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超凡入圣 > 第五百二十三章 深蓝雷劫(下)

超凡入圣 第五百二十三章 深蓝雷劫(下)

作者:风起闲云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4:30: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雷鸣谷中,有风有雨有雪,有光有电有雷。[棉花糖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但最多的,还是那两轮骄阳。

一轮来自于天空之中,自庞大的黑云中生出,形如圆日,蕴含着极为恐怖的威压。

另一轮,则是由无数披散而开的深蓝雷芒组成。

李森立在雷芒之中,立在那面青铜盾牌之下。

青铜盾牌形状古朴,四四方方的它看上去甚至有些笨拙。但却提供了极为扎实坚固的防御力,它那久经风雨、留下了众多岁月痕迹的表面,本身就代表着一段极为悠长的历史。

没有人直到这面青铜盾牌产自于何年何月,也不知道这面盾牌经历了几人之手。但毫无疑问的,此盾绝对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无论是再强横的雷霆,无论是再凶狠的闪电,即便是将这面青铜盾牌泯没在了一片恐怖的深蓝之中,这面青铜盾牌却依旧是顽强的屹立在李森头顶,虽然摇摇晃晃,可就是巍然不倒。

仿佛只要李森还能持续着供给灵力,此盾便能将李森一直庇护下去一样。

可事实上,许多人都已经看到了这面盾牌表面上渐渐崩裂而开,渐渐清晰可辨的数道裂痕。

此盾虽强,可它毕竟老了。

……

这第一击雷劫,足足持续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渐渐缓下了劲头,然后威能越来越弱,最终消散在了空气中。

充斥着谷内的雷电之力,也随之雨过天晴一般的消失不见。

“啪!”

而那面颤巍巍的青铜盾牌,也在此刻迸裂而开,变成了几枚青铜残片,好似破铜烂铁一般的跌落在了李森脚边。

残片上有一抹青铜光泽闪了几闪,仿佛遗留在盾牌之上的一抹灵性,在那里想表达些什么一样。但随后一股微风拂过,那一抹青铜光泽也随之消散无踪。

随着这一击雷劫的结束,这面立下赫赫战功的青铜盾牌,彻底报废了。

李森低下头来,朝着这面盾牌的残片看了几眼,然后袖袍朝其轻轻一抚。

只见神坛上一片青色灵芒闪过,这几片残片就已经消失不见。

可做完了这些之后,李森的身躯却猛然一阵摇晃,好似站立不稳的样子。

“嘶。”

李森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强行稳住了身体,牢牢站稳在了原地。($>>>棉、花‘糖’小‘說’)

但此时此刻,李森体内的伤势却骤然爆发。

毫无任何征兆,一股逆流从丹田处猛然顶上,李森面色骤然一红的嘴巴一张,‘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赤红色的热血。

那口热血溅落到地面上,依旧是保持成了一团的模样,未曾散开,并且还充斥着惊人的热量。

显然,这是一口压抑以久的心血。

纵然李森的炼体术十分了得,纵然金刚护体神功的防御力独步人界,但李森如今的实力毕竟还有限。

刚才的那一击雷霆,威能足可媲美元婴初期修士的一击,论起威力已经足以斩杀一名金丹期修士了。因此,即便是李森早有准备,也被那雷霆的骤然一击给震出了内伤。

渡劫,大多数时间都是两败俱伤,并没有说哪一方一定会胜过哪一方。

李森吐出这口心血之后,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但也随之难看了一些。

但李森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原地盘膝坐了下去,并且拿出了一瓶丹药,从中间倒出了两枚朱红色的药丸,一把丢入了口中。

吞服了丹药之后,李森再度袖袍一抖的摸出了两枚极品灵石,一手一个的紧紧攥住,然后开始闭目调息起来。

下一击雷劫要不了多久就会降临,此时此刻需要争分夺秒,绝不可浪费分毫。

一时间,神坛之上恢复了平静,李森也恢复了一如既往的沉稳冷静。就仿佛之前在雷劫之下肆意长啸的,并非是他一般。

而这一幕,也落入了聚星商盟众人的眼中。

此时此刻,那些并非出身于聚星商盟的看客们,已经在雷劫的恐怖余波下散去了十之**,留下来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反倒是商盟中的修士没人离去,并且反倒是渐渐的变多了一些。

他们沉默的看着神坛上的李森,神色各不相同。

那些筑基期修士,自然是对李森又敬又畏。有些曾经对李森有过不敬之举,又或者是曾经在背后说过李森闲话的人,此刻都有些后怕。

至于那些金丹期修士,对于李森的神色就复杂了许多。

令狐白见到李森挺过了这一击雷劫,心中欣喜之余,又为李森的伤势担忧。

令狐燕则是一边打量着李森面前那些尚未动用的法宝,一边默默的算计着什么,最后竟然微微皱眉的摇了摇头。

至于其他的金丹期老祖,则大多数是对李森感到钦佩了。

毕竟,他们虽然身为金丹期老祖,可是若让他们去面对那种级别的雷劫,即便是这些金丹期老祖也不敢夸口自己一定能够安然渡过。

在一部分人的心中,他们甚至已经将尚未进阶金丹期的李森,实力等同于自己同等级的存在了。

这些人站在原地,面色纷杂不一,或感慨,或惊叹,形形**各不相同。

至于他们私下传音交谈了些什么,就不为人知了。

在山崖的最前方,则是屹立着八名商盟之中至高无上的商盟长老!

奇怪的是,在雷劫开始之前,这几人还稍稍的有所交流,可此时此刻,这几人却全都静默无语。

他们看着李森,目光闪动着,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雷鸣谷中诡异的恢复了平静,除了风声,再无其他。

就这样,当李森体内灵力恢复的七七八八,服用的丹药也已经产生了效果,将李森体内暗伤渐渐抚平之际,天空中却毫不留情的降下了一道深蓝雷霆。

而这一道雷霆,无论是形状还是威能,都明显比之前那一道强上一些。

“轰!”

雷鸣谷中,再度炸响了一击雷霆,恐怖余波犹如山呼海啸,朝着四面八方冲击而去。

雷劫,就这样持续着。

而李森,也就这样子艰难的挺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雷劫。所使用的法宝,相比于第一次所使用的古老青铜盾牌,也变得越来越新,越来越强。

遇到攻击类法宝,李森便奋尽全力,激发此法宝的所有威能,尽力抵消雷劫的威能。实在抵挡不住,就只能选择以炼体之躯强撑。

为此,李森衣衫尽裂,浑身上下再无一处完好的皮肤。

遇到防御类法宝,李森便藏身于法宝之后,不断地运用着此法宝的所有妙用,尽力与雷劫相周旋,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就这样,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一直到第十轮。

李森以一击雷劫一件法宝的代价,艰难之极的步步迈进,一路坚持下去。

而李森的伤势,也从一开始的轻伤,渐渐的沉重起来,以至于到了第十一轮雷劫即将来临的时候,李森已经浑身浴血、几乎无法站稳。

换做寻常修士,恐怕早就面露绝望之色,可是李森却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依旧是双目深沉如海,脊梁挺直如松。

不过,除了此轮雷劫的第一击之时,李森面露狂热之色外,其余的所有雷劫,李森都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李森似乎知道,这种级别的雷劫虽然给自己带来了危及生命的压迫力,以至于使得自己内心中沉寂已久的战意都被点燃起来。可实际上,一味地热血并不能使自己占据优势。

在生死一瞬的时候,或者可以热血昂扬的奋力一搏。可如今,并非是生死一瞬,而是连环天劫。

李森不可能为了渡过一击雷劫,而浪费掉自己所有的底牌。

有时候,必须保留的,就必须要保留。哪怕在辛苦,也必须保留。因为它将是自己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面对即将成熟的青涩果实,无法忍耐之人,便无法品尝最后的甘美。

克制,与忍耐。

李森抬起来头,看着那道已经演变为丈许粗细,声势几乎超过第一道雷劫一倍左右的第十道雷劫,目光微凝、心中微凛。

李森知道,这一道雷劫,若是还想只以一件法宝来应对,自己是必死无疑的。

如果动用两件法宝的话,或许能够抵挡住这一击雷劫,但问题是下一击雷劫,将会是本轮雷劫的最强一击,届时自己将面临无法宝可动用的困境。

这意味着什么,李森十分清楚。

不光李森十分清楚,那些远远屹立在山崖之上的商盟修士,也纷纷心知肚明。

但是他们都一动不动的看着李森,想看看李森将如何抉择。

甚至于,有些修士看着李森那副极为凄惨的模样,觉的李森即便是动用那两件最好的法宝,也绝无可能再挺过这一击。

雷劫最恐怖的力量,一个是在于它的绵长雄厚,第二个则是在于它的碾压式打击。

换言之,每一名渡劫修士在迎接雷劫之时,也就是雷劫第一次跟自己的法宝或者是身躯接触之时,都会感觉自己好似被一把巨型铁锤恶狠狠砸中一般,难过的几乎要吐血。

这恶狠狠砸中的第一下,甚至比之后持续的碾压还要难以承受。

许多修士,都是无法承受这一击的力道,最后在接触雷劫的一瞬间直接就化为了飞灰,瞬间陨落在雷劫下。

因此这些金丹期修士觉得,此时此刻的李森可能已经丧失了接住下一击雷劫的力量。

比如,令狐白就是这么担忧的,她甚至想进入谷中,帮助李森分担雷劫的威力。又或者是,哪怕只是去给李森送些极品疗伤丹药呢?

李森曾经救过她的命,作为一个心怀忠义之人,她岂能坐视李森陨落在雷劫之下?

可就在她剑眉陡然一挺,正准备迈开脚步的手,一只纤白玉手忽然毫无任何征兆的搭在了她的肩头。

那是令狐燕的手,并且令狐燕还对着她目露警示之色的微微摇头。

令狐白紧紧的咬了一口下唇,最终还是立在了原地,没有迈出那一步。

她知道令狐燕为何制止自己。

因为她若是下场,替李森分担了雷劫之力的话,不但李森永远丧失了进阶的可能,她未来也将会遭遇严厉的天道惩罚,终其一生将再无任何进阶希望。

此时此刻,或许救人,也是害人。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五百二十三章深蓝雷劫(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