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 第五十章 会盟之日!(6600)

台州大营虽是设在城外,可徐行刚才弄出来的动静也着实不小,已有很多人聚集在城门口,想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由于这几个月,东南战事频繁、海寇张狂肆掠,台州城内里的百姓,神经极为敏感,听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忧心不已,何况是军营里传来的震爆?

徐行便没有从正门进入,找了个城墙根,直接从翻了进去。

城墙上的守军虽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却连他的影子都没有瞧见,拳术练到这种地步,已经近乎传说中“正立无影”的仙法神通。

台州官署中,徐渭本正捧着一封急报,逐字逐句地细看,忽然一阵伴随清风的异香传来。

他抬起头,看到只穿一身浅白内衫,袒露胸膛的徐行,正站在案前,衣袂飘扬,仿佛要乘风归去,有一种翩然出尘之感。

徐行看着他,双目含笑,有一种徐渭从未见过的悲悯神色。

徐渭甚至感觉,他面对的不是自家侄儿,而是一尊走下莲台,亲入苦海,要普度众生的佛陀。

徐渭怔了会儿,放下手中信笺,胸膛起伏几下,深吸一口气,才道:

“踏法,你,你真成了?”

徐渭的声音略带颤抖,显得极为小心,就像是怕惊扰了这位谪仙。

徐行笑了笑,只道:

“已有人仙之体,就差人仙的拳术境界了,不过,我有一种预感,无论这最后一步成或是不成,怕是都会生出些莫测的变化。

所以,特意在临行前,来见一见您老人家。”

拳术入至虚,以心神混同天地,返照虚空后,自身的祸福危险,就会生出一种冥冥中的感应。

所以陆炳死后,严世蕃等人便会心生莫名感触。因为,这个世上有资格对他造成威胁的人,又少了一个。

徐行的境界,比之先前的严世蕃,还要隐隐再高上半个层次,一向能够清晰清晰感受到危险与否。

就像这次碎骨重铸,燃身涅槃之前,徐行就能感受到,危险约莫是五五之数。

对他这种人来说,五成的把握已算足够,值得赌上一切去拼。

所以,徐行毅然决然地踏出了这一步。

结局也果如他所料,尽管过程惊险,最后仍是证得了相应的功果。

可这一次,这种感觉却像是失去了功效。

无论徐行如何凝聚精神,都无法从天地虚空中,得到丝毫回应。

徐行并不觉得,这种异象是来源于朱天都。

踏出这一步后,徐行真正的对手,就只剩他自己,这不是狂妄无知,而是拳术到达极深境界后,自然生出的一种明悟。

——**已得“见神不坏”的阳之实极,还想再证就“打破虚空”的虚之阴极,首先就必须要具备这种无敌无上,唯我独尊的心态。

想起达摩遗体上残存的焦痕,徐行也有些明悟,或许,这才是他这第二次生命中,将要度过的最大难关。

能否度过,徐行也没有多少把握。

所以,他传下自己的衣钵后,便选择来见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徐渭定在原地,看了他很久很久。

或许人一老,就会变得脆弱,就连那个曾经傲视俗流,狂放不羁的徐文长,也不例外。

过往一切如浮光掠影般在脑海闪烁,徐渭的眼神变得很复杂,遗憾,伤感,怀念都有一点。

徐渭本以为,这种暮气沉沉的感觉,从来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他徐文长此生,最憎恶的就是那种多愁善感、扭扭捏捏之辈。

却没曾想,临到头来,就连他自己,也免不了生出这许多感慨,一时无言。

徐渭忽然道:

“如果我劝你,不要去做,你还会去吗?”

徐行不假思索地道:

“那就等你寿终正寝,我再去尝试。”

很显然,他已思考过这件事。

人仙之路,固然是徐行一向的追求,可他也绝非是无情无义之辈,尤其是对待这个一手将自己拉扯大的叔父,更是如此。

徐行又笑道:

“反正,我现在至少可以活一百五十岁,花些时间来积累拳术底蕴,也不算什么大事。”

听到这略有些不敬的言语,徐渭心头反而轻松了很多,他看着徐行,冷笑道:

“既然已走到这一步,哪儿有驻足不前,平白消磨心气的道理。我徐文长又岂是那种会为一己之私,拦住后辈去路的庸人?”

言毕,徐渭还朝徐行挥挥手,不耐烦地道:

“去去去,我还要处理公务,别在这儿碍手碍脚。”

见叔父这般模样,徐行立在原地,敛容正色,深深鞠了一躬,转身而去,再不停留。

徐渭也只是紧盯着眼前的信纸,没再抬头,心里却转动着另一个念头。

等到东南事了,再转去练拳,来得及吗?

决战之前这一晚,显得格外的漫长,又是格外的短促。

台州城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彻夜难眠。

这些人汇聚此处,有的是为名声,有的是为道义,有的是为仇怨,有的是为实利,有的是为责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却都明白明日之战的凶险。

拳师们纵然领受徐行的传道,可毕竟时间还是太短,难以将这些收获彻底转化成切实的战斗力,要凭此跟朱天都手下那些穷凶极恶海寇们作对,仍难说有完全把握。

而徐行一时半会儿展现出来的神奇之处,也很难在他们心中,盖过朱天都数十年的积威。

为了排解这种忧虑,他们各有各的法子。

徐行则根据冥冥中的感应,去找了最“显眼”的三大宗师,想要知道,这三人会做些什么。

徐行先来到戚继光的院落前,只听其中风声猎雷,呼呼作响,又见枪影连绵,遍布院落,锐气四溢。

很显然,这位总兵大人无心睡眠,正在练枪,这是始终如一的勤勉。

他又走到陆竹房前,却听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呼吸声,一个无比深远,一呼一吸都极为绵长,一个则是平缓而有节奏,标准得像是用沙漏测算过。

徐行知道,陆竹正在房中打坐静修,细雨则在一旁守护他,这是常人羡慕不来的陪伴。

徐行最后来到了吕芳门前,自开启血门之后,这位内相的气血可谓是与日俱增,哪怕只是一会儿不见,那种炽热感比之上午,也强了数成。

徐行到时,吕芳忽然在房内出声道:

“是徐大圣吗,何不进来一叙?”

徐行笑了笑,也不怕吕芳有什么埋伏,推门进去,却见这位内相正站在遍地狼藉的庭院中,端详一封信笺。

徐行左右一瞥,随口道:

“血门激发后,想要控制体力不容易,只怕练到这种程度,还不够适应激增的力量吧。”

吕芳一猜就知道他要说这个,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道:

“在你徐大圣面前,就算全部掌握了,又有什么用。”

徐行觉得也是,便点了点头,又看了看那封信,自然而然地问道:

“怎么,再给皇帝写信,让他准备对付我了?”

吕芳也不避讳,直接点头,过了会儿后,他又摇摇头。

“我的确是在给主子写信,徐擎道、徐踏法,嘿,徐文长的确是超世之才,连这种事都能瞒得天衣无缝。

不过,天下宗师,无不是成名人物,跻身宗师之后,这双重身份的伪装也没有太大意义了。

其实,你若是只以北方人屠,而非岳蹈海之徒的身份扬名,我们之间,会有更多转圜的余地。”

徐行只是摆摆手,不以为意地道:

“当初在杭州放过杨金水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到,这条路行不通了。

用本名和真实身份,只是为了给老头子扬名而已,他好名,我就帮他扬出这泼天名气,孤身闯少林,也有这部分的考量。

而且……”

回想起当日的感受,徐行发自真心地笑了出来。

“现在,我也能够理解老头子了,这种将自己的烙印,留在历史上的滋味,的确不坏。”

吕芳震了震身子,苦笑道:

“的确,以你的拳术,完全没有藏头露尾的必要,不过若说对付你……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能够对付你了。

能够对付你的,只有你自己。”

说到这里时,吕芳目光锐利如鹰。

徐行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

“想要借助‘烧身火’的力量吗,不错,是个好设计,我就拭目以待了。”

见吕芳有一刹那的动容,他又摇摇头,宽慰道:

“不坏之身,也不是真正能万劫不坏,想要色身常驻世间,不过虚话。

更何况,我如今还在换骨的调整期,你们若是安排得好,还是有机会的。”

吕芳根本没想到,徐行居然会用如此亲切的语气,来谈论这种话题。

他不像是在教人来杀自己,倒像是一个私塾先生,在耐心教导蒙童道理,为他们破除迷障。

又像是一个渴望玩伴的孩童,在千方百计地挽留朋友,生怕他们一时害怕,就不跟自己玩了。

稍愣了下,吕芳叹口气,直接道:

“明日之战,若朱老龙也奈何不了你,我会趁机偷袭。”

徐行不以为意,反倒是摇头失笑:

“吕公公,哪儿有人偷袭之前,还要先告诉对方一声的。

您老人家做事,倒真有天朝上国的风范,是跟我们这些在泥地里打滚的江湖武人不一样。”

吕芳也笑起来,捻须道:

“对你来说,偷袭与否,还有什么区别吗,倒不如直接说出来,我心里总也要爽利些。”

见吕芳如此洒脱,徐行不由得叹道:

“可惜,可惜了。等到明天,我一定让你死在朱天都后面。”

吕芳拱起手,乐呵呵地道:

“感谢,感谢。”

徐行也抱拳,笑道:

“好说,好说。”

这两个注定要分出生死的仇敌,此际竟然像是认识多年的故友,干脆就在这院落中,又聊起了拳术,谈笑风生,无所顾忌。

吕芳少年入宫,所历宫中阴私不知凡几,可越是他这样的人,就越珍惜真情,所以如杨金水、黄锦、冯保这种手下当差的人,他一向是能护就护。

所以,哪怕立场分明,生死对立,吕芳仍是愿意陪着这个年轻人,彻夜长谈,不为别的,就为他言语中、眉眼中的那份真诚。

而徐行之所以愿意跟吕芳说这么多,一是看在他这一身拳术修为属实不易,二则是看在,吕芳在台州这两个多月,都是安分守己,并未造出什么事端。

在交流中,徐行也渐渐意识到,这位被誉为大明守宫人的大宗师,本质上也只是个普普通通、不够坏也不够好的老人而已。

他不是力挽狂澜的济世之才,也没法完全抛去良心,便只是恪守自己身为天子近臣、司礼监掌印的身份,不敢有丝毫逾越,面对种种困境,也只能在规则之内,尽力转圜。

正如他在台州这些天来,所做的一切,虽是帮忙顶住了中枢的压力,也难以再有所为。

直到天地乍明,一轮红日隐约浮出海面,渐渐显出全貌,两人才止住话头。

徐行回过头,日光照在他眉眼上,一片灿然明亮,他叹道:

“吕公公,走吧,我送你最后一程。”

吕芳也眺望远方,沐浴在初升阳光中,全无暮气,他目光活泼圆明,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笑起来,道:

“荣幸至极。”

说完,他回过头,看了眼徐行,挑眉道:

“徐大圣,我虽老,也还有几根硬骨头,你可要小心,别被我崩了牙。”

徐行哈哈大笑,笑得无比畅快。

“若如此,那便再好不过。”

天亮了,出发的时候,也到了。

就在众人听从戚继光号令,开始集结,准备赶赴鳌背岛之时,一抹浓重黑云,也自远方飘荡而来,遮蔽天日。

云层厚重,仿佛正在酝酿惊天动地的狂风暴雨、惊雷霹雳,潮气随风而来,令人胸中沉闷。

徐行立在岸边,抬起头,只道一句:

“如此好天气,正该送朱老龙上路。”

鳌背岛,距离象山城不过数十海里,这座岛屿不算大,周遭海域暗礁密布是以,此处向来被小股海寇们视为一个上岸劫掠的绝佳中转站。

他们的船只通常不大,可以轻易度过暗礁,不需要担心朝廷水师的追击,且岛上密林遍布、怪石嶙峋,又多有毒虫,不利于大军登岛,拉开阵势作战。

不过,这个限制对双方来说,都同样存在。

只要台州方面能够集结起一支战力强悍的精锐小队,就能避免东南生灵涂炭,用最少的代价,将这一次规模空前的海祸,弥平于未起之时。

——这正是朱天都给台州的最后一个机会,或者说下的最后一封战书。

若胡宗宪不能把握这个契机,那他朱某人自然也不会温良恭俭让,而是要彻底露出大寇本色,尽起倭奴国之兵,大举侵略东南!

不过,无论胡宗宪的人来或是不来,朱天都也还要先解决一些小小的问题。

——上泉信纲、冢原卜传这两位剑圣,在倭奴国可谓是颇负盛名,作为老一辈剑圣的冢原卜传,更是堪称德高望重。

不知道有多少倭奴高手,受过这两人的指点,他们的门徒更是遍布整个倭奴国土。

如今这两人战死,自然在倭奴国掀起轩然大波,就连很多原本并不关注这场战事,只顾潜心修行的高手,都这因这个消息而出山,赶往鳌背岛。

一时间,鳌背岛上堪称风起云涌,群英荟萃,数十条船只停泊此处,各色旌旗迎风飘扬,几有蔽空之势。

岛屿正中,被人力开辟出来的会场上,各路大名、豪杰、高手正齐聚一堂。

上衫家、岛津家、武田家、织田家、柳生家……几乎大半个倭奴国的强豪们,都已抵达。

他们几乎都是愿意跟随朱天都冲锋陷阵,劫掠东南,甚至是共同瓜分中土的野心家,是故眼神之间,都透露出**,只是有些人掩饰得好,有些人全然不做遮掩罢了。

织田信长,正是那个完全不做遮掩的人。

诸如新阴流、香取神道流、鞍马流、深甚流等剑术流派的剑豪们,则是严阵以待。

他们虽然形貌各不相同,却尽是头系白条带,面容肃然,跪坐场中,散发出一种血腥、惨烈的气息,身子挺得笔直,宛如一块块墓碑,显然已有决死之志。

这些剑豪都是曾经受过上泉信纲、冢原卜传指点、或干脆直接就是这两位剑圣的门徒,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给两大剑圣报仇雪恨。

不过,朱婆龙并未太过在乎这些剑豪,他的目光,都放在场中依然站着的三人身上。

其中一人身材健硕,披青色僧衣,手持一杆长约丈二的十字枪,虽是作僧侣打扮,可他的身材和气势,都像是个驰骋疆场,号令千军的大将。

另一人脸膛方正,穿锦斓袈裟,其上点缀无数珠宝,光彩夺目,五光十色,可饶是如此华贵的袈裟,仍是无法盖过那人的厚重威严。

他手捏一串佛珠,缓缓捻动。

还有一个黑衣老人面容枯槁,身子高瘦,毛发也无比稀疏,简直就像是一披着干瘪人皮的骷髅,面骨轮廓无比清晰,眼窝深陷,目中似燃着幽幽鬼火。

朱婆龙认识前两个人,青衣僧人名为宝藏院胤荣,曾经求学于诸多门派,最终目睹池中月影,恍然开悟,研究出“十文字枪”这种武器,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宝藏院流枪术。

其人虽未至宗师境界,一枪在手,杀力亦不可小觑,算是个人物,朱婆龙自然要多留心一点。

第二个威严僧人,则是日莲宗当代尊主,曾经败在上泉信纲手下,被夺走了日莲宗的传世之宝,数珠丸恒次。

如今再出,也俨然有几分宗师气象,不过,仍差临门一脚。

朱婆龙多看了一眼,又移开目光。

被朱婆龙这么一看,宝藏院胤荣和日莲宗主皆是面色一变,心头凛然,升起同感。

——这位四海鳄神,又变强了!

这第三个黑衣老人,就连朱婆龙也未曾见过。

不过,在注意到朱婆龙的目光后,老人咧开嘴,露出一口稀疏烂牙,笑呵呵地道:

“唐土的强者,称呼老朽为山伏便好。”

他说的是带着浓重口音的倭奴语,可朱婆龙却能无比清晰地理解其中含义。

山伏……?!

朱婆龙眉头一皱。

“修验道?”

老人仍是带着那种笑容,缓缓颔首,就像是长辈在赞赏一个见多识广的孩童。

“正是修验道。”

听见老人的承认后,在座的倭奴强豪顿时哗然。

修验道,乃是倭奴国中一个极其有名,也极其隐蔽的修行门派,崇尚在山林中苦行,以求贴近天地自然之道,得到冥冥鬼神的启示。

山伏则是这些修行者的统称,即指为得神验之法,而入山修行苦练者。

据说,每一位“山伏”都至少要经受过一次“千日回峰行”才有资格入门。

而且,入门之后,每一位“山伏”都该断绝人世间的一切尘缘,若不修行成功,就是坐化为枯骨,总之,不会再现凡尘。

可眼前这个黑衣老人,又是……?

见众人面带疑惑,老人那张满是褶皱的面皮抽动,露出宛如天真少女的害羞笑意,笑呵呵地道:

“下山之前,我已经将那些老东西杀光了,从今以后,天下只有我一个‘山伏’。所以,你们叫我‘山伏’便好。”

老人不顾众人震惊的目光,意犹未尽般舔了舔嘴唇,遗憾道:

“那些老家伙的精神修为虽然高,体力却衰颓太多,杀起来不过瘾啊。”

他抬起绿油油的眼睛,仰视高大威猛的朱婆龙,露出极羡慕的目光,深深感慨道:

“不过,你就很好,这样的身躯,老朽我也曾经拥有过……”

朱婆龙双手抱胸,睥睨老人,眉头一挑,想起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冷声道:

“我听大雷天,不,立花道雪说过,他少年时在山峰绝颠追逐雷云之时,曾遇见过一个青面獠牙的巨人,自称黑羽鸦天狗。那个人,就是你吧。”

老人又再次露出害羞的笑容,轻轻摆手道:

“那只炼肉身,甘愿做个守尸鬼的小鬼,竟然还记得老朽,难得。不过,天狗之说,终究虚妄……”

感慨未尽,便又见他微微昂起头,挑起眉眼,挺直脊背,一字一句地狂傲道:

“区区鬼神,如何与我比肩?”

直到此时,众人才意识到,此人身量之高,竟然不输给朱婆龙多少。

这句话吐出,场中像是平地刮起一阵寒风,吹得众人身子冷冽,骨头生疼。

宝藏院胤荣眉头一皱,手中十字文枪已嗡鸣颤动,宛如一条被锁在井口的蛟龙,亟欲破封而出,兴风作浪。

日莲宗主手中一紧,檀木佛珠便裂开一条条细纹,串珠细绳更是直接化为飞灰,珠子却没有任何晃动迹象,就像是粘在了那只手上。

老人摩挲着自己那颗头发稀疏的脑袋,嘎嘎怪笑道:

“老朽这次下山,就是想见识一下,能杀死上泉小子和卜传那个老东西的东土强者,究竟是什么人。

如此强者,实在是令人不胜好奇啊……”

朱婆龙刚皱起眉头,就听外面传来一声惊慌失措的通报。

“报!鳄首,岛外又有人投来拜帖!”

“嗯?是哪路来人?”

朱婆龙感到有些奇怪,计划邀请的倭奴国豪强都已到齐,还有谁没到?

难道是……?

手下跪在地上,颤巍巍地递上一张拜帖,封面有几个笔意纵横,如龙蛇飞动,汪洋恣意的字迹。

朱婆龙一眼望去,终于确定了心头猜想。

那上面赫然写着,混天大圣徐!

他居然真的敢来!

难道,他打赢大雷天后,竟然没有受伤?!

朱婆龙正惊讶、思考时,一只白净修长的手掌,接过了这封拜帖。

正是不知何时,出现在此处的朱天都。

他依旧是做文士打扮,气质也是一如既往的平和雅致,随意翻动了下拜帖,微笑道:

“快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