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大明:月玄星痕 > 第三百九十九章:庭辨

大明:月玄星痕 第三百九十九章:庭辨

作者:傲霜陌漓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2: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城,太和殿。

早朝,文武百官早已在殿下列队站好,等天子坐上龙椅,百官行跪拜礼,山呼万岁,天子赐平身后,将一封奏折交予后面站立的魏安,魏安接过奏折,打开当庭诵读。

这封奏折是云雁关发过来的,据探报,安缅大军经过一年的试探性进攻,在年关时,有大量集结动向,极有可能会在年前发动进攻。

在冬季,特别是隆冬时节发动攻击,对攻防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个有利的时机。

云雁关地处大明疆土西南,与安缅国陆地交接,此处多山,一到冬季,大雪封山,路上积雪厚可及膝,而且天气严寒,在这样的环境下用兵,积雪不仅会影响士兵的行军,同时也会造成后勤给养运输的困难。

根据以往情况来看,这个季节是敌我双方默认的休整期,但此时安缅大军异常密集调动,很可能是为明年春乱花开,积雪消融四五月大战做准备。

云雁关这封奏折,并不是求救,而是在提前预防,知会朝廷要早做准备。

魏安念完,天子开口道:“边关军情紧急,众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

用兵打仗,这是兵部分内之事,岳泰安听了,出列行礼道:“陛下,安缅狼子野心,臣等早已做好准备,从各城抽调兵力共计十万,其中五万兵力已经在离云雁关百里外的斜风岭集结完毕,剩下五万兵力将于开春三月集结完毕,户部调集的粮草及后勤保障物资、军备等,早已先一步送达云雁关。

现如今,浙宁沿海倭寇只剩下一些残余,其大军转头攻打和宁,正好让我们腾出手来对付安缅人,这个时机错过就再没有了,所以这一仗即便是他们不打,我们也要打的。”

天子听完,满意地一点头道:“朕登基五年那会,安缅人就悍然发动突袭,朕记得那时候司马大将军还只是将军,亲自带兵迎敌,以五万人破安缅国十二万大军,那一战打出了西南北野军赫赫威名,这一晃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哼,要不是朕一直被牵制住,早就要好好收拾收拾他们了。”

天子这话后面一句,岳泰安听了,斜眼瞟了站在另一边的秦道阳,陛下一直被牵制住,说的还不是你这个逆贼。

秦道阳此时是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没听见,对安缅也好,倭寇也罢,他都是支持大力打击的,在这点上,朝堂还是一致对外的。

不过岳泰安这个小动作,其他人没有在意,另一边一位出列行礼道:“陛下,对安缅动刀兵,是两国大事,即要打服他们,也不能滥杀无辜,以免损伤我天朝泱泱大国的威名,因此臣认为,应该在各边关重启监军制度,对其制衡。”

所谓监军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以文制武,内外互制。

但监军制度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制度,而是将其置于一种模糊的状况之下,但这并不是皇帝的疏漏,而是故意如此,只有如此总督、巡抚、巡按三者之间才能够相互牵制,也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皇权的需要。

其次内外互制,在大夏皇朝时期,为了维护和巩固皇权,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臣监军体系,然而在推行这种体系的同时,宦官监军制度不仅没有废止,相反却是大力发展。

文臣、宦官监军组成了的监军体系,正是因为千百年来宦官与皇帝之间那种特殊的政治依附关系,增加了皇权对宦官的信赖和依靠,因此宦官监军在军队中地位也就居高不下。

提出此建议的,是礼部右侍郎丁成,此人是明显的秦党,这个提议一提出,岳泰安立即觉察到不对,当年大夏皇朝就是亡于重文轻武,帝君建国后,将其调整为文武并重,取消监军一职,但历朝历代,文武平衡都是一个千古话题,在太平盛世,都是以读书人治天下,这也确实是事实。

但丁成此时提出重启监军制度,肯定是得到了秦道阳的指使,这后面埋了有鬼。

不过监军历来都是宦官担任为多,文臣担任为少,而当今局势,宦官是掌握在皇权手中,而文臣大部分掌握在秦党手中,丁成此时提出重启监军,想必不是要用宦官,而是要用文臣,是想在边关这块皇权铁幕下打入一颗钉子。

兵部侍郎宁卫也想到了这点,笑了笑道:“不知丁大人所说重启监军制度,是如何个重启法?”

丁成对此早有准备,一抱拳慷慨其词道:“我大明开国期,帝君取消监军制度,但那时候是江山一统前,中原四处战乱,而且还有倭人寇边,自然不适合使用监军,现在我大明国运蒸蒸日上,正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为了防止杀戮过重,甚至有杀良冒功的现象出现,重启监军制度,自然就势在必行了。”

宁卫听了,冷笑一声道:“丁大人,取消监军一职,是帝君当年的旨意,你现在提出重启监军制度,可知妄议祖制是什么后果吗?”

丁成闻言,转头看了宁卫一眼,跟着对天子一抱拳道:“陛下,臣并没有妄议祖制之心,臣只是居心所言,请陛下明查。”

宁卫听了,摇了摇头道:“好一个居心所言,丁大人提议重启监军制度,是因为边军杀戮过重,甚至还有杀良冒功的现象,这话若是没有证据,那可是对朝廷边关重臣的诬陷。”

丁成闻言道:“宁大人,本官说的是‘以防’,并不是说‘已有’,以防出现这种情况,何来诬陷一说?”

宁卫听了反驳道:“所谓‘以防’,是指前面已经发生过此类型的事件,后面避免再发生,但本官身为兵部侍郎,自大明开国到现在,还从没听说过有丁大人说的这种情况发生,不知丁大人说的‘以防’要作何解释?难不成丁大人是说前朝大夏皇朝有这样的事发生,然后在本朝来‘以防’一下,这不是拿前朝的尚方宝剑来斩本朝的官吗?”

宁卫这话,一下就将意式拔高了,任何一个朝代,最忌讳的就是谈论前朝,丁成想要仿前朝重启监军,就是对本朝制度的攻击,这可是藐视当今天子的大罪。

(关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傲霜储备实在太少了,像这样的情节,写得实在是太难了,各位有学识的看官朋友,有什么好的建议帮忙留下言,傲霜可以做一些改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