,可眼下皇上已将实情告知于臣,臣也自然有应对之法。”阮元这便开始,将京城各路禁军调任之事,一一向嘉庆言明:“京城各营之中,前锋营眼下的统领是德麟,他虽是福长安的侄子,但毕竟继承的是文襄王一脉,臣以为,他与福长安关系未必亲近,若是京城有变,他的反应应该是按兵不动。而护军营的八个统领,虽然也有永鋆、永硕和台费荫亲近和珅、福长安,可毕竟还有一半的统领,是愿意跟随皇上的,更何况,护军营将士不得擅离职守,即便和珅想着有些动作,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开启宫门,这件事,皇上同样做得。是以臣想着,眼下最关键之处,就是步军统领、銮仪卫和侍卫处三路人马了。”

“这步军统领衙门,和珅执掌了二十年,根基最是深厚,正因为如此,皇上需派遣一名望、爵位兼备之人,替换和珅的九门提督,而这个人,又必然是和珅也想要争取的关键之人。若是皇上必要与和珅一决胜负,皇族之中,和珅也必然要有依靠之人。这个人,臣以为就是定亲王。”

“你是说绵恩?”嘉庆似乎也有些疑惑。

“不错,皇上被立为太子之前,对于究竟何人可以成为太子,朝臣中多有议论,主要是皇上和成亲王。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实当时定亲王也曾被人提及,只是他是皇孙,是以关注的人,并不算多。可即便如此,能与皇上争夺皇位,足以为和珅所依靠的,也只有成亲王和定亲王二人。但和珅不会选择成亲王,因为即便当年的太上皇,都没有选更年长的成亲王做太子,在群臣民庶眼里,成亲王便已失去了做皇帝的可能,但定亲王不是,所以和珅如果想选取皇族之人作为同盟,多半就在定亲王身上。”阮元分析道。

“可是,以朕之见,绵恩素来是个小心谨慎之人,他阿玛,也就是我大皇兄,生前又不得皇阿玛信任,只怕他本人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啊?”嘉庆问道。

“皇上所言甚是,但和珅也是知书之人,深知君臣大义不可违的道理,是以他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用最后的办法。若是他交结定亲王,多半只会以议政王大臣之类的名爵相诱。即便如此,臣想着定亲王既然谨慎,也不会答应,可若是和珅再降低一些条件,只要求定亲王声援于他,那定亲王或许就不会再有异议。是以依臣之见,皇上应该在之后几日,就让张公公去联系定亲王,许他九门提督、护军统领之职,只要他可以帮着皇上,假意与和珅通好,就可以让和珅彻底失去靠山。”阮元对于应对和珅之事,这些日子也早已暗中思索,是以这时说了出来,每一句都是有条不紊。

“若是和珅许给定亲王议政王大臣,朕只给他九门提督,这……这会不会显得朕小气啊?”嘉庆笑道。

“不会,文武选任,大权只在皇上,皇上能许给他的,都是定亲王看得见、摸得到的,却要比和珅虚无缥缈的承诺更有价值。随后,皇上可以告知定亲王,若是和珅只要求他力保自己宰臣之位,就答允他,但更高的爵禄,暂时不要认下,以免和珅察觉其中异常。此外,还请皇上告知定亲王,向和珅讨要九门提督一职。”阮元道。

“阮侍郎,这不是开玩笑吗?和珅怎么可能把他做了二十年的九门提督,就这样给绵恩了啊?”嘉庆似乎也不理解其中道理。

这些依然在阮元掌握之中,只听他继续道:“皇上,若是定亲王丝毫不加索取,空口与和珅立约助他,和珅只怕会更加猜忌定亲王。而臣想着,和珅会让出九门提督一职,原因有三:其一,若是太上皇那边有变,依国朝礼制,和珅便只能暂住皇城,不能回府,而三日的宗室值夜之后,也定当轮到和珅值宿。是以和珅一人,内外不能相顾,步军统领衙门的两位郎中和舜武、吉纶,臣看他们履历,都是官学出身,经考试方得授官,且不论他们是否会与和珅共谋,仅凭郎中之职,也调动不得人马啊?”

“其二,福长安现下还是銮仪卫内大臣,有銮仪卫的人马在手,和珅有恃无恐,况且銮仪卫就在皇城之内,有地利之便,即便绵恩得了九门提督,反过来就挟制和珅,和珅也有退路。其三,和珅自忖执掌步军统领衙门二十年,其中必然会有人亲附于他,即便绵恩授了九门提督,一旦他与和珅针锋相对,和珅只需假称绵恩谋逆,想来军中自会有人助他,再或者,军心也要乱了。是以他会有恃无恐,反而会同意交出九门提督一职。”

听了阮元这些分析,嘉庆也不禁有些忧心,又道:“其实和舜武和吉纶,你不用担心,皇阿玛曾与朕说过,他们是皇阿玛派到步军统领衙 门的人,跟和珅不是一路的。但即便如此,朕能够制住九门提督,和珅手里,却还有銮仪卫啊,另外侍卫处那里,朕也担心,淳颖一个人控制不住。”

“銮仪卫的关键,在銮仪使诚谋英勇公。”阮元对于这部分兵马,也已经想好了对策:“英勇公是先文成公之子,与和珅、福长安绝不会共谋。但即便如此,英勇公本人心性,在下却也了解,即便皇上下诏,让他与福长安相抗,只怕到最后能赢的还是福长安。所以,能使英勇公反制福长安,让皇上掌握銮仪卫的办法,臣以为只有一个,就是让那彦成奉旨,去銮仪卫协助他伯父。”

“那彦成大人是臣同科,他心性才干如何,皇上清楚,臣也清楚,当然,福长安更清楚。是以或许此时,他身边便已有了福长安的人刺探情报。但即便如此,福长安也不敢逾越国制,譬如宫中有变,是在甲日,则后面乙丙丁三日,王公大臣俱要留宿皇城,此时福长安出入不得,那大人却还有机会在丙日归家。臣的想法,是丙日之时,一方面,皇上将诏旨传到英勇公府,授予那大人之母,此诏旨当分两层,表层仅言英勇公一家辛劳,予以加级之事,却将调兵诏令写在里层。同时,臣将皇上传旨的消息告知纪昀纪大人,再由纪大人转告工部彭大人,彭大人是那大人上司,让他在文卷转送之时将此消息告知,也就够了。当然,臣只会告诉纪大人有旨,却不会说旨意为何。那大人从来明白事理,归到家中,见了母亲,知道诏书有异,自然知晓下一步如何行动。”

“纪昀和彭元瑞……阮侍郎,这其中有何门路啊?”嘉庆问道。

“只因纪大人和彭大人,是和珅、福长安不会监视的死角。”阮元道:“眼下皇上在密谋,和珅与福长安也定然在彼处合谋。他们手上有銮仪卫,定然也会利用职务之便,刺探一众手握实权之人,吏部、兵部各位大人,只怕行径已尽在他们掌控之中。可纪大人与彭大人不同,他二位正是因和珅猜忌,才被按在礼部和工部这两个实权最低的位置,长年不得变动。二位大人品行高洁,素来与和珅不睦,可和珅却反倒会认为,二位大人既无兵权,又无财权,对自己没有威胁。而且即便是銮仪卫,能刺探消息,又能为和珅所用者,臣想来也不多。所以和珅不会在二位大人身上,再另派人盯着了。”

“其实,臣前后行止,纪大人看得最是清楚,臣数次前往兵部,礼部却不加阻拦,便是纪大人从中相护之故了。而后臣在宫中,也是纪大人主动相问,才把信传了出去。皇上,正是因为朝廷之内,尚有这许多忠良正直之辈,这大清的江山,才最终安然无恙。”这时回想那一夜的诸般计谋,阮元念及一路艰难险阻,也不由得感慨道。

而后来,銮仪卫一路的变动,也果然如阮元所言,阮元在初五日休息之时,悄悄将写有“皇上传旨府上”的字条给了纪昀,又在他手上写上“彭”字与“那”字,纪昀当即会意。随后字条由纪昀转交彭元瑞,彭元瑞又交给了那彦成。福长安的亲信只知道阮元曾与纪昀有过一番谈话,可当时阮元在屋内,言语并无异常,隔着门户,这些细小的行动他们也看不出来,加上纪昀本来就不是重点盯防人物,这些细节遂被福长安漏了过去。而工部之内,盯着那彦成的亲信也只知道彭元瑞与他交接过部分文卷,却不知文卷中竟附了字条,交接文卷在工部也是常事,福长安又怎会在意?可恰恰是这两个最不被关注的细节,让銮仪卫的兵权尽数落在了阿迪斯手里。

随即初五日晚,那彦成就将诏旨在家中交给阿迪斯,而嘉庆和阮元的瞒天过海之计,也果然收到奇效,甚至在那母和云仙接旨时,也不知另有夹层。直到那彦成归府,说起宫中字条,三人方细细察看,找到了下面一层的调兵诏令。虽然福长安也派了亲信盯着英勇公府,可英勇公府戒备森严,亲信难以进入,只在外面听到了嘉庆给阿迪斯和那彦成加级之事。后面密旨事宜,那彦成也只是与妻母密谋,福长安的亲信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初六日福长安一派出亲信报告入宫之事,这些亲信便立时暴露,尽数被阿迪斯与那彦成俘获。福长安在銮仪卫的根基,却不比和珅深厚,此时眼看福长安已成瓮中之鳖,銮仪卫又有何人敢与阿迪斯伯侄相抗?一时之间,銮仪卫便即易手,福长安只觉大事已成,却不知反中了嘉庆的埋伏。

至于侍卫处,也是一样的办法,一方面,嘉庆先联系好了淳颖,约定事成之后,只罪和珅、福长安二人,富察家其余亲眷一律不得冒犯。一方面,嘉庆和遣人告知永瑆,重新提起万寿寺之会,希望他和淳颖一道,暂行掌管侍卫处对抗和福二人,并与永瑆约定,事成之后,准许永瑆入军机处。这样一来,侍卫处的兵权,也就被嘉庆控制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